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黃菁菁沒吭聲,把貨賣給老趙,她們自己也是掙了錢的,互利互惠的事兒。
牛車緩緩駛入村里,遠遠的便聽見村里鬧哄哄的,屋門口堵著很多看熱鬧的人,韓氏面露憂色,和老趙道,“當初我就不太樂意他們接咱的生意,如今可好,出事了肯定要算在咱頭上,那種生意,不把人家打聽清楚,只顧著錢哪兒成?”
因著鬧事的老趙兄弟家,黃菁菁她們下了牛車,想著老花一個人在家,她沒有滯留,背著背簍就回去了,經過周家院子,見煙囪升起了裊裊炊煙,她喚了聲老三媳婦,劉氏從灶房出來,“娘,今天回來得早些啊,二哥和相公還在地里忙活呢。”
每年這時候都會下雨,天說變就變,周士武和周士仁接下來要出門賣佐料粉,趁著得空,把麥穗拿稻糙捆好,免得大風吹倒了,她也剛從地里回來。
“好,我背簍里還有絲瓜,你拿回去煮了。”她買了三塊豆腐,讓劉氏給一塊給劉慧梅,周士武和她說劉慧梅看出自己換了芯才惴惴不安不敢面對自己,黃菁菁不知說什麼好,但劉慧梅吃好了,大雙小雙才有奶喝,黃菁菁目光投向東屋,劉慧梅趴在窗戶邊,欲言又止的望著她。
黃菁菁仔細回想了下,自己真要被看出端倪,怕就是過年的事兒,劉慧梅坐月子出來堅持一個人帶大雙小雙,她只當劉慧梅要強,擔心別人帶不好才自己要帶的,後來老花說她是為了回鎮上,如今來看,怕不只是這個原因。
貌似,從劉慧梅生了孩子,她們關係疏遠了很多,她也不知哪兒不對勁。
把東西給劉氏她就回去了,老花在院子裡殺魚,米久扶著凳子站著,雙腿打顫,黃菁菁喊了聲米久,米久立即抬起頭來,咿咿呀呀喊著什麼,老花看看日頭,“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想著你還要些時候,我還沒做飯呢。”
“不著急,我蹭老趙家的牛車回來的,桃花跟梨花呢?”黃菁菁彎腰朝米久伸手,米久咯咯笑了兩聲,伸展手臂要黃菁菁抱,身子忽然一歪,跌坐在了地上,黃菁菁失笑,忙上前抱起他,替他拍了拍屁股上的泥,“米久想奶奶沒,奶奶給米久買了豆腐,晚上熬豆腐魚湯喝。”
“啊,啊。”米久咧著嘴應了兩聲,側身指著灶房,黃菁菁和老花道,“米久怕是餓了,我煮飯去……”說著話,桃花和梨花從屋裡出來,這些天,兩人跟屋後的二丫走得近,學了繡花的法子,能靜下心來繡花,黃三娘看二丫和她們走得近,又提了幾回打水的事兒,被老花冷臉拒絕了。
桃花和二丫是在大雙小雙的百日宴那天混熟的,孩子心思單純,黃三娘可不一樣了,老花接受二丫三丫來家裡,不接受黃三娘過來。
“奶奶,看,我和梨花繡的花兒,二丫說再過幾天就能繡完了,賣了錢就能給奶奶買鐲子了。”桃花把自己背面翻轉過來,亂的線條明顯少了很多,只是梨花繡得不太好,卻也比以前工整了很多,黃菁菁點頭道,“成,奶奶等著了……”
吃飯時,她說起老趙想進貨賣佐料粉,老趙搬去鎮上為人熱情了些,不似以前冷淡,今天能和大家嘮叨幾句閒話了。
老花餵米久吃著飯,小聲道,“他估計是知道自己造孽了吧,你怕是不知道,老趙侄子出事了。”老花拿勺子颳了下米久嘴角的飯粒,道,“他侄子不是接了他的買賣嗎,把孩子賣給那種不把孩子當人看的家裡,一個月死了好幾個,事情傳到人家爹娘耳朵里,上門鬧呢,走了一天一夜到的村里,要他侄子給個說法呢,那麼乖巧的孩子,要不是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誰捨得賣孩子,他侄子造孽哦。”
黃菁菁沒料到有這茬,老趙金盆洗手便是因為這件事,他做了幾十年買賣,照理說看慣了生死才是,卻為此事耿耿於懷很久,甚至不做了,她道,“哪個侄子?”
“趙吉良吧,挺油嘴滑舌的一個人,被那些孩子的爹娘打得鼻青臉腫,田地幹活的有些人看熱鬧回來說的。”老花不認識趙吉良,但是村里人對趙吉良風評不太好,說他仗著是老趙侄子,眼睛長在頭頂,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嘲笑過很多人,“他是自作孽,老趙回來估計就是處理這件事的,不是所有爹娘都不把兒女的死活當回事的。”
黃菁菁點了點頭,這便是她說老趙救了些人也害了些人的原因,這件事鬧出去,老趙家的名聲算是完了。
下午,她和老花去山裡割豬糙,米久扶著東西能站會兒了,不願意待在家,天天指著外邊要出門,趙二兩要過來檢查村里編的竹籃子,桃花梨花在家裡繡花,她和老花多割些豬糙備著,豬長得快,一天吃得多,紅薯藤磨的粉吃完了,她去村里買了些米糠回家和著豬糙煮熟了餵。
山裡有砍柴的漢子,有撿柴的婦人,無一不在說趙吉良家的事兒,老趙把買賣讓出來,親兄弟接了買賣不知道感恩,反而反過來抱怨老趙給他們挖了坑,親兄弟撕破臉,在村里還真是少見,這件事,很多人站老趙,畢竟當初是他們自己纏著要老趙教導幾個侄子的,出了事就往老趙身上推,委實叫人心寒。
黃菁菁聽著,不予置評,和老花邊聊邊割豬糙,兩個人幹活快,背簍裝滿也就不到半個時辰的事兒,村里鬧哄哄的,聽說又有人找來村里,要把孩子買回去,不賣給他們了,他們賣孩子是為了錢不假,但不想看著孩子死。
當然,有這種爹娘,也有不管孩子死活的爹娘,不知從哪兒得到風聲,鬧上門要趙吉良多給些錢,說孩子去了就沒命,價格應該和其他孩子不一樣,起碼要多五百文,大家把趙家圍了個水泄不通,最後還是里正出面,帶著村里人把他們轟了出去,銀貨兩訖,哪怕是孩子,轉手的那一刻孩子的生死就和他們當爹娘的沒關係了。
趙衛國的話不近人情,卻也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否則由著那些人鬧起來,對整個稻水村的名聲不好就算了,村里整天有外人來來往往,雲龍混雜,烏煙瘴氣,村里人跟著不得安寧,黃菁菁回老屋和周士武說了老趙的意思,周士武想也沒想的搖了頭,“老趙處在風口浪尖,記恨他的人一大把,萬一把咱家的佐料粉也記恨上,說咱家的佐料粉有問題,對咱家的生意衝擊大。”
而且,他想過了,下回再去外邊買米自己捎些佐料粉過去賣,用不著老趙他們,“娘,這件事我和老趙說,他們家什麼情形他心裡有數,這會兒誰巴上去誰就是槍靶子,咱家犯不著。”
又不是多好的關係,何須為了外人把自己放在危險的地方。
黃菁菁想想也是,張了張嘴,還想問問劉慧梅,“你大嫂和大哥沒鬧吧?”
“娘,她自己做過的事兒自己心裡有數,她哪兒敢鬧,我看她如今唯一的念想就是等大雙小雙長大成人記著她的好了。”周士文和劉慧梅和離的事兒外人不清楚,除了他們自己也就趙衛國知道,周士文和他說過,往後誰要是看上劉慧梅了,就把他們和離的消息放出去,這個家,劉慧梅隨時都能走。
“娘,您別擔心,她老實得很,我看她心情平靜多了,偶爾還會問三弟妹您身體好不好,因果報應,在她身上了結也算好的,大雙小雙不會遭罪。”最初,他擔心劉慧梅會偷偷學按捏的手法,往後離開周家另起爐灶,觀察了十多天,劉慧梅安分守己得很,待他和周士仁客氣了很多,劉慧梅用的水是他和周士仁挑回來的,洗衣服煮飯,每天一水缸用得乾乾淨淨,偶爾會和他們說聲謝謝。
整個人,沉澱了很多。
估計事成定局,知道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結果了吧。
黃菁菁嗯了聲,想叮囑兩句什麼,又怕自己想多了,“成,那我回去了,算著時辰,米久該肚子餓了,菜地的菜你們隨便吃,賣不完,留在地里也是爛了。”
她從去鎮上賣菜的那天開始,劉氏就不去菜地摘菜了,韭菜老了,哪兒吃得完,韭菜雞蛋桃花她們都吃膩了。
“我和三弟妹說,娘,米久會說話了不,每次看著我都啊啊喊,您說他是不是要喊爹爹了?”米久滿一歲了,因著大雙小雙的百日宴辦過酒席,米久的生辰沒有請客,就趙二兩一家三口過來吃了個飯,莊戶人家不流行抓鬮,米久也沒,說起來,米久過生辰,啥也沒有。
“怕是要說話了,桃花和梨花天天圍著他教他喊姐姐,米久張嘴就啊啊啊。”說起米久,黃菁菁目光柔和了很多,她原本要背著米久過來的,老花走,米久看著他背影哭,鬧得老花沒法子,後背背著豬糙,前胸抱著他回了。
周士武嗯了聲,擦了擦手,“娘,晚上我去新屋吃飯?地里的麥子還得忙個一天半左右,忙完了得去外鎮賣佐料粉,早出晚歸,不知啥時候能見到米久。”
牛車緩緩駛入村里,遠遠的便聽見村里鬧哄哄的,屋門口堵著很多看熱鬧的人,韓氏面露憂色,和老趙道,“當初我就不太樂意他們接咱的生意,如今可好,出事了肯定要算在咱頭上,那種生意,不把人家打聽清楚,只顧著錢哪兒成?”
因著鬧事的老趙兄弟家,黃菁菁她們下了牛車,想著老花一個人在家,她沒有滯留,背著背簍就回去了,經過周家院子,見煙囪升起了裊裊炊煙,她喚了聲老三媳婦,劉氏從灶房出來,“娘,今天回來得早些啊,二哥和相公還在地里忙活呢。”
每年這時候都會下雨,天說變就變,周士武和周士仁接下來要出門賣佐料粉,趁著得空,把麥穗拿稻糙捆好,免得大風吹倒了,她也剛從地里回來。
“好,我背簍里還有絲瓜,你拿回去煮了。”她買了三塊豆腐,讓劉氏給一塊給劉慧梅,周士武和她說劉慧梅看出自己換了芯才惴惴不安不敢面對自己,黃菁菁不知說什麼好,但劉慧梅吃好了,大雙小雙才有奶喝,黃菁菁目光投向東屋,劉慧梅趴在窗戶邊,欲言又止的望著她。
黃菁菁仔細回想了下,自己真要被看出端倪,怕就是過年的事兒,劉慧梅坐月子出來堅持一個人帶大雙小雙,她只當劉慧梅要強,擔心別人帶不好才自己要帶的,後來老花說她是為了回鎮上,如今來看,怕不只是這個原因。
貌似,從劉慧梅生了孩子,她們關係疏遠了很多,她也不知哪兒不對勁。
把東西給劉氏她就回去了,老花在院子裡殺魚,米久扶著凳子站著,雙腿打顫,黃菁菁喊了聲米久,米久立即抬起頭來,咿咿呀呀喊著什麼,老花看看日頭,“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想著你還要些時候,我還沒做飯呢。”
“不著急,我蹭老趙家的牛車回來的,桃花跟梨花呢?”黃菁菁彎腰朝米久伸手,米久咯咯笑了兩聲,伸展手臂要黃菁菁抱,身子忽然一歪,跌坐在了地上,黃菁菁失笑,忙上前抱起他,替他拍了拍屁股上的泥,“米久想奶奶沒,奶奶給米久買了豆腐,晚上熬豆腐魚湯喝。”
“啊,啊。”米久咧著嘴應了兩聲,側身指著灶房,黃菁菁和老花道,“米久怕是餓了,我煮飯去……”說著話,桃花和梨花從屋裡出來,這些天,兩人跟屋後的二丫走得近,學了繡花的法子,能靜下心來繡花,黃三娘看二丫和她們走得近,又提了幾回打水的事兒,被老花冷臉拒絕了。
桃花和二丫是在大雙小雙的百日宴那天混熟的,孩子心思單純,黃三娘可不一樣了,老花接受二丫三丫來家裡,不接受黃三娘過來。
“奶奶,看,我和梨花繡的花兒,二丫說再過幾天就能繡完了,賣了錢就能給奶奶買鐲子了。”桃花把自己背面翻轉過來,亂的線條明顯少了很多,只是梨花繡得不太好,卻也比以前工整了很多,黃菁菁點頭道,“成,奶奶等著了……”
吃飯時,她說起老趙想進貨賣佐料粉,老趙搬去鎮上為人熱情了些,不似以前冷淡,今天能和大家嘮叨幾句閒話了。
老花餵米久吃著飯,小聲道,“他估計是知道自己造孽了吧,你怕是不知道,老趙侄子出事了。”老花拿勺子颳了下米久嘴角的飯粒,道,“他侄子不是接了他的買賣嗎,把孩子賣給那種不把孩子當人看的家裡,一個月死了好幾個,事情傳到人家爹娘耳朵里,上門鬧呢,走了一天一夜到的村里,要他侄子給個說法呢,那麼乖巧的孩子,要不是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誰捨得賣孩子,他侄子造孽哦。”
黃菁菁沒料到有這茬,老趙金盆洗手便是因為這件事,他做了幾十年買賣,照理說看慣了生死才是,卻為此事耿耿於懷很久,甚至不做了,她道,“哪個侄子?”
“趙吉良吧,挺油嘴滑舌的一個人,被那些孩子的爹娘打得鼻青臉腫,田地幹活的有些人看熱鬧回來說的。”老花不認識趙吉良,但是村里人對趙吉良風評不太好,說他仗著是老趙侄子,眼睛長在頭頂,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嘲笑過很多人,“他是自作孽,老趙回來估計就是處理這件事的,不是所有爹娘都不把兒女的死活當回事的。”
黃菁菁點了點頭,這便是她說老趙救了些人也害了些人的原因,這件事鬧出去,老趙家的名聲算是完了。
下午,她和老花去山裡割豬糙,米久扶著東西能站會兒了,不願意待在家,天天指著外邊要出門,趙二兩要過來檢查村里編的竹籃子,桃花梨花在家裡繡花,她和老花多割些豬糙備著,豬長得快,一天吃得多,紅薯藤磨的粉吃完了,她去村里買了些米糠回家和著豬糙煮熟了餵。
山裡有砍柴的漢子,有撿柴的婦人,無一不在說趙吉良家的事兒,老趙把買賣讓出來,親兄弟接了買賣不知道感恩,反而反過來抱怨老趙給他們挖了坑,親兄弟撕破臉,在村里還真是少見,這件事,很多人站老趙,畢竟當初是他們自己纏著要老趙教導幾個侄子的,出了事就往老趙身上推,委實叫人心寒。
黃菁菁聽著,不予置評,和老花邊聊邊割豬糙,兩個人幹活快,背簍裝滿也就不到半個時辰的事兒,村里鬧哄哄的,聽說又有人找來村里,要把孩子買回去,不賣給他們了,他們賣孩子是為了錢不假,但不想看著孩子死。
當然,有這種爹娘,也有不管孩子死活的爹娘,不知從哪兒得到風聲,鬧上門要趙吉良多給些錢,說孩子去了就沒命,價格應該和其他孩子不一樣,起碼要多五百文,大家把趙家圍了個水泄不通,最後還是里正出面,帶著村里人把他們轟了出去,銀貨兩訖,哪怕是孩子,轉手的那一刻孩子的生死就和他們當爹娘的沒關係了。
趙衛國的話不近人情,卻也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否則由著那些人鬧起來,對整個稻水村的名聲不好就算了,村里整天有外人來來往往,雲龍混雜,烏煙瘴氣,村里人跟著不得安寧,黃菁菁回老屋和周士武說了老趙的意思,周士武想也沒想的搖了頭,“老趙處在風口浪尖,記恨他的人一大把,萬一把咱家的佐料粉也記恨上,說咱家的佐料粉有問題,對咱家的生意衝擊大。”
而且,他想過了,下回再去外邊買米自己捎些佐料粉過去賣,用不著老趙他們,“娘,這件事我和老趙說,他們家什麼情形他心裡有數,這會兒誰巴上去誰就是槍靶子,咱家犯不著。”
又不是多好的關係,何須為了外人把自己放在危險的地方。
黃菁菁想想也是,張了張嘴,還想問問劉慧梅,“你大嫂和大哥沒鬧吧?”
“娘,她自己做過的事兒自己心裡有數,她哪兒敢鬧,我看她如今唯一的念想就是等大雙小雙長大成人記著她的好了。”周士文和劉慧梅和離的事兒外人不清楚,除了他們自己也就趙衛國知道,周士文和他說過,往後誰要是看上劉慧梅了,就把他們和離的消息放出去,這個家,劉慧梅隨時都能走。
“娘,您別擔心,她老實得很,我看她心情平靜多了,偶爾還會問三弟妹您身體好不好,因果報應,在她身上了結也算好的,大雙小雙不會遭罪。”最初,他擔心劉慧梅會偷偷學按捏的手法,往後離開周家另起爐灶,觀察了十多天,劉慧梅安分守己得很,待他和周士仁客氣了很多,劉慧梅用的水是他和周士仁挑回來的,洗衣服煮飯,每天一水缸用得乾乾淨淨,偶爾會和他們說聲謝謝。
整個人,沉澱了很多。
估計事成定局,知道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結果了吧。
黃菁菁嗯了聲,想叮囑兩句什麼,又怕自己想多了,“成,那我回去了,算著時辰,米久該肚子餓了,菜地的菜你們隨便吃,賣不完,留在地里也是爛了。”
她從去鎮上賣菜的那天開始,劉氏就不去菜地摘菜了,韭菜老了,哪兒吃得完,韭菜雞蛋桃花她們都吃膩了。
“我和三弟妹說,娘,米久會說話了不,每次看著我都啊啊喊,您說他是不是要喊爹爹了?”米久滿一歲了,因著大雙小雙的百日宴辦過酒席,米久的生辰沒有請客,就趙二兩一家三口過來吃了個飯,莊戶人家不流行抓鬮,米久也沒,說起來,米久過生辰,啥也沒有。
“怕是要說話了,桃花和梨花天天圍著他教他喊姐姐,米久張嘴就啊啊啊。”說起米久,黃菁菁目光柔和了很多,她原本要背著米久過來的,老花走,米久看著他背影哭,鬧得老花沒法子,後背背著豬糙,前胸抱著他回了。
周士武嗯了聲,擦了擦手,“娘,晚上我去新屋吃飯?地里的麥子還得忙個一天半左右,忙完了得去外鎮賣佐料粉,早出晚歸,不知啥時候能見到米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