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績喃喃地說。王式突然話鋒一轉:

  “二十郎,你真的不想去見見你的兄長嗎?”

  “我已經在夾城見過他了。未來十年內,大概不會再見面了。”

  王式無奈地搖搖頭。他轉過身,對石宗本做了個出發的指示。石宗本用回紇語下達命令之後,約二百名的回紇兵陸續跨上馬背,準備啟程。

  李績和綠雲一起走去原先拴馬的地方,不過才走沒幾步就停了下來。兩個人的臉上一陣困惑,因為那裡只剩下一匹馬。

  “喂,王大人,這是怎麼回事?”

  “因為只剩下一匹馬。”

  “可是我們有兩個人,只有一匹馬叫我們怎麼辦?”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們兩位只好共乘一匹馬了。那麼,我們先告辭了。”

  王式佯裝若無其事地做了個禮,回紇士兵忍不住發出愉快的笑聲。在石宗本用回紇語下令出發後,二百多名的回紇兵便朝長安的方向展開旅程。走在隊伍最前面的王式一路往前進,沒有再回頭。

  李績站在原地說不出話來,過一會兒,他才恍悟原來這是王式的刻意安排。他尷尬地回頭看著綠雲,綠雲也帶著靦腆的笑容望著他。

  ……這是發生在大唐宣宗皇帝大中元年(西元八四七年)十月的事。從這個時候起,絞纈城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再出現過。

  後記

  念高中的時候,為了研究古文,我從圖書館借了一本“宇治拾遺物語”。雖然作品之中大多是詼諧的軼文。其中“慈覺大師、絞纈城潛入記”的故事,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內容敘述用人血染布的恐怖傳說,充滿了詭異、令人戰慄的氣氛。

  讀完這則故事之後,有件事卻一直令我耿耿於懷。就是那位不小心誤入絞纈城的主人翁慈覺大師(圓仁)雖然平安地逃了出來,但是之後絞纈城的後續發展呢?是不是依然存在,繼續殺人取血呢?我覺得書中沒有做完整的交代,是不負責的行為,更何況是我國向來引以為傲的古典文學。這點的確讓人有美中不足之嘆。

  之後,戰前一位叫國枝史郎的作家寫了一本叫“神州絞纈城”的作品,是一部頗受好評的虛構小說。因為標題有“神州”,所以很明顯是以日本為舞台,但是我還是很想一看究竟,說不定書裡面會提到有關絞纈城的二三事。

  最近幾年,因為“國枝史郎傳奇全集”出刊,我才有機會如願拜讀“神州絞纈城”。故事內容的確充滿了光怪陸離的詭異氣氛,但是題材僅限於日本的戰國時代,對於在原典中出現的絞纈城的後續發展絲毫未提,這點讓我感到異常氣餒。不過也因為這種一廂情願的理由,讓我萌生創作動機。

  “沒辦法,那我自己來寫。”

  這本“絞纈城綺譚”比原先預定的日期要晚了很多才完成。嚴格來說,它並不是歷史小說,而是時代小說。雖然這部作品是以中國唐代為舞台,可是我對中國的歷史完全不懂,但雙鄧小平能隨性杜撰,尤其是因有名詞的部分。所以我在設計時代背景時,花了很長的時間作考據。

  除了宣宗和圓仁法師之外,本部作品裡出現的李績(榮王)、辛讜、李延樞、王式、徐珍、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至於他們是否和絞纈城有過牽扯,只有請大家去參考下一頁所列出的書籍。雖然是一部缺漏頗多的作品。但是希望大家能在“懷念的東映時代劇”的流行下,欣賞這部以大唐帝國為舞台的故事。

  一九九五年十月  著者

  解說

  蘆邊拓

  “很久以前,慈覺法師為學習佛法,遠渡唐土……會昌年間,唐武宗廢佛,廟宇遭到無情的破壞,官兵大肆捕殺僧尼,或逼迫他們還俗,局勢大亂。慈覺法師為躲避災禍,逃奔他處,途中翻越叢山峻岭,發現一大戶人家,石垣高築,大門深鎖……他發現一小房間,隱約傳來呻吟聲,因為心中生疑,從洞口望去,竟然發現男女被緊緊綁縛倒掛在廳堂中央,下方還放著一個盆子,用來盛血……房間裡蜷縮著數名臉名慘白、身子細瘦的人影。法師詢問原因。其中一個拿起樹枝,無力地在地上描繪……‘此處是惡魔的巢窟絞纈城,被囚禁者都被下了藥,口不能言,腳不能行……將人倒掛,割開他們的皮肉,取他們的鮮血用來染布,然後販賣……’”

  ——這是從‘宇治拾遺物語’第十三卷、“慈覺法師之絞纈城跡蹤”所擷取的片段。這則有關慈覺法師,也就是圓仁(七九四~八六四)在中國所體驗的奇怪經歷,也是“宇治拾遺”一百九十六則故事中,充滿詭異色彩的短篇。

  絞纈城!筆者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詭異而令人害怕的名詞,差不多是十歲的時候。當時的我非常愛看偵探小說以及大眾文學,尤其是所謂的時代傳奇小說,例如白井喬二氏的‘富士之影’、角田喜久雄氏的‘妖棋傳’等等,都被我翻爛了書皮。另外,戰後吉川英治氏的‘鳴門秘貼’‘牢獄的花嫁’‘神變麝香貓’‘萬花地獄’等,也都是根據史實和古典所創作出來的膾炙人口之作。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國枝史郎氏的‘神州絞纈城’,關於這部作品,無法在這裡詳述(國枝先生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就是‘神州絞纈城’和‘旭日之鎧’),我就是從他的書中才知道,原來故事中富士山下的那座絞纈城是源自於中國的唐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