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臣們倒是一直上書太子繼承大統,但太子一直沒有同意,只說待大行皇帝入葬後再來討論登基事宜。

  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太子雖未登基,但其實已經算是在行駛帝權了。

  瑞王倒是沒有如太子所擔心的那樣,出什麼么蛾子,除了在大行皇帝靈前哭得特別大聲之外,似乎並沒有再做其他事情了。

  但太子總覺得心裡不安,這種不安,在接到陸錚已經回京的消息後,方才散了。

  陸錚回來了,太子心中便有了底氣。

  陸錚手中有兵馬,雖然帶回的人不多,也足以讓太子放心了。

  陸錚風塵僕僕進宮後,立即得到了太子的召見。

  太子先道一聲辛苦,然後又問及陸錚的傷情,爾後才與陸錚說起京中形勢。

  這一聊,便聊了個把時辰,直到內官來報,說又到哭靈時辰了,太子和陸錚才停下來。

  “走吧,你也該隨孤一道去拜拜仁宗。”太子一面說,一面招呼陸錚跟他走。

  前幾日,大行皇帝的諡號已經定了,經太子與群臣一番商議,最後定了仁。

  仁宗皇帝在位期間,既稱不上經天緯地,也稱不上威強睿德,唯這個仁字,還算是貼合一些,故而最後便定了仁字。

  ……

  陸錚拜過仁宗皇帝後,被太子特許回家一趟。

  朝臣們見太子待陸錚如此親近,都不由地在心中重新估量起了這位在未來新君心目中的分量。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由此便可窺見,這陸錚必然又將是一代寵臣,看來往後得多跟人來往來往了,就算沾不到什麼好處,也千萬別得罪了人,給自己招惹麻煩才是。

  陸錚是不知道這些官員們心裡的想法的,他正急著回府去呢。

  不過,在回府之前,還是要先去見一下母親。

  林氏品級高,乃超品的國公夫人,地位僅次於親王妃,故而排在一干命婦最前面哭靈。

  守了這麼多天,其實大家都已經哭不出來了,但為了不給人留下話柄,每個人還是都盡力做出哀容,以表現自己的傷心。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累得厲害,只想趕緊回家去好好睡上一覺。

  但在仁宗梓宮移去壽皇殿之前,這些想法都是不能實現的,能允許她們每日回家去休息一會兒,已經是皇后娘娘仁慈了,誰還敢多說什麼?

  林氏接到宮人來報,說兒子找她的時候,險些將喜色表現出來,忙拿帕子壓了壓眼角,又抽泣了幾聲,然後才跟皇后請示,要暫且離開一會兒。

  皇后也知道陸錚來了,當然不會不同意林氏離開,且她知道他們母子必有話要說,還叫人帶他們母子去自己休憩的偏殿說話。

  眾命婦見皇后如此厚待林氏,暗暗羨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然而,不管是羨慕還是嫉妒,都沒用,誰叫她們沒有個太子心腹近臣的好兒子呢?

  他們除了感嘆一聲世情現實,還能說什麼呢?

  ……

  林氏和陸錚被帶到皇后休憩的偏殿,一見兒子,林氏眼淚便如斷了線的珠子一樣,紛紛落了下來。

  陸錚知道母親為何會哭,因而不等林氏說話,便自己道:“都是兒子的錯,累母親擔憂了,還請母親保重自身,切莫哀傷過度。”

  林氏聽他這樣說,便想捶他一下,但手掄起來了,卻又捨不得打了,只好嗔道:“你還知道我們擔心,你拼命的時候怎麼就不想想我這個當娘的呢!”

  陸錚非常識時務地認了錯,態度誠懇端正,林氏又哪裡還氣得起來?

  仔仔細細地將兒子上上下下瞧了一遍,見兒子全須全尾的,林氏這才徹底放心,又問:“你到了以後直接就進宮來了?”

  林氏這話問的有些奇怪,陸錚卻明白林氏到底想問什麼,遂答道:“是,兒子直接便進宮來了,從西北帶了些東西,讓他們先帶回府中去了。”

  林氏聽兒子這麼說,便明白是說安笙安全回府了,想到這裡實在不是說話的好地方,便也再沒問下去。

  陸錚又跟母親說了幾句話,便暫時辭別母親,先回府去了。

  第1231章 應驗

  陸錚回府後,先去看了魏老太君,魏老太君見孫子好好地回來了,人也精神了許多,知道陸錚有事要忙,也沒多留,略說了幾句話,便叫走了。

  陸錚這才又回自己的院子,去看望他那“尚在病中”的妻子。

  陸錚回去的時候,安笙正在寫東西,聽見動靜,見是他回來了,便擱了筆,站起身朝他迎了過去。

  “宮裡情形如何?”

  安笙只在國公府管家口中聽到些宮內情形,但管家所知畢竟有限,而陸錚進宮去肯定見過太子,太子有什麼安排了交代,這會兒必然已經跟他說了,所以她才想再問問。

  安笙猜的沒錯,太子確實已將計劃與安排同陸錚說了,陸錚也沒瞞著安笙,但也沒說太詳細,一是他時間緊迫,來不及細細詳說,二是怕安笙擔心,也不願將那些事說的太過詳細。

  安笙聽了幾句,猜到陸錚的心思,也沒刨根問底地追問下去。

  知道太子的大致安排,她便有底了。

  她倒是不大認為瑞王還有能力掀起大型政變的可能,汪家沒了,瑞王最大的支撐倒台,手中又沒有大行皇帝留下的遺詔,既不占理,也不占義,縱然起事,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