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她突然笑了,笑意斂去之後只剩下□□裸的嘲諷與鄙夷。連日來的東奔西走根本不是為了拒絕投降,而是為了逃避死亡。真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她盯著他強作凜然卻怎麼也粉飾不住害怕的臉,心逐漸退去溫度,冷得像寒冰。
多鐸健碩的身姿出現在眼前,一襲暗黃戎裝,胸前及兩肩上繡著張牙舞爪的降龍,服飾顏色絢麗,像是戲台上的行頭。陳光義繃緊面部,背部卻不自覺地佝僂起來。多鐸的漢話生硬,但發音卻是鏗鏘有力、中氣十足:“你就是陳光義?”
陳光義艱難地點頭,額前滑下一滴汗。
“你是聰明人,歸順大清,皇上不會虧待你。”
陳光義不發一言。照碧卻明白這種近似默認的沉默。琵琶面上的鷺鷥已經被風沙磨去光澤了。她的手指摩挲著,只能摸到那兩道隱藏的裂痕。像是天地間所有人都對她拔刀相向,而守在她身邊的他,也選擇繳械投降。她只覺得心中莫名升起仇恨,特別是看到他故作為難地接住多鐸身旁侍衛扔來的朝服——滿清臣子的朝服,卻是大明子民的羞辱。但他沒有抗拒就接下了,而那服飾補子上的鵪鶉滑稽地跳躍著。
“穿上它之前,先把頭髮剃了。”多鐸滿意地看著他,又把目光轉到她身上,她看見那目光如落入荷葉上的雨珠,欣喜地跳動一下,多鐸強硬的聲音中摻入欣悅,“這位姑娘會彈琵琶?妙!入關前聽《涼州詞》,念念不忘的便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句,每逢讀起,就覺得回味無窮。”
多鐸湊近她:“聽聞應天府的琵琶曲天下獨絕,不知道今日是否有幸聽一曲?”他臉上淡淡交錯的疤痕里,似乎還殘留著塞外細碎的風沙。照碧發現陳光義在瞪她,心裡不由得產生快感,甚至還伴隨來復仇的欲望。她臉上漸漸浮現一抹明艷而朦朧的笑意,輕聲回道,聲音像唱曲時般婉轉:“那要看王爺肯不肯給妾身看看‘葡萄美酒夜光杯’。”
多鐸大笑,粗糙的手指掂了掂她的下巴,眯眼道:“放心,美酒有,夜光杯也有。”
進入軍帳那一刻,回眸看見陳光義怒目瞪著她,臉色蒼白,雙手使勁抓著那跳躍著鵪鶉的衣服,像是要抓她的衣角般吃力,她這些日子以來悶在心裡的悲痛、憋屈、仇恨瞬間釋放,心裡產生復仇的快意。
多鐸看著眼前的女子款款抱琵琶坐下,妙曼身姿與儀態令他眼前一亮。他見慣了滿族女子健碩的軀體與剽悍的做派,也見慣了苟延殘喘的漢家女子在屍體堆里匍匐求生的下作與骯髒,但他沒見過這樣的女子。或許為敵人彈奏是種諂媚與懦弱,但他在她身上全然看不出這些,好像他不過是個普通聽客。
多鐸也聽過無數柔媚艷麗的琵琶曲,也總能把它與嫵媚的女子聯繫在一起,他自她進帳以來就在幻想她彈奏琵琶時會有多嬌媚,也閉上眼滿心期待著下一次睜眼。可琵琶聲在身後如擊鼓鳴金般響起時,他的心突然如弓弦般繃緊,就如戰場臨敵時的戒備。
他經歷過無數場大戰,甚至多次孤軍奮戰,以少勝多。有此他事先思慮不周而陷入埋伏,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他卻能最早清醒,從容不怕重新布陣,一馬當先突破重圍。軍功滿滿的他從沒有怕過誰,更何況是漢人。
但他彼時聽到琵琶連串似的音襲來時,心還是不由自主地向下一墜。好像那些琵琶音席捲塵土,翻上木樑遊走在頂棚下,木樑被弦音削成木屑,混在塵土中翻滾出個個身披寒甲手持利刃的武士,帶著沉重的殺氣把他包圍。
他甚至覺得背部一涼,寒毛倒豎,好像腹背受敵,偌大的軍帳中被無數武士包圍,他們邁著沉重凜然的步伐,整齊劃一朝他逼來,甚至連呼吸都整齊劃一。
他連忙轉身,眼前除了閉目彈奏的女子,什麼武士都沒有,頓時鬆了口氣,卻又背部生涼,武士好像又從背後襲來。風蕭蕭兮易水寒,曲意淒涼悲壯,像是楚霸王孤軍奮戰的孤勇,破釜沉舟的決然,以一敵百的絕望。
弦音急促如利刃朝他飛來,他忍不住閃避,又突然清醒,發覺只是從縫中吹來的寒風。他心中孤勇頓起,在弦音激昂短促如武士奮勇執刃上前廝殺之際,一鼓作氣始作俑者推倒,弦音絕,萬千武士兵刃灰飛煙滅。
照碧抱著斷弦的琵琶離開軍帳時,想到多鐸煞白的臉,心裡不由得冷笑。寒風裡塵土飛揚,陳光義仍舊抱著那繡有滑稽的鵪鶉的衣服枯站在不遠處。待他轉過身,蒼白的臉上儘是塵土,眼神空洞茫然,直到眸中倒映出她的面容,突然茫然的蒼白被烈火撕裂,冷不丁的一個巴掌落在她臉上。
她片刻驚愕後卻開始冰冷地笑,但在他眼中卻是令人噁心的媚笑。陳光義低啞的嗓音怒道:“賤人!以身侍敵!我娘沒有說錯,你就是個賤人!”他蒼白如紙的臉上,原本清俊的眉眼扭作一團,咬牙切齒的樣子像是猛獸在撕咬鮮血淋漓的肉。
照碧眼神中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厭惡與痛恨,咬牙冷笑道:“我是以身侍敵,您又算什麼呢?陳大人,大明聲望出眾清譽在外的名士,卻把朝服換了身鵪鶉皮。”
她看見陳光義臉上升起的羞愧與惱怒,心裡覺得暢快,“名士失節與女子失身有什麼差別?”她仰天大笑走遠。
偌大的應天人煙寥寥,秦淮冷寂只剩殘紅綠柳,玉宇瓊樓上卻傳來突兀的歡歌聲,曾經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子濃妝艷抹勾腳坐在欄杆上,髮髻上插著碧玉簪,一襲艷麗紅衣在風中翩舞,懷中的琵琶顏色枯暗,婉轉的嗓音和柔媚的曲調也比從前失色。
多鐸健碩的身姿出現在眼前,一襲暗黃戎裝,胸前及兩肩上繡著張牙舞爪的降龍,服飾顏色絢麗,像是戲台上的行頭。陳光義繃緊面部,背部卻不自覺地佝僂起來。多鐸的漢話生硬,但發音卻是鏗鏘有力、中氣十足:“你就是陳光義?”
陳光義艱難地點頭,額前滑下一滴汗。
“你是聰明人,歸順大清,皇上不會虧待你。”
陳光義不發一言。照碧卻明白這種近似默認的沉默。琵琶面上的鷺鷥已經被風沙磨去光澤了。她的手指摩挲著,只能摸到那兩道隱藏的裂痕。像是天地間所有人都對她拔刀相向,而守在她身邊的他,也選擇繳械投降。她只覺得心中莫名升起仇恨,特別是看到他故作為難地接住多鐸身旁侍衛扔來的朝服——滿清臣子的朝服,卻是大明子民的羞辱。但他沒有抗拒就接下了,而那服飾補子上的鵪鶉滑稽地跳躍著。
“穿上它之前,先把頭髮剃了。”多鐸滿意地看著他,又把目光轉到她身上,她看見那目光如落入荷葉上的雨珠,欣喜地跳動一下,多鐸強硬的聲音中摻入欣悅,“這位姑娘會彈琵琶?妙!入關前聽《涼州詞》,念念不忘的便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句,每逢讀起,就覺得回味無窮。”
多鐸湊近她:“聽聞應天府的琵琶曲天下獨絕,不知道今日是否有幸聽一曲?”他臉上淡淡交錯的疤痕里,似乎還殘留著塞外細碎的風沙。照碧發現陳光義在瞪她,心裡不由得產生快感,甚至還伴隨來復仇的欲望。她臉上漸漸浮現一抹明艷而朦朧的笑意,輕聲回道,聲音像唱曲時般婉轉:“那要看王爺肯不肯給妾身看看‘葡萄美酒夜光杯’。”
多鐸大笑,粗糙的手指掂了掂她的下巴,眯眼道:“放心,美酒有,夜光杯也有。”
進入軍帳那一刻,回眸看見陳光義怒目瞪著她,臉色蒼白,雙手使勁抓著那跳躍著鵪鶉的衣服,像是要抓她的衣角般吃力,她這些日子以來悶在心裡的悲痛、憋屈、仇恨瞬間釋放,心裡產生復仇的快意。
多鐸看著眼前的女子款款抱琵琶坐下,妙曼身姿與儀態令他眼前一亮。他見慣了滿族女子健碩的軀體與剽悍的做派,也見慣了苟延殘喘的漢家女子在屍體堆里匍匐求生的下作與骯髒,但他沒見過這樣的女子。或許為敵人彈奏是種諂媚與懦弱,但他在她身上全然看不出這些,好像他不過是個普通聽客。
多鐸也聽過無數柔媚艷麗的琵琶曲,也總能把它與嫵媚的女子聯繫在一起,他自她進帳以來就在幻想她彈奏琵琶時會有多嬌媚,也閉上眼滿心期待著下一次睜眼。可琵琶聲在身後如擊鼓鳴金般響起時,他的心突然如弓弦般繃緊,就如戰場臨敵時的戒備。
他經歷過無數場大戰,甚至多次孤軍奮戰,以少勝多。有此他事先思慮不周而陷入埋伏,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他卻能最早清醒,從容不怕重新布陣,一馬當先突破重圍。軍功滿滿的他從沒有怕過誰,更何況是漢人。
但他彼時聽到琵琶連串似的音襲來時,心還是不由自主地向下一墜。好像那些琵琶音席捲塵土,翻上木樑遊走在頂棚下,木樑被弦音削成木屑,混在塵土中翻滾出個個身披寒甲手持利刃的武士,帶著沉重的殺氣把他包圍。
他甚至覺得背部一涼,寒毛倒豎,好像腹背受敵,偌大的軍帳中被無數武士包圍,他們邁著沉重凜然的步伐,整齊劃一朝他逼來,甚至連呼吸都整齊劃一。
他連忙轉身,眼前除了閉目彈奏的女子,什麼武士都沒有,頓時鬆了口氣,卻又背部生涼,武士好像又從背後襲來。風蕭蕭兮易水寒,曲意淒涼悲壯,像是楚霸王孤軍奮戰的孤勇,破釜沉舟的決然,以一敵百的絕望。
弦音急促如利刃朝他飛來,他忍不住閃避,又突然清醒,發覺只是從縫中吹來的寒風。他心中孤勇頓起,在弦音激昂短促如武士奮勇執刃上前廝殺之際,一鼓作氣始作俑者推倒,弦音絕,萬千武士兵刃灰飛煙滅。
照碧抱著斷弦的琵琶離開軍帳時,想到多鐸煞白的臉,心裡不由得冷笑。寒風裡塵土飛揚,陳光義仍舊抱著那繡有滑稽的鵪鶉的衣服枯站在不遠處。待他轉過身,蒼白的臉上儘是塵土,眼神空洞茫然,直到眸中倒映出她的面容,突然茫然的蒼白被烈火撕裂,冷不丁的一個巴掌落在她臉上。
她片刻驚愕後卻開始冰冷地笑,但在他眼中卻是令人噁心的媚笑。陳光義低啞的嗓音怒道:“賤人!以身侍敵!我娘沒有說錯,你就是個賤人!”他蒼白如紙的臉上,原本清俊的眉眼扭作一團,咬牙切齒的樣子像是猛獸在撕咬鮮血淋漓的肉。
照碧眼神中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厭惡與痛恨,咬牙冷笑道:“我是以身侍敵,您又算什麼呢?陳大人,大明聲望出眾清譽在外的名士,卻把朝服換了身鵪鶉皮。”
她看見陳光義臉上升起的羞愧與惱怒,心裡覺得暢快,“名士失節與女子失身有什麼差別?”她仰天大笑走遠。
偌大的應天人煙寥寥,秦淮冷寂只剩殘紅綠柳,玉宇瓊樓上卻傳來突兀的歡歌聲,曾經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子濃妝艷抹勾腳坐在欄杆上,髮髻上插著碧玉簪,一襲艷麗紅衣在風中翩舞,懷中的琵琶顏色枯暗,婉轉的嗓音和柔媚的曲調也比從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