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從湯山派出所出發,到達人吉後,一行人在車站分為兩路。時任、郁子乘肥薩線經由八代去水潟,勢良、木田、松田、高井等四人騎摩托車二次越過國見山。
從一勝地町經過岳本村、黑白村,駛上沿山麓迂迴的坡道時,四個人又想起深夜的艱苦行程。清晨的群山與夜裡大不相同,晨風撲面,潮乎乎的,濕潤的雜木枝葉纏繞著車輪。過了大關山麓的寺床村,來到水潟川上游的時候,朝陽噴薄而出。穿過大川、中小場、久木野,沿山野線通往水潟的公路,在深渡瀨一段略呈上坡。石灰岩山崖上開鑿的斜坡,是東洋化工廠從遙遠的阿蘇山麓引到水潟市的動力線的通道。一座座高大的送電塔,由山頂上通過疏林、橫過坡路,消逝在遠方。
前面的山丘被道路劈開,一衝上去,茫茫大海便暮然展現在眼前。跑在前頭的松田刑警突、突、突地來了個急剎車。
“船隊!”
展現在山峽之間的扇形海面上,有點點螞蟻般的船隻在漂動。白色的,褐色的。船頭都插著白旗,乘風破浪,向南進發。
“勢良君……”木田用一隻腿撐地,支著摩托車。“你別想制止這種事啦!因為誰都不設身處地替漁民想想,所以才發生了這種事。”
木田的眼睛布滿血絲。
海面如同鑲嵌在山谷之間,船隻絡繹而入,然後又飄飄而去。因個人一直默默眺望著浩浩蕩蕩向水潟灣進發的漁民隊伍。
------------------
第十三章 憤怒的街頭
--------------------------------------------------------------------------------
國會調查團在11月2日上午9時30分抵達水潟站。團長是革新黨的米村喜作,團員有國民黨的北大路介造、三田秀古,革新黨的英和吉、木村千代,參議院的龍造寺市大,隨行人員有六名秘書官,還有縣衛生、水產兩部的部、科長,達二十六人之多。調查團一行受到水潟市議會議員、市長、東洋化工廠廠長的迎接,隨後便前往離站百米遠的東洋化工廠。前一天,調查團在熊本市召集南九州大學、縣當局、縣漁聯及其他代表開了意見聽取會,已經了解了本地情況。
他們不能不作出這樣的結論:“對於水潟怪病,縣當局、縣議會迄今為止未採取任何對策”;“東洋化工廠的廢水處理,與其它工廠相比,也不能說是萬無一失的”;“縣當局對救濟漁民也未施行任何措施”。在會議上,南九州大學的掘教授作了說明:“根據工廠發表的資料,該廠從1932年到現在總計向水潟灣排放了六百六十噸汞,其中約半數流到灣外。由於海流的作用,結果,最北限是葦北郡津奈見村,南至水潟市角道地區,都被汞污染了。”米村團長發言說:“據我所知,這樣一塌糊塗的工廠,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到水潟之前,調查團認為問題不過是縣當局和漁聯幹部對水潟怪病處理不當而已。現在,漁民們被棄置不顧的印象強烈地震撼了調查團成員的心,他們執意要親眼觀察事實。
參觀了廠內、特別是古幡地區和百卷的排水路徑及排水口之後,調查團同意在廠內會議室與工廠方面會談。調查團首先提出如下質問:
①南九州大學和工廠在怪病問題上互相對立是不適當的,病因的探明不是非雙方共同努力不可嗎?
②現在急於裝設的廢水淨化裝置為什麼不更早些辦呢?
③公司方面是否缺乏道義感?
對此,工廠方面由負責該方面事務的部、科長作了回答。
首先分別說明了製造醋酸時和製造聚氯乙烯時廢水中的汞含量。然後,舉外國的同類工廠為例,提出反駁:東洋化工廠的汞含量反倒是低的。昨天,南九州大學掘教授在意見聽取會上說流出了六百六十噸汞,這是多說了一位數。南九州大學的有機汞論點就是如此杜撰的,其證據、方法都值得懷疑。
於是,在調查團中也被稱為激進派的北大路介造對工廠特設怪病研究所所長大喝一聲:掘教授發表的六百六十噸是依據工廠的資料逐年合算得出的數字。那麼說,工廠提出的資料是弄虛作假的嗎?所長沒有回答,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調查團以客觀態度對待一切,提出:
①希望工廠不要一味追求利潤,非難大學。
②南九州大學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不計報酬,為探明病因而鬥爭,直至今日。工廠反而拒絕向他們提供資料,禁止進入排水路徑,採取不合作態度。這一事實,也令人懷疑工廠對怪病是否認真抓了。
③去年,因東京近郊發生的本庄造紙廠有毒廢水事件而制定了“水質保護法”。由於相信企業家的道義感,同時照顧到不加重企業負擔,所以規定得並不嚴,希望東洋化工廠也響應此法規的精神。
④問題日益嚴重,而東洋化工廠的宇佐見經理卻無意常駐水潟市設法儘早解決問題,實屬玩忽職守。
⑤說排放的汞量較少,那麼,對海洋環境做過與日本其它工廠的比較研究嗎?水潟灣是二重灣,與外海潮水交流較少,條件特殊。
對這些質問,工廠方面再次解答。
①工廠方面打算和南九州大學戮力協作,推進研究,但希望學術界不要因政治壓力而帶有偏向。
②關於排水與海洋環境的關係,並沒有說是調查了國內所有的二十一處同類工廠的結果。待全部調查後將報告其比較結果。
從一勝地町經過岳本村、黑白村,駛上沿山麓迂迴的坡道時,四個人又想起深夜的艱苦行程。清晨的群山與夜裡大不相同,晨風撲面,潮乎乎的,濕潤的雜木枝葉纏繞著車輪。過了大關山麓的寺床村,來到水潟川上游的時候,朝陽噴薄而出。穿過大川、中小場、久木野,沿山野線通往水潟的公路,在深渡瀨一段略呈上坡。石灰岩山崖上開鑿的斜坡,是東洋化工廠從遙遠的阿蘇山麓引到水潟市的動力線的通道。一座座高大的送電塔,由山頂上通過疏林、橫過坡路,消逝在遠方。
前面的山丘被道路劈開,一衝上去,茫茫大海便暮然展現在眼前。跑在前頭的松田刑警突、突、突地來了個急剎車。
“船隊!”
展現在山峽之間的扇形海面上,有點點螞蟻般的船隻在漂動。白色的,褐色的。船頭都插著白旗,乘風破浪,向南進發。
“勢良君……”木田用一隻腿撐地,支著摩托車。“你別想制止這種事啦!因為誰都不設身處地替漁民想想,所以才發生了這種事。”
木田的眼睛布滿血絲。
海面如同鑲嵌在山谷之間,船隻絡繹而入,然後又飄飄而去。因個人一直默默眺望著浩浩蕩蕩向水潟灣進發的漁民隊伍。
------------------
第十三章 憤怒的街頭
--------------------------------------------------------------------------------
國會調查團在11月2日上午9時30分抵達水潟站。團長是革新黨的米村喜作,團員有國民黨的北大路介造、三田秀古,革新黨的英和吉、木村千代,參議院的龍造寺市大,隨行人員有六名秘書官,還有縣衛生、水產兩部的部、科長,達二十六人之多。調查團一行受到水潟市議會議員、市長、東洋化工廠廠長的迎接,隨後便前往離站百米遠的東洋化工廠。前一天,調查團在熊本市召集南九州大學、縣當局、縣漁聯及其他代表開了意見聽取會,已經了解了本地情況。
他們不能不作出這樣的結論:“對於水潟怪病,縣當局、縣議會迄今為止未採取任何對策”;“東洋化工廠的廢水處理,與其它工廠相比,也不能說是萬無一失的”;“縣當局對救濟漁民也未施行任何措施”。在會議上,南九州大學的掘教授作了說明:“根據工廠發表的資料,該廠從1932年到現在總計向水潟灣排放了六百六十噸汞,其中約半數流到灣外。由於海流的作用,結果,最北限是葦北郡津奈見村,南至水潟市角道地區,都被汞污染了。”米村團長發言說:“據我所知,這樣一塌糊塗的工廠,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到水潟之前,調查團認為問題不過是縣當局和漁聯幹部對水潟怪病處理不當而已。現在,漁民們被棄置不顧的印象強烈地震撼了調查團成員的心,他們執意要親眼觀察事實。
參觀了廠內、特別是古幡地區和百卷的排水路徑及排水口之後,調查團同意在廠內會議室與工廠方面會談。調查團首先提出如下質問:
①南九州大學和工廠在怪病問題上互相對立是不適當的,病因的探明不是非雙方共同努力不可嗎?
②現在急於裝設的廢水淨化裝置為什麼不更早些辦呢?
③公司方面是否缺乏道義感?
對此,工廠方面由負責該方面事務的部、科長作了回答。
首先分別說明了製造醋酸時和製造聚氯乙烯時廢水中的汞含量。然後,舉外國的同類工廠為例,提出反駁:東洋化工廠的汞含量反倒是低的。昨天,南九州大學掘教授在意見聽取會上說流出了六百六十噸汞,這是多說了一位數。南九州大學的有機汞論點就是如此杜撰的,其證據、方法都值得懷疑。
於是,在調查團中也被稱為激進派的北大路介造對工廠特設怪病研究所所長大喝一聲:掘教授發表的六百六十噸是依據工廠的資料逐年合算得出的數字。那麼說,工廠提出的資料是弄虛作假的嗎?所長沒有回答,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調查團以客觀態度對待一切,提出:
①希望工廠不要一味追求利潤,非難大學。
②南九州大學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不計報酬,為探明病因而鬥爭,直至今日。工廠反而拒絕向他們提供資料,禁止進入排水路徑,採取不合作態度。這一事實,也令人懷疑工廠對怪病是否認真抓了。
③去年,因東京近郊發生的本庄造紙廠有毒廢水事件而制定了“水質保護法”。由於相信企業家的道義感,同時照顧到不加重企業負擔,所以規定得並不嚴,希望東洋化工廠也響應此法規的精神。
④問題日益嚴重,而東洋化工廠的宇佐見經理卻無意常駐水潟市設法儘早解決問題,實屬玩忽職守。
⑤說排放的汞量較少,那麼,對海洋環境做過與日本其它工廠的比較研究嗎?水潟灣是二重灣,與外海潮水交流較少,條件特殊。
對這些質問,工廠方面再次解答。
①工廠方面打算和南九州大學戮力協作,推進研究,但希望學術界不要因政治壓力而帶有偏向。
②關於排水與海洋環境的關係,並沒有說是調查了國內所有的二十一處同類工廠的結果。待全部調查後將報告其比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