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我說的!”
我們又一次低估了靳頃人。
逖沷他簡直就是個……奇葩!他竟然真的推行了那毫無人性可言的政策。
彼時我們正在城門口處,眼睜睜地看著十幾個儒生被殺。第一個死時,鮮血自頸中噴灑而出,那鮮紅的歡迎直朝我飛濺而來,嚇得我一聲驚叫撲在昭泊肩上。
只這一瞬間的驚嚇,我雙手已經冰涼,顫抖著再去看那儒生,胸前一片鮮紅,浸透了交領右衽。
我本是心存疑惑,不就是穿靳傾衣服、行靳傾之禮麼?有什麼大不了。
在這樣刺目的鮮紅下,我突然明白,他們捍衛的並不僅僅是那一件衣服……
而是……千年華夏。
“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他們在守護這個名字,即便是死也在所不惜。
熙親王是、霖謠是,癸城百姓也是。
逖沷也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才寧可屠城也要摧毀華夏裳服禮儀,繼而摧毀華夏風骨。
真是打得好算盤。
衛衍看我情況不佳,幾步騰起往城中去了,他熄滅了引憶香,一切嘈雜、鮮血、憤慨與刀光皆在我眼前漸漸淡去。
很快,重歸安靜。
我們在今日的癸城,一座據說日日鬧鬼而無人敢居住的荒城。
我木訥地坐在地上緩著思緒,直到衛衍回來得身影闖入我的視線才拉回我的想法,我偏了偏頭,問昭泊:“師兄,後來呢?”
昭泊安靜了一會兒:“十日之後,癸城僅剩三十二人。”
“都死了?”
“是,都死了。”
“所以今日,這一帶的百姓已不知漢族衣冠是何模樣了?”我又問。
昭泊無言。衛衍環顧著這座荒城,言辭聽似輕鬆卻又儘是不甘:“鮮血總能讓人屈服的。一輩屈服了,第二輩就麻木了,第三輩便忘乾淨了。”他停了一停,“再往後,只怕……也就無所謂能不能記得起來了。”
“可我們,為了這區區千兩黃金,竟然在為靳傾人辦事……”我猛地起身,頭也不回地走向城門,昭泊看出不對,一把拉住我:“你要幹什麼?”
“拿那喇汗王練一瓶香祭奠熙親王霖謠和全城百姓!”
昭泊看了我一會兒,嘴角抽搐地吼出一句:“你有病啊?!”
我覺得好像一腔熱血都突然沒有了是怎麼一回事……
我覺得這事兒很可行啊……
“你把汗王搞死了,你猜靳傾人會怎麼搞死你?”昭泊說。
“汗王有兒子有兄弟,你猜他們有多少個繼承人備選方案?”衛衍說。
“……”
我覺得好像一腔熱血都突然結冰了是怎麼一回事……
在二人鄙夷的目光下,我侷促地撣一撣裙子:“回錦都回錦都。”
“……當真?”
“必然當真,這生意不做對不起荷包,做了對不起良心。”
.
於是我們出了癸城,回去向那喇汗王復命,告訴他我們無力而為。因為先前已有不少奇人異事失敗而歸,汗王也沒說什麼,放我們走人。
其實,我們確是無力,但是心中無力。
我頭一回知道,原來讓人失憶,除了意外和我鎖香樓,還有暴|政。
當晚我們住在了狼原的一個小村莊裡,農家的人們總是很熱情,他們也是漢人,溝通上與我們也沒有障礙。吃吃喝喝的本是緩解了這些天的壓抑,直到那家十二三歲的女兒拿著半個窩頭坐到我對面,問我:“姐姐你是哪裡人?你穿得好奇怪。”
穿得好奇怪?面對她的評價,我竟然無言以對。
嘲笑?她是被迫忘記;怒斥?我沒資格;解釋?無從說起。
最終,我也只是望著窗外,平靜地道出了一句:“我是漢族人,這是我的民族衣裳。”
至於她追問我“我也是漢族人,為什麼從來沒穿過這樣的衣裳”,我只能裝作聽不見了。
因為我沒的解釋,就像衛衍說的,一輩屈服了,第二輩就麻木了,第三輩便忘乾淨了。再後來的人,就無所謂能不能想起來了。我怕的,是我開始解釋之後,受到無謂的嘲笑,也許她會說當年的人傻,也或許,她覺得僅是一件衣服罷了,是我心思重。
熙親王的血、霖謠的血、那個儒生的血,還有那被鮮血浸透的交領右衽。明明已經有這麼多人誓死捍衛,他們終究還是忘了。
當真對不起故去的先人。
原來磨滅一個民族的血性與骨氣可以這樣簡單。
.
第二天,我們駕車往大燕走了,途徑癸城,我遙望著那一處荒涼,久久離不開視線。
冤魂不散麼?也許是的,今日局面,他們何能瞑目?
忽然起了一陣寒風,掠過我們的車子朝那邊刮著,帶著樹葉砂石一道飛去。我心裡生了個念頭:我想說給他們的話,也是能順著風帶去癸城的吧?
“熙親王、霖謠,你們這樣看著就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該想起來的總能想起來的。”
而在華夏衣冠回歸這片土地之前,我能做的大概只是慶幸,當年靳傾人的鐵蹄止於此處,未殃及整個大燕。
多麼無奈的自我安慰。
“師兄,會好的,對吧?”心中的不甘與恐懼讓我問出這樣一句話,昭泊握住我的手,答得篤定:“會的。”
“為何?”
“因為華夏有衣,襟帶天地。”
作者有話要說:呼哧終於完了……其實這個故事原計劃比這個要長……但寫了一半我發現……我寫不下去了,太壓抑……阿笙說這故事挺傷感,其實麼- -在我看來這果斷是HE……不開玩笑。因為大燕只是狼原那一個地方的百姓忘記了漢族的民族服是什麼,而現實中的事實卻是……估計沒幾個漢族人知道漢族的民族服是什麼……我們認為“漢服”是指“漢朝的服裝”、認為漢服是被歷史自然淘汰、認為一件衣服無所謂沒必要找回來……真對不起死去的先人們……嗯沒錯……我就是在影she歷史事件……就算被投訴鎖文也一字不改- -愛誰誰謹以此文紀念漢服復興運動十周年,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歡迎戳微博敲打↓】
☆、憶故人·揭起
許是在祁川受的刺激大了,我萬分懷念楓寧的一切。加上到了年初,新年過後總是有數不清的事情要處理,於是一路快馬加鞭往楓寧趕。
途中基本沒怎麼停歇,直到到了煜都我們才決定小住上幾日休整休整。
為了幫我緩解情緒,昭泊決定帶我去煜都的集市走走。
這座自晉朝起便是都城、幾十年前遷都錦都後仍繁華至今的城市,集市熱鬧到讓人眼花。
我本就很愛逛集,可楓寧城就那麼大點兒,逛來逛去也就那麼多東西,時間長了也覺得乏味。煜都的集市,讓我瞬間把一切不痛快都拋到了腦後,一路走走停停買買東西,還隨手從一個小攤上買了瓶薄荷香。
昭泊把那瓶香接過去聞了聞,皺眉問我:“你感冒了?”
“……沒啊,怎麼了?”
“這麼劣質的香應該不在你接受範圍之內啊……”
“……很劣質嗎?我覺得還好啊。”
“嗯看來你確實感冒了。”
“……”
衛衍聞言笑眯眯地把熱酒遞過來:“來,喝一口通鼻。”
乖乖接過灌了一口,酒氣無比沖,鼻子頓時通。我向昭泊伸出手:“我聞一下。”
昭泊把裝著薄荷香的瓷瓶交還到我手上,我拔開塞子一聞,怒氣沖沖往回走。
“你幹什麼去?”
“退貨!”
這也敢叫香?!你以為你在蒙誰啊!我是鎖香樓現任樓主啊喂!
錦都三大香館賣香給我都得琢磨琢磨啊喂!
這個品質要給差評的好嗎!
和攤主理論良久未果,咬死了就是不退,心情格外不慡……
陰溝裡翻船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正思考要不要開啟罵街模式同其理論,風中傳來一陣清幽香氣,帶著絲絲琥珀香的味道,讓我頭腦一蒙,不受控制的回頭,四下張望。
果然是他!
人群中,一個白色直裾的身影在我眼前一閃而過。
頓時沒了同jian商理論的心思,提步追去。
經過昭泊和衛衍,二人看我跑得急,都一怔:“又幹什麼去?”
我們又一次低估了靳頃人。
逖沷他簡直就是個……奇葩!他竟然真的推行了那毫無人性可言的政策。
彼時我們正在城門口處,眼睜睜地看著十幾個儒生被殺。第一個死時,鮮血自頸中噴灑而出,那鮮紅的歡迎直朝我飛濺而來,嚇得我一聲驚叫撲在昭泊肩上。
只這一瞬間的驚嚇,我雙手已經冰涼,顫抖著再去看那儒生,胸前一片鮮紅,浸透了交領右衽。
我本是心存疑惑,不就是穿靳傾衣服、行靳傾之禮麼?有什麼大不了。
在這樣刺目的鮮紅下,我突然明白,他們捍衛的並不僅僅是那一件衣服……
而是……千年華夏。
“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他們在守護這個名字,即便是死也在所不惜。
熙親王是、霖謠是,癸城百姓也是。
逖沷也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才寧可屠城也要摧毀華夏裳服禮儀,繼而摧毀華夏風骨。
真是打得好算盤。
衛衍看我情況不佳,幾步騰起往城中去了,他熄滅了引憶香,一切嘈雜、鮮血、憤慨與刀光皆在我眼前漸漸淡去。
很快,重歸安靜。
我們在今日的癸城,一座據說日日鬧鬼而無人敢居住的荒城。
我木訥地坐在地上緩著思緒,直到衛衍回來得身影闖入我的視線才拉回我的想法,我偏了偏頭,問昭泊:“師兄,後來呢?”
昭泊安靜了一會兒:“十日之後,癸城僅剩三十二人。”
“都死了?”
“是,都死了。”
“所以今日,這一帶的百姓已不知漢族衣冠是何模樣了?”我又問。
昭泊無言。衛衍環顧著這座荒城,言辭聽似輕鬆卻又儘是不甘:“鮮血總能讓人屈服的。一輩屈服了,第二輩就麻木了,第三輩便忘乾淨了。”他停了一停,“再往後,只怕……也就無所謂能不能記得起來了。”
“可我們,為了這區區千兩黃金,竟然在為靳傾人辦事……”我猛地起身,頭也不回地走向城門,昭泊看出不對,一把拉住我:“你要幹什麼?”
“拿那喇汗王練一瓶香祭奠熙親王霖謠和全城百姓!”
昭泊看了我一會兒,嘴角抽搐地吼出一句:“你有病啊?!”
我覺得好像一腔熱血都突然沒有了是怎麼一回事……
我覺得這事兒很可行啊……
“你把汗王搞死了,你猜靳傾人會怎麼搞死你?”昭泊說。
“汗王有兒子有兄弟,你猜他們有多少個繼承人備選方案?”衛衍說。
“……”
我覺得好像一腔熱血都突然結冰了是怎麼一回事……
在二人鄙夷的目光下,我侷促地撣一撣裙子:“回錦都回錦都。”
“……當真?”
“必然當真,這生意不做對不起荷包,做了對不起良心。”
.
於是我們出了癸城,回去向那喇汗王復命,告訴他我們無力而為。因為先前已有不少奇人異事失敗而歸,汗王也沒說什麼,放我們走人。
其實,我們確是無力,但是心中無力。
我頭一回知道,原來讓人失憶,除了意外和我鎖香樓,還有暴|政。
當晚我們住在了狼原的一個小村莊裡,農家的人們總是很熱情,他們也是漢人,溝通上與我們也沒有障礙。吃吃喝喝的本是緩解了這些天的壓抑,直到那家十二三歲的女兒拿著半個窩頭坐到我對面,問我:“姐姐你是哪裡人?你穿得好奇怪。”
穿得好奇怪?面對她的評價,我竟然無言以對。
嘲笑?她是被迫忘記;怒斥?我沒資格;解釋?無從說起。
最終,我也只是望著窗外,平靜地道出了一句:“我是漢族人,這是我的民族衣裳。”
至於她追問我“我也是漢族人,為什麼從來沒穿過這樣的衣裳”,我只能裝作聽不見了。
因為我沒的解釋,就像衛衍說的,一輩屈服了,第二輩就麻木了,第三輩便忘乾淨了。再後來的人,就無所謂能不能想起來了。我怕的,是我開始解釋之後,受到無謂的嘲笑,也許她會說當年的人傻,也或許,她覺得僅是一件衣服罷了,是我心思重。
熙親王的血、霖謠的血、那個儒生的血,還有那被鮮血浸透的交領右衽。明明已經有這麼多人誓死捍衛,他們終究還是忘了。
當真對不起故去的先人。
原來磨滅一個民族的血性與骨氣可以這樣簡單。
.
第二天,我們駕車往大燕走了,途徑癸城,我遙望著那一處荒涼,久久離不開視線。
冤魂不散麼?也許是的,今日局面,他們何能瞑目?
忽然起了一陣寒風,掠過我們的車子朝那邊刮著,帶著樹葉砂石一道飛去。我心裡生了個念頭:我想說給他們的話,也是能順著風帶去癸城的吧?
“熙親王、霖謠,你們這樣看著就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該想起來的總能想起來的。”
而在華夏衣冠回歸這片土地之前,我能做的大概只是慶幸,當年靳傾人的鐵蹄止於此處,未殃及整個大燕。
多麼無奈的自我安慰。
“師兄,會好的,對吧?”心中的不甘與恐懼讓我問出這樣一句話,昭泊握住我的手,答得篤定:“會的。”
“為何?”
“因為華夏有衣,襟帶天地。”
作者有話要說:呼哧終於完了……其實這個故事原計劃比這個要長……但寫了一半我發現……我寫不下去了,太壓抑……阿笙說這故事挺傷感,其實麼- -在我看來這果斷是HE……不開玩笑。因為大燕只是狼原那一個地方的百姓忘記了漢族的民族服是什麼,而現實中的事實卻是……估計沒幾個漢族人知道漢族的民族服是什麼……我們認為“漢服”是指“漢朝的服裝”、認為漢服是被歷史自然淘汰、認為一件衣服無所謂沒必要找回來……真對不起死去的先人們……嗯沒錯……我就是在影she歷史事件……就算被投訴鎖文也一字不改- -愛誰誰謹以此文紀念漢服復興運動十周年,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歡迎戳微博敲打↓】
☆、憶故人·揭起
許是在祁川受的刺激大了,我萬分懷念楓寧的一切。加上到了年初,新年過後總是有數不清的事情要處理,於是一路快馬加鞭往楓寧趕。
途中基本沒怎麼停歇,直到到了煜都我們才決定小住上幾日休整休整。
為了幫我緩解情緒,昭泊決定帶我去煜都的集市走走。
這座自晉朝起便是都城、幾十年前遷都錦都後仍繁華至今的城市,集市熱鬧到讓人眼花。
我本就很愛逛集,可楓寧城就那麼大點兒,逛來逛去也就那麼多東西,時間長了也覺得乏味。煜都的集市,讓我瞬間把一切不痛快都拋到了腦後,一路走走停停買買東西,還隨手從一個小攤上買了瓶薄荷香。
昭泊把那瓶香接過去聞了聞,皺眉問我:“你感冒了?”
“……沒啊,怎麼了?”
“這麼劣質的香應該不在你接受範圍之內啊……”
“……很劣質嗎?我覺得還好啊。”
“嗯看來你確實感冒了。”
“……”
衛衍聞言笑眯眯地把熱酒遞過來:“來,喝一口通鼻。”
乖乖接過灌了一口,酒氣無比沖,鼻子頓時通。我向昭泊伸出手:“我聞一下。”
昭泊把裝著薄荷香的瓷瓶交還到我手上,我拔開塞子一聞,怒氣沖沖往回走。
“你幹什麼去?”
“退貨!”
這也敢叫香?!你以為你在蒙誰啊!我是鎖香樓現任樓主啊喂!
錦都三大香館賣香給我都得琢磨琢磨啊喂!
這個品質要給差評的好嗎!
和攤主理論良久未果,咬死了就是不退,心情格外不慡……
陰溝裡翻船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正思考要不要開啟罵街模式同其理論,風中傳來一陣清幽香氣,帶著絲絲琥珀香的味道,讓我頭腦一蒙,不受控制的回頭,四下張望。
果然是他!
人群中,一個白色直裾的身影在我眼前一閃而過。
頓時沒了同jian商理論的心思,提步追去。
經過昭泊和衛衍,二人看我跑得急,都一怔:“又幹什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