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剛說完,就聽他的侍從扶起一名女子,“世子,她斷氣了。”
穠輝一驚,險些沒跌下去,“死……死了?”
“無法無天。”劉嵐勾挑的鳳目一凜,臉上全是怒色,卻又無可奈何,“皇嫂……”
香年和其他三位侍女漸漸甦醒,瞠目看著身體冰冷的姐妹,抑制不住地輕泣起來。
“這筆帳,南循王府會記著。”穠輝道。最後掃一眼死去侍女的屍身,她暗自惱恨,若她呆在王府不出門,應該不會發生今晚的事情吧。
“以在下愚見,皇嫂還是回王府的好。”劉嵐直言道。
穠輝點頭,當即收拾東西回了王府。
朝陽初冉,劃破初春雲層,如豆蔻少女拂簾外望,羞澀而溫柔。
一夜未眠,穠輝撫著脹痛的額,倚在錦緞滿繡卉糙的臨窗小榻上,心事滿腹。王府果真很安全,黎明,她隱隱聽到侍衛換崗的聲音,整齊、快速、神出鬼沒,想來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羽林衛吧。
“王妃,符川來訪。”才梳洗完畢,侍女就捧了名貼進來。
“快請。”穠輝道,他雖是繼母符氏的哥哥,但對沈家各房的子女都不算壞的,論起來,也擔得起叫他一聲舅父。
王府正廳,符川一進來便朝穠輝施大禮,甚是恭敬。
“舅父免禮,坐。”
“謝王妃娘娘。”符川一身玄色綢衣,髯須打理的乾淨利索,落了座,接住侍女奉上來的細瓷茶碗,欲言又止。
“舅父有話不妨直說。”穠輝道。
“娘娘近來接到家裡的信箋沒有?”他搖搖頭,嘆口氣。事了?”
“也不是什麼大事,娘娘問起來,小人便多個嘴,左不過是澗兒的通房生的丫頭沒了,翠絲姑娘說是藎姨娘下的手,你父親護著姨娘,澗兒
穠輝眉心漸鎖:“父親年前來過一封書信,家裡可是出一氣之下離開家,不知所蹤,唉,偏偏禍不單行,芩姑娘又鬧起來,鐵了心要做姑子,老太太氣的臥床不起,家裡雞飛狗跳,算是沒安寧日子……”
“王爺可有到達循州?”穠輝半天才問出一句似是毫不相關的話來。
符川的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大乾的兵馬在邊境上和洪利對峙,王爺就算有心也顧不上啊。”
穠輝一頓,她本就無意劉摯為她處理家事,剛才也不怎的,忽然就問起他來,緩了口氣,她道:“舅父的意思,可是讓我寫信回去寬慰老太太和太太。”
“小人的意思是讓娘娘勸勸你父親,別為了一個小妾毀了半生清譽。”他道。
穠輝起先沒想到這一層意思上,彎彎繞繞轉過來之後,她這才瞭然,大概沈叔倫又和符氏鬧翻,符川心疼妹子,不得已才向她開口的。
“是啊,歸根結底都是姨娘們鬧的,我這就給父親修書。”她無奈一笑。
送走符川,她沒急著寫信回去,而是去了碧水苑。那裡早就人去樓空,守門的侍衛也撤了,只有兩個小丫鬟在裡面閒坐磕牙。
“人是王爺接走的嗎?”穠輝意指夷君和夷蠻。
“回王妃,奴婢不知。”
不用問,穠輝也知道劉摯走的時候帶走了夷蠻姐弟,想起昨晚的事兒,她心頭一酸,眸子凝滯住。
他肯帶他們走,卻要將她留在京中,到底是擔心她還是待她冷漠,她樂觀不起來。
去往循州的官道上,一輛兩匹高大駿馬駕的馬車緩慢走著,裡面的人似乎不急著趕路,而是慢悠悠欣賞沿途的景致。
隨著一聲嬰孩嘹亮的啼哭,前面騎馬而行的男人忙回頭下馬,朝馬車裡道:“娘子,孩兒怎麼了?”
一張艷色傾城的臉挑簾探出來:“驍侍衛,你家小公子餓了。”說話的是夷君,裡面在哄嬰孩的是驍功的妻子顧氏。
年前驍功押著夷蠻進京,半路上夷蠻用迷香把人放倒,本可以殺了他的,一時不忍,便將他安置在客棧里,他醒來後,一路追到京城,箇中曲曲折折,後來夷蠻被劉摯所救,他怕家眷被殺,闖入王府企圖再次擄人,被侍衛拿住,劉摯收了他,將他的家眷一併暗地裡弄出來,這不,他們要趕往循州去安身。
☆、廝殺
“驍大哥,我去前面買點米粉。”馬車後面轉過來一名戴面具的男子,他的身形較弱,騎的馬也甚是矮小。
“蠻弟,你小心點兒,速去速回。”奕君朝向他道。
“多謝。”驍功不客氣地道,他得護衛著女眷,雖說一路上還算順利,但也不能對山賊土匪掉以輕心。
半個時辰之後,奕蠻掣馬回來,一把將手上的東西塞進馬車裡,急促道:“快走。”
“出什麼事了?”驍功一邊催馬一邊問。
“說是通往京城的官道被知府奉命封鎖,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封鎖官道?”驍功大驚,“是否京城有變?”
太陽已經西落,暮色蒼茫,寒氣自地下開始上侵。
奕蠻不在官場,反應遲鈍了些,他緊了緊袍衫,面向北邊:“王妃還留在京城。”
“公子,咱們已經離開京城十多天了,就算趕回去,也無濟於事。“顧氏探出頭來道。
“你帶她們慢慢走,我快馬趕回循州報信。“驍功嚴肅地道。
“京城若是有變,南循王爺說不定一早得到消息……”奕君道,“就算太子要篡位,也不敢對王妃如何。”她篤定地道。
劉夷的為人,她再清楚不過,打著賢明仁義的名聲上位,若一得了天下就對皇嫂不利,豈不是自毀根基。
“太子不會反。”驍功道,“我最擔心的是玳王殿下。”
奕蠻聞聽劉斑之名,不禁變了臉色,“玳王無兵無權,拿什麼造反?”
“臨江王蓄謀久已。”來不及多說,他扔下一袋子金銀,“事情太過湊巧,我必須趕回去向王爺報信。”
顧氏想勸丈夫人微言輕,不要摻合朝廷的事兒,打起帘子卻見一騎塵土飛揚,瞬間就蹤影不見。
“嫂夫人莫要驚慌,這裡已近循州境地,咱們小心往前走就是。”奕蠻安慰她道,囑咐車夫繼續趕路。
滇國邊境的山丘上,馬長鳴,聲嘶嘶,不安的馬蹄踩踏著枯黃的植物,黑壓壓中,一片旌旗迎風飄舞。
不遠處,就是滇國大將洪利的軍隊,同樣是彪悍的駿馬,遮蔽天空的旌旗,兩軍對峙起來,各方都是氣勢雄壯,不讓輸贏。
身穿黑色厚重盔甲,頭戴青銅面具,劉摯目光深沉地望著前方,許久,他沉聲道:“若硬攻下去,雙方殊死較量,耗時很長,不是上策。”
頭戴武盔的文季瑤靜默一陣子,道:“臣的意思是屯兵於此即可,未必真要進攻。”
劉摯未作回應。他父皇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諸皇子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趁此機會,給他兵馬,讓他在滇國內亂中渾水摸魚一把,日後自然要比諸皇子有底氣些。
穠輝一驚,險些沒跌下去,“死……死了?”
“無法無天。”劉嵐勾挑的鳳目一凜,臉上全是怒色,卻又無可奈何,“皇嫂……”
香年和其他三位侍女漸漸甦醒,瞠目看著身體冰冷的姐妹,抑制不住地輕泣起來。
“這筆帳,南循王府會記著。”穠輝道。最後掃一眼死去侍女的屍身,她暗自惱恨,若她呆在王府不出門,應該不會發生今晚的事情吧。
“以在下愚見,皇嫂還是回王府的好。”劉嵐直言道。
穠輝點頭,當即收拾東西回了王府。
朝陽初冉,劃破初春雲層,如豆蔻少女拂簾外望,羞澀而溫柔。
一夜未眠,穠輝撫著脹痛的額,倚在錦緞滿繡卉糙的臨窗小榻上,心事滿腹。王府果真很安全,黎明,她隱隱聽到侍衛換崗的聲音,整齊、快速、神出鬼沒,想來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羽林衛吧。
“王妃,符川來訪。”才梳洗完畢,侍女就捧了名貼進來。
“快請。”穠輝道,他雖是繼母符氏的哥哥,但對沈家各房的子女都不算壞的,論起來,也擔得起叫他一聲舅父。
王府正廳,符川一進來便朝穠輝施大禮,甚是恭敬。
“舅父免禮,坐。”
“謝王妃娘娘。”符川一身玄色綢衣,髯須打理的乾淨利索,落了座,接住侍女奉上來的細瓷茶碗,欲言又止。
“舅父有話不妨直說。”穠輝道。
“娘娘近來接到家裡的信箋沒有?”他搖搖頭,嘆口氣。事了?”
“也不是什麼大事,娘娘問起來,小人便多個嘴,左不過是澗兒的通房生的丫頭沒了,翠絲姑娘說是藎姨娘下的手,你父親護著姨娘,澗兒
穠輝眉心漸鎖:“父親年前來過一封書信,家裡可是出一氣之下離開家,不知所蹤,唉,偏偏禍不單行,芩姑娘又鬧起來,鐵了心要做姑子,老太太氣的臥床不起,家裡雞飛狗跳,算是沒安寧日子……”
“王爺可有到達循州?”穠輝半天才問出一句似是毫不相關的話來。
符川的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大乾的兵馬在邊境上和洪利對峙,王爺就算有心也顧不上啊。”
穠輝一頓,她本就無意劉摯為她處理家事,剛才也不怎的,忽然就問起他來,緩了口氣,她道:“舅父的意思,可是讓我寫信回去寬慰老太太和太太。”
“小人的意思是讓娘娘勸勸你父親,別為了一個小妾毀了半生清譽。”他道。
穠輝起先沒想到這一層意思上,彎彎繞繞轉過來之後,她這才瞭然,大概沈叔倫又和符氏鬧翻,符川心疼妹子,不得已才向她開口的。
“是啊,歸根結底都是姨娘們鬧的,我這就給父親修書。”她無奈一笑。
送走符川,她沒急著寫信回去,而是去了碧水苑。那裡早就人去樓空,守門的侍衛也撤了,只有兩個小丫鬟在裡面閒坐磕牙。
“人是王爺接走的嗎?”穠輝意指夷君和夷蠻。
“回王妃,奴婢不知。”
不用問,穠輝也知道劉摯走的時候帶走了夷蠻姐弟,想起昨晚的事兒,她心頭一酸,眸子凝滯住。
他肯帶他們走,卻要將她留在京中,到底是擔心她還是待她冷漠,她樂觀不起來。
去往循州的官道上,一輛兩匹高大駿馬駕的馬車緩慢走著,裡面的人似乎不急著趕路,而是慢悠悠欣賞沿途的景致。
隨著一聲嬰孩嘹亮的啼哭,前面騎馬而行的男人忙回頭下馬,朝馬車裡道:“娘子,孩兒怎麼了?”
一張艷色傾城的臉挑簾探出來:“驍侍衛,你家小公子餓了。”說話的是夷君,裡面在哄嬰孩的是驍功的妻子顧氏。
年前驍功押著夷蠻進京,半路上夷蠻用迷香把人放倒,本可以殺了他的,一時不忍,便將他安置在客棧里,他醒來後,一路追到京城,箇中曲曲折折,後來夷蠻被劉摯所救,他怕家眷被殺,闖入王府企圖再次擄人,被侍衛拿住,劉摯收了他,將他的家眷一併暗地裡弄出來,這不,他們要趕往循州去安身。
☆、廝殺
“驍大哥,我去前面買點米粉。”馬車後面轉過來一名戴面具的男子,他的身形較弱,騎的馬也甚是矮小。
“蠻弟,你小心點兒,速去速回。”奕君朝向他道。
“多謝。”驍功不客氣地道,他得護衛著女眷,雖說一路上還算順利,但也不能對山賊土匪掉以輕心。
半個時辰之後,奕蠻掣馬回來,一把將手上的東西塞進馬車裡,急促道:“快走。”
“出什麼事了?”驍功一邊催馬一邊問。
“說是通往京城的官道被知府奉命封鎖,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封鎖官道?”驍功大驚,“是否京城有變?”
太陽已經西落,暮色蒼茫,寒氣自地下開始上侵。
奕蠻不在官場,反應遲鈍了些,他緊了緊袍衫,面向北邊:“王妃還留在京城。”
“公子,咱們已經離開京城十多天了,就算趕回去,也無濟於事。“顧氏探出頭來道。
“你帶她們慢慢走,我快馬趕回循州報信。“驍功嚴肅地道。
“京城若是有變,南循王爺說不定一早得到消息……”奕君道,“就算太子要篡位,也不敢對王妃如何。”她篤定地道。
劉夷的為人,她再清楚不過,打著賢明仁義的名聲上位,若一得了天下就對皇嫂不利,豈不是自毀根基。
“太子不會反。”驍功道,“我最擔心的是玳王殿下。”
奕蠻聞聽劉斑之名,不禁變了臉色,“玳王無兵無權,拿什麼造反?”
“臨江王蓄謀久已。”來不及多說,他扔下一袋子金銀,“事情太過湊巧,我必須趕回去向王爺報信。”
顧氏想勸丈夫人微言輕,不要摻合朝廷的事兒,打起帘子卻見一騎塵土飛揚,瞬間就蹤影不見。
“嫂夫人莫要驚慌,這裡已近循州境地,咱們小心往前走就是。”奕蠻安慰她道,囑咐車夫繼續趕路。
滇國邊境的山丘上,馬長鳴,聲嘶嘶,不安的馬蹄踩踏著枯黃的植物,黑壓壓中,一片旌旗迎風飄舞。
不遠處,就是滇國大將洪利的軍隊,同樣是彪悍的駿馬,遮蔽天空的旌旗,兩軍對峙起來,各方都是氣勢雄壯,不讓輸贏。
身穿黑色厚重盔甲,頭戴青銅面具,劉摯目光深沉地望著前方,許久,他沉聲道:“若硬攻下去,雙方殊死較量,耗時很長,不是上策。”
頭戴武盔的文季瑤靜默一陣子,道:“臣的意思是屯兵於此即可,未必真要進攻。”
劉摯未作回應。他父皇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諸皇子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趁此機會,給他兵馬,讓他在滇國內亂中渾水摸魚一把,日後自然要比諸皇子有底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