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哎?弟弟?”
“沒錯。”楚域嘆口氣,道“易兒小小年紀就上戰場,經歷的多了,看事情,也與旁人不同。我雖是他父親,卻也比不得他了。世家禁止豢養私兵的旨意一出,家中幾位老人就想和其他世家聯繫,準備面見皇上。不過還沒出門,就被易兒攔住了。易兒沒說旁的,只將邊境輿圖往他們面前一擺,就問他們:‘世家豢養私兵是沒錯,然而等四鄰強敵一出現,各家準備死多少人?’此話一出,問得各位長輩啞口無言。加上你易兒弟弟那冷麵閻王絲毫不講情面,誰敢鬧騰就直接扔去軍營歷練,三兩回之後,就都規矩了。”
楚陽娿大喜:“就是這個道理,我正擔憂不知如何跟父親解釋,生怕家老爺子不明白,生生被女兒氣死。”
“你祖父沒被你給氣死,倒是被易兒氣個夠嗆。然而氣過之後,卻日日要叫他去下棋了,對他也是越來越上心。”說到底,對於這個小孫子,老爺子是十分自豪的。
楚陽娿一想到那一個老老頭,跟一個小老頭一來一往互相嗆聲的畫面,冷俊不禁。
不過:“想來大伯跟大伯娘又不高興了。”
現在楚天陽回來了,繼承人的位置也坐穩了。但楚熠陽畢竟是從小被當繼承人培養的,現在老爺子對他那樣喜歡偏愛,難免會讓他們多想。
想到大哥大嫂見了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樣子,楚域深感女兒料事如神。但他還制止她道:“他們到底是長輩,你不要這樣議論他們。”
“我知道,我這不就是在爹爹您面前才說說嘛,又沒跟別人說。對了,那大哥哥呢?他怎麼說?”
“天陽他……道沒有任何表示。我們回京時,安國府已經被收拾好了,你大哥整日在家吟詩作對溜貓逗狗,根本不問世事。而且他突發奇想,竟然收養了十幾個孩子,突然就在家當起了先生,日日抱著一群小孩子胡鬧。”
安國府的第三代,正經嫡出就這麼兩個男孩子。一個太過正經,小小年紀就跟個老頭子沒兩樣。一個太不正經,一身的邪氣看著都讓人背脊發寒,當真嚇人。
楚陽娿心中一滯,有幾分膈應。
大約家裡還沒有人知道,楚天陽養著楚丹陽親生的小兒子。
“好了,不說這個,還有一件事我忘了告訴你。聽所你要去武夷山,太妃她……派人回家來求了你祖父,讓你幫幫忙,離京時也帶上她,她不想在宮裡住了。”
太妃,自然指的是住在長愉宮的楚燕陽。
楚燕陽才二十幾歲,先帝已經死了,她現在就跟在冷宮差不多。她不想住在宮裡也正常,大約是怕她不同意,這才讓月氏回去求老爺子。
見楚陽娿不說話,楚域便道:“聽你嬸嬸說,太妃的意思是,太皇太后,跟王太后現在都在徐州,她是皇妾,總要侍奉左右才對。太妃雖然做過一些事……可說到底也是我楚家女兒,你祖父心中不忍。想一想也就同意了,讓我來跟你說一說。自然,你這裡才最重要,官兒若是覺得不好,此事便作罷,你祖父也知道你不容易,不會生氣。”
“我這裡並沒有什麼為難的。”楚陽娿嘆口氣,道:“而且太妃說的也有道理,她是皇妾,去太皇太后身邊服侍也是應該。此事我會去跟皇上商量,爹爹回去告訴祖父,請他老人家放心。”
楚陽娿明白老爺子的意思,楚燕陽不管做過什麼,終究沒有闖下大禍。況且她到底是楚家女兒,進了宮沒多久就死了丈夫成了寡婦,小小年紀就要一個人住在冷宮裡孤零零守一輩子,的確讓人不忍心。反而是將她送去徐州是一條出路,那裡是楚家的地盤,雖說去了名義上是服侍太皇太后,但到了之後,她的日子可比太皇太后要好過多了。而且過了幾年,再‘因病死亡’,說不定還能換個身份重新嫁個人家過日子。
“要是為難就算了,你現在身份不同了,行事謹慎才是正理。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小事,惹得皇上記掛。”楚域當真是不好受,楚燕陽當初要進雲府是他點了頭的。當然,他更加沒想到自己千挑萬選,給女兒挑丈夫,竟然挑出了雲起知道麼個……哎!事已至此,不提也罷。
楚陽娿笑言:“父親放心,女兒心中自有分寸。”
“那就好,你要明白,這世上誰再可憐,在我心中,也只有我的官官最重要。其他人,能幫上一把就幫,幫不上就算了,萬萬不能因為旁人,使我的官官身陷險境。”
“爹爹不要傷感,您的女兒可不能被小瞧呢!我還要接回母親,一家團聚。”
“好,為父等著。”
皇后出行,事無巨細。光是準備,就花了不少時間。
等到楚陽娿離宮,已是鳥語花香的陽春三月。
武夷山路遠,索性一路順利,安安穩穩走了半個月,總算是上山了。
山主年過八旬,又是哀帝親妹。楚陽娿雖有皇后之尊,見了她,也要行個半禮。
見了楚陽娿,老山主上下打量一番,道:“太宗遺命,非同小可,老身上書早已寫明,為何新帝不親臨武夷山?”
“老山主有所不知。”楚陽娿笑一笑,正色道:“皇上臨危受命,於先帝危急之時接過社稷重擔,深感責任重大,不能有一絲懈怠。先帝勤政愛民,心憂社稷,江山百姓日日掛於心間,此事天下皆知。先帝山崩之後,皇上發下重誓,定要完成先帝遺願,收復江山,安定社稷。如今內亂未平,漠北蠻人又時時窺探,皇上日夜優思,不敢輕慢。聽聞太宗遺命留於山主之手,皇上歡喜不已。太宗乃一世英烈賢主,既有遺命,必是安邦定國之良策。皇上歡心之餘,本想親自前來,將這定國之策請回。奈何邊疆急報,蠻人又開始叩邊,皇上這才不得不臨時改命,讓本宮親自前來,將這良策請回,也好宣揚太宗是跨世英明。”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楚陽娿一臉熱切,回答問題之餘,硬是把好話說盡。
在這一路上,她想了又想,這位久不出山的女山主,出生蕭家皇室,對於雲起這個新君,必然有一千一萬個不滿。見了自己,肯定也少不了刁難。她是長輩,又是先室皇親,楚陽娿不可能明面上與她難看。
既然如此,她還不如乾脆一點,把她與那留著遺命的太宗捧到天上去,倒要看看,他們是否當真名副其實。楚陽娿此行,隨同有不少世家夫人子女,他們等著看戲,楚陽娿就演給他們看好了,然而既然要看戲,便讓大伙兒都來這戲台子上走一遭,才不枉這一番好設計。
然而她越說,山主面色越是不好。
楚陽娿見狀,心中更是連連冷笑。
女山主這樣地位尊崇,就是因為她手裡捧著太宗遺命。
太宗到底先去幾十年,自然是不可能對後世之事瞭若指掌的。
遺命上面,也不可能留的事什麼安邦定國之良策。楚陽娿卻大張旗鼓,硬是一口咬定太宗那樣英明神武的一國之君,既千方百計留下遺命,必然是為了江山社稷。
山主沒有想到楚陽娿這樣伶牙俐齒,臉色青了又白。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她一口咬定遺命乃是國策,可要是等之後展開一看,發現英明神武的太宗,千方百計留下遺命,竟然不是為了安邦定國,而是為了家事子女。傳揚出去,是否會被人恥笑?或者乾脆讓百姓以為太宗心無天下,害得他丟了一世英名?
老山主冷著臉,恨不能將楚陽娿生吃了,她多少聽說過這位楚家嫡女無法無天十分了得,只是她從來不以為然。寧氏在山上二十幾年,都說有其母必有其女,寧氏那般溫順,生出的女兒自然也該恬靜淡雅才是。楚陽娿的那些名聲,她一直都認為只是謠傳。
此時見了真人,才覺傳言非虛,可惜為時已晚。忍耐良久之後,老山主咬咬牙,到底還是沒有當著眾人的面打開遺旨,而是自己親口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新帝勤政,此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啊!太宗在天有靈,必然心中安慰。”老山主嘆口氣,又說:“然而,當朝事起,都是因為傳承出了問題,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新帝心繫社稷,更當從根本上杜絕問題,早早將儲君立下來了。”
果然,這才是他的本來意圖!
楚陽娿腦子轉得飛快,立刻摸了摸肚子,一臉羞澀道:“山主說的的確有道理,皇上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一早接決定,只要等本宮腹內孩兒一出生,便……便立為太子……”
“這怎麼可能!”老山主簡直被氣得要跳起來了,楚陽娿肚子平嗒嗒,哪裡像懷有身孕的女人?就說是日子短還沒顯出來,可皇嗣之事何等重要,要是還沒過三個月,她哪裡敢千里迢迢跑到武夷山來?分明是睜眼說瞎話,拿她當猴耍。
“沒錯。”楚域嘆口氣,道“易兒小小年紀就上戰場,經歷的多了,看事情,也與旁人不同。我雖是他父親,卻也比不得他了。世家禁止豢養私兵的旨意一出,家中幾位老人就想和其他世家聯繫,準備面見皇上。不過還沒出門,就被易兒攔住了。易兒沒說旁的,只將邊境輿圖往他們面前一擺,就問他們:‘世家豢養私兵是沒錯,然而等四鄰強敵一出現,各家準備死多少人?’此話一出,問得各位長輩啞口無言。加上你易兒弟弟那冷麵閻王絲毫不講情面,誰敢鬧騰就直接扔去軍營歷練,三兩回之後,就都規矩了。”
楚陽娿大喜:“就是這個道理,我正擔憂不知如何跟父親解釋,生怕家老爺子不明白,生生被女兒氣死。”
“你祖父沒被你給氣死,倒是被易兒氣個夠嗆。然而氣過之後,卻日日要叫他去下棋了,對他也是越來越上心。”說到底,對於這個小孫子,老爺子是十分自豪的。
楚陽娿一想到那一個老老頭,跟一個小老頭一來一往互相嗆聲的畫面,冷俊不禁。
不過:“想來大伯跟大伯娘又不高興了。”
現在楚天陽回來了,繼承人的位置也坐穩了。但楚熠陽畢竟是從小被當繼承人培養的,現在老爺子對他那樣喜歡偏愛,難免會讓他們多想。
想到大哥大嫂見了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樣子,楚域深感女兒料事如神。但他還制止她道:“他們到底是長輩,你不要這樣議論他們。”
“我知道,我這不就是在爹爹您面前才說說嘛,又沒跟別人說。對了,那大哥哥呢?他怎麼說?”
“天陽他……道沒有任何表示。我們回京時,安國府已經被收拾好了,你大哥整日在家吟詩作對溜貓逗狗,根本不問世事。而且他突發奇想,竟然收養了十幾個孩子,突然就在家當起了先生,日日抱著一群小孩子胡鬧。”
安國府的第三代,正經嫡出就這麼兩個男孩子。一個太過正經,小小年紀就跟個老頭子沒兩樣。一個太不正經,一身的邪氣看著都讓人背脊發寒,當真嚇人。
楚陽娿心中一滯,有幾分膈應。
大約家裡還沒有人知道,楚天陽養著楚丹陽親生的小兒子。
“好了,不說這個,還有一件事我忘了告訴你。聽所你要去武夷山,太妃她……派人回家來求了你祖父,讓你幫幫忙,離京時也帶上她,她不想在宮裡住了。”
太妃,自然指的是住在長愉宮的楚燕陽。
楚燕陽才二十幾歲,先帝已經死了,她現在就跟在冷宮差不多。她不想住在宮裡也正常,大約是怕她不同意,這才讓月氏回去求老爺子。
見楚陽娿不說話,楚域便道:“聽你嬸嬸說,太妃的意思是,太皇太后,跟王太后現在都在徐州,她是皇妾,總要侍奉左右才對。太妃雖然做過一些事……可說到底也是我楚家女兒,你祖父心中不忍。想一想也就同意了,讓我來跟你說一說。自然,你這裡才最重要,官兒若是覺得不好,此事便作罷,你祖父也知道你不容易,不會生氣。”
“我這裡並沒有什麼為難的。”楚陽娿嘆口氣,道:“而且太妃說的也有道理,她是皇妾,去太皇太后身邊服侍也是應該。此事我會去跟皇上商量,爹爹回去告訴祖父,請他老人家放心。”
楚陽娿明白老爺子的意思,楚燕陽不管做過什麼,終究沒有闖下大禍。況且她到底是楚家女兒,進了宮沒多久就死了丈夫成了寡婦,小小年紀就要一個人住在冷宮裡孤零零守一輩子,的確讓人不忍心。反而是將她送去徐州是一條出路,那裡是楚家的地盤,雖說去了名義上是服侍太皇太后,但到了之後,她的日子可比太皇太后要好過多了。而且過了幾年,再‘因病死亡’,說不定還能換個身份重新嫁個人家過日子。
“要是為難就算了,你現在身份不同了,行事謹慎才是正理。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小事,惹得皇上記掛。”楚域當真是不好受,楚燕陽當初要進雲府是他點了頭的。當然,他更加沒想到自己千挑萬選,給女兒挑丈夫,竟然挑出了雲起知道麼個……哎!事已至此,不提也罷。
楚陽娿笑言:“父親放心,女兒心中自有分寸。”
“那就好,你要明白,這世上誰再可憐,在我心中,也只有我的官官最重要。其他人,能幫上一把就幫,幫不上就算了,萬萬不能因為旁人,使我的官官身陷險境。”
“爹爹不要傷感,您的女兒可不能被小瞧呢!我還要接回母親,一家團聚。”
“好,為父等著。”
皇后出行,事無巨細。光是準備,就花了不少時間。
等到楚陽娿離宮,已是鳥語花香的陽春三月。
武夷山路遠,索性一路順利,安安穩穩走了半個月,總算是上山了。
山主年過八旬,又是哀帝親妹。楚陽娿雖有皇后之尊,見了她,也要行個半禮。
見了楚陽娿,老山主上下打量一番,道:“太宗遺命,非同小可,老身上書早已寫明,為何新帝不親臨武夷山?”
“老山主有所不知。”楚陽娿笑一笑,正色道:“皇上臨危受命,於先帝危急之時接過社稷重擔,深感責任重大,不能有一絲懈怠。先帝勤政愛民,心憂社稷,江山百姓日日掛於心間,此事天下皆知。先帝山崩之後,皇上發下重誓,定要完成先帝遺願,收復江山,安定社稷。如今內亂未平,漠北蠻人又時時窺探,皇上日夜優思,不敢輕慢。聽聞太宗遺命留於山主之手,皇上歡喜不已。太宗乃一世英烈賢主,既有遺命,必是安邦定國之良策。皇上歡心之餘,本想親自前來,將這定國之策請回。奈何邊疆急報,蠻人又開始叩邊,皇上這才不得不臨時改命,讓本宮親自前來,將這良策請回,也好宣揚太宗是跨世英明。”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楚陽娿一臉熱切,回答問題之餘,硬是把好話說盡。
在這一路上,她想了又想,這位久不出山的女山主,出生蕭家皇室,對於雲起這個新君,必然有一千一萬個不滿。見了自己,肯定也少不了刁難。她是長輩,又是先室皇親,楚陽娿不可能明面上與她難看。
既然如此,她還不如乾脆一點,把她與那留著遺命的太宗捧到天上去,倒要看看,他們是否當真名副其實。楚陽娿此行,隨同有不少世家夫人子女,他們等著看戲,楚陽娿就演給他們看好了,然而既然要看戲,便讓大伙兒都來這戲台子上走一遭,才不枉這一番好設計。
然而她越說,山主面色越是不好。
楚陽娿見狀,心中更是連連冷笑。
女山主這樣地位尊崇,就是因為她手裡捧著太宗遺命。
太宗到底先去幾十年,自然是不可能對後世之事瞭若指掌的。
遺命上面,也不可能留的事什麼安邦定國之良策。楚陽娿卻大張旗鼓,硬是一口咬定太宗那樣英明神武的一國之君,既千方百計留下遺命,必然是為了江山社稷。
山主沒有想到楚陽娿這樣伶牙俐齒,臉色青了又白。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她一口咬定遺命乃是國策,可要是等之後展開一看,發現英明神武的太宗,千方百計留下遺命,竟然不是為了安邦定國,而是為了家事子女。傳揚出去,是否會被人恥笑?或者乾脆讓百姓以為太宗心無天下,害得他丟了一世英名?
老山主冷著臉,恨不能將楚陽娿生吃了,她多少聽說過這位楚家嫡女無法無天十分了得,只是她從來不以為然。寧氏在山上二十幾年,都說有其母必有其女,寧氏那般溫順,生出的女兒自然也該恬靜淡雅才是。楚陽娿的那些名聲,她一直都認為只是謠傳。
此時見了真人,才覺傳言非虛,可惜為時已晚。忍耐良久之後,老山主咬咬牙,到底還是沒有當著眾人的面打開遺旨,而是自己親口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新帝勤政,此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啊!太宗在天有靈,必然心中安慰。”老山主嘆口氣,又說:“然而,當朝事起,都是因為傳承出了問題,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新帝心繫社稷,更當從根本上杜絕問題,早早將儲君立下來了。”
果然,這才是他的本來意圖!
楚陽娿腦子轉得飛快,立刻摸了摸肚子,一臉羞澀道:“山主說的的確有道理,皇上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一早接決定,只要等本宮腹內孩兒一出生,便……便立為太子……”
“這怎麼可能!”老山主簡直被氣得要跳起來了,楚陽娿肚子平嗒嗒,哪裡像懷有身孕的女人?就說是日子短還沒顯出來,可皇嗣之事何等重要,要是還沒過三個月,她哪裡敢千里迢迢跑到武夷山來?分明是睜眼說瞎話,拿她當猴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