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說不準過完年後,還要祭告太廟,以慰先帝之靈。
這裡說的先帝,當然是承啟帝的父皇仁宗皇帝,而並非繼宗。
不過得了這樣的好消息,縱然是過年之前還要入朝點卯,有幸列班的功勳官宦們仍舊一片喜氣洋洋。
承啟帝在乾清宮大擺筵席,直接慶祝開來。筵晏之上,承啟帝意氣風發,不但與諸位臣工頻頻拼酒,甚至在殿上就下旨命大同府統兵將領謝師毅攜一干俘虜班師,他要告祭太廟。
幾位內閣大臣也罕見的沒有批判皇帝如此不顧流程的做法,欣然附議。
眾位臣工在乾清宮中盡興而散。回至理國公府時,滿身酒氣的洪賦同孫氏耳語道:“今日陛下高興得很,連連拼酒幾欲把我們這些老臣灌醉。又下旨令謝師毅班師回朝,獻俘太廟。陛下的旨意是用八百里加急傳下去的,這麼算來過了正月大軍就能還巢。也不知道霖兒能夠跟著大軍歸來。這孩子,我有日子沒見過他了。”
孫氏微微頷首,一面幫洪賦寬衣解帶,一面說道:“這孩子是個有心的。每逢節日都不忘了咱們,有什麼好東西也不忘假借霽兒之名送給萱兒,可見是個守禮守節而且重情重義的。我越看這孩子越是喜歡。”
洪賦聞言,沉吟半日,頷首道:“確實,萱兒過了年就十四了。咱們這樣人家的孩子,親事寧早不趕晚,過了年也該張羅起來。我看霖兒也很好。”
話說到此處,夫妻兩人默契的相視一笑,洗漱歇息不提。
且說次日便是年三十。府中凡有誥命者皆按品服大妝,擺全副執事入宮朝賀。
因洪貴妃早已懷胎八月,身子不慡,所以接見命婦的只有兩宮太后及皇后。洪萱留意到這次入宮朝賀時,各家都帶了適齡女孩兒入宮,一個個芳齡豆蔻的少女們打扮的花團錦簇的,燕瘦環肥,環佩叮噹,看起來著實賞心悅目。
至少兩宮太后看到這些嬌花嫩柳般的女孩兒之後,心裡很是開懷。面色和悅的問了這些女孩兒好些問題。被點名問話的女孩兒皆是滿面羞色,嬌艷欲滴。看著這些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的女孩子,直教人也跟著開懷起來。
不過想來皇后和洪貴妃不會這麼認為——這一點看皇后的臉色就差不多看出來了。縱然敷了厚厚一層粉,也難掩憔悴之色。不過也難怪,縱然心中有數,但親眼看到自己的丈夫要寵幸別的女子,那女子還如此鮮嫩顏色,只要是個有心肝的,就不會真正開懷。
倒是跟在她身旁服侍的大宮女花蕊,皮膚嬌嫩,明眸善睞,很是水靈。
此時此刻,洪萱分外清醒姐姐洪芫有孕在身可以不必過來,也省的看這堵心的一幕。
洪萱在一旁默然端坐冷眼旁觀,豈料她不開口,自有旁人把注意打到她的頭上。皇后的母親吳夫人竟笑向理國公府楊老太君問道:“萱兒丫頭今年也十四了罷,也是大姑娘了。不知可定了人家沒有?”
此言一出,不獨洪萱與理國公府諸位女眷,就連兩宮太后,皇后娘娘與殿中一干命婦全都愣住了。
吳皇后有些不安的看了自家母親一眼,不知道她想做什麼。
這番舉動,吳夫人入宮之前可從未跟她通過氣。
還是楊老太君率先反應過來,開口笑道:“萱兒還小,又這麼聽話懂事,我著實捨不得她。”
言下之意,便是洪萱還沒有議論親事。
孫太后亦開口笑道:“萱兒是哀家的外甥女兒,這孩子心性通透,性子慡利,哀家頗為喜歡。只想叫她在身邊多留幾年,畢竟她還小呢,婚姻一事且不著急。”
與此同時,理國公府諸位女眷亦是心生警惕,不知道吳夫人想要做什麼文章。
豈料吳夫人只是微微一笑,頷首附議道:“臣妾也覺得萱兒這孩子心性很好,招人喜歡。”
第五十四章
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吳家跟洪家為著皇后和洪貴妃的事兒,恨不得打的烏眼雞似的。這會子吳夫人看似大方的稱讚洪萱,總讓人心裡不得勁兒,
就像黃鼠狼來給雞拜年了似的,膈應的很。
不過吳夫人只贊了那麼一句話後,便再無下文。仍是笑著同兩位太后寒暄說話。楊老太君和孫氏相視一眼,也只得裝作無事。
至於洪萱,只皺著眉頭想了會子,便丟開手不提。
此時天色尚早,離除夕賜宴還有些時辰。洪萱眼見各府誥命陪著兩位太后說話奉承,各家女孩兒也都奼紫嫣紅的十分熱鬧。想到自家那因為身形笨重,冷冷清清守在宮裡的洪貴妃,不覺向周太后與孫太后告罪一聲,便到後頭看視姐姐洪芫。
周太后與孫太后皆知洪貴妃與洪萱姊妹情深,亦不以為意。只笑著囑咐道:“你姐姐身子笨重,倒不好出來的。她一個人在後宮且悶,你去瞧瞧她也好。陪著她說會子話,等會子你們姊妹兩個一處去領宴也還罷了。”
吳皇后看著洪萱起身應是,也勾唇笑道:“眼見貴妃妹妹與萱兒姊妹情深,我們瞧著也好生羨慕呢。還好過些日子,宮裡大選後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到時候也能熱鬧些,不比如今的冷清。想說話都找不到人。”
洪萱聽著吳皇后陰陽怪氣的話,面上笑意淡了些。
吳皇后也不以為意,仍笑著說道:“去罷,也替本宮問聲好兒才是。”
洪萱聞言,欠身告退。
徹身出來,便由孫太后的貼身宮俾陪著送至洪貴妃的永寧宮。
洪芫的身孕且有八個多月了,且她這一胎懷的,倒是比尋常孕婦的肚子還要大些。聽了太醫的話,又不是雙胎。再加上洪貴妃早年陪著陛下在順王府,吃了好些苦頭。因此宮中上至兩位太后,以及陛下都很著緊。
不但早就免了洪貴妃的晨昏定省,過了七月之後,更是不許洪貴妃隨意走動。生怕一時不查,出個好歹。
就連吳皇后也被兩宮太后和陛下明明確確的再三敲打了。要不是後宮大選之事早已定了章程,且朝野上下牽連甚廣,恐怕著緊寶貝(兒子)孫子的兩宮太后和陛下早連這次大選都免了。
饒是如此,周太后和孫太后也早就命宮中預備好了產房和待產的一應東西,四個產婆也早在偏殿候著。一應吃穿用度皆由兩位太后派來的心腹嬤嬤們張羅,這些穩婆的家人兒女也被理國公府皆到了府中照料。
如此嚴防謹守,想必這四個穩婆在給洪貴妃接生時,也必定是盡心盡力的。
洪貴妃挺著大肚子歪斜在炕上,瞧見洪萱過來,不覺笑道:“你不陪著兩位太后在前頭說話,怎麼過來了?”
“宮中那麼多誥命夫人陪著兩位太后說話,不差我一個。我呆坐著無聊,便同兩位太后告罪一聲,來瞧瞧姐姐。”
洪萱一壁說著說著,一壁走上前坐在洪貴妃身下的一張大紅緙絲繡著百子千孫的坐蓐上,伸手摸了摸洪貴妃渾圓凸起的肚子,笑眯眯說道:“我這皇子侄子這兩日有沒有鬧姐姐?”
聞聽妹妹提起自己腹中骨肉,洪貴妃笑的愈發熨帖,一壁撫摸著肚子一壁笑道:“他乖得很。只是耐不住性子了,這兩日又踢又踹的,想來也知道快要出世了。”
洪萱便笑眯眯說道:“這便是我這侄子的聰明了。你別瞧他此時安然呆在姐姐的肚子裡,其實外頭什麼動靜,他都能知道呢”
洪貴妃聞言,呆了呆,旋即笑道:“你這話說的,越發玄乎了。哪裡就像你說的那樣了。”
“姐姐不信便算了,這可不是我的杜撰。”否則後世那些胎教什麼的,又是怎麼來的?
洪貴妃雖然對洪萱的信口胡謅不以為然。不過聽著洪萱稱讚他的兒子伶俐乖巧,也甚至喜歡。姊妹兩個說說笑笑了一回。一時又有宮俾來通傳說快到宮中賜宴的時辰了。洪貴妃便笑道:“既這麼著,我們且過去罷。”
洪萱含笑應了。扶著洪貴妃小心翼翼地起身穿戴了。因懷有身孕,洪貴妃未施粉黛,只穿著貴妃朝服,就這般素麵朝天的去領宴。然其周身氣度,仍舊叫人折服。
及至到了宴上,未等見禮,早已被兩宮太后攔住了,一疊聲的吩咐宮俾伺候著將洪貴妃扶好坐下。
洪貴妃連兩宮太后的安都未請,皇后的安自然也就免了。如此炙手可熱之勢看在諸位誥命眼中,皆覺著眼熱。恨不得自己女兒進宮時,也能有這份榮寵威耀才是。
至於筵席上又是如何的言笑晏晏,把盞盡歡,自然不必細說。極致領了宴後,眾人各自歸府。
洪萱只覺滿身疲憊想要回房歇息。卻被楊老太君叫住了。
只見楊老太君神情古怪的打量著洪萱半日,開口說道:“方才萱兒去永寧宮陪娘娘說話,靖國侯府的夫人趁旁人不注意的工夫倒是同我閒話了幾句。我聽著她那話音兒,只說吳閣老的幼子今年十七歲,生的相貌周整,性情謙和。倒是有意要給萱兒說親似的。”
靖國侯府的夫人姚氏,乃是朝中大儒姚品庵之女,吳閣老夫人之胞妹。
她這一番話,必定是聽了吳夫人的意思前來試探。也就是說,方才在宮中,吳夫人之所以會稱讚洪萱是為了同洪家結親?
理國公府上下人等聞聽楊老太君的話,皆瞠目結舌。恨不得敲開吳夫人的腦袋瞧一瞧,這人成天都在想些什麼?
兩家斗得烏眼雞似的,不成冤家就是了,難道還要結親?
這心也太大了點兒罷?
再說了,靖國侯的夫人說得好聽,這吳閣老家的小公子究竟是個什麼秉性,京中世宦之家皆是消息靈通之輩,當誰不知道哇?
第五十五章
要說吳閣老的這位小公子,姓吳名遠字致遠,今年才十七歲,端得一副好相貌。今年正在國子監習學,成績也都還好。何況家教森嚴,吳閣老生恐他年紀輕輕受了外頭蠱惑乃至吃喝嫖賭,所以管教的很是嚴厲。因而這吳公子雖然出生在膏粱富裕之家,卻並沒有那些個毛病兒。
只是看人不能光看外頭的,比如京中住老了的消息靈通之家,皆知道這位吳公子同國子監好幾位生員都有些不清不楚的。平日裡更是恨不得同來同往,同坐同起,行事言談十分親密。用句更明白一點兒的話說——只怕這位吳公子有一些斷袖、分桃,喜好龍陽的毛病兒。
既是這麼個人,即便他貌似潘安,才比子建,富比石崇的,但凡心疼自家閨女的人家,總是不會跟這樣的人說親。更何況吳閣老眼界頗高,尋常人家的閨閣女子也是看不上。這麼一來二去,反倒是盯上了洪萱了。
一則是看中了洪萱的家世來歷,二則也是看中了洪萱的脾氣品格兒,三則更欺洪賦一家子遠離京中二十來年,興許不知道這當中的貓膩,也就應了。
這裡說的先帝,當然是承啟帝的父皇仁宗皇帝,而並非繼宗。
不過得了這樣的好消息,縱然是過年之前還要入朝點卯,有幸列班的功勳官宦們仍舊一片喜氣洋洋。
承啟帝在乾清宮大擺筵席,直接慶祝開來。筵晏之上,承啟帝意氣風發,不但與諸位臣工頻頻拼酒,甚至在殿上就下旨命大同府統兵將領謝師毅攜一干俘虜班師,他要告祭太廟。
幾位內閣大臣也罕見的沒有批判皇帝如此不顧流程的做法,欣然附議。
眾位臣工在乾清宮中盡興而散。回至理國公府時,滿身酒氣的洪賦同孫氏耳語道:“今日陛下高興得很,連連拼酒幾欲把我們這些老臣灌醉。又下旨令謝師毅班師回朝,獻俘太廟。陛下的旨意是用八百里加急傳下去的,這麼算來過了正月大軍就能還巢。也不知道霖兒能夠跟著大軍歸來。這孩子,我有日子沒見過他了。”
孫氏微微頷首,一面幫洪賦寬衣解帶,一面說道:“這孩子是個有心的。每逢節日都不忘了咱們,有什麼好東西也不忘假借霽兒之名送給萱兒,可見是個守禮守節而且重情重義的。我越看這孩子越是喜歡。”
洪賦聞言,沉吟半日,頷首道:“確實,萱兒過了年就十四了。咱們這樣人家的孩子,親事寧早不趕晚,過了年也該張羅起來。我看霖兒也很好。”
話說到此處,夫妻兩人默契的相視一笑,洗漱歇息不提。
且說次日便是年三十。府中凡有誥命者皆按品服大妝,擺全副執事入宮朝賀。
因洪貴妃早已懷胎八月,身子不慡,所以接見命婦的只有兩宮太后及皇后。洪萱留意到這次入宮朝賀時,各家都帶了適齡女孩兒入宮,一個個芳齡豆蔻的少女們打扮的花團錦簇的,燕瘦環肥,環佩叮噹,看起來著實賞心悅目。
至少兩宮太后看到這些嬌花嫩柳般的女孩兒之後,心裡很是開懷。面色和悅的問了這些女孩兒好些問題。被點名問話的女孩兒皆是滿面羞色,嬌艷欲滴。看著這些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的女孩子,直教人也跟著開懷起來。
不過想來皇后和洪貴妃不會這麼認為——這一點看皇后的臉色就差不多看出來了。縱然敷了厚厚一層粉,也難掩憔悴之色。不過也難怪,縱然心中有數,但親眼看到自己的丈夫要寵幸別的女子,那女子還如此鮮嫩顏色,只要是個有心肝的,就不會真正開懷。
倒是跟在她身旁服侍的大宮女花蕊,皮膚嬌嫩,明眸善睞,很是水靈。
此時此刻,洪萱分外清醒姐姐洪芫有孕在身可以不必過來,也省的看這堵心的一幕。
洪萱在一旁默然端坐冷眼旁觀,豈料她不開口,自有旁人把注意打到她的頭上。皇后的母親吳夫人竟笑向理國公府楊老太君問道:“萱兒丫頭今年也十四了罷,也是大姑娘了。不知可定了人家沒有?”
此言一出,不獨洪萱與理國公府諸位女眷,就連兩宮太后,皇后娘娘與殿中一干命婦全都愣住了。
吳皇后有些不安的看了自家母親一眼,不知道她想做什麼。
這番舉動,吳夫人入宮之前可從未跟她通過氣。
還是楊老太君率先反應過來,開口笑道:“萱兒還小,又這麼聽話懂事,我著實捨不得她。”
言下之意,便是洪萱還沒有議論親事。
孫太后亦開口笑道:“萱兒是哀家的外甥女兒,這孩子心性通透,性子慡利,哀家頗為喜歡。只想叫她在身邊多留幾年,畢竟她還小呢,婚姻一事且不著急。”
與此同時,理國公府諸位女眷亦是心生警惕,不知道吳夫人想要做什麼文章。
豈料吳夫人只是微微一笑,頷首附議道:“臣妾也覺得萱兒這孩子心性很好,招人喜歡。”
第五十四章
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吳家跟洪家為著皇后和洪貴妃的事兒,恨不得打的烏眼雞似的。這會子吳夫人看似大方的稱讚洪萱,總讓人心裡不得勁兒,
就像黃鼠狼來給雞拜年了似的,膈應的很。
不過吳夫人只贊了那麼一句話後,便再無下文。仍是笑著同兩位太后寒暄說話。楊老太君和孫氏相視一眼,也只得裝作無事。
至於洪萱,只皺著眉頭想了會子,便丟開手不提。
此時天色尚早,離除夕賜宴還有些時辰。洪萱眼見各府誥命陪著兩位太后說話奉承,各家女孩兒也都奼紫嫣紅的十分熱鬧。想到自家那因為身形笨重,冷冷清清守在宮裡的洪貴妃,不覺向周太后與孫太后告罪一聲,便到後頭看視姐姐洪芫。
周太后與孫太后皆知洪貴妃與洪萱姊妹情深,亦不以為意。只笑著囑咐道:“你姐姐身子笨重,倒不好出來的。她一個人在後宮且悶,你去瞧瞧她也好。陪著她說會子話,等會子你們姊妹兩個一處去領宴也還罷了。”
吳皇后看著洪萱起身應是,也勾唇笑道:“眼見貴妃妹妹與萱兒姊妹情深,我們瞧著也好生羨慕呢。還好過些日子,宮裡大選後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到時候也能熱鬧些,不比如今的冷清。想說話都找不到人。”
洪萱聽著吳皇后陰陽怪氣的話,面上笑意淡了些。
吳皇后也不以為意,仍笑著說道:“去罷,也替本宮問聲好兒才是。”
洪萱聞言,欠身告退。
徹身出來,便由孫太后的貼身宮俾陪著送至洪貴妃的永寧宮。
洪芫的身孕且有八個多月了,且她這一胎懷的,倒是比尋常孕婦的肚子還要大些。聽了太醫的話,又不是雙胎。再加上洪貴妃早年陪著陛下在順王府,吃了好些苦頭。因此宮中上至兩位太后,以及陛下都很著緊。
不但早就免了洪貴妃的晨昏定省,過了七月之後,更是不許洪貴妃隨意走動。生怕一時不查,出個好歹。
就連吳皇后也被兩宮太后和陛下明明確確的再三敲打了。要不是後宮大選之事早已定了章程,且朝野上下牽連甚廣,恐怕著緊寶貝(兒子)孫子的兩宮太后和陛下早連這次大選都免了。
饒是如此,周太后和孫太后也早就命宮中預備好了產房和待產的一應東西,四個產婆也早在偏殿候著。一應吃穿用度皆由兩位太后派來的心腹嬤嬤們張羅,這些穩婆的家人兒女也被理國公府皆到了府中照料。
如此嚴防謹守,想必這四個穩婆在給洪貴妃接生時,也必定是盡心盡力的。
洪貴妃挺著大肚子歪斜在炕上,瞧見洪萱過來,不覺笑道:“你不陪著兩位太后在前頭說話,怎麼過來了?”
“宮中那麼多誥命夫人陪著兩位太后說話,不差我一個。我呆坐著無聊,便同兩位太后告罪一聲,來瞧瞧姐姐。”
洪萱一壁說著說著,一壁走上前坐在洪貴妃身下的一張大紅緙絲繡著百子千孫的坐蓐上,伸手摸了摸洪貴妃渾圓凸起的肚子,笑眯眯說道:“我這皇子侄子這兩日有沒有鬧姐姐?”
聞聽妹妹提起自己腹中骨肉,洪貴妃笑的愈發熨帖,一壁撫摸著肚子一壁笑道:“他乖得很。只是耐不住性子了,這兩日又踢又踹的,想來也知道快要出世了。”
洪萱便笑眯眯說道:“這便是我這侄子的聰明了。你別瞧他此時安然呆在姐姐的肚子裡,其實外頭什麼動靜,他都能知道呢”
洪貴妃聞言,呆了呆,旋即笑道:“你這話說的,越發玄乎了。哪裡就像你說的那樣了。”
“姐姐不信便算了,這可不是我的杜撰。”否則後世那些胎教什麼的,又是怎麼來的?
洪貴妃雖然對洪萱的信口胡謅不以為然。不過聽著洪萱稱讚他的兒子伶俐乖巧,也甚至喜歡。姊妹兩個說說笑笑了一回。一時又有宮俾來通傳說快到宮中賜宴的時辰了。洪貴妃便笑道:“既這麼著,我們且過去罷。”
洪萱含笑應了。扶著洪貴妃小心翼翼地起身穿戴了。因懷有身孕,洪貴妃未施粉黛,只穿著貴妃朝服,就這般素麵朝天的去領宴。然其周身氣度,仍舊叫人折服。
及至到了宴上,未等見禮,早已被兩宮太后攔住了,一疊聲的吩咐宮俾伺候著將洪貴妃扶好坐下。
洪貴妃連兩宮太后的安都未請,皇后的安自然也就免了。如此炙手可熱之勢看在諸位誥命眼中,皆覺著眼熱。恨不得自己女兒進宮時,也能有這份榮寵威耀才是。
至於筵席上又是如何的言笑晏晏,把盞盡歡,自然不必細說。極致領了宴後,眾人各自歸府。
洪萱只覺滿身疲憊想要回房歇息。卻被楊老太君叫住了。
只見楊老太君神情古怪的打量著洪萱半日,開口說道:“方才萱兒去永寧宮陪娘娘說話,靖國侯府的夫人趁旁人不注意的工夫倒是同我閒話了幾句。我聽著她那話音兒,只說吳閣老的幼子今年十七歲,生的相貌周整,性情謙和。倒是有意要給萱兒說親似的。”
靖國侯府的夫人姚氏,乃是朝中大儒姚品庵之女,吳閣老夫人之胞妹。
她這一番話,必定是聽了吳夫人的意思前來試探。也就是說,方才在宮中,吳夫人之所以會稱讚洪萱是為了同洪家結親?
理國公府上下人等聞聽楊老太君的話,皆瞠目結舌。恨不得敲開吳夫人的腦袋瞧一瞧,這人成天都在想些什麼?
兩家斗得烏眼雞似的,不成冤家就是了,難道還要結親?
這心也太大了點兒罷?
再說了,靖國侯的夫人說得好聽,這吳閣老家的小公子究竟是個什麼秉性,京中世宦之家皆是消息靈通之輩,當誰不知道哇?
第五十五章
要說吳閣老的這位小公子,姓吳名遠字致遠,今年才十七歲,端得一副好相貌。今年正在國子監習學,成績也都還好。何況家教森嚴,吳閣老生恐他年紀輕輕受了外頭蠱惑乃至吃喝嫖賭,所以管教的很是嚴厲。因而這吳公子雖然出生在膏粱富裕之家,卻並沒有那些個毛病兒。
只是看人不能光看外頭的,比如京中住老了的消息靈通之家,皆知道這位吳公子同國子監好幾位生員都有些不清不楚的。平日裡更是恨不得同來同往,同坐同起,行事言談十分親密。用句更明白一點兒的話說——只怕這位吳公子有一些斷袖、分桃,喜好龍陽的毛病兒。
既是這麼個人,即便他貌似潘安,才比子建,富比石崇的,但凡心疼自家閨女的人家,總是不會跟這樣的人說親。更何況吳閣老眼界頗高,尋常人家的閨閣女子也是看不上。這麼一來二去,反倒是盯上了洪萱了。
一則是看中了洪萱的家世來歷,二則也是看中了洪萱的脾氣品格兒,三則更欺洪賦一家子遠離京中二十來年,興許不知道這當中的貓膩,也就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