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天色晚了,沈氏仍然叫他過來回話,只聽小順兒道:“崔大爺的老師病的不輕,家裡卻沒什麼銀兩,崔大爺來的急,手上只帶了幾兩,全部抵上了。大夫說要人參,崔大爺己托人去尋,看小的也跟著勞累,便打發我回來了。”

  沈氏聽小順兒如此說,當即起身讓丫頭打開箱櫃,人參是稀罕物,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的,她從京城來的時候倒是帶出來兩根,本是留著救命用的。她和沈強都用不著,沒想到這裡用到的,沈氏當即舀出一支來,交給小順兒道:“你再跑一趟,把參連夜送去,親手交給崔大爺。”

  “是,小的明白。”小順兒機伶,接著盒子迅速去了。

  打發了小順,沈氏這才睡下,天剛亮就起身梳洗,早飯之後也沒往鋪里去,只婆子傳了小順子過來問話。小順子道:“崔大爺接了人參,歡喜非常,說要登門道謝。”

  “嗯,去吧。”沈氏應了一聲,又命婆子舀了一兩銀子給小順兒買果子吃。

  小順兒歡歡喜喜的走了。

  一連幾日沈氏也沒去鋪里,只讓小順兒常去崔正均老師那裡看看,又命婆子舀了東西去看。不出正月,老師病癒,崔正均孝服也滿了。把素服脫下,另換了一身衣服,備了幾樣禮登門道謝。

  沈氏己經從小順兒那知道老師病好,正等著崔正均過來。聽婆子說他來了,理了一下頭髮,衣服收拾妥當了,這才請崔正均屋裡說話。

  崔正均本在外頭廳里坐著,突聽婆子過來說沈氏聽他裡屋說話,心思不由動了一下,卻還是起身跟了過去。小丫頭打起門帘進去,沈氏的三間上房是完全打通的,中間是廳,東邊是床,西邊是書桌,案椅。

  沈氏不管衣服還是妝容都是重新收拾過的,崔正均一見心下就有幾分明白。心中雖有幾分猶豫,卻也沒退出去。

  “崔大爺請坐。”沈氏笑著招呼。

  崔正均拱手坐下,丫頭們倒上茶,崔正均笑著道:“多謝沈大姐,要不是那顆參,我老師只怕性命堪憂。”

  “參本來就是救命用的,使用得當才不枉我千里從京城帶出來。”沈氏說著,隨即抿嘴笑了起來,道:“不過既然崔大爺說到謝字,那我就想問問崔大爺,崔大爺打算如何謝我?”

  崔正均心知沈氏之意,雖然沒因此退步,心裡也是大感意外,不由的道:“想我崔某人,不過一個窮酸秀才,要說才氣,那是我自己說的,別人不認也是白搭。田產家業也不過自住的一處宅子,靠著一間店鋪取租過日子,家中只有兩個婆子,一個書僮,連個丫頭都使不起。平常媒人見我如此窮困,連個提親的都沒有。”

  話己經說到這種地步,沈氏豈會此時退步,道:“凡事但講自心,我認準大爺品行。大爺只知自己,可曾聽說,我也曾是國公府里的媳婦,只因為公婆不喜,指我無所出,休我出門,我在京城無處容身才來到淮陽。大爺要是不嫌棄與我,我如何會嫌大爺。”

  沈氏說的義正嚴辭,崔正均再次審視沈氏,淮陽城裡自己做主許嫁的女子也不是一個兩個,但像沈氏這般的,崔正均真是頭一次見。本來該是女兒家害羞之時,她就能說的如此,提到前塵往事,她也能直說出來。

  崔正均一時間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因為崔玉瑩的關係,他對於這類常人論起都要稱上厲害另類的女子,心有幾分敬意。前幾回見沈氏,崔正均只覺得此女不同,欣賞有之,喜歡以至於結親還沒想過,他正守著孝。現在孝服滿了,沈氏直言如此,崔正均又怔忡又是感動,當下道:“大姐如此看的起我,我豈會負大姐之意。”

  沈氏直到此時才露出笑臉來,她確實看上崔正均了,但崔正均有沒有看上她,聽她如此說了,會是什麼反應,她心裡一點底都沒有。要是崔正均不願意,更甚至於到外面壞她名聲,她只能說一句,自己識人不清怪不得誰。

  現在崔正均能當場說出這話來,一點猶豫都沒有,沈氏知道自己這回是押對寶了。嫁不好不如不嫁,這是沈氏一直以來的原則,同樣的她看好崔正均,肯定要自己來爭取,只指望著一個足不出戶的書生上門提親,那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慢了,那只有自己哭的份。

  “那就我等大爺的媒人了。”沈氏末了笑著道。

  第186章 沈氏番外終

  兩人說定,崔正均回家之後就讓婆子尋了周婆子過來,不提前因,只說自己孝服己滿,對沈大姐有意,讓周婆子去沈家提親。周婆子當即就愣了一下,實在意料之外,隨著沈強成親,托給她給沈氏帶話說親的不是一個兩個。雖然說沈氏是被高門大戶休出來的,但她有錢,還有本事,娶個這樣的媳婦,至少這輩子是不愁吃喝了。

  相對來說,崔正均在淮陽則屬於高不成低不就這種,才情值多少錢,一個秀才就是出去做館一年也不過八兩銀子的薪俸。當然崔正均比一般窮酸秀才強點,他有房,有間鋪面可以取租,但就這樣的條件,也真不能說多好。當然要是縣老爺,或者的人家看上,願意把女兒嫁過來又另說,不過目前還沒什麼有高門大戶看上崔正均。

  喝了口茶,崔正均又另給周婆子一兩銀子,周婆子接了銀子歡歡喜喜的來了。沈氏正在家中坐等媒人,周婆子本來還擔心這門親事未必能成,沒想到沈氏也答應了。不過沈氏也說的明白,雖然說再嫁由自身,但她上頭還有父親,總要家裡同意再說親事。

  周婆子知道這事成了,笑著道:“大喜,大喜啊,將來崔大爺中舉得了高官,大姐還要鳳冠霞帔上身呢。”

  “承媽媽吉言。”沈氏笑著道。

  晚間沈強回來,沈氏直言此事,並說自己答應。沈強和年氏雖然也很驚訝,不過這是沈氏自己答應的。而且說到崔正均,家世不說,但看他人品樣貌俱是上上等的,也沒娶過的,配沈氏實在無可挑剔。

  沈氏寫信回家,告知父親。沈父自然沒啥意見,他只擔心女兒嫁不出去,現在嫁了一個讀書人如何不歡喜。至於家境貧寒這一點,沈父並不在意,聽沈大嫂說了他們姐弟在淮陽的情況,錢財實在沒必要放在心上。

  接到回信,沈氏命令人傳來周婆子,周婆子歡喜的不行,又連忙找來官媒。不過親事操辦並不急,沈父回信上寫的明白,這回沈氏的婚事,不止沈大嫂要來,沈父也要來。沈氏這是二嫁了,這個女兒他最心疼,這回婚事千萬不能有錯。

  婚事雖然不急,但沈家姐弟租下的崔家鋪面,卻是得再說說。還有就是沈氏的嫁妝問題,沈家姐弟做生意的本錢全是沈氏的嫁妝,雖然現在回了本,也立了契書,說利錢一人一半,但沈氏現在都要嫁人了,跟在家中又有不同。

  沈氏心裡也明白,親兄弟明算帳,互相幫襯著是情理之中,但要是還像自己在家時那樣,只怕以後不妥當。己經投下的本錢,沈氏不再清算,只拿分得的利錢。經營下來兩間店鋪,酒樓的事務沈強一個人己經料理的,而布店本來就是租崔家的,現在自然不用租了,全部歸於沈氏。

  至於在淮陽買下來的宅院,沈氏一併給了沈強,就當她當姐姐的送弟弟的。不過也說的明白,以後沈父不來淮陽則罷,要是來了淮陽,全要沈強夫妻供養。

  推讓一番,最後還是依著沈氏的主意,字據立好,帳目也算清。沈氏把酒樓帳本交給年氏,以後全由年氏算帳。沈氏除了全部接手布店生意外,也開始給自己置辦嫁妝,被韓家休出時,所有嫁妝都退了回來,但大件傢伙還是留在京城的,再拉回來也不方便,不如在淮陽重新置辦。

  三月初沈父和沈大爺,沈大嫂到了淮陽,先是跟年家親家會面,然後就見了崔正均。崔正均的氣質談吐,不管是沈父還是沈大爺都是無比滿意。沈氏果然有眼光,能挑得這樣的夫婿。

  沈父來了,婚事自然也要開始忙碌。仍然是沈大嫂里外忙活著料理,崔家的家底在那裡擺著,兩進的房子,房舍己經有些舊了,以沈大嫂的意思不如先翻修了,不然還得裝修兩回。沈氏卻是不依,崔正均肯定拿不出銀子修房子,她現在還沒嫁門就拿錢出來翻修,不夠讓人說嘴的。等她進了門成了崔家娘子,再收拾自己的房舍,誰也說不出其他話來。

  依沈氏說的,房子也不用收拾,她嫁給崔正均時就知道崔正均家境啥樣。她認窮嫁的,以後要是過的好了,那也是她自己的能耐。

  婚期定在八月,崔家幾乎拿不出聘禮,沈氏的嫁妝卻是一箱一箱抬進去,有人眼紅自然也有人議論。沈氏和崔正均聽是聽到了,只是無所謂,堵不住旁人的嘴,那至少自己要把心境放平和,婚事是他們自己選的,這點壓力都受不了,他們也活不了這麼大。

  到了八月初,一頂大紅花轎,沈氏出門。這回再披嫁衣,沈氏心情卻比上回還要好的多,想當年嫁入國公府中,就是庶子為妻,外人看著也似無限風光,但沈氏心裡卻七上八下,國公府看著再風光,誰能保證自己嫁的那個人就是好的。這回再嫁崔正均,沈氏卻是滿心的歡喜,自己挑的男人,要是再信不過,她就真不知道要信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