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版本出處:新浪讀書頻道※

  上一頁回目錄下一頁

  “易水西風”E書作品-38-更多精彩E書請訪問“52ebook”

  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2:41:19 AM《思無邪》 2007.1無分貴賤,在時光里,我們都微不足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上頁,(→)下頁,(del)目錄※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屬於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傳播。  思無邪作者:安意如

  禍害活千年——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魏風·碩鼠》

  從什麼時候起,發現自己成了那種不太容易憤怒的人,看很多事都像行在吳越小城裡巷長廊,偶爾轉過臉去,看廊下細細的水滴或廊地上折轉的光陰——如冬日窗上淺淺的冰,淡而涼的心跡。

  現在回過頭來讀《碩鼠》,再無少年時的不平,只是記憶深刻,因為詩中將奴隸主比喻成大老鼠的比喻太形象,讓人無法不印象深刻。

  我記這詩這麼久,並且清楚到死。還有一個私人的原因——我非常的怕老鼠,怕到無法言喻的地步。那種想到就會從心底最深處冒出來的恐懼幾乎不能夠用言語來說明。曾經開玩笑說打劫我的話不用拿刀,拿刀我反而不怕,拿只死老鼠眼前樣一樣,我就渾身癱瘓動彈不得了。

  如果不是心膽俱寒地怕一樣東西,你是不會了解這種感受的。所以可以想知,我當初在老師繪聲繪色不厭其煩的描述下,在老鼠,並且是很多大老鼠籠罩的陰影下,是多麼痛苦地學完這一課。

  我們先從魏國的鄉間看起,也許是我們沒看到,但那是真實的圖景。魏國的農民無奈地面對著鼠患,田鼠在田間肆行無忌,像運動健將一樣搬運著人類的勞動果實,而在另一邊——穀倉,老鼠們正旁若無人地偷盜著農夫們一年的收穫。房子的牆根下有一個小洞,老鼠們就從那兒進進出出,把穀子搬入樹林裡的一個個地洞,宛如一隻長途跋涉士氣激昂的大軍。它們不是小偷,小偷沒有這麼囂張,他們更像是入侵的大軍。無論是田間的農夫還是看守谷房的老人,他們對眼前這一幕都熟視無睹,因為已經由心痛煩惱變為麻木了。

  就像他們喃喃自語時說的:“人怎麼可以同老鼠斗呢,我們在這裡居住了幾代人,用盡了各種方法,都無法消滅老鼠,一切都是徒勞的。其實這個世界,根本就是由老鼠統治的,老鼠是我們農夫真正的統治者,儘管我們仇恨他們,但我們無力反抗。”

  人類的世界是由老鼠統治的!聽起來荒謬,但是在《碩鼠》里是真實的,在某種社會現實意義上也是真實的。無論是鄉間肆虐的鼠患,還是被農人唱在詩中,有著人的外皮,卻和鼠一樣貪得無厭的剝削者們,這些碩鼠人們恨之入骨,卻不得不供養它們。它們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統治者。

  會有人不平了,反駁我:你這是消極的看法,你聽不到奴隸們反抗的心聲嗎?他們在唱:“逝將去女,適彼樂土。”他們發誓定要擺脫“碩鼠”的糾纏,有朝一日到一個沒有紛爭,沒有剝削的樂土生活。

  是的,我承認這些奴隸不堪忍受爆發或者是已經爆發了,可惜那有什麼用呢,我們學過政治都知道,所有的反抗和妥協只能緩解一時的矛盾和痛苦而已。不是說反抗沒有用,但是實際上又能有什麼用?生活在魏亡國之後的孔子,在泰山遇見一個婦人在哭她的丈夫,哭得非常傷心。孔子扶著車前的伏手板聽著,派子路問她說:“你這樣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回答說:“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這虎上,現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覺得很奇怪,又問:“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婦人回答說:“這兒沒苛政。”孔子感慨說:“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事見《禮記·檀弓下》)

  我覺得這是孔子說的最誠懇最深刻最有人文氣息的話之一,難得的不是為統治者粉飾美化的話,讓人很是心有戚戚焉。這話說的很直白,且說的不是什麼好現象,一直有人對這話認同,那隻說明在其後的千百年中,“苛政”從未因人主觀的美好祈願而消失。

  某次坐車,路過一個地方,看見一條路邊標語是“公路亂收費,苛政猛於虎。”心下驚動,一時想起孔子說這句話時的情形。現實殘酷,也許苛政不是不能消除,而是現在還不到它消失的時候。

  詩經里這個魏國面積很小,滅國很早,留在歷史上的只有七篇《魏風》。做一個小說家式的揣度,我們可以想像它是被毀滅在一場巨大災難里,而這毀滅性的災難很可能是由“碩鼠”帶來的。

  是奴隸們的反抗……還是真的鼠疫?不得而知。魏國輕飄飄地亡了,但它的民歌《碩鼠》卻以沉重的姿態烙在歷史的竹簡上。

  後來的人多以碩鼠比如巨貪,侵吞民之膏脂的人,可嘆碩鼠王國子民眾多,不計其數。近代不談,我們從歷史上挑兩個典型的例子來說說,一個石崇,一個和紳。兩個人都巨貪,貪法卻各異。石崇走的是商業化的發展道路,他當過幾年荊州刺史,在任期間,除了加緊搜刮民脂民膏之外,還幹過骯髒的搶劫勾當。有些外國的使臣或商人經過荊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盜一樣,公開殺人劫貨。這樣,他迅速掠奪了無數的錢財、珠寶,成了當時最大的富豪,連皇親國戚也比不過他。可惜商業化的高速發展,使得石崇根基不穩,怎麼著不過一個普通官員,一旦政治上受了牽連,立馬倒台;與之對應的是清朝的和紳。和紳走的是政治化的發展道路,畢生所學,一點靈性,只為討乾隆歡心,外加自己斂財。雖然他也在嘉慶年間轟然跌倒,但那是乾隆死後的事,和紳在朝多年位高權重,勢力盤根錯節,與皇帝又是姻親,這一等關係非同小可,乾隆不死無人敢動他,嘉慶後來雖賜死了他,終究因為和碩公主的關係不敢深究和紳的兒子豐紳殷德。樹倒猢猻散,根卻未被滅絕,這在君權至上的社會十分難得,由此也可見和紳行事周密,深謀遠慮。——顯然在修為上石崇這種暴發戶式的碩鼠比和紳這種政壇九尾狐式的碩鼠道行差得不止一籌,可是僅僅是修煉成石崇那樣的碩鼠也已頗為不易。

  須知無論那種碩鼠,一旦披上了鼠皮,就丟下了人的良心。

  ※版本出處:新浪讀書頻道※

  上一頁回目錄下一頁

  “易水西風”E書作品-39-更多精彩E書請訪問“52ebook”

  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2:41:25 AM《思無邪》 2007.1禍害活千年——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上頁,(→)下頁,(del)目錄※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屬於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傳播。  思無邪作者:安意如

  誰比誰清醒,誰比誰殘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三百中,論境界,無句可出其右。這一句,寫愛情,也到了某種極致,如看著開在彼岸的蓮花——欲接近而不可得的絕望。

  蒹葭,是離愛情最近的糙,它比玫瑰平易,卻更繁蕪,是東方人的愛情證物,可是因為平易繁蕪,漸漸不再有人看重,欣賞也只停留在字面上,如同白色大雪飛揚,人人沉湎於那意境,而落在地上的雪,漆黑骯髒,不再有人看顧。

  千年之前,有一人站在岸邊,看著秋水湯湯,蘆葦大片大片地開過。白色蘆花漫天旋舞。他隔著葦叢,想看看有沒有伊人站在水之湄。

  千年之後,你若站在蘆花盪雪的湖邊,仔細聽,興許還有人在水邊哀哀常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兩個字的發音是那樣清淡、素雅,嘴唇輕動,仿佛萬水千山後的波瀾不驚。僅僅是這兩個字,還有它後面那句“白露為霜”,至多意境淒清而已,你絕對想不到那是怎樣的苦戀。怎樣絕望卻又緊緊纏繞住心臟的情感。

  蒹葭沉著如紫禁之巔的葉孤城,當所有的愛恨翻騰如雪涌,他只是笑說一句“成王敗寇”,然後任命隨風輕輕跌落。

  愛情和權勢一樣,是引人著魔的東西。寫到此時就想起離離《愛城》里寫到的在鳳凰遇見的男生。那個男生如果換一身古裝,換一個場景,如果沱江邊長滿蘆葦的話,他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秦風”里的痴情男子,在水邊哀哀常吟:

  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流而下尋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密又繁,晶瑩露水還未乾。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難登攀。順流而下去尋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蘆葦片片根連根,晶瑩露珠如淚痕。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邊。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艱險如彎繩。順流而下去尋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就詩意看來,男子帶著深深不舍和眷戀,女子反而不為所動,一直離得遠。這是比較有特色的。看起來是個男子被辜負了,他比較可憐,像《聊齋》里一夜醒來被狐女遺棄在野屋的書生。

  ——愛情,不是那樣。它不是一種交易,一種一廂情願的守候。它更像是你遷移了萬里之遙,卻不得不發現你原先的居所已被侵占,或是,這個地方原來不是想像中那麼適合自己。不得不放棄,如此而已!

  現在,已經很少會輕易同情痴情的人了。痴情的人往往是軟弱的,他們太容易把尋找到的情感當做泅渡的木筏,而不去考慮這木筏在風高浪急的海上能行多久。所謂的堅定,也是軟弱,因為除此之外,缺乏選擇的餘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