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但是雲起當場下旨禁止世家豢養私兵,連他們的舉薦權都要奪去,可以預見,世家的反應將會有多激烈。
事實正如她所料,當天下午,雲起都還沒有回宮,就見幾位夫人急匆匆進宮來找楚陽娿哭訴。
當然,女人來後宮哭訴,不可能直接讓她去跟皇帝理論。女人要柔軟一些,說話也更加拐彎抹角。對於私兵一事人家隻字不提,只哭著告訴她說家裡的老爺子突然地病倒了,此時正用人參吊著命,說不得一不小心,就要被氣死了。
一個得病了是意外,一群人都不約而同病倒了,顯然是在跟他們擺陣呢。
楚陽娿心裡明白,面上只能裝作不知,一味地賜藥遣太醫。
夫人們無法,只能實話實說,求楚陽娿看在家裡多少輩兒多少輩兒是親戚的份兒上,幫他們在皇上面前說說話。私兵一事上,千萬松一松,也好讓也老子們緩回一口氣來。
楚陽娿當場沉了臉,直言道:“先不說後宮不得干政,本宮即使是皇后,也不能對國家大事置喙。就算是皇上看在夫妻一場的份兒上,容得本宮說上一句,本宮也要先問問諸位夫人。你們說你們家老爺子病重了,求皇上緩上一緩。然而我聽聞世家子弟們,日日讀得聖賢書,書上三句不離忠君社稷。此時本宮倒是要問上一問,各位家中族老子弟,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竟然就是這般忠君的?”
“這……皇后娘娘,我們不是這個意思。老爺子他們到底是上了你年紀……”
“原來忠君也是分年紀的,上了年紀,便可以對皇上的旨意置之不理,甚至以命相逼?這樣說來,再過幾年,便可以正大光明造反謀逆了?難怪你們捨不得私兵,捨不得舉薦權呢。”
“不敢,求皇后娘娘恕罪。”
夫人們一聽楚陽娿這麼說,立刻嘩啦啦跪了一大片。楚陽娿冷著臉,直接命令嬤嬤送客,夫人們愁眉苦臉無功而返了,楚陽娿卻沒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晚上雲起回來,臉色很不好,楚陽娿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今天一切不是很順利麼?
卻見雲起將一封奏章甩到桌子上,楚陽娿拿起來一看,嚇了一跳。竟然是武夷山送來的新,讓新帝雲起親上武夷山迎取太宗遺命。
“太宗遺命?太宗早八百年前就沒了,怎的還有什麼遺命?”
立國一百多年,太宗也死了八九十年了,武夷山竟然還藏著他的遺命,這怎麼讓人能夠相信?
然而不相信也不行,武夷山地位特殊,早就因為山主的地位尊崇而被傳得神乎其神。此信一出,天下人都會相信武夷山存放著太宗遺命。
雲起作為新帝,還是先皇禪位而來的皇位,他要是不認,實在不能服眾。
楚陽娿沉默半晌,道:“此時此刻,你是絕對不能離京的。既然武夷山主人有請,就讓我親自去一趟吧。”
“你去?”雲起很不贊同:“今次我剛剛下了禁止世家擁兵的旨意,他們心有不甘,肯定會藉此機會興風作浪。武夷山此行,怕不安全,我不會讓你涉險。”
“正因為此行有危險,才正該我去。”楚陽娿說道:“我的母親就在山上,且武夷山的規矩,是只能女人上山,皇上雖為一國之君,卻也的確是男人沒錯,讓我走這一趟,最合適不過。再說,不論那太宗遺命何等珍貴,存著遺命的武夷山,也只是臣民而已。您是君王,哪有君王千里迢迢去見一個山主的道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為了以防萬一。若此行當真有人趁機作亂,你在京城,正好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反而要是你離開京城,萬一路上出了什麼事,到時候讓我怎麼辦?你才登基不久,國朝還不穩固,更加沒有繼承人,一旦你出事,小則朝廷震盪,大則天下大亂,怎麼算都划不來。”
雲起沉默半晌,說:“我不會離京,但是也不必你去涉險。武夷山此行,我準備另派人選。”
“沒有人比我更合適了。”楚陽娿道:“山主既然敢請你親自去,就是不準備給其他人面子。我好歹是皇后,總能代表你,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這個長處。如果一不小心,這位有著大長公主身份的山主決定立那位小皇子當皇帝。當然,皇帝當不成,直接逼你立他做太子卻是可以的,那時候想要避免麻煩,不曉得又要花去多少精力。何況我也是為了我自己。”楚陽娿提醒他:“我想親自去,正好接母親回家,你親口答應過我的,不要忘了。”
其他任何人去,都沒有見寧氏的理由,這也是楚陽娿考慮的重點之一。
聽了她的話,雲起再無法反駁,他認真地看著楚陽娿的眼睛,良久。
過了好一會,他才終於嘆口氣,說:“你是在想去,那就去吧。我會派藏風跟獵鷹跟著你。當然,薛王李寧幾家,也得跟著你去。有這些人質在,想來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楚陽娿一笑,終於高興地扒到了雲起身上:“要是母親能回來,我再送你幾樣好東西,以表謝意。”
男人溫柔輕笑:“你平安歸來,就是我的好禮。”
“那我立刻去準備,恩,也跟爹爹說一聲,讓他也高興高興。”
“隨你。”
楚陽娿高高興興準備去了,楚家第二天也得到了她準備親上武夷山的消息。
代君出巡,這可不是什么小事,加上最近私兵禁止令與世家鬧出的尷尬,很難讓人不去多想。
楚家有些心驚膽戰,商量之後,到底讓楚域進宮來見見楚陽娿。
楚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見女兒了,雖然只得楚陽娿想要親去武夷山的用意,他還是忍不住擔心。
“武夷山路途遙遠,你現在身份貴重,哪裡需要親自前往?”身份的變化,使得男人不再如以前一樣對楚陽娿親昵隨意。不過眼中溢出的關心,還是讓人忍不住心暖。
楚陽娿告訴他實情:“山主既然說是太宗遺命,便由不得任何人輕慢。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想趁此機會,接母親回來。”
“你娘她……”男人一想到妻子,馬上道:“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楚陽娿說:“爹爹要留在京城,這樣女兒才沒有後顧之憂。爹爹您是知道的,因為那一道禁止私家擁兵的聖旨,現在皇上與大臣們鬧得很不愉快。咱們楚家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此次武夷山之行,恐怕是掩人耳目,我擔心有人暗渡成倉,在京中生事。
皇上雖在,然而他到底是新君,又是禪位得來的皇位,行動上很受限制。如果世家聯合起來與他為難,恐怕很不好收場。所以有楚家在的話,總是一筆助力。楚家雖有祖父在,但祖父年紀到底大了,精力有所不濟,大哥哥卻又太年輕,行事又很……邪氣,我放心不下,只能希望父親主持大局了。只有京中安穩了,女兒在外頭的安全,也才能夠保證。再說,武夷山不是不准男子上山的麼?爹爹跟去了,不過也只能像從前一樣在山下等待而已。”
沉思許久之後,男人嘆氣:“我的官兒長大了,想事如此透徹。”
“經歷這麼多,我只想天下太平,一家團聚而已。”楚陽娿說道這裡,才終於問起:“爹爹,有關禁止世家擁兵一事,您跟祖父怎麼想?還有徐州眾位長輩跟各位哥哥弟弟們,他們都有什麼看法?”
“楚家的私兵,這些年損失不少,然而你弟弟一直在軍中效力,如今說起來,也算是小有權利。因此禁止世家豢養私兵一事,對我楚家影響並不很大。反而要是真的禁止豢養私兵的話,楚家就能成為世家之首,只是……”
“只是什麼?”
“你徐州幾位叔叔,到底還是捨不得。”
世家豢養私兵,這是長久以來的慣例。私兵的存在,不僅僅是身份家世的象徵,它還保證了家族不會輕易沒落,甚至決斷新世家出現參與競爭。更加重要的是,世家擔心沒有了私兵,自己的一切都暴露在皇權之下,會成為皇帝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簡而言之,私兵豢養制度,是世家壟斷,鞏固階級的一種工具。與此同時,也是與皇權抗爭的一種工具。世家這不捨得這個保命符,這是顯而易見的。
這一點楚陽娿早就想到了,按理說來,作為楚家女兒,他很應該站在世家的角度反對雲起。但作為一個理智的人,她知道世家的私兵豢養權,甚至世家本身的存在,都是很大的弊端,早日去掉毒瘤才好。
楚家跟各世家並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只是屁股決定腦袋,保證自己的利益才是本能。
楚陽娿不想被父親還有弟弟記恨,她正思考著怎麼跟他解釋這種很有可能貽害百年的弊端,父親卻已經主動開解她了。
他摸了摸楚陽娿的額頭,柔聲道:“你堂叔們雖不高興,但也不敢鬧騰起來。這件事上,首先易兒是站在皇上那一邊的。徐州眾位老人,也早已經被他說服了。”
事實正如她所料,當天下午,雲起都還沒有回宮,就見幾位夫人急匆匆進宮來找楚陽娿哭訴。
當然,女人來後宮哭訴,不可能直接讓她去跟皇帝理論。女人要柔軟一些,說話也更加拐彎抹角。對於私兵一事人家隻字不提,只哭著告訴她說家裡的老爺子突然地病倒了,此時正用人參吊著命,說不得一不小心,就要被氣死了。
一個得病了是意外,一群人都不約而同病倒了,顯然是在跟他們擺陣呢。
楚陽娿心裡明白,面上只能裝作不知,一味地賜藥遣太醫。
夫人們無法,只能實話實說,求楚陽娿看在家裡多少輩兒多少輩兒是親戚的份兒上,幫他們在皇上面前說說話。私兵一事上,千萬松一松,也好讓也老子們緩回一口氣來。
楚陽娿當場沉了臉,直言道:“先不說後宮不得干政,本宮即使是皇后,也不能對國家大事置喙。就算是皇上看在夫妻一場的份兒上,容得本宮說上一句,本宮也要先問問諸位夫人。你們說你們家老爺子病重了,求皇上緩上一緩。然而我聽聞世家子弟們,日日讀得聖賢書,書上三句不離忠君社稷。此時本宮倒是要問上一問,各位家中族老子弟,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竟然就是這般忠君的?”
“這……皇后娘娘,我們不是這個意思。老爺子他們到底是上了你年紀……”
“原來忠君也是分年紀的,上了年紀,便可以對皇上的旨意置之不理,甚至以命相逼?這樣說來,再過幾年,便可以正大光明造反謀逆了?難怪你們捨不得私兵,捨不得舉薦權呢。”
“不敢,求皇后娘娘恕罪。”
夫人們一聽楚陽娿這麼說,立刻嘩啦啦跪了一大片。楚陽娿冷著臉,直接命令嬤嬤送客,夫人們愁眉苦臉無功而返了,楚陽娿卻沒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晚上雲起回來,臉色很不好,楚陽娿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今天一切不是很順利麼?
卻見雲起將一封奏章甩到桌子上,楚陽娿拿起來一看,嚇了一跳。竟然是武夷山送來的新,讓新帝雲起親上武夷山迎取太宗遺命。
“太宗遺命?太宗早八百年前就沒了,怎的還有什麼遺命?”
立國一百多年,太宗也死了八九十年了,武夷山竟然還藏著他的遺命,這怎麼讓人能夠相信?
然而不相信也不行,武夷山地位特殊,早就因為山主的地位尊崇而被傳得神乎其神。此信一出,天下人都會相信武夷山存放著太宗遺命。
雲起作為新帝,還是先皇禪位而來的皇位,他要是不認,實在不能服眾。
楚陽娿沉默半晌,道:“此時此刻,你是絕對不能離京的。既然武夷山主人有請,就讓我親自去一趟吧。”
“你去?”雲起很不贊同:“今次我剛剛下了禁止世家擁兵的旨意,他們心有不甘,肯定會藉此機會興風作浪。武夷山此行,怕不安全,我不會讓你涉險。”
“正因為此行有危險,才正該我去。”楚陽娿說道:“我的母親就在山上,且武夷山的規矩,是只能女人上山,皇上雖為一國之君,卻也的確是男人沒錯,讓我走這一趟,最合適不過。再說,不論那太宗遺命何等珍貴,存著遺命的武夷山,也只是臣民而已。您是君王,哪有君王千里迢迢去見一個山主的道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為了以防萬一。若此行當真有人趁機作亂,你在京城,正好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反而要是你離開京城,萬一路上出了什麼事,到時候讓我怎麼辦?你才登基不久,國朝還不穩固,更加沒有繼承人,一旦你出事,小則朝廷震盪,大則天下大亂,怎麼算都划不來。”
雲起沉默半晌,說:“我不會離京,但是也不必你去涉險。武夷山此行,我準備另派人選。”
“沒有人比我更合適了。”楚陽娿道:“山主既然敢請你親自去,就是不準備給其他人面子。我好歹是皇后,總能代表你,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這個長處。如果一不小心,這位有著大長公主身份的山主決定立那位小皇子當皇帝。當然,皇帝當不成,直接逼你立他做太子卻是可以的,那時候想要避免麻煩,不曉得又要花去多少精力。何況我也是為了我自己。”楚陽娿提醒他:“我想親自去,正好接母親回家,你親口答應過我的,不要忘了。”
其他任何人去,都沒有見寧氏的理由,這也是楚陽娿考慮的重點之一。
聽了她的話,雲起再無法反駁,他認真地看著楚陽娿的眼睛,良久。
過了好一會,他才終於嘆口氣,說:“你是在想去,那就去吧。我會派藏風跟獵鷹跟著你。當然,薛王李寧幾家,也得跟著你去。有這些人質在,想來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楚陽娿一笑,終於高興地扒到了雲起身上:“要是母親能回來,我再送你幾樣好東西,以表謝意。”
男人溫柔輕笑:“你平安歸來,就是我的好禮。”
“那我立刻去準備,恩,也跟爹爹說一聲,讓他也高興高興。”
“隨你。”
楚陽娿高高興興準備去了,楚家第二天也得到了她準備親上武夷山的消息。
代君出巡,這可不是什么小事,加上最近私兵禁止令與世家鬧出的尷尬,很難讓人不去多想。
楚家有些心驚膽戰,商量之後,到底讓楚域進宮來見見楚陽娿。
楚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見女兒了,雖然只得楚陽娿想要親去武夷山的用意,他還是忍不住擔心。
“武夷山路途遙遠,你現在身份貴重,哪裡需要親自前往?”身份的變化,使得男人不再如以前一樣對楚陽娿親昵隨意。不過眼中溢出的關心,還是讓人忍不住心暖。
楚陽娿告訴他實情:“山主既然說是太宗遺命,便由不得任何人輕慢。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想趁此機會,接母親回來。”
“你娘她……”男人一想到妻子,馬上道:“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楚陽娿說:“爹爹要留在京城,這樣女兒才沒有後顧之憂。爹爹您是知道的,因為那一道禁止私家擁兵的聖旨,現在皇上與大臣們鬧得很不愉快。咱們楚家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此次武夷山之行,恐怕是掩人耳目,我擔心有人暗渡成倉,在京中生事。
皇上雖在,然而他到底是新君,又是禪位得來的皇位,行動上很受限制。如果世家聯合起來與他為難,恐怕很不好收場。所以有楚家在的話,總是一筆助力。楚家雖有祖父在,但祖父年紀到底大了,精力有所不濟,大哥哥卻又太年輕,行事又很……邪氣,我放心不下,只能希望父親主持大局了。只有京中安穩了,女兒在外頭的安全,也才能夠保證。再說,武夷山不是不准男子上山的麼?爹爹跟去了,不過也只能像從前一樣在山下等待而已。”
沉思許久之後,男人嘆氣:“我的官兒長大了,想事如此透徹。”
“經歷這麼多,我只想天下太平,一家團聚而已。”楚陽娿說道這裡,才終於問起:“爹爹,有關禁止世家擁兵一事,您跟祖父怎麼想?還有徐州眾位長輩跟各位哥哥弟弟們,他們都有什麼看法?”
“楚家的私兵,這些年損失不少,然而你弟弟一直在軍中效力,如今說起來,也算是小有權利。因此禁止世家豢養私兵一事,對我楚家影響並不很大。反而要是真的禁止豢養私兵的話,楚家就能成為世家之首,只是……”
“只是什麼?”
“你徐州幾位叔叔,到底還是捨不得。”
世家豢養私兵,這是長久以來的慣例。私兵的存在,不僅僅是身份家世的象徵,它還保證了家族不會輕易沒落,甚至決斷新世家出現參與競爭。更加重要的是,世家擔心沒有了私兵,自己的一切都暴露在皇權之下,會成為皇帝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簡而言之,私兵豢養制度,是世家壟斷,鞏固階級的一種工具。與此同時,也是與皇權抗爭的一種工具。世家這不捨得這個保命符,這是顯而易見的。
這一點楚陽娿早就想到了,按理說來,作為楚家女兒,他很應該站在世家的角度反對雲起。但作為一個理智的人,她知道世家的私兵豢養權,甚至世家本身的存在,都是很大的弊端,早日去掉毒瘤才好。
楚家跟各世家並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只是屁股決定腦袋,保證自己的利益才是本能。
楚陽娿不想被父親還有弟弟記恨,她正思考著怎麼跟他解釋這種很有可能貽害百年的弊端,父親卻已經主動開解她了。
他摸了摸楚陽娿的額頭,柔聲道:“你堂叔們雖不高興,但也不敢鬧騰起來。這件事上,首先易兒是站在皇上那一邊的。徐州眾位老人,也早已經被他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