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姐姐不知道,我昨天在店裡聽客人議論說起,就因為江老爺一直沒招到女婿,最近改了口風,不需上門為婿,只要女兒能常回家中,在夫家時上下不受氣的即可。”沈強說著,也因為改了口風,他才盤算著自己合適。江家找女婿標準簡單來說就是女兒不受氣,就拿他自己的條件說,江姑娘嫁過來真是無氣可受。
沈氏想了想道:“也得先看過江家姑娘才好,婚姻是大事,不得兒戲,打聽之後再說。”
沈強點點頭,又道:“姐姐老是操心我的婚姻,那姐姐自己可有什麼想法?”女人家總是要嫁人的,沈強知道沈氏是寒了心,不願意提及姻緣,但要是終身不嫁,將來要如何。
“還真是長進了,說起我來了。”沈氏說著,停了一下才道:“都說姻緣天定,凡事不得強求,我要真是命里無此運,再折騰一回被休出,那又如何。”
沈強當即不言語了。
當日韓家三爺把沈氏休出門,以沈家大爺之意是要告的,沈氏攔住他,休書都寫了,就是告了勉強維持婚姻,只怕將來也沒個好結果。不得己沈家忍了這口氣,想再給沈氏說門親,只是親事並沒那麼好說,沈家在京中本來就是數不著的人家,沈氏樣貌普通,又是被休出門,名聲不好。
最後還是沈大爺的主意,讓沈氏回老家去,老家有親友,離的遠打聽不到,另說一門親事。沈氏這一門在族中並不是嫡系,後來沈父考中進士為官才算是發跡,不過京官豈是好當的,這些年來沈家在京中也就是那麼回事。
本來族人以為沈家入京為官一定能照撫他們,結果這些年來也不見銀地,又知得知沈氏是被休出門,個個指桑罵槐。沈氏回到老家本就沒想著嫁人,只想著靠著宗族做些生意,不至於被人欺負。
不想還沒等他們被外人欺負,這些個族人先來找他們麻煩。姐弟倆見這樣的狀況,也就收拾了行囊來了淮陽。淮陽商業發達,想謀生倒是容易。沈強得了自由,再不想回家的事,兩人直接在淮陽落了腳。沈氏給沈父寫了信,說明族中情況,並說了他們姐弟留在淮陽之事。京中呆不住,老家被欺負,在外反而更好些,沈父無法,跑都跑出來,也只得依著他們。
姐弟倆各自睡去,天剛亮沈強就去了鋪里,沈氏也早早起來,先把昨天沈強交來的帳目算完。一連幾日倒也清閒自在。這日才把帳目算清,不等吃中午飯,只聽外頭街上鑼鼓喧天鬧了起來。沈氏買的這處宅子是臨街的,平常在屋裡坐著倒也安靜,沒想到突然鬧了起來。
沈氏心生好奇,跟著丫頭婆子一起到門口觀圍,只見門口兩人馬相逢,呃,也可以說有人攔了迎親隊伍。新娘子也不在花轎中坐了,一身粉紅嫁衣挽著袖子就從轎中出來。
沈氏來淮陽一年,至少街坊領居都認得,這新娘子原是西街口布店老闆蔣大爺的老婆胡氏,大半年蔣大爺去世,胡氏無子也無女,二十來歲又年輕,她再嫁也屬平常。再看攔的那一方,卻是蔣大爺的弟弟蔣二爺,領著自家老婆和幾個堂弟。
蔣二太太叉著腰,張口就罵道:“你個剋死漢子的娼婦,漢子才死了半年,就己經耐不住要嫁人。”
“我呸。”胡氏一口啐在蔣二太太臉上,直接罵著道:“你又是個什麼東西,也站出來大模大樣的攔著我。”
隨即胡氏身後的周婆子走上前來,喊著道:“俗話說初嫁隨父母,再嫁隨自身,胡家娘子要嫁人,誰又管的了。倒是蔣二爺,你是她小叔子,攔著一個年輕少婦不讓嫁,你是圖什麼,是圖錢還是圖色,街坊領居都在,大家也來說道說道。”
周婆子聲音響亮,本來聽到動靜出來圍觀的就不少,這時人也就越發多了。蔣二爺拉了拉自家婆娘,上前道:“周婆子話說偏了,胡家娘子要嫁人,我如何敢攔。只是她嫁歸嫁,當日我哥哥留下來的東西她卻是不能帶走。”
胡氏接話道:“真是天地良心,我帶走什麼了,蔣家的田莊,家宅都好好在那裡放著,至於房契地契我家漢子剛咽氣就給了蔣家族裡,里長為證,家人長輩都在跟前。我現在帶走的不過是我當日帶來的嫁妝,還有這些年我嫁過來置辦的衣服首飾,怎麼,蔣二爺,莫不是這些東西你也讓我留下!!”
蔣二太太罵著道:“誰不知道你胡家窮的丁當響,生了女兒只是換銀子賣。你看看你身後這些個箱籠,你家陪嫁起嗎?”
胡氏剛想插嘴,只見身後蔣舅爺走了出來,道:“這話就左了,二外甥,胡家娘子再嫁本就是我說的親事,她的這些東西也是你舅母看著收拾妥當。田莊地契都己經交了族長,里長為證。胡家娘子與你大哥夫妻一場,燒埋哭喪,臨走之時帶了自己的衣服首飾總不為過,就是說破天去也能說的過。”
蔣二爺看自家娘舅出面,就知事情麻煩了,當日蔣大爺這才倒頭,蔣二爺就看中兄長家裡錢財。只是胡氏何其聰明,蔣大爺病的時候就把店賣了,銀子握在手中。後來不等蔣二爺去家裡尋錢,胡氏先把家中田契房契給了族長,讓蔣二爺跺腳之餘也無法。
幾次想去找胡氏麻煩,但要論罵,蔣二太太罵她不過,撕打起來,胡氏身邊也有兩個丫頭,三個婆子,也未必會輸。要是蔣二爺出面,胡氏就要請族長里長做主,實在占不到上風。又聽說胡氏要嫁給年家大爺當二房,蔣二爺惹不起年家,並不敢上門找事,現在只想讓胡氏把東西錢財留下給他。
“娘舅何故幫著那娼婦說話,定是受了那娼婦好處。”蔣二太太喊著道,想到這大半年竟然沒從胡氏身上撈到一文錢,她就一肚子火,偏偏又打不過罵不過,更讓她窩著一口氣。
胡氏哭天抹淚起來,道:“我一個婦人死了漢子,漢子的一應錢財早就給了族裡,眾人皆知。我不過抬著我的嫁妝出門,沒想到我那天殺的小叔竟然還是不允,舅爺好心出面說話,竟然能如此毀謗他老人家。”
胡氏哭鬧起來,蔣二太太也不示弱,眼看著兩邊人馬就要打起來。蔣家的族長也終於來了,蔣族長早得了胡氏好處,這時候自然也是向著胡氏,再者胡氏將嫁入的又是年家,都不想得罪,三言兩語把蔣二爺喝了回去,又道:“你們兄弟分家之時,你們父親說的明白,錢財上再無相關,你家兄長就留下再多東西也與你無關。”
一番話把蔣二爺罵的直瞪眼,周婆子見狀趕緊扶著胡氏上了轎,小廝們抬起箱籠嫁妝,吹打起來,一行人逕自去了。
--------------------------------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這種掐架,非常直接非常慡。呃,解釋一下,要說正文裡頭思宸過的日子是紅樓夢那種級別的。那到番外沈氏這裡,也就是金瓶梅的檔次了。
第180章 赴宴
進入臘月,酒樓生意火爆起來,沈強一個人忙不來,沈氏也到店裡幫忙。自從生意上軌道之後,沈氏來店裡的時候並不多,不過相熟店傢伙計,常來的賓客大多都認得她。眾人心裡都明白,沈強是很能幹,但這家店能開起來靠的是這位沈大姐。
除了忙碌店裡,沈氏也開始準備過年事宜,去年過年她和沈強是在租的小院裡過的,帶著一房家人,沈氏手中倒是有錢。不過那時候初來淮陽,還不知道將來前途如何,又是外鄉人不敢絲豪露富,姐弟兩連件新衣服都沒敢做,年夜飯也吃的簡單。
今年情況不同,說在淮陽扎了根雖然說不上,但總算在淮陽站住腳了。她和沈強各作了幾身新衣,跟過來那一房家人每人兩身,連帶著四個小丫頭也是每人一身新,至於外頭夥計娘子,另有封賞。
沈氏從來不是小氣的老闆,一年時間酒樓能經營成這樣,多虧了夥計們。籠絡人心用情用心,更重要的是得用錢,沈氏跟沈強商議一番,把年終獎的數目也定了下來,又提前跟幾個家中人口不多的說好,大家一起過節。
年家的小廝突然送了貼來,臘月二十六是年太太生日,請沈氏過去。貼子是送到家裡的,沈氏和沈強剛到家,婆子就把貼子拿了上來。沈氏看看貼,笑了起來,道:“本想著年後也該下貼請請淮陽城中的女眷了,沒想到年太太卻是請了我。”
沈強寫了回貼,沈氏一邊打發小廝送去年家,又派了婆子去周婆子那裡一趟,讓明天周婆子拿著花箱過來一趟,她要挑兩件首飾。
天亮沈強去了酒樓,沈氏留在家裡,一則預備年太太生日賀禮,二則是等周婆子過來。挑首飾是藉口,年太太突然下了貼子,原由是什麼周婆子可能不知道,但年太太生日,會請誰,一般哪些人會去,以及年家現在的狀況,周婆子肯定知道。
早飯過後周婆子就提著花箱來了,沈氏命人奉上茶點,周婆子先吃了一杯茶,這才把花箱打開。周婆子手上並沒幾樣像樣的首飾,沈氏還是挑撿了一番,笑著又道:“昨天我收到年家的貼子,年太太生日讓我過去,我正不知道要穿戴什麼好呢?”
沈氏想了想道:“也得先看過江家姑娘才好,婚姻是大事,不得兒戲,打聽之後再說。”
沈強點點頭,又道:“姐姐老是操心我的婚姻,那姐姐自己可有什麼想法?”女人家總是要嫁人的,沈強知道沈氏是寒了心,不願意提及姻緣,但要是終身不嫁,將來要如何。
“還真是長進了,說起我來了。”沈氏說著,停了一下才道:“都說姻緣天定,凡事不得強求,我要真是命里無此運,再折騰一回被休出,那又如何。”
沈強當即不言語了。
當日韓家三爺把沈氏休出門,以沈家大爺之意是要告的,沈氏攔住他,休書都寫了,就是告了勉強維持婚姻,只怕將來也沒個好結果。不得己沈家忍了這口氣,想再給沈氏說門親,只是親事並沒那麼好說,沈家在京中本來就是數不著的人家,沈氏樣貌普通,又是被休出門,名聲不好。
最後還是沈大爺的主意,讓沈氏回老家去,老家有親友,離的遠打聽不到,另說一門親事。沈氏這一門在族中並不是嫡系,後來沈父考中進士為官才算是發跡,不過京官豈是好當的,這些年來沈家在京中也就是那麼回事。
本來族人以為沈家入京為官一定能照撫他們,結果這些年來也不見銀地,又知得知沈氏是被休出門,個個指桑罵槐。沈氏回到老家本就沒想著嫁人,只想著靠著宗族做些生意,不至於被人欺負。
不想還沒等他們被外人欺負,這些個族人先來找他們麻煩。姐弟倆見這樣的狀況,也就收拾了行囊來了淮陽。淮陽商業發達,想謀生倒是容易。沈強得了自由,再不想回家的事,兩人直接在淮陽落了腳。沈氏給沈父寫了信,說明族中情況,並說了他們姐弟留在淮陽之事。京中呆不住,老家被欺負,在外反而更好些,沈父無法,跑都跑出來,也只得依著他們。
姐弟倆各自睡去,天剛亮沈強就去了鋪里,沈氏也早早起來,先把昨天沈強交來的帳目算完。一連幾日倒也清閒自在。這日才把帳目算清,不等吃中午飯,只聽外頭街上鑼鼓喧天鬧了起來。沈氏買的這處宅子是臨街的,平常在屋裡坐著倒也安靜,沒想到突然鬧了起來。
沈氏心生好奇,跟著丫頭婆子一起到門口觀圍,只見門口兩人馬相逢,呃,也可以說有人攔了迎親隊伍。新娘子也不在花轎中坐了,一身粉紅嫁衣挽著袖子就從轎中出來。
沈氏來淮陽一年,至少街坊領居都認得,這新娘子原是西街口布店老闆蔣大爺的老婆胡氏,大半年蔣大爺去世,胡氏無子也無女,二十來歲又年輕,她再嫁也屬平常。再看攔的那一方,卻是蔣大爺的弟弟蔣二爺,領著自家老婆和幾個堂弟。
蔣二太太叉著腰,張口就罵道:“你個剋死漢子的娼婦,漢子才死了半年,就己經耐不住要嫁人。”
“我呸。”胡氏一口啐在蔣二太太臉上,直接罵著道:“你又是個什麼東西,也站出來大模大樣的攔著我。”
隨即胡氏身後的周婆子走上前來,喊著道:“俗話說初嫁隨父母,再嫁隨自身,胡家娘子要嫁人,誰又管的了。倒是蔣二爺,你是她小叔子,攔著一個年輕少婦不讓嫁,你是圖什麼,是圖錢還是圖色,街坊領居都在,大家也來說道說道。”
周婆子聲音響亮,本來聽到動靜出來圍觀的就不少,這時人也就越發多了。蔣二爺拉了拉自家婆娘,上前道:“周婆子話說偏了,胡家娘子要嫁人,我如何敢攔。只是她嫁歸嫁,當日我哥哥留下來的東西她卻是不能帶走。”
胡氏接話道:“真是天地良心,我帶走什麼了,蔣家的田莊,家宅都好好在那裡放著,至於房契地契我家漢子剛咽氣就給了蔣家族裡,里長為證,家人長輩都在跟前。我現在帶走的不過是我當日帶來的嫁妝,還有這些年我嫁過來置辦的衣服首飾,怎麼,蔣二爺,莫不是這些東西你也讓我留下!!”
蔣二太太罵著道:“誰不知道你胡家窮的丁當響,生了女兒只是換銀子賣。你看看你身後這些個箱籠,你家陪嫁起嗎?”
胡氏剛想插嘴,只見身後蔣舅爺走了出來,道:“這話就左了,二外甥,胡家娘子再嫁本就是我說的親事,她的這些東西也是你舅母看著收拾妥當。田莊地契都己經交了族長,里長為證。胡家娘子與你大哥夫妻一場,燒埋哭喪,臨走之時帶了自己的衣服首飾總不為過,就是說破天去也能說的過。”
蔣二爺看自家娘舅出面,就知事情麻煩了,當日蔣大爺這才倒頭,蔣二爺就看中兄長家裡錢財。只是胡氏何其聰明,蔣大爺病的時候就把店賣了,銀子握在手中。後來不等蔣二爺去家裡尋錢,胡氏先把家中田契房契給了族長,讓蔣二爺跺腳之餘也無法。
幾次想去找胡氏麻煩,但要論罵,蔣二太太罵她不過,撕打起來,胡氏身邊也有兩個丫頭,三個婆子,也未必會輸。要是蔣二爺出面,胡氏就要請族長里長做主,實在占不到上風。又聽說胡氏要嫁給年家大爺當二房,蔣二爺惹不起年家,並不敢上門找事,現在只想讓胡氏把東西錢財留下給他。
“娘舅何故幫著那娼婦說話,定是受了那娼婦好處。”蔣二太太喊著道,想到這大半年竟然沒從胡氏身上撈到一文錢,她就一肚子火,偏偏又打不過罵不過,更讓她窩著一口氣。
胡氏哭天抹淚起來,道:“我一個婦人死了漢子,漢子的一應錢財早就給了族裡,眾人皆知。我不過抬著我的嫁妝出門,沒想到我那天殺的小叔竟然還是不允,舅爺好心出面說話,竟然能如此毀謗他老人家。”
胡氏哭鬧起來,蔣二太太也不示弱,眼看著兩邊人馬就要打起來。蔣家的族長也終於來了,蔣族長早得了胡氏好處,這時候自然也是向著胡氏,再者胡氏將嫁入的又是年家,都不想得罪,三言兩語把蔣二爺喝了回去,又道:“你們兄弟分家之時,你們父親說的明白,錢財上再無相關,你家兄長就留下再多東西也與你無關。”
一番話把蔣二爺罵的直瞪眼,周婆子見狀趕緊扶著胡氏上了轎,小廝們抬起箱籠嫁妝,吹打起來,一行人逕自去了。
--------------------------------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這種掐架,非常直接非常慡。呃,解釋一下,要說正文裡頭思宸過的日子是紅樓夢那種級別的。那到番外沈氏這裡,也就是金瓶梅的檔次了。
第180章 赴宴
進入臘月,酒樓生意火爆起來,沈強一個人忙不來,沈氏也到店裡幫忙。自從生意上軌道之後,沈氏來店裡的時候並不多,不過相熟店傢伙計,常來的賓客大多都認得她。眾人心裡都明白,沈強是很能幹,但這家店能開起來靠的是這位沈大姐。
除了忙碌店裡,沈氏也開始準備過年事宜,去年過年她和沈強是在租的小院裡過的,帶著一房家人,沈氏手中倒是有錢。不過那時候初來淮陽,還不知道將來前途如何,又是外鄉人不敢絲豪露富,姐弟兩連件新衣服都沒敢做,年夜飯也吃的簡單。
今年情況不同,說在淮陽扎了根雖然說不上,但總算在淮陽站住腳了。她和沈強各作了幾身新衣,跟過來那一房家人每人兩身,連帶著四個小丫頭也是每人一身新,至於外頭夥計娘子,另有封賞。
沈氏從來不是小氣的老闆,一年時間酒樓能經營成這樣,多虧了夥計們。籠絡人心用情用心,更重要的是得用錢,沈氏跟沈強商議一番,把年終獎的數目也定了下來,又提前跟幾個家中人口不多的說好,大家一起過節。
年家的小廝突然送了貼來,臘月二十六是年太太生日,請沈氏過去。貼子是送到家裡的,沈氏和沈強剛到家,婆子就把貼子拿了上來。沈氏看看貼,笑了起來,道:“本想著年後也該下貼請請淮陽城中的女眷了,沒想到年太太卻是請了我。”
沈強寫了回貼,沈氏一邊打發小廝送去年家,又派了婆子去周婆子那裡一趟,讓明天周婆子拿著花箱過來一趟,她要挑兩件首飾。
天亮沈強去了酒樓,沈氏留在家裡,一則預備年太太生日賀禮,二則是等周婆子過來。挑首飾是藉口,年太太突然下了貼子,原由是什麼周婆子可能不知道,但年太太生日,會請誰,一般哪些人會去,以及年家現在的狀況,周婆子肯定知道。
早飯過後周婆子就提著花箱來了,沈氏命人奉上茶點,周婆子先吃了一杯茶,這才把花箱打開。周婆子手上並沒幾樣像樣的首飾,沈氏還是挑撿了一番,笑著又道:“昨天我收到年家的貼子,年太太生日讓我過去,我正不知道要穿戴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