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最後他們仍然無法掌握整個事件的全貌。這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這個事件是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之下發生的,而了解真實狀況的人卻沒有一個願意出來講話。警察畢竟也只是平凡的人,對於這麼異常的事件也無可奈何;而傳播媒體的報導只不過以警察所發表的為根本,再加油添醋,渲染一番罷了。 《棒槌學堂》

  讀者看到這裡或許會感到懷疑,既然事件關係者都不願意表明事情的真相,為什麼前文會說這是以真實事件為基礎所寫出來的作品呢?在這裡坦白地告訴各位吧!

  我就是實際“目睹”這個事件的人,我也是一九八七年四月,“迷路館”連環殺人事件的關係人之一。

  最後有一件事必須再做說明,作品中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大半都是捏造的名稱;我也是書中的人物之一,但並不以筆名“鹿谷門實”出現。

  到底書中的人物誰是鹿谷門實呢?

  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猜猜看!

  一九八八年夏

  鹿谷門實

  去年四月,“迷路館”所發生的真實殺人事件……。

  島田對這件事情了解得非常詳細,而且,對這件不尋常事件最後的解決方法,也知道得非常清楚。

  ——真實事件能以推理小說的方式再度出現嗎?——合上書,腦海里浮現出這位久未謀面的作者。

  ——到底葫蘆里賣些什麼藥呢?等先看了再說吧!——於是島田就開始讀起這本書。

  尾聲

  讀完了鹿谷門實所寫的“迷路館殺人”之後,島田微微發燒的腦袋始終無法停止思考。

  去年四月所發生的現實事件的“推理小說的再現”……

  殺死了五位男女,最後自殺的老作家……

  如“後記”中所說的,作品中的上場人物除了偵探島田潔除外,全部的人多多少少名字都有一些變動。雖說強調所寫的內容忠實地呈現了現實的事件,但是結果仍然和島田所知道的略有出入。

  最後,活著的人使用鑰匙逃出迷路館,他們報警之後,整個事件就交給了警察。警方因為這是一件不尋常的案子,而感到困惑不已。結果認定是館主(作品中成為“宮垣葉太郎”的老作家)殺人,傳播界立刻引起一陣騷動,過了很久以後才漸漸平靜下去……

  但是——。

  無論如何還是有點奇怪!——合上書,島田看著淡紫色的封面——到底他為什麼要寫這本小說?……作者鹿谷門實表示要追悼在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他們”,但是,竟然……真奇怪!一定是還有別的意圖吧!否則書中就有許多難以說明的不自然之處……。

  三天之後——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星期一。

  在福岡縣福岡市內一家飯店的餐廳里,島田和鹿谷門實共進晚餐。

  鹿谷現在住在東京,但是從今天起他預定到九州來,為下一個作品收集資料。這是三天前島田打電話給他時得知的,於是就和久未謀面的鹿谷相約在這裡。

  “趕快進入主題吧!大師!”

  一邊閒聊,一邊吃飯,等咖啡端出時,島田立即這麼說。對方一定早就料到他的目的了,笑著說:“今天的主題是那本小說吧!”對方故意用很正經的口氣說著,眼睛看著島田放在桌子上的“迷路館殺人”。

  “你送我這本書之後,我立刻就將它讀完了。雖說這是以實際的事件為基礎的,不過,以一本推理小說來看它的話,這確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作品。”

  “不用捧我了!這樣不太像你的個性吧!前天在電話中不是說有很多問題嗎?”

  “嗯——確實是這樣的!”島田伸手去拿香菸盒。“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有些地方一直沒有辦法釋懷,在電話里又沒有好好和你談過,所以想利用這個機會向你請教。可以嗎?大師!”

  “可不可以別再叫我大師了?”鹿谷喝了一口咖啡說,“聽起來很刺耳!”

  “喔?這樣不是很好嗎?大師!”島田緩緩地說,“你馬上就會習慣!”

  “我不認為會習慣!”

  島田搔搔頭,覺得對方的表情看起來還頗愉快的,就點起了一根煙:“我想問的這件事情是——在小說‘迷路館殺人’中,為什麼要故意造成讀者對作品中人物的誤解呢?”

  “啊!還是有破綻嗎?”

  “我只是覺得很奇怪,又有一點點生氣,因為這一點點的知識我還具備著!”

  “啊!你說得是!”

  “雖然沒有虛假的記述,但是每一個地方都說得很曖昧。而且,你前文已經說過這是‘現實事件的再現’,就不應該使用這種曖昧的寫法吧?大師!”

  “說得有理,如果腦子裡先有了事實、與不事實的概念,就會對這裡特別注意。”

  “確實!”島田點點頭,“如果要嚴格挑剔的話,想要完全按照實事來敘述是相當困難的。例如,在‘序曲’最後的部分。‘當然宇多山是絕對料想不到,這竟然是他和宮垣葉太郎最後一次交談的機會。’……是的,以宇多山的立場看來,這確實是“最後的機會”。不過,這等於事先告訴讀者宮垣的死。然後,在第二章,客人和宮垣面對面的場面——,不是說宮垣自殺了嗎?但對宮垣的身體也沒有使用‘屍體’這個字眼來稱呼,而且也經常不稱佐藤辰夫為‘醫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