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接過來一一閱過,知是張覽說盡了實話,一時之間說不出來心底是何滋味。

  先帝一生英明,民間聲望極高,當日戰敗身死,天下臣民自發縞素。當年之事,主責雖在曾縉,但若非先帝想建千秋偉業青史留名,也不至於到如此地步。如今他的兒子,卻將這樣難堪的事實,血淋淋地撕碎了擺在世人眼前。

  捫心自問,若是他,他興許真做不到。

  他沉默得久了,皇帝嘴角浮起一絲玩味的笑:“上次在此地召見你,你尚為階下囚,也有與朕談條件的底氣,要朕為西平侯洗冤。怎麼,如今卻不滿意了?”

  “倒也不是。”他心中仍不是滋味,只答了這麼幾個字。

  答得比他問的都短,皇帝失笑:“通敵之名也就朝野裡邊暗傳,天下百姓不過以為侯爺就是不敵戰敗罷了,你卻也執念了這麼多年,有必要嗎?”

  “朝中數千張嘴,終有一日會變成悠悠眾口。”他頓了頓,道,“再說了,若不當真洗冤,皇上心底那根刺能當真拔掉嗎?日後稍不注意,孟氏一族仍是飛灰湮滅之結局。”

  “此事不會廣發布告,畢竟皇兄昔年有過。你父親當年也非完全無過,更不會為其多行他事,嘉獎則更是想都不要想。但這本‘舊史’,列入官吏考核晉升標準。”皇帝看向他,緩緩問道,“夠了嗎?”

  孟璟緩緩叩首:“謝皇上恩典。”

  “曾縉的職你沒資格替,但朕可以答應,你在一日,萬全都指揮使和戰時總兵官的位置便一日是你的。”

  孟璟沒出聲,一個萬全打打韃靼前線大軍尚可,若遇當年之戰,無異於送死。

  但皇帝接道:“平時只給你一個萬全,但朕允你接過你父親的重任與特權,總兵官戰時同掌鎮朔將軍印和王命旗牌,可號令後軍都督府轄下所有衛所。膽敢不聽號令者,任你處置,如朕親臨。”

  孟璟微怔,顧不得禮數,抬眼看向他,皇帝諷刺地笑笑:“但令尊令堂,朕依舊不會放人,還是留在京師好好享樂為佳。”

  “皇上三思。”

  “民間有名醫張覽入太醫院供職,或許可為侯爺傷勢盡份心。”

  孟璟沉默良久,終是叩首行大禮:“謝皇上寬宥。先帝泉下有知,想必會很欣慰,當年入主奉天殿的是皇上。”

  皇帝嗤笑了聲:“朕不需要他首肯。”

  “滾。”

  -

  孟璟出宮回府時,見府外的金吾衛已全數撤走,一時之間竟覺恍然如夢,恍惚間進門,路過孟珣院子的時候,忽聽裡邊有讀書聲,鬼使神差地抬腳邁了進去,便見到了一身緋紅,楚見濡在書桌前為孟珣講《大學章句》,等他耐心講解完了,孟珣便搖頭晃腦地念了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這專注樣惹得他沒忍住輕笑了下,楚見濡便這麼看了過來。

  孟珣噤聲跟著看過來,心下緊張起來,就怕孟璟又發病問他功課,趕緊往外溜,剛跑到門口,便被孟璟揪著領子提了起來:“你倒舒服得很,得大儒授課還敢偷懶。”

  “什麼大儒?”孟珣撓了撓腦袋。

  到底年紀小,他只知楚見濡如今在朝中權勢頗大,但不知其滿腹經綸德高望重,只知其經常在書院放課之後溜過來單獨教他念書,卻不知這段時間,對於這等重臣而言有多寶貴。

  孺子不可教也,孟璟鬆開他,將人往地上一扔,孟珣無緣無故被摔了個狗吃屎,氣得狠狠拽了他長袍一把就往外跑,惹得一旁的楚見濡沒忍住朗笑出聲。

  但等人走了,他臉上的笑意便自然而然地消退了,許久,才解釋道:“今日是來給月兒帶好消息的,平素不敢踏進侯府大門做客。”

  “舊史乃我新批,措辭還滿意麼?”

  孟璟頷首,拱手道禮:“有勞岳丈大人。”

  楚見濡怔愣了下,才擺手道:“從前多有得罪……”

  “往事過便過了,妻父亦為父。”

  他說完這話,行禮告退,出門時把生著悶氣卻又不敢當真跑掉的孟珣揪過往裡邊兒一扔:“讀書去。”

  孟珣“哦”了聲,朝他做了個鬼臉,爾後噠噠地跑了進去,不多時,裡邊再度傳來了讀書聲。

  他這才往回走,等路過水榭旁時,遠遠聞得一陣笑聲,趙氏和楚夫人兩親家正聚在一塊兒說著閒話,兩位命婦親自操持著做起了繡活,全是為初生子備的貼身之物。

  新生命總是能更輕易地令過往種種不快煙消雲散,令人覺得世間總是充滿希望。

  楚懷嬋則挺著還不算太明顯的肚子立在一旁,看著兩位長輩靈巧運針,爾後雙手搭在楚夫人肩上,沖她耳語了句什麼,楚夫人轉頭看她,面上的欣喜之色掩也掩不住。楚懷嬋卻好似不大好意思了,轉身往外走,路過曲徑旁時,探手摺了一枝木槿。

  金秋之日,有女顏如舜華。

  她將木槿放在鼻尖聞了許久,又想起一事,於是轉身回去同趙氏搭話:“有件事得求求母親。”

  趙氏側頭看她,面帶疑惑:“一家人什麼求不求的,說吧。”

  “斂秋這丫頭跟在府上這麼多年,年紀也不小了,您看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