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偵探推理] 《夜深人靜》作者:judichang【完結】
鬼故事 故事一:叩門
半夜叩門鬼叫人,應聲開門見黃泉!
王大膽是四鄉八里有名的肥膽之人,天不怕地不怕。鄉里的小孩兒編了順口溜兒:
王大膽兒王大膽兒;
天不怕來地不怕。
整日黃湯掛過腸,
打得小鬼也叫娘!
話說這個王大膽兒也挺怨,這天下間哪兒有什麼都不怕的人,肥膽之名也是緣於他那營生的活計——守夜人。什麼叫守夜人?也就是那義莊的門房,專門看管那些無主的屍首。
義莊不大破舊的很,門窗不擋風,屋頂不遮雨,半夜還有那老鼠在房樑上鬧翻天,一連串兒的“咚咚”聲,初聽覺得滲的慌,挺多了就覺得鬧心。按王大膽兒的話說,就像那梆子聲兒,聲聲都卡在點兒上,跟聽戲似的。有人問他,守著這一屋子死人怕不怕?王大膽兒斜睨了眼問話的人,撩撩衣服,拍著胸脯,扯著嗓子喊:“怕?怕他姥姥!老子活人都不怕,還怕他個死物兒?!”聽者,有的乍舌、有的大笑,有的聽不過去的說:“哎喲,我說王大膽兒你也忒個目中無人了。這話也能亂說,小心造了嘴孽喲!”王大膽兒不以為然,邊是嘴裡罵罵咧咧,邊灌著黃湯兒。
話雖這麼說,其實王大膽兒心裡明白,守著死人怎麼不怕?白天還好說,太陽照著怎麼都覺得陽氣兒足;可到了夜裡,整間屋子全是死人,就他一個出氣兒的。不颳風還好,一颳風門窗“吱吱”響,從門縫兒、窗縫兒、牆縫兒里透出來的風,吹得油燈遙搖擺擺、似滅非滅的,映得牆上的影子忽明忽暗。再加上那似有似無的老鼠“梆子”聲兒,還誰來試試,不得嚇掉半條命?!
這也就不難怪王大膽兒整日介黃湯灌肚兒了。酒喝多了,反應遲鈍、神經麻木、昏昏噩噩的,對那些個“鬼影兒”也就不那麼注意了。
日子也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著,只是有一天——
“哎,老頭子的,你說這都晌午了,咋也不見那王大膽兒來打酒啊?”酒鋪子的老婆娘一邊兒擦桌子一邊兒問倒酒的自家男人。
“是啊,平時這會兒早該來了?難不成調溝里啦?還是又去偷看人家小媳婦兒洗衣服啊?”酒鋪掌柜的也納悶。
“我呸!你當人人都跟你似的,豬油蒙了心了?”老婆娘朝地上吐了口口水,甩著抹布近了後堂。
四里八鄉的就那麼大點兒地兒,掉個銅錢兒都有人知道,那王大膽兒連著兩天沒來打酒,這消息就跟那晴天劈了個雷——炸了鍋了!
義莊建在村子盡西頭,周圍本就沒什麼住家兒,平時沒事兒誰也不往哪裡去。可今天義莊門口熱鬧的跟娶媳婦似的,堆滿了人,七嘴八舌的吵吵,就是沒人上前敲門。
終於有那耐不住性子好事兒的,走上前,抬手要砸門。可這手剛拍上門還沒等使勁兒,門“吱扭”一聲兒自己就看了。周圍的人忽然連氣兒都不出了,那開門聲兒就凸顯得大。
“啊!!!媽呀~~~”那砸門的人一屁股坐在了門檻兒上。
眾人往裡一探頭,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王大膽兒目凸眥裂,嘴大張著像個黑洞,嘴角還掛著幹了的白沫子。四周散發著淡淡的臊臭味兒,褲襠周圍留下一片暗暗的痕跡。那樣子就像是活活——嚇死的!
眾人報了官,沒一會兒衙門的衙役和仵作就來了,驗了半天也盤問了半天,也沒查出什麼。官差遣散了眾人,把王大膽兒的屍首抬進義莊放到木板床上。縣裡唯一的捕頭——劉捕頭問仵作:“查出來了,怎麼死的?”
仵作猶豫了片刻,低沉的說:“不瞞劉捕頭,這王大膽兒跟前幾個一樣是、是活活嚇死的!”
這劉捕頭面色凝重,不由想起這個義莊之前的幾個守夜人。那都是早年的舊事兒了,每隔個三、五年,義莊的守夜人都會橫死,且死狀一樣,雙目凸睜,眼角爆裂,口吐白沫,下體失禁。都是嚇死的。
劉捕頭六十多歲,到了這個年紀本是不能再當捕頭了。可這個縣實在是小,而且偏僻,外加劉捕頭為人穩重,對人厚道,且經驗豐富,縣令就一直讓他守著這個位置。衙門上上下下對他到也尊重的很。
話說劉捕頭看著王大膽兒的屍首,想起了年輕的時候押送犯人,曾路過一個荒村,為何叫荒村?那時因為自打他們進了村子,就沒看見一個活人。滿街的荒草,那叫一個荒涼。看著那叫一個慎人。
“趕緊走吧,趁著天明趕緊走吧!”
劉捕頭尋著聲兒望到縮在牆角一個老乞丐。
劉捕頭心知出門在外須低頭的道理,弓下身子語氣頗善地問道:“敢問老人家,何出此言?”
“哎,半夜叩門鬼叫人,應聲開門見黃泉!幾位官人還是趁早走的好!莫要像這村子一般,唉!”老乞丐顫顫巍巍的說,“走的走,逃的逃,留下的全是死人。”
“老人家為何還不走?”劉捕頭聽了老乞丐的話,心裡不禁寒意叢生。
“我?全家都死了,能去哪兒?不如早早被收了,去下面跟家人團聚啊!”老乞丐淚眼混濁,“官人是個好人,趕緊走吧!一定要記得——半夜叩門鬼叫人,應聲開門見黃泉!莫開門!莫開門啊!”
鬼故事 故事一:叩門
半夜叩門鬼叫人,應聲開門見黃泉!
王大膽是四鄉八里有名的肥膽之人,天不怕地不怕。鄉里的小孩兒編了順口溜兒:
王大膽兒王大膽兒;
天不怕來地不怕。
整日黃湯掛過腸,
打得小鬼也叫娘!
話說這個王大膽兒也挺怨,這天下間哪兒有什麼都不怕的人,肥膽之名也是緣於他那營生的活計——守夜人。什麼叫守夜人?也就是那義莊的門房,專門看管那些無主的屍首。
義莊不大破舊的很,門窗不擋風,屋頂不遮雨,半夜還有那老鼠在房樑上鬧翻天,一連串兒的“咚咚”聲,初聽覺得滲的慌,挺多了就覺得鬧心。按王大膽兒的話說,就像那梆子聲兒,聲聲都卡在點兒上,跟聽戲似的。有人問他,守著這一屋子死人怕不怕?王大膽兒斜睨了眼問話的人,撩撩衣服,拍著胸脯,扯著嗓子喊:“怕?怕他姥姥!老子活人都不怕,還怕他個死物兒?!”聽者,有的乍舌、有的大笑,有的聽不過去的說:“哎喲,我說王大膽兒你也忒個目中無人了。這話也能亂說,小心造了嘴孽喲!”王大膽兒不以為然,邊是嘴裡罵罵咧咧,邊灌著黃湯兒。
話雖這麼說,其實王大膽兒心裡明白,守著死人怎麼不怕?白天還好說,太陽照著怎麼都覺得陽氣兒足;可到了夜裡,整間屋子全是死人,就他一個出氣兒的。不颳風還好,一颳風門窗“吱吱”響,從門縫兒、窗縫兒、牆縫兒里透出來的風,吹得油燈遙搖擺擺、似滅非滅的,映得牆上的影子忽明忽暗。再加上那似有似無的老鼠“梆子”聲兒,還誰來試試,不得嚇掉半條命?!
這也就不難怪王大膽兒整日介黃湯灌肚兒了。酒喝多了,反應遲鈍、神經麻木、昏昏噩噩的,對那些個“鬼影兒”也就不那麼注意了。
日子也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著,只是有一天——
“哎,老頭子的,你說這都晌午了,咋也不見那王大膽兒來打酒啊?”酒鋪子的老婆娘一邊兒擦桌子一邊兒問倒酒的自家男人。
“是啊,平時這會兒早該來了?難不成調溝里啦?還是又去偷看人家小媳婦兒洗衣服啊?”酒鋪掌柜的也納悶。
“我呸!你當人人都跟你似的,豬油蒙了心了?”老婆娘朝地上吐了口口水,甩著抹布近了後堂。
四里八鄉的就那麼大點兒地兒,掉個銅錢兒都有人知道,那王大膽兒連著兩天沒來打酒,這消息就跟那晴天劈了個雷——炸了鍋了!
義莊建在村子盡西頭,周圍本就沒什麼住家兒,平時沒事兒誰也不往哪裡去。可今天義莊門口熱鬧的跟娶媳婦似的,堆滿了人,七嘴八舌的吵吵,就是沒人上前敲門。
終於有那耐不住性子好事兒的,走上前,抬手要砸門。可這手剛拍上門還沒等使勁兒,門“吱扭”一聲兒自己就看了。周圍的人忽然連氣兒都不出了,那開門聲兒就凸顯得大。
“啊!!!媽呀~~~”那砸門的人一屁股坐在了門檻兒上。
眾人往裡一探頭,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王大膽兒目凸眥裂,嘴大張著像個黑洞,嘴角還掛著幹了的白沫子。四周散發著淡淡的臊臭味兒,褲襠周圍留下一片暗暗的痕跡。那樣子就像是活活——嚇死的!
眾人報了官,沒一會兒衙門的衙役和仵作就來了,驗了半天也盤問了半天,也沒查出什麼。官差遣散了眾人,把王大膽兒的屍首抬進義莊放到木板床上。縣裡唯一的捕頭——劉捕頭問仵作:“查出來了,怎麼死的?”
仵作猶豫了片刻,低沉的說:“不瞞劉捕頭,這王大膽兒跟前幾個一樣是、是活活嚇死的!”
這劉捕頭面色凝重,不由想起這個義莊之前的幾個守夜人。那都是早年的舊事兒了,每隔個三、五年,義莊的守夜人都會橫死,且死狀一樣,雙目凸睜,眼角爆裂,口吐白沫,下體失禁。都是嚇死的。
劉捕頭六十多歲,到了這個年紀本是不能再當捕頭了。可這個縣實在是小,而且偏僻,外加劉捕頭為人穩重,對人厚道,且經驗豐富,縣令就一直讓他守著這個位置。衙門上上下下對他到也尊重的很。
話說劉捕頭看著王大膽兒的屍首,想起了年輕的時候押送犯人,曾路過一個荒村,為何叫荒村?那時因為自打他們進了村子,就沒看見一個活人。滿街的荒草,那叫一個荒涼。看著那叫一個慎人。
“趕緊走吧,趁著天明趕緊走吧!”
劉捕頭尋著聲兒望到縮在牆角一個老乞丐。
劉捕頭心知出門在外須低頭的道理,弓下身子語氣頗善地問道:“敢問老人家,何出此言?”
“哎,半夜叩門鬼叫人,應聲開門見黃泉!幾位官人還是趁早走的好!莫要像這村子一般,唉!”老乞丐顫顫巍巍的說,“走的走,逃的逃,留下的全是死人。”
“老人家為何還不走?”劉捕頭聽了老乞丐的話,心裡不禁寒意叢生。
“我?全家都死了,能去哪兒?不如早早被收了,去下面跟家人團聚啊!”老乞丐淚眼混濁,“官人是個好人,趕緊走吧!一定要記得——半夜叩門鬼叫人,應聲開門見黃泉!莫開門!莫開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