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他轉向費文博問:“費先生,你的車哪去了?”
費文博臉色慘白,搖頭道:“什麼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庭上,辯方律師這是在誘導證人,我反對,不,我抗議!”主控官大怒。
“都安靜!”法官用力敲捶。
但這一戲劇性的一幕仍然久久震撼了在場眾人,莊楚明乘勝追擊道:“庭上,諸位,費先生為什麼買氫氟酸,他買了之後用在哪,為什麼要半夜前往我的當事人別墅,又為什麼會在事後將車子銷毀,跑到這裡賊喊抓賊,我不是警探,不能越權去破案,因此這些問題都留待他們進一步去解決,也許不久的將來,也留待主控官先生去操心。但我想說的是,我的當事人並不是殺人溶屍的真兇,現有的證據、證人證詞均無法將他與這起性質惡劣的謀殺案發生直接聯繫。他已經飽經失去愛人的痛苦,我們不能再讓他背負殘害愛人的冤罪。根據疑罪從無的原則,我相信大家會做出公平的判決。”
他說完微微鞠躬,隨即回到座位上,一轉頭,旁聽席上的周景暉沖他微微一笑,暗自豎起了大拇指。
莊楚明沖他頷首,轉頭與助理低聲商量後續事宜。
當天庭審結束時,莊楚明與主控官擦身而過,主控官對他冷眼一瞥,莊楚明卻微微一笑。
周景暉過來與他握了握手,道:“太精彩了,謝謝你莊大狀。”
莊楚明說:“不謝,沒有你的料,我扳不倒費文博的證詞。順便問一句,你怎麼會留意到他跟死者是中學同學?”
周景暉奇怪地反問:“唐導說的啊,他沒告訴你?”
莊楚明啞然,隨後說:“告訴你們唐導,下回他別想再來找我辯護。”
周景暉笑道:“雖然這麼說有些失禮,但我們都希望唐導跟您的合作只此一次就夠了。”
一周後正式判決出來,唐安堯謀殺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
而另一方面,費文博以涉嫌謀殺沈濤被警方逮捕。
他由一大堆朋友和團隊工作人員簇擁著出來,穿著黑色唐裝,神情遠沒有想像中那麼興高采烈。在被媒體的長槍短炮包圍著時,他沉思了一會,無奈而悲傷地說:“感謝一直撐著我的家人和朋友,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一句,我嘗到被人冤屈的滋味了,相信我,那很不好受,很痛苦,不要再讓無辜的人蒙冤了。”
他看著鏡頭又重複了一遍:“希望不要再讓無辜的人蒙冤了。”
這段採訪視頻瞬間傳播出去,網上被轉載點擊的次數瞬間超過百萬,而在同一時間,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版本的解說,有相信他風格高,因自己遭受磨難而悲天憫人;也有嘲笑他連逃脫牢籠都不忘裝逼等。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但唐安堯卻閉門不出,也不對外面的種種傳聞做出哪怕一丁點回應。他整個人仿佛自沈濤的死中被打擊得消沉了下去,回去後做的唯一一個動靜,就是命人將整個玻璃花房拆掉,夷為平地。
這個案發現場,像是無法承載他的哀思一樣了。
在將玻璃花房拆除後,他又似乎恢復了點滴生氣,開始低調出行,頻繁出入莊楚明的律師樓。過不了幾天,香港報紙又爆出一條猛料,唐安堯狀告費文博名譽侵害,正式提交法院。
此時費文博身負數罪,謀殺嫌疑尚未洗刷,偽證罪等正等著數罪併罰,加上名譽侵害,幾乎已無翻身可能。
就算唐安堯尚未恢復名譽,在公眾眼中仍然不脫變態嫌疑,費文博卻十成十被視為一個嫉妒成性,瘋狂偏執的小人,已與此前當紅小生的溫文陽光形象相去甚遠,成為十足十的反面教材。
費文博的經紀公司已與之單方面解除合約,等待他的,是確鑿無疑的牢獄之災。
確鑿無疑這四個字是莊楚明給的評價,他的原話是“這麼沒挑戰性的官司,真不明白有什麼好打的。”
他太大牌,這種狀告名譽侵害的小案子也不是他的興趣,故唐安堯委託的是他律師所中的另一名律師。但莊楚明經過這次並肩作戰,與唐安堯倒成了熟稔的朋友,偶爾得空,倒也會去唐安堯發生兇案的別墅坐坐,看看他一個人悶在屋子裡有沒有發霉長蘑菇。
他低頭看報,淡淡地道:“再則名譽侵害最好結果也不過割地賠款,你又不缺錢缺樓,何必對一個後生仔趕盡殺絕?”
唐安堯於他對面端坐,親自執壺泡茶,熱氣氤氳,面目不詳。他將茶水完美倒入茶盞中,遞過來給莊楚明,道:“你一個吸血訟棍,倒來給我講仁慈,實在不像你的作為。”
莊楚明端起茶盞,聞香品茶,過了會才道:“我不過一時惻隱罷了,有什麼大驚小怪,要不是我尚有惻隱之心,你的官司我也不會接。別岔開話題,那小子這次罪名很難洗脫,等著他的起碼是二十五年以上的牢獄,這也算是為你那位沈濤報了仇,這還不能解你心頭之恨?”
唐安堯笑了笑,道:“他做了太多無謂的事,我若不回敬點什麼,心裡過意不去。”
“隨你吧。”莊楚明不以為意,又問,“人死如燈滅,你也該出來做點事了,要躲在這座凶宅到幾時?你那位助理每天都偷偷摸摸接電話收傳真,還不敢讓你看見,真是難為他。”
唐安堯低頭,不置可否地道:“再看看吧。”
“真是不能理解。”莊楚明將茶一口飲盡。
他們正說著,卻見阿駿拿著電話步履匆匆進來,臉色不大好道:“唐導,你的電話……”
莊楚明調侃道:“你不是不敢把工作電話拿到他跟前麼?”
“可這不是工作電話,”阿駿表情古怪,遲疑了會才道,“對方說有關於沈濤的事要跟唐導親自講……”
他話音未落,唐安堯已跳起來一把搶過電話,急迫地“餵”了一聲。
“唐安堯。”電話那端的人明顯用了變聲器,“你想不想要回沈濤的屍體?”
唐安堯呼吸一下緊了,他立即道:“在你手裡?”
“是。”
“你要什麼?”
“我要你的命來換,你敢嗎?”
唐安堯深吸一口氣道:“他在哪?”
那人陰沉沉地道,“你一個人來,要是敢報警或叫多幾個,我一把火燒了屍體,讓你連渣都領不回去。”
“好。”唐安堯聲音發抖,“去哪。”
“山頂XX道XX號。”
第23章
深秋,寒風獵獵,山頂的氣溫起碼比山下低了四五度。
這一段是香港老式豪宅,從殖民時代起即成為上流社會聚居的一個地區,建築風格偏歐式,有現如今豪宅配置中無法比擬的大庭院、大理石羅馬柱及厚重而深具歷史感的紅磚細鱗瓦。
但從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後,新發家的富豪們喜好更時尚與更方便的處所,這裡也漸漸安靜下來,不再尊享昔日門庭若市的顯赫勝景。且隨著時代發展,原來住在此處的大戶或舉家移民,或子孫分散,各尋更新更好的住所,或家族敗落不得不將祖屋出售,此處雖華廈巨構比比皆是,然有不少已是門窗緊閉,塵埃累積,無人居住。
唐安堯開車駛來,路燈蒼黃中帶著慘澹,除去零星的房屋內還有燈光溢出外,一路望過去,竟然越到得山頂,越顯得荒涼。終於,他的車停在一處形同廢棄的建築之外。透過厚重的雕花鐵門,諾大的庭院被野糙覆蓋,庭院中央原有大理石雕就的希臘女神持壺噴泉一座,此刻望過去,女神身體的曲線一如記憶中妙曼,只可惜路燈照耀下,那雕塑上東一塊西一塊長了青苔,斑駁頹敗,不復從前。
唐安堯開車直接頂開了鐵門,嘎吱聲中,他熟練地將方向盤拐向左邊,儘管路面已被藤蔓荒糙遮蔽,然他卻知道,當年左邊是車道,講究的主人命管家訂上等海沙,每周定期撒在車道上。當年,宅子裡的小孩子們一到禮拜天都要穿著黑西服,打著領結去教堂做彌撒,他們每個人都穿著硬頭皮鞋,踩在這樣的沙路上時,那種清晰的沙沙聲響似乎還迴蕩耳畔。
他的車穿過庭院,直直開到那棟廢棄的大屋面前。這棟房屋外牆漆黑,明顯遭過火燒,當年建它的時候所用的材料太結實,那場火併未給這棟樓造成毀滅性破壞。但即便如此,這棟帶有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房屋,連同整個占地頗廣的前後庭院仍然被廢棄了,此後多年,屋主人再無重修的意願,一直大門緊閉到今日。香港寸土寸金,這家人卻平白浪費了這麼大的地方,已經不是可惜能形容的。
唐安堯當然清楚個中緣由,因為這裡就是唐家在香港的祖屋,也是他度過童年及青少年階段的地方。
他曾無數次想重回此處,但總是機緣巧合,無法成行,想不到時隔多年重回故地,竟然是為了領回沈濤的屍體。
他深吸了一口氣,推開虛掩的大門,一股陳腐中夾雜著煙塵的霉味,頓時撲鼻而來。
唐安堯站了一會,舉步緩緩向前。
他去的地方,是整棟房子唯一透出光線的房間,位於二樓,那曾經是全屋最舒適的臥房之一,只有備受長輩寵愛的唐家子孫,才有資格入住那裡。
那是唐安堯曾經的臥房。
他打開手電筒,慢慢踏上樓梯,樓梯上原來鋪就的地毯踩上去時候有灰塵簌簌散開,唐安堯還記得,這塊地毯原來很漂亮,上面有鳥的圖案,有花的圖案,有長長的枝蔓的圖案,他曾經拉著一個小孩的手,趴在樓梯扶手那,很有耐性地等他想那些圖案的英文名稱叫什麼,如果小孩說對了,他就會慷慨地獎給對方一顆巧克力。
每走一步,都似乎能喚醒一些回憶,似乎能聽見塵埃落定後遙遠的歡聲笑語。
唐安堯走上二樓,拐往左邊,他原來房間的門虛掩著,透出昏黃的燈。如果沒記錯,這是馬燈的光線,這裡原來是有馬燈的,因為唐安堯年輕的時候愛騎馬,房間裡會放馬燈、馬鞭,角落裡丟著一個馬鞍,他將這些東西搬進祖屋,自然被家人嘲笑,但那個小孩很喜歡,他常常偷溜進去,爬在馬鞍上假裝自己在騎馬,嘴裡發出“得得”的響聲。
唐安堯忽然站定了腳步,緩緩推開房門。
屋子裡灰塵四散,霉味嚴重,但在昏黃的馬燈中,他卻看見那張床上躺著一個人。
就算將他丟入人群,隔千萬里,過十數年,唐安堯仍然能一眼認出,那是沈濤。
他不顧一切進去,衝到床邊,伸出手似想摸又不敢觸碰,沈濤看起來就像入睡一般,安詳而優雅,可即便燈光昏暗,唐安堯仍然能看出他臉上泛著不正常的青白,嘴唇已有些發紫,而交疊在胸前的手背上,已經隱約有斑塊出現。
費文博臉色慘白,搖頭道:“什麼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庭上,辯方律師這是在誘導證人,我反對,不,我抗議!”主控官大怒。
“都安靜!”法官用力敲捶。
但這一戲劇性的一幕仍然久久震撼了在場眾人,莊楚明乘勝追擊道:“庭上,諸位,費先生為什麼買氫氟酸,他買了之後用在哪,為什麼要半夜前往我的當事人別墅,又為什麼會在事後將車子銷毀,跑到這裡賊喊抓賊,我不是警探,不能越權去破案,因此這些問題都留待他們進一步去解決,也許不久的將來,也留待主控官先生去操心。但我想說的是,我的當事人並不是殺人溶屍的真兇,現有的證據、證人證詞均無法將他與這起性質惡劣的謀殺案發生直接聯繫。他已經飽經失去愛人的痛苦,我們不能再讓他背負殘害愛人的冤罪。根據疑罪從無的原則,我相信大家會做出公平的判決。”
他說完微微鞠躬,隨即回到座位上,一轉頭,旁聽席上的周景暉沖他微微一笑,暗自豎起了大拇指。
莊楚明沖他頷首,轉頭與助理低聲商量後續事宜。
當天庭審結束時,莊楚明與主控官擦身而過,主控官對他冷眼一瞥,莊楚明卻微微一笑。
周景暉過來與他握了握手,道:“太精彩了,謝謝你莊大狀。”
莊楚明說:“不謝,沒有你的料,我扳不倒費文博的證詞。順便問一句,你怎麼會留意到他跟死者是中學同學?”
周景暉奇怪地反問:“唐導說的啊,他沒告訴你?”
莊楚明啞然,隨後說:“告訴你們唐導,下回他別想再來找我辯護。”
周景暉笑道:“雖然這麼說有些失禮,但我們都希望唐導跟您的合作只此一次就夠了。”
一周後正式判決出來,唐安堯謀殺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
而另一方面,費文博以涉嫌謀殺沈濤被警方逮捕。
他由一大堆朋友和團隊工作人員簇擁著出來,穿著黑色唐裝,神情遠沒有想像中那麼興高采烈。在被媒體的長槍短炮包圍著時,他沉思了一會,無奈而悲傷地說:“感謝一直撐著我的家人和朋友,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一句,我嘗到被人冤屈的滋味了,相信我,那很不好受,很痛苦,不要再讓無辜的人蒙冤了。”
他看著鏡頭又重複了一遍:“希望不要再讓無辜的人蒙冤了。”
這段採訪視頻瞬間傳播出去,網上被轉載點擊的次數瞬間超過百萬,而在同一時間,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版本的解說,有相信他風格高,因自己遭受磨難而悲天憫人;也有嘲笑他連逃脫牢籠都不忘裝逼等。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但唐安堯卻閉門不出,也不對外面的種種傳聞做出哪怕一丁點回應。他整個人仿佛自沈濤的死中被打擊得消沉了下去,回去後做的唯一一個動靜,就是命人將整個玻璃花房拆掉,夷為平地。
這個案發現場,像是無法承載他的哀思一樣了。
在將玻璃花房拆除後,他又似乎恢復了點滴生氣,開始低調出行,頻繁出入莊楚明的律師樓。過不了幾天,香港報紙又爆出一條猛料,唐安堯狀告費文博名譽侵害,正式提交法院。
此時費文博身負數罪,謀殺嫌疑尚未洗刷,偽證罪等正等著數罪併罰,加上名譽侵害,幾乎已無翻身可能。
就算唐安堯尚未恢復名譽,在公眾眼中仍然不脫變態嫌疑,費文博卻十成十被視為一個嫉妒成性,瘋狂偏執的小人,已與此前當紅小生的溫文陽光形象相去甚遠,成為十足十的反面教材。
費文博的經紀公司已與之單方面解除合約,等待他的,是確鑿無疑的牢獄之災。
確鑿無疑這四個字是莊楚明給的評價,他的原話是“這麼沒挑戰性的官司,真不明白有什麼好打的。”
他太大牌,這種狀告名譽侵害的小案子也不是他的興趣,故唐安堯委託的是他律師所中的另一名律師。但莊楚明經過這次並肩作戰,與唐安堯倒成了熟稔的朋友,偶爾得空,倒也會去唐安堯發生兇案的別墅坐坐,看看他一個人悶在屋子裡有沒有發霉長蘑菇。
他低頭看報,淡淡地道:“再則名譽侵害最好結果也不過割地賠款,你又不缺錢缺樓,何必對一個後生仔趕盡殺絕?”
唐安堯於他對面端坐,親自執壺泡茶,熱氣氤氳,面目不詳。他將茶水完美倒入茶盞中,遞過來給莊楚明,道:“你一個吸血訟棍,倒來給我講仁慈,實在不像你的作為。”
莊楚明端起茶盞,聞香品茶,過了會才道:“我不過一時惻隱罷了,有什麼大驚小怪,要不是我尚有惻隱之心,你的官司我也不會接。別岔開話題,那小子這次罪名很難洗脫,等著他的起碼是二十五年以上的牢獄,這也算是為你那位沈濤報了仇,這還不能解你心頭之恨?”
唐安堯笑了笑,道:“他做了太多無謂的事,我若不回敬點什麼,心裡過意不去。”
“隨你吧。”莊楚明不以為意,又問,“人死如燈滅,你也該出來做點事了,要躲在這座凶宅到幾時?你那位助理每天都偷偷摸摸接電話收傳真,還不敢讓你看見,真是難為他。”
唐安堯低頭,不置可否地道:“再看看吧。”
“真是不能理解。”莊楚明將茶一口飲盡。
他們正說著,卻見阿駿拿著電話步履匆匆進來,臉色不大好道:“唐導,你的電話……”
莊楚明調侃道:“你不是不敢把工作電話拿到他跟前麼?”
“可這不是工作電話,”阿駿表情古怪,遲疑了會才道,“對方說有關於沈濤的事要跟唐導親自講……”
他話音未落,唐安堯已跳起來一把搶過電話,急迫地“餵”了一聲。
“唐安堯。”電話那端的人明顯用了變聲器,“你想不想要回沈濤的屍體?”
唐安堯呼吸一下緊了,他立即道:“在你手裡?”
“是。”
“你要什麼?”
“我要你的命來換,你敢嗎?”
唐安堯深吸一口氣道:“他在哪?”
那人陰沉沉地道,“你一個人來,要是敢報警或叫多幾個,我一把火燒了屍體,讓你連渣都領不回去。”
“好。”唐安堯聲音發抖,“去哪。”
“山頂XX道XX號。”
第23章
深秋,寒風獵獵,山頂的氣溫起碼比山下低了四五度。
這一段是香港老式豪宅,從殖民時代起即成為上流社會聚居的一個地區,建築風格偏歐式,有現如今豪宅配置中無法比擬的大庭院、大理石羅馬柱及厚重而深具歷史感的紅磚細鱗瓦。
但從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後,新發家的富豪們喜好更時尚與更方便的處所,這裡也漸漸安靜下來,不再尊享昔日門庭若市的顯赫勝景。且隨著時代發展,原來住在此處的大戶或舉家移民,或子孫分散,各尋更新更好的住所,或家族敗落不得不將祖屋出售,此處雖華廈巨構比比皆是,然有不少已是門窗緊閉,塵埃累積,無人居住。
唐安堯開車駛來,路燈蒼黃中帶著慘澹,除去零星的房屋內還有燈光溢出外,一路望過去,竟然越到得山頂,越顯得荒涼。終於,他的車停在一處形同廢棄的建築之外。透過厚重的雕花鐵門,諾大的庭院被野糙覆蓋,庭院中央原有大理石雕就的希臘女神持壺噴泉一座,此刻望過去,女神身體的曲線一如記憶中妙曼,只可惜路燈照耀下,那雕塑上東一塊西一塊長了青苔,斑駁頹敗,不復從前。
唐安堯開車直接頂開了鐵門,嘎吱聲中,他熟練地將方向盤拐向左邊,儘管路面已被藤蔓荒糙遮蔽,然他卻知道,當年左邊是車道,講究的主人命管家訂上等海沙,每周定期撒在車道上。當年,宅子裡的小孩子們一到禮拜天都要穿著黑西服,打著領結去教堂做彌撒,他們每個人都穿著硬頭皮鞋,踩在這樣的沙路上時,那種清晰的沙沙聲響似乎還迴蕩耳畔。
他的車穿過庭院,直直開到那棟廢棄的大屋面前。這棟房屋外牆漆黑,明顯遭過火燒,當年建它的時候所用的材料太結實,那場火併未給這棟樓造成毀滅性破壞。但即便如此,這棟帶有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房屋,連同整個占地頗廣的前後庭院仍然被廢棄了,此後多年,屋主人再無重修的意願,一直大門緊閉到今日。香港寸土寸金,這家人卻平白浪費了這麼大的地方,已經不是可惜能形容的。
唐安堯當然清楚個中緣由,因為這裡就是唐家在香港的祖屋,也是他度過童年及青少年階段的地方。
他曾無數次想重回此處,但總是機緣巧合,無法成行,想不到時隔多年重回故地,竟然是為了領回沈濤的屍體。
他深吸了一口氣,推開虛掩的大門,一股陳腐中夾雜著煙塵的霉味,頓時撲鼻而來。
唐安堯站了一會,舉步緩緩向前。
他去的地方,是整棟房子唯一透出光線的房間,位於二樓,那曾經是全屋最舒適的臥房之一,只有備受長輩寵愛的唐家子孫,才有資格入住那裡。
那是唐安堯曾經的臥房。
他打開手電筒,慢慢踏上樓梯,樓梯上原來鋪就的地毯踩上去時候有灰塵簌簌散開,唐安堯還記得,這塊地毯原來很漂亮,上面有鳥的圖案,有花的圖案,有長長的枝蔓的圖案,他曾經拉著一個小孩的手,趴在樓梯扶手那,很有耐性地等他想那些圖案的英文名稱叫什麼,如果小孩說對了,他就會慷慨地獎給對方一顆巧克力。
每走一步,都似乎能喚醒一些回憶,似乎能聽見塵埃落定後遙遠的歡聲笑語。
唐安堯走上二樓,拐往左邊,他原來房間的門虛掩著,透出昏黃的燈。如果沒記錯,這是馬燈的光線,這裡原來是有馬燈的,因為唐安堯年輕的時候愛騎馬,房間裡會放馬燈、馬鞭,角落裡丟著一個馬鞍,他將這些東西搬進祖屋,自然被家人嘲笑,但那個小孩很喜歡,他常常偷溜進去,爬在馬鞍上假裝自己在騎馬,嘴裡發出“得得”的響聲。
唐安堯忽然站定了腳步,緩緩推開房門。
屋子裡灰塵四散,霉味嚴重,但在昏黃的馬燈中,他卻看見那張床上躺著一個人。
就算將他丟入人群,隔千萬里,過十數年,唐安堯仍然能一眼認出,那是沈濤。
他不顧一切進去,衝到床邊,伸出手似想摸又不敢觸碰,沈濤看起來就像入睡一般,安詳而優雅,可即便燈光昏暗,唐安堯仍然能看出他臉上泛著不正常的青白,嘴唇已有些發紫,而交疊在胸前的手背上,已經隱約有斑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