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胡艷麗的案子背後看來很複雜呀!”丁劍英感慨地說。
“辦這個案子,我的壓力很大。市局的班子要求我們保守秘密,不許對新聞媒體透露一個字。”肖劍無奈地說。
“自從發生‘李張大案’後,多虧有市委書記魏正隆掌舵,不然,東州的老百姓非鬧起來不可。這次銀街工程魏正隆和薛元清的分歧很大。薛元清為了出政績、上形象,一意孤行,致使群眾對政府的意見越來越大。”林大勇情緒激動地說。
“我看這屆政府還不如上屆,老百姓對上屆政府還是念念不忘。”錢剛感慨地說。
“錢哥,話不能這麼說,上屆政府畢竟是腐敗了。”我嘆息道。
“凡事都有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腐敗本身是可惡,但腐敗的責任不能全部由腐敗分子承擔。”丁劍英旗幟鮮明地說。
“劍英,你的意思是腐敗問題應該標本兼治,更重要的是從根兒上解決。”林大勇插嘴說。“本來嘛,沒有監督的權力,或者說形同虛設的監督,必然產生腐敗,人不是神,任何人在條件絕對允許的情況下,都可能犯罪。你說是不是劍英?”錢剛附和道。
丁劍英笑了笑未置可否。
一箱啤酒很快就喝光了,林大勇又要了十瓶。大家很談得來,難免多喝幾杯。
“大勇,聽說市政府把幼兒園拆了蓋澡堂子了?”唐宋饒有興趣地問。
“市政府幼兒園可是東州市著名的幼兒園,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我插嘴說。
“可不是嘛,我孩子就在這所幼兒園學習了三年。”林大勇無可奈何地說。
“聽說是薛市長的意思?大勇,你給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唐宋不依不饒地問。
“市政府原來的浴池臨街,辦公廳為了搞福利租出去搞成超市了。機關幹部對洗不上澡意見很大,嚷嚷著讓市政府重修澡堂子。意見反饋到薛市長那兒,薛市長說,反正市政府早晚要搬遷,先把幼兒園停了,改成浴池,等市政府搬遷後,再修個更好的幼兒園。這事就這麼定了。結果機關幹部的意見更大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把孩子送到哪兒好,為了找幼兒園直發愁。意見又反饋到薛元清那兒,他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孩子在幼兒園的機關幹部畢竟是少數,少數人服從多數人的利益,還是先修澡堂子吧。”林大勇說起來像講評書一樣。
“這薛元清簡直是農民。”肖劍聽後氣憤地罵道。
離開東州漁港二部,肖劍開車送我回家。在車上,肖劍鄭重地對我說:“雷默,我知道你和小牧好,小牧的死你很難過,小牧也是我多年的朋友,我向你保證,無論這個案子有多大壓力,我都會盡全力去破這個案子,為小牧和他女兒報仇。”
我聽了肖劍的話,心裡熱乎乎的,我提醒說:“肖劍,小牧這個案子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刑事案,這個案件的背景一定很複雜。”
66、貴人
上次在一起吃飯時,丁劍英告訴我,他的父親也得了腦瘤,是惡性的,沒有做開顱手術,而是在省腫瘤醫院做的x刀,效果不錯。他答應幫忙聯繫一下,可是一直沒有回音。母親為父親的病操碎了心,我想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緩解父親的痛苦。我給丁劍英打電話時,他正在開董事會,他小聲在電話里說:“雷默,晚上我請你到杜鵑館吃飯,我讓你見一個人。”說完掛斷了電話。我不知道丁劍英讓我見的是什麼人,也不好問,只好等。
晚上六點鐘,我開車來到東廟杜鵑館。東廟在東州號稱韓餐一條街,這裡的大小飯店、歌廳、桑拿浴大多是韓國外商投資的,只有一家餐廳叫杜鵑館是北韓投資的。這裡的生意火得很。據說來吃飯的人大多是韓國人。
我走進二樓杜鵑館的大廳,人聲鼎沸,座無虛席。丁劍英靠窗坐著,見我進來使勁向我揮手,我走過去坐下。
“雷默,來過這兒嗎?”丁劍英一邊讓服務小姐倒茶,一邊問我。
“沒來過。”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這些女孩兒都是平壤歌舞團精心挑選的,你看不僅漂亮,而且能歌善舞,一會兒還有表演呢。”
“丁哥,怎麼想起來選在這兒吃飯了?”我好奇地問。
“一會兒,我給你介紹的朋友是朝鮮族人。”
“這位朋友是幹什麼的?”我又問。
“他叫樸素,也是通過給我父親看病認識的,現在是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的副主任,留美的博士,已經開了五千多個腦袋了,是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開顱手術死亡率最低的。”
正說著,走過來一位十分英俊的中年男人,戴著眼鏡。
“對不起,丁總,我來晚了。”中年男人禮貌地說。
“雷默,這位就是我的好朋友樸素,”丁劍英趕緊起身介紹說,“這位是雷默,也是我的好朋友。”
三個人寒暄後一起落座。丁劍英開始點菜。菜上齊後,樸素要了兩瓶五糧液酒。看得出來,朴主任是愛喝白酒的。丁劍英要了七八個菜,對我口味的只有辣白菜和海鮮湯。不過樸素很愛吃。樸素是一個非常樸實、熱情、和藹的人,一點名醫的架子也沒有。說實在的,我對外科的醫生都很尊重,內科可以濫竽充數,外科則要靠真本事。應該說,樸素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卻看不出一點狂傲。這不免令我肅然起敬。
“朴主任,開顱手術的死亡率最低是個什麼概念?”席間,我開門見山地問。
“百分之零點七五。”樸素很自信地說。
“朴主任,你是在哪兒學的醫?”我又問。
“我是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碩士畢業,畢業後分配到省腫瘤醫院,後來單位公派我去美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我的導師是全國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華卜之先生,老人家病逝前有遺囑,將遺體捐獻給醫院,點名讓我解剖他的頭。當時我是含著眼淚將老師的頭解剖的。哪天你可以去我的實驗室看看,我一直保存著我老師的大腦。”
“這事在《清江日報》上進行了長篇報導。”丁劍英補充說。
我聽了以後內心世界受到強烈震撼。眼前這位英俊樸實的外科醫生,實際上是一個將生死看得很唯物的人,他幾乎每天都面對人的生死,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才這樣平和。我向他認真地介紹了父親的病情。他未表態,只是堅持說吃完飯後一起去看看我父親,同時看看核磁共振的片子。我感動了,第一次見面他對朋友就這樣負責,是我沒有想到的。
“雷默,樸素是我認識的朋友中唯一可以看出本色的人。”丁劍英讚嘆道。
丁劍英對樸素的評價是很高的,但並不過分。有人說,改革開放以前的女孩漂不漂亮,全憑個人實力。我見到樸素就有這樣一種感覺,樸素是我生來見到的一個純粹的人。由於相見恨晚,我們三個人喝了兩瓶白酒,又每人喝了一瓶啤酒才散。
丁劍英自己開車走了。樸素上了我的車。東廟一條街燈紅酒綠,橫豎閃爍的霓虹燈映透的全是朝鮮族文字,仿佛到了韓國漢城。記得李國藩活著的時候,由於這條街色情活動猖獗,市公安局局長在市政府常務會上提出要嚴厲整治這條街。李國藩當場把臉陰下來說:“這條街誰也不許動,就讓它順其自然地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這條街沒用政府一分錢卻發展成為東州市最有檔次、最有活力的一條街。
我和樸素來到父親家。父親這兩天痛風病犯了,兩條腿腫得厲害,行動不太方便,前兩天楊娜找了一位老中醫開了個方子,效果很不錯,但兩條腿還是疼。母親開了門,見到我和樸素很高興。我向母親介紹了樸素。母親很熱情地把樸素讓到了父親的屋裡。父親正在床上坐著打電話,見我們進來父親趕緊掛斷了電話。樸素熱情地與父親握手。父親聽說樸素是特意來看他的病情的,連聲道謝。
樸素詢問了父親的病情,用藥情況,又仔細看了核磁共振片子。然後客觀地說:“大爺,您老的精神頭挺好,但病情有發展,還是儘快做手術好,不然再發展下去,您老就要遭罪了。”父親一聽要做手術,有些打怵,解釋自己吃藥控制得很好,很長時間沒抽了。
樸素聽後笑了笑說:“大爺,要相信科學,您老好好休息吧,我告辭了。”父親握著樸素的手,好久才鬆開。
從父親家出來,樸素對我說:“雷默,大爺的病越快做手術越好,不能再拖了,從核磁共振片上看,瘤子比兩年前長了一點二厘米,已經是四點二厘米了,太大了,超過五厘米就不能做了。目前,我做這個手術有十成的把握。問題是抓緊解決痛風問題,讓老人恢復體力。”聽了樸素的話,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樸素簡直是上帝派來救我父親的,丁劍英就是上帝。
67、秋楓秋蘭
父親的痛風遲遲不好,開顱手術就不能做,我心急如焚,跑遍了東州的藥房,想尋到一種特效藥。說來也巧,我到方圓大藥房中藥櫃檯打聽有沒有這種藥時,賣藥的小姐看著我直發呆。
“你怎麼這麼看著我?”我冒昧地問。
“大哥,我怎麼看你面熟啊,你是不是姓雷呀?”她驚異地問……
“對呀,你怎麼知道?”我更加納悶了。
“你叫雷默吧?你們家走‘五七’時在劉家窩棚住過兩年?”
“對呀。”
“大哥,你不認識我了?你小時候還讓我爸看過病呢。”
“你是秋蘭?”我一下子想起來了,驚訝地問。
“對呀,我就是秋蘭,我們小時候還在一起玩過過家家呢!”秋蘭興奮地說。
“你爸媽可好?”我也高興地問。
“我爸媽都過世了。”
“那你哥秋楓呢?”
“自己開診所呢,我哥繼承了我爸的事業,現在也是遠近聞名的中醫了。”
“你們家的醫術可是祖傳的,你爸可是有大本事的人。”
“我哥把我爸的本事都學到手了,還有了新的創新。大叔、大嬸的身體好嗎?”
“我媽身體還好,只是我爸身體不好,不僅得了痛風,還長了腦膜瘤。”
“我哥治痛風是一絕,我給他打電話,你抽空去他那兒一趟吧。保證大叔藥到病除。”
我一聽,高興極了,對秋蘭說:“改天請你吃飯。”
“辦這個案子,我的壓力很大。市局的班子要求我們保守秘密,不許對新聞媒體透露一個字。”肖劍無奈地說。
“自從發生‘李張大案’後,多虧有市委書記魏正隆掌舵,不然,東州的老百姓非鬧起來不可。這次銀街工程魏正隆和薛元清的分歧很大。薛元清為了出政績、上形象,一意孤行,致使群眾對政府的意見越來越大。”林大勇情緒激動地說。
“我看這屆政府還不如上屆,老百姓對上屆政府還是念念不忘。”錢剛感慨地說。
“錢哥,話不能這麼說,上屆政府畢竟是腐敗了。”我嘆息道。
“凡事都有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腐敗本身是可惡,但腐敗的責任不能全部由腐敗分子承擔。”丁劍英旗幟鮮明地說。
“劍英,你的意思是腐敗問題應該標本兼治,更重要的是從根兒上解決。”林大勇插嘴說。“本來嘛,沒有監督的權力,或者說形同虛設的監督,必然產生腐敗,人不是神,任何人在條件絕對允許的情況下,都可能犯罪。你說是不是劍英?”錢剛附和道。
丁劍英笑了笑未置可否。
一箱啤酒很快就喝光了,林大勇又要了十瓶。大家很談得來,難免多喝幾杯。
“大勇,聽說市政府把幼兒園拆了蓋澡堂子了?”唐宋饒有興趣地問。
“市政府幼兒園可是東州市著名的幼兒園,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我插嘴說。
“可不是嘛,我孩子就在這所幼兒園學習了三年。”林大勇無可奈何地說。
“聽說是薛市長的意思?大勇,你給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唐宋不依不饒地問。
“市政府原來的浴池臨街,辦公廳為了搞福利租出去搞成超市了。機關幹部對洗不上澡意見很大,嚷嚷著讓市政府重修澡堂子。意見反饋到薛市長那兒,薛市長說,反正市政府早晚要搬遷,先把幼兒園停了,改成浴池,等市政府搬遷後,再修個更好的幼兒園。這事就這麼定了。結果機關幹部的意見更大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把孩子送到哪兒好,為了找幼兒園直發愁。意見又反饋到薛元清那兒,他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孩子在幼兒園的機關幹部畢竟是少數,少數人服從多數人的利益,還是先修澡堂子吧。”林大勇說起來像講評書一樣。
“這薛元清簡直是農民。”肖劍聽後氣憤地罵道。
離開東州漁港二部,肖劍開車送我回家。在車上,肖劍鄭重地對我說:“雷默,我知道你和小牧好,小牧的死你很難過,小牧也是我多年的朋友,我向你保證,無論這個案子有多大壓力,我都會盡全力去破這個案子,為小牧和他女兒報仇。”
我聽了肖劍的話,心裡熱乎乎的,我提醒說:“肖劍,小牧這個案子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刑事案,這個案件的背景一定很複雜。”
66、貴人
上次在一起吃飯時,丁劍英告訴我,他的父親也得了腦瘤,是惡性的,沒有做開顱手術,而是在省腫瘤醫院做的x刀,效果不錯。他答應幫忙聯繫一下,可是一直沒有回音。母親為父親的病操碎了心,我想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緩解父親的痛苦。我給丁劍英打電話時,他正在開董事會,他小聲在電話里說:“雷默,晚上我請你到杜鵑館吃飯,我讓你見一個人。”說完掛斷了電話。我不知道丁劍英讓我見的是什麼人,也不好問,只好等。
晚上六點鐘,我開車來到東廟杜鵑館。東廟在東州號稱韓餐一條街,這裡的大小飯店、歌廳、桑拿浴大多是韓國外商投資的,只有一家餐廳叫杜鵑館是北韓投資的。這裡的生意火得很。據說來吃飯的人大多是韓國人。
我走進二樓杜鵑館的大廳,人聲鼎沸,座無虛席。丁劍英靠窗坐著,見我進來使勁向我揮手,我走過去坐下。
“雷默,來過這兒嗎?”丁劍英一邊讓服務小姐倒茶,一邊問我。
“沒來過。”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這些女孩兒都是平壤歌舞團精心挑選的,你看不僅漂亮,而且能歌善舞,一會兒還有表演呢。”
“丁哥,怎麼想起來選在這兒吃飯了?”我好奇地問。
“一會兒,我給你介紹的朋友是朝鮮族人。”
“這位朋友是幹什麼的?”我又問。
“他叫樸素,也是通過給我父親看病認識的,現在是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的副主任,留美的博士,已經開了五千多個腦袋了,是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開顱手術死亡率最低的。”
正說著,走過來一位十分英俊的中年男人,戴著眼鏡。
“對不起,丁總,我來晚了。”中年男人禮貌地說。
“雷默,這位就是我的好朋友樸素,”丁劍英趕緊起身介紹說,“這位是雷默,也是我的好朋友。”
三個人寒暄後一起落座。丁劍英開始點菜。菜上齊後,樸素要了兩瓶五糧液酒。看得出來,朴主任是愛喝白酒的。丁劍英要了七八個菜,對我口味的只有辣白菜和海鮮湯。不過樸素很愛吃。樸素是一個非常樸實、熱情、和藹的人,一點名醫的架子也沒有。說實在的,我對外科的醫生都很尊重,內科可以濫竽充數,外科則要靠真本事。應該說,樸素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卻看不出一點狂傲。這不免令我肅然起敬。
“朴主任,開顱手術的死亡率最低是個什麼概念?”席間,我開門見山地問。
“百分之零點七五。”樸素很自信地說。
“朴主任,你是在哪兒學的醫?”我又問。
“我是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碩士畢業,畢業後分配到省腫瘤醫院,後來單位公派我去美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我的導師是全國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華卜之先生,老人家病逝前有遺囑,將遺體捐獻給醫院,點名讓我解剖他的頭。當時我是含著眼淚將老師的頭解剖的。哪天你可以去我的實驗室看看,我一直保存著我老師的大腦。”
“這事在《清江日報》上進行了長篇報導。”丁劍英補充說。
我聽了以後內心世界受到強烈震撼。眼前這位英俊樸實的外科醫生,實際上是一個將生死看得很唯物的人,他幾乎每天都面對人的生死,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才這樣平和。我向他認真地介紹了父親的病情。他未表態,只是堅持說吃完飯後一起去看看我父親,同時看看核磁共振的片子。我感動了,第一次見面他對朋友就這樣負責,是我沒有想到的。
“雷默,樸素是我認識的朋友中唯一可以看出本色的人。”丁劍英讚嘆道。
丁劍英對樸素的評價是很高的,但並不過分。有人說,改革開放以前的女孩漂不漂亮,全憑個人實力。我見到樸素就有這樣一種感覺,樸素是我生來見到的一個純粹的人。由於相見恨晚,我們三個人喝了兩瓶白酒,又每人喝了一瓶啤酒才散。
丁劍英自己開車走了。樸素上了我的車。東廟一條街燈紅酒綠,橫豎閃爍的霓虹燈映透的全是朝鮮族文字,仿佛到了韓國漢城。記得李國藩活著的時候,由於這條街色情活動猖獗,市公安局局長在市政府常務會上提出要嚴厲整治這條街。李國藩當場把臉陰下來說:“這條街誰也不許動,就讓它順其自然地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這條街沒用政府一分錢卻發展成為東州市最有檔次、最有活力的一條街。
我和樸素來到父親家。父親這兩天痛風病犯了,兩條腿腫得厲害,行動不太方便,前兩天楊娜找了一位老中醫開了個方子,效果很不錯,但兩條腿還是疼。母親開了門,見到我和樸素很高興。我向母親介紹了樸素。母親很熱情地把樸素讓到了父親的屋裡。父親正在床上坐著打電話,見我們進來父親趕緊掛斷了電話。樸素熱情地與父親握手。父親聽說樸素是特意來看他的病情的,連聲道謝。
樸素詢問了父親的病情,用藥情況,又仔細看了核磁共振片子。然後客觀地說:“大爺,您老的精神頭挺好,但病情有發展,還是儘快做手術好,不然再發展下去,您老就要遭罪了。”父親一聽要做手術,有些打怵,解釋自己吃藥控制得很好,很長時間沒抽了。
樸素聽後笑了笑說:“大爺,要相信科學,您老好好休息吧,我告辭了。”父親握著樸素的手,好久才鬆開。
從父親家出來,樸素對我說:“雷默,大爺的病越快做手術越好,不能再拖了,從核磁共振片上看,瘤子比兩年前長了一點二厘米,已經是四點二厘米了,太大了,超過五厘米就不能做了。目前,我做這個手術有十成的把握。問題是抓緊解決痛風問題,讓老人恢復體力。”聽了樸素的話,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樸素簡直是上帝派來救我父親的,丁劍英就是上帝。
67、秋楓秋蘭
父親的痛風遲遲不好,開顱手術就不能做,我心急如焚,跑遍了東州的藥房,想尋到一種特效藥。說來也巧,我到方圓大藥房中藥櫃檯打聽有沒有這種藥時,賣藥的小姐看著我直發呆。
“你怎麼這麼看著我?”我冒昧地問。
“大哥,我怎麼看你面熟啊,你是不是姓雷呀?”她驚異地問……
“對呀,你怎麼知道?”我更加納悶了。
“你叫雷默吧?你們家走‘五七’時在劉家窩棚住過兩年?”
“對呀。”
“大哥,你不認識我了?你小時候還讓我爸看過病呢。”
“你是秋蘭?”我一下子想起來了,驚訝地問。
“對呀,我就是秋蘭,我們小時候還在一起玩過過家家呢!”秋蘭興奮地說。
“你爸媽可好?”我也高興地問。
“我爸媽都過世了。”
“那你哥秋楓呢?”
“自己開診所呢,我哥繼承了我爸的事業,現在也是遠近聞名的中醫了。”
“你們家的醫術可是祖傳的,你爸可是有大本事的人。”
“我哥把我爸的本事都學到手了,還有了新的創新。大叔、大嬸的身體好嗎?”
“我媽身體還好,只是我爸身體不好,不僅得了痛風,還長了腦膜瘤。”
“我哥治痛風是一絕,我給他打電話,你抽空去他那兒一趟吧。保證大叔藥到病除。”
我一聽,高興極了,對秋蘭說:“改天請你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