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不與漢人為敵,不要做了漢奸走狗!不要忘了當年五胡亂華的教訓!蒙古人殘暴成性,不是好東西!”柯鎮惡寸步不讓,要郭靖立刻解甲歸田。

  郭靖無奈,只能慢慢解釋,他若不負責任抽身,他麾下的數萬將士豈有活命之理?

  郭靖的無奈、柯鎮惡的暴怒都被軍中暗探看在心中,鐵木真早知郭靖有心結,難道會沒有防備嗎?蒙古人胸懷像草原一樣寬闊,而寬容不是愚蠢。

  李牧與趙王、項羽與范增、馬超與韓遂、呂布與董卓、曹操與蔡瑁張允,誰不是赫赫有名的戰將,誰不是英明神武的君主,離間,從古至今都有奇效。

  第161章 黃錦本紀

  卓力格圖帶著兩個下人, 牽著紅鬃馬, 慢慢在華國的街頭漫步, 這裡春風微醺, 綠柳紅花, 與廣袤大漠相比,另有一番迷人風采。卓力格圖是蒙古人,此時蒙古與華國已經休戰十多年,民間慢慢也有通商交往,卓力格圖早就想看一看這方土地, 為自己取了個漢名郭不怕, 遊歷中原。

  走到熱鬧的集市,隨意進了一家茶館, 沒想到這茶館裡居然在演戲,戲台上咿咿呀呀唱著, 正是名段名篇《四郎探母》。

  戲台上楊延輝已經唱起來了:“曾記得沙灘會一場血戰,只殺得血成河屍骨堆山;只殺得楊家將東逃西散;只殺得眾兒郎滾下馬鞍。有本宮改名姓脫了此難,十五載在遼國匹配鳳鸞。肖天佐天門兩國交戰,我老娘押糧草來到北番。我有心宋營中前去探看,怎奈我無令箭焉能出關?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淺水龍被困沙灘;我好比彈打雁失群飛散;我好比離山虎落在平川!思老母不由兒肝腸痛斷;想老娘不由人珠淚不干……”

  唱詞剛歇, 女旦又出場了,聲音更是輕快。

  卓力格圖感懷身世靜靜聽著, 生出無限感慨。

  一家街邊酒樓的堂子,角兒不是名角兒,戲也早為人熟知, 人們聽歸聽,但卻沒有多麼入神。卓力格圖旁邊桌的褐衣漢子就點評道:“楊延輝也是個窩囊廢,比薛平貴都不如,薛平貴好歹把兩個女人都擺平了,這個楊四郞卻只能含辛茹苦的作個倒插門的養老女婿,而且連四夫人都見不上一面哩。”

  “你曉得個什麼,宋主昏庸,楊四郎能怎麼辦?戲裡說了,楊四郎當初可是重傷昏迷被鐵鏡公主就回去的。哦,救命之恩就不用報啦!臉大的你!再說,人家遼國養了楊四郎多少年,搭進去多少銀子穀子,還讓他娶了公主嘞。若換你,讓你娶公主,你干不干……”

  “干!若讓我娶公主,馬上休了家裡那個土婆娘!”那褐衣大漢灌了兩口酒,滿嘴胡話。

  “你也就敢和我說說,要讓嫂子聽到,你家又該買搓衣板兒了!”青衣漢子也是個損友,說完哈哈大笑起來,狹促道:“不然你敢大吼一聲不,讓樓里的賓客都聽聽,反正離家不遠,嫂子會知道的……”

  說完就要站起來幫那褐衣大漢宣揚,那大漢趕緊攔住,輕輕拍自己嘴巴,示意自己嘴賤,告饒道:“大兄弟哎,老哥哥怕了你了,灌了黃湯的話信不得,信不得!”

  褐衣大漢不過是在外裝面子,也不是真嫌棄媳婦兒。聽他們說的好笑,卓力格圖在一旁也忍俊不禁,笑道:“兩位大哥風趣,今日有緣得見,不嫌棄,拼個桌可好?”

  “來,來,來。”兩個熱情好客的大漢拿袖子把桌子一角上堆的花生殼掃開,熱情邀請他坐下。

  卓力格圖又叫了兩壺好酒,抱拳道:“兩位大哥言語好生有趣,小弟從北邊來,南方人多靦腆,少見大哥們這樣豪爽的呢!”

  “這你就不知道了,男人都是好爽的,不分南北。就像這傢伙,不過在婆娘面前靦腆呢!”

  “去你的!”被打趣的大漢笑著丟花生殼打他,問卓力格圖道:“小兄弟哪裡人士,怎麼到江南來了?”

  “小弟郭不怕,遼東人,平日裡做些低買高賣的活計。”卓力格圖謙虛道。

  “郭兄弟是生意人啊?好!走南闖北,見識不凡,不像我等土老帽,一輩子窩在家裡,屁事兒不知。”

  “哪裡,哪裡,士農工商,商人最末,混口飯吃,混口飯吃……”卓力格圖連連擺手。

  “郭兄弟這話就不對了,咱們大華可不興這一套,皇帝老爺都說了,國之四民,唯士農工商。再說,現在商稅這麼低,又不收過路費、關卡費,商人子弟也不禁科考、武舉,商人有什麼不好。聖人不也教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嗎?商人好啊!”

  “關鍵是還有錢。”另一個青衣大漢神補刀。

  “哈哈哈!早知道南方如此有趣,早就該來了!聽兩位大哥說話,也是讀書人啊!”卓力格圖笑問。

  “什麼讀書人,咱們江南文風鼎盛,就是街邊小兒也能對對子、背文章,像我等憊懶之人,考個秀才,保著家裡三五畝地不上稅就是。”褐衣漢子解釋道,“江南經商成風,這邊家家戶戶誰不做個小生意補貼家用。郭兄弟商人持賤業的話可不能再說,小心被揍哩!”

  “不怕,不怕,這位兄弟名字都說了,不怕!”再一次補刀,這位青衣大漢名字不會叫“補刀”吧~

  幾人說得正熱鬧,戲台上突然戲詞突然高亢:“我若探母不迴轉——黃沙蓋臉屍不全!”

  幾人的注意力又被拉回戲台上,褐衣漢子嘆道:“鐵鏡公主也不容易啊!”

  “哦?我還以為大家都喜歡四夫人呢,怎麼還有同情鐵鏡公主的。”卓力格圖笑道。

  “若說同情,兩個女人都不容易,男人家做下的孽……”

  “楊四郎也沒錯!”青衣大漢補充道。

  “好吧,好吧,這回不和你爭,別讓郭兄弟看了笑話。”褐衣大漢道:“你以為鐵鏡公主就只是鐵鏡公主啊,借古諷今知道不?這戲從哪兒傳出來的?知道不?”

  褐衣大漢神神秘秘指了指天上,示意這戲文是從宮中傳出來。“當年皇帝老爺打下江南,定都京城,論功行賞,賞功罰過的時候就說過,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就是行了離間計,讓蒙古大將郭靖殞身居庸關。那郭靖本是漢人,後來娶了蒙古的華箏公主,可不就和戲文里的楊四郎一樣嗎?郭靖的人品、戰功,那可是皇帝老爺欽定的,一等一的好。現在這齣戲這麼流行,說不得是在打蒙古人的臉呢!誰讓他們當初不信人,才有如此下場。若是郭靖不死,當年蒙古王子拖雷就不會死,咱們皇帝老爺不會這麼容易就推翻了前朝。”

  “這話說的絕對了。咱是漢人,自然覺得蒙古人既要信郭靖,又要寬容郭靖,哪兒來這麼多好事!說不定在蒙古人眼裡,郭靖是個忘恩負義之徒呢!”青衣大漢慣會澆冷水的,問道:“是不是,郭兄弟。你們北邊人對蒙古熟,他們怎麼看郭靖的?”

  卓力格圖一愣,仔細想了想,輕聲道:“沒怎麼看,一個戰死的將領,汗王沒有定他的罪,也沒說他有功,普普通通湮滅於草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