第152頁
他曾聽到乾祥宮裡的小宮女偷偷問連姑姑——
“連姐姐,貴妃這是何必, 她若不說, 九皇子指不定一輩子都不知道他的生母。這般說道,就不怕他們母子間生了嫌隙?”
那頭連姑姑厲聲道:“你個小丫頭管那麼多做什麼做好自個兒的差事, 貴妃自有她的主張, 用不著你擔心。”
她有什麼主張呢?他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其實她對他沒有一點一個母親對孩子應有的溫柔體貼, 相反,她對他很嚴厲。
小的時候淘氣磕著碰著了,她從來都只是在一旁冷冷地看著他哭。他剛念書那會兒,他們還不住在乾祥宮,沒哪個講得好的夫子願意教他,是她給他開的蒙。
對學業功課上她尤其嚴厲,書沒背完餓著肚子罰抄是家常便飯。
不是沒有過埋怨,可埋怨完了,他又把眼淚擦乾,揉一揉酸痛的手腕,繼續抄起書來。
他想,在所有沒有阿娘的孩子裡他還有母親,總歸是上天憐憫。
後來,他總是讓自己做得好些再好些,甚至超過她的要求,好讓她笑一笑。
她本就生得美,笑起來更是閉月羞花,可是她笑得極少,而且多半都是笑不由心,曲意奉承的笑,端莊矜持的笑……他瞧見的發自內心的笑,唯有一次。
那是她初執政時,他還是個只有十歲的稚童。
她身邊的人都不理解她,為何要在根基不穩的時候動用國庫銀錢修繕一座佛寺的廢殿。更何況她根本就不信佛。
可是他想,修這佛寺若能讓她笑一笑,大抵是值得的。
大安國寺的原大雄寶殿修好的那一天,她領著他出了宮。
那日他興奮極了,宮外的一切與他而言無疑是個新世界。他坐在馬車裡勾著脖子往外看,難得她沒有訓斥他。
下了馬車,他跟著他走進大安國寺,走進新修好的大雄寶殿。
他仰著脖子看,殿內神龕上的釋迦牟尼像與宮中佛堂里的沒什麼兩樣,就是黃澄澄的,有些刺眼。
連姑姑拿了三根裊裊燃著的香,俯身拜了拜,末了插進香爐里。
她卻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看,細碎而溫暖的陽光潑灑在她瑩白的臉頰上,整個人都柔和了起來。她看著看著目光便渙散起來,出了神。
他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只是不經意捕捉到她嘴角輕輕上揚的弧度。
那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動人的笑。笑進了他的心裡,仿佛有花悄悄盛放。
他想,若是能讓那笑多留一會兒該有多好。可惜美好的東西大多都是短暫而易逝的,自那以後他就從未見過了,不論他把字寫得多好看,把書背得多流利。
那個她在心裡想想都忍不住會心一笑的人會是誰呢?可真是幸福。
“陛下。”徐肅輕輕敲了敲檀木桌案。
秦淮驀然回過神來,赧然道:“徐相公方才講到哪了?”
徐肅人如其名地肅著臉,道:“《尚書·穆誓》。武王言: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母雞報曉,國之將亡。商紂寵信妲己,朝政落於女子之手,周武王以此作為牧野之戰前的宣誓,鼓動軍心。
秦淮目光如炬:“相公覺得朕會是商紂麼?”
“陛下聰穎好學,心懷天下,有明君之風,自是不能與那殷商相提並論。”
秦淮斂眸,道:“那太后就更不可能是妲己。就憑她不計前嫌地讓相公給朕講課,相公就不該明里暗裡地給朕灌輸這些。”
他把筆擱回筆架,道:“朕倦了,今日的課便就到這兒吧。朕會把《尚書》好好琢磨琢磨的。”
徐肅默了會兒,起身離開了御書房。
秦淮靜靜地坐了半晌,有小宦官叩門進來稟報——
“陛下,您前些日子遣人出宮去尋的藥材已經呈上來了。”
聞言,他合上書頁,移駕去了興慶宮。
興慶宮外的各色鳳仙花開得正爛漫。她最是喜歡這嬌嫩嫩的指甲花,每到花開,便要連姑姑採摘了搗碎,再添些白礬,抹在指甲上。
這花開了落落了開,都已循環往復了這麼些年,也不知她還能賞上幾回,用上幾回。
秦淮心緒複雜地走進內殿,有些訝異地發現殿內竟無一人守著。他正欲呵斥,又怕擾了她午睡,還不待他有所動作,榻前立著的夾纈屏風後忽響起水聲,隨之而起的是一聲輕嘆——
“都說了這鳳仙花汁似乎頗有些毒性,你病著格外弱些,更要謹慎著點,怎生就是不聽勸,日日把這指甲塗得紅艷艷的。”
誰在裡面?!還是個男子!
秦淮屏住呼吸,放輕步子往前走了幾步,目光從屏風的縫隙里透過去往裡看。
屏風裡頭母親安安穩穩地睡於榻上,一隻手卻滑出錦被,五根修長纖細的染了紅艷艷的鳳仙花汁的手指被浸在盛了水的木盆里。一個男子正背對著他,細細地洗去她指甲上的花汁。
那人又自顧自嘆了聲:“我遲早都得將你宮門前的那幾叢花連根拔了去。”
那人自言自語,嘆氣聲里些許落寞,像是獨唱一折無人聽的戲。嘆聲幽長,仿佛這戲已經唱了好些年月了。
秦淮的手緊了緊。
片刻,那人似是洗畢了,拿出一方素帕擦淨她手上的水漬,一面擦一面淡淡道:“我這上好的皂角呀,竟都拿來給你洗指甲了,真是暴殄天物。”
“連姐姐,貴妃這是何必, 她若不說, 九皇子指不定一輩子都不知道他的生母。這般說道,就不怕他們母子間生了嫌隙?”
那頭連姑姑厲聲道:“你個小丫頭管那麼多做什麼做好自個兒的差事, 貴妃自有她的主張, 用不著你擔心。”
她有什麼主張呢?他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其實她對他沒有一點一個母親對孩子應有的溫柔體貼, 相反,她對他很嚴厲。
小的時候淘氣磕著碰著了,她從來都只是在一旁冷冷地看著他哭。他剛念書那會兒,他們還不住在乾祥宮,沒哪個講得好的夫子願意教他,是她給他開的蒙。
對學業功課上她尤其嚴厲,書沒背完餓著肚子罰抄是家常便飯。
不是沒有過埋怨,可埋怨完了,他又把眼淚擦乾,揉一揉酸痛的手腕,繼續抄起書來。
他想,在所有沒有阿娘的孩子裡他還有母親,總歸是上天憐憫。
後來,他總是讓自己做得好些再好些,甚至超過她的要求,好讓她笑一笑。
她本就生得美,笑起來更是閉月羞花,可是她笑得極少,而且多半都是笑不由心,曲意奉承的笑,端莊矜持的笑……他瞧見的發自內心的笑,唯有一次。
那是她初執政時,他還是個只有十歲的稚童。
她身邊的人都不理解她,為何要在根基不穩的時候動用國庫銀錢修繕一座佛寺的廢殿。更何況她根本就不信佛。
可是他想,修這佛寺若能讓她笑一笑,大抵是值得的。
大安國寺的原大雄寶殿修好的那一天,她領著他出了宮。
那日他興奮極了,宮外的一切與他而言無疑是個新世界。他坐在馬車裡勾著脖子往外看,難得她沒有訓斥他。
下了馬車,他跟著他走進大安國寺,走進新修好的大雄寶殿。
他仰著脖子看,殿內神龕上的釋迦牟尼像與宮中佛堂里的沒什麼兩樣,就是黃澄澄的,有些刺眼。
連姑姑拿了三根裊裊燃著的香,俯身拜了拜,末了插進香爐里。
她卻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看,細碎而溫暖的陽光潑灑在她瑩白的臉頰上,整個人都柔和了起來。她看著看著目光便渙散起來,出了神。
他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只是不經意捕捉到她嘴角輕輕上揚的弧度。
那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動人的笑。笑進了他的心裡,仿佛有花悄悄盛放。
他想,若是能讓那笑多留一會兒該有多好。可惜美好的東西大多都是短暫而易逝的,自那以後他就從未見過了,不論他把字寫得多好看,把書背得多流利。
那個她在心裡想想都忍不住會心一笑的人會是誰呢?可真是幸福。
“陛下。”徐肅輕輕敲了敲檀木桌案。
秦淮驀然回過神來,赧然道:“徐相公方才講到哪了?”
徐肅人如其名地肅著臉,道:“《尚書·穆誓》。武王言: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母雞報曉,國之將亡。商紂寵信妲己,朝政落於女子之手,周武王以此作為牧野之戰前的宣誓,鼓動軍心。
秦淮目光如炬:“相公覺得朕會是商紂麼?”
“陛下聰穎好學,心懷天下,有明君之風,自是不能與那殷商相提並論。”
秦淮斂眸,道:“那太后就更不可能是妲己。就憑她不計前嫌地讓相公給朕講課,相公就不該明里暗裡地給朕灌輸這些。”
他把筆擱回筆架,道:“朕倦了,今日的課便就到這兒吧。朕會把《尚書》好好琢磨琢磨的。”
徐肅默了會兒,起身離開了御書房。
秦淮靜靜地坐了半晌,有小宦官叩門進來稟報——
“陛下,您前些日子遣人出宮去尋的藥材已經呈上來了。”
聞言,他合上書頁,移駕去了興慶宮。
興慶宮外的各色鳳仙花開得正爛漫。她最是喜歡這嬌嫩嫩的指甲花,每到花開,便要連姑姑採摘了搗碎,再添些白礬,抹在指甲上。
這花開了落落了開,都已循環往復了這麼些年,也不知她還能賞上幾回,用上幾回。
秦淮心緒複雜地走進內殿,有些訝異地發現殿內竟無一人守著。他正欲呵斥,又怕擾了她午睡,還不待他有所動作,榻前立著的夾纈屏風後忽響起水聲,隨之而起的是一聲輕嘆——
“都說了這鳳仙花汁似乎頗有些毒性,你病著格外弱些,更要謹慎著點,怎生就是不聽勸,日日把這指甲塗得紅艷艷的。”
誰在裡面?!還是個男子!
秦淮屏住呼吸,放輕步子往前走了幾步,目光從屏風的縫隙里透過去往裡看。
屏風裡頭母親安安穩穩地睡於榻上,一隻手卻滑出錦被,五根修長纖細的染了紅艷艷的鳳仙花汁的手指被浸在盛了水的木盆里。一個男子正背對著他,細細地洗去她指甲上的花汁。
那人又自顧自嘆了聲:“我遲早都得將你宮門前的那幾叢花連根拔了去。”
那人自言自語,嘆氣聲里些許落寞,像是獨唱一折無人聽的戲。嘆聲幽長,仿佛這戲已經唱了好些年月了。
秦淮的手緊了緊。
片刻,那人似是洗畢了,拿出一方素帕擦淨她手上的水漬,一面擦一面淡淡道:“我這上好的皂角呀,竟都拿來給你洗指甲了,真是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