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然而父皇根本不理會他。他眼看著自己要被押下去,咬咬牙,又將自己被衛啟濯打了三十軍杖的事說了出來。原本他是不願意當眾抖出來的,畢竟他雖則心裡氣憤,但這種事實在有些丟臉,不好宣之於眾。
然而父皇對此竟然也不予理會,甚至還指著他的鼻子罵他被打死也活該。他覺得父皇的態度有些邪乎,他雖為階下囚,但好歹也是父皇的親兒子,而且父皇尚未正式廢掉他的爵位,在將他羈押至京受審之前,平叛的將領對他用了私刑,這顯然是逾矩的,可父皇竟然完全不當一回事。
父皇不僅不理會他被打的事,甚至連衛啟濯如何審問他都不管。
朱潾望著眼前一排刑具,不禁悲從中來,內心絕望哀嚎。他毫不懷疑衛啟濯會公報私仇,將那些刑具變著花樣招呼在他身上,讓他生不如死。
他不想在衛啟濯面前表現出任何的畏懼,但他的雙腿已經開始不住打顫。他權衡再三,終於拋開顧忌,哀聲懇求衛啟濯不要動刑,他該說的皆已說畢,實在無甚可招了。
“可我總覺著王爺的供詞未盡其詳,我卻才審間壁楚王時,楚王的供詞可是寫滿了足足三張紙,王爺只說這麼點兒,”衛啟濯舉起朱潾的大半張口供,“是不是顯得有些寒磣?王爺可不能輸給楚王。不過也不能亂說,若有誣陷,罪加一等。”
朱潾直想罵人,錄個口供還要比長短,那是不是坐個牢還要比誰的囚衣好看?比誰身上長的虱子多?
“你不過就是懷恨在心挾私報復而已,”朱潾色厲內荏,“我又沒有真的把你老婆如何,你較的什麼勁……”
衛啟濯神容一寒,一個眼色丟過去,一旁的獄卒即刻會意,上去就狠狠甩了朱潾三個巴掌,乾脆利落,扇得朱潾臉頰立時紅腫一片。
朱潾被打得嘴角淌血,閉上嘴再不敢多言。
衛啟濯抬手在朱潾面前一指:“這些刑具有些是打刑部借的,有些是打錦衣衛那邊借的,不過大多數還是大理寺自家產的。我當初任大理寺少卿時,有一半的工夫都在琢磨如何改良刑具。來這裡的犯人大多數都是死鴨子嘴硬,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刑具用對了,不知能少費多少工夫。王爺不妨來挨個試試,集齊三衙門的刑具可是很難得的。”
朱潾瞧見獄卒真的伸手去取刑具,嚇得雙腿一軟就要跪下,爭奈他被鐐銬鎖在刑架上,想跪也跪不了。他終於繃不住,幾乎帶著哭腔道:“你要如何才肯放過我?”
“何出此言?我不過是在審訊而已,何來放不放過之說?”
朱潾險些背過氣去,緩了片刻,悽惶道:“你若想殺了我解恨,但求給個痛快。不過我想死個明白,我想知道父皇為何對我不聞不問,你是否使了什麼計?”
衛啟濯無聲冷笑,揮手示意獄卒上刑。
從大理寺出來後,衛啟濯徑直轉去錦衣衛北鎮撫司。
路上,他靠在倭錦靠背上,閉目養神。
他是從一開始就打算好好整治益王的。出征之前,皇帝給他和孟元慶的說辭都十分微妙,無論對楚王還是益王,皇帝都強調要活捉。
這個交代在外人看來便是帶著私心的,畢竟益王是皇帝的親兒子,皇帝似乎不會真的不在意他的死活。但實質上皇帝這般交代不過是為了將兩人帶回京師審訊,皇帝那時已經無甚私心可言。他當時只打了益王三十軍杖,並非懼怕益王回京告狀,而僅僅是要留著益王的命帶回京師。
抵京之後,他先去見了皇帝,主動告知了對益王用軍杖之事。不出他所料,皇帝非但無動於衷,還誇讚他剛正。
這足以表明皇帝已經對朱潾徹底失望。
皇帝頭先確實是對朱潾留存著父子情分的,不然也不會在朱潾就藩之前對他一再容忍,連意圖謀害太子這種事也按了下來。皇帝年歲大了,膝下又只有三子,老二朱治更是不成器,皇帝不想再折騰。
然而朱潾偏偏要折騰,尤其還選在皇帝臥病之際折騰。這看似是個好時機,但實質上風險也很大。一旦起事不成,就會萬劫不復。
因為皇帝會因著朱潾這行徑認為他盼著他早死,由此徹底寒心,拋卻舐犢之私,完全放棄這個兒子。將來朱潾被俘,手裡籌碼全失,唯有一死。
這便是皇帝不理會朱潾死活的原因。楚王其實打錯了算盤,楚王滿以為皇帝是個重情的,這回也一定會網開一面,至少不會處死朱潾,不處死朱潾,自然也沒理由處死他。
楚王錯估了皇帝的心態,這也是楚王目光短淺、霧裡看花所致。
衛啟濯轉目透過帘子fèng隙往外間看了一眼。他其實一直在思考要如何處置衛啟渢。衛啟渢這種人,天性驕傲執拗,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志不得舒,求而不得,那比殺了他更要令他痛苦。
前世蕭槿故去後,衛啟渢一心求死,也真的在蕭槿歿後不久一命歸西。他在送了蕭槿最後一程後,滿懷殺意,幾度想將衛啟渢千刀萬剮,但那時候的衛啟渢已經如同行屍走肉,他真剮了他反而是幫他解脫了——諷刺的是,衛啟渢當時倒是有死的決心,只是他認為不能自戕。
但他仍覺衛啟渢前世的報應不夠。蕭槿雖非衛啟渢所害,但若不是衛啟渢,蕭槿怎會一生淹蹇,紅顏命薄?
北鎮撫司。衛啟濯到得衛啟渢的牢房外時,借著牢內昏暗的燈火,瞧見衛啟渢一動不動地坐在稻糙上,仿似石雕泥塑的一般。
衛啟濯揮手示意獄卒們暫且迴避。他回頭見衛啟渢抬眼朝他看來,跳躍的燈火映照著他一雙滿布血絲的眼睛,竟顯出幾分詭譎來。
“兄長不是嚷著要見我麼?”衛啟濯的聲音又冷又沉,仿佛深冬里覆冰的磐石。
衛啟渢自進來後就極少開口,陡然出聲便顯得嗓音嘶啞異常:“你何時有的往生記憶?”
他等了半晌,見衛啟濯沒有答他的意思,微微哂笑:“四弟既不肯為我解惑,來此作甚?”
“你要見我,非止向我提問吧。”
衛啟渢緘默少刻,垂下眼眸,嘴角溢出一絲意味不明的笑:“你說的不錯,我還想與你說,好好照拂槿槿。你既已記得前生事,那想來也知曉了槿槿前世的病因,幫她避過應當不是難事。”
“我還想與你說,”衛啟渢的聲音輕如片羽,“來日方長。我這回不過是栽在了不知情上,若我知道你已經有了往生記憶,無論如何都不會走到今日這一步。”
“兄長要等下一回合,恐怕要許久了。”
“多久都不打緊,哪怕等到下一世也不打緊。我與四弟是宿敵,哪怕再是轉世輪迴也不會更易,”衛啟渢的嗓音有些飄渺,“祖母在彌留之際與我說,我與槿槿無緣亦無分,讓我轉了念頭。我當時就想,我與槿槿無分可能是真的,但無緣我是不認的,我們從前可是夫妻,怎會無緣呢?”
衛啟濯忽地笑了:“兄長言及此,意圖何在?”
“你認為是什麼便是什麼。這一世尚未過半,下一世還未可知,後頭的事誰又說得准呢?我,槿槿,以及你,興許下一世也是要再見的,但屆時會是怎樣的局面,誰又曉得。”
衛啟濯遽然笑出了聲:“兄長怕是想多了,我們縱然隔世重見,局勢也不會有何改變。你認為若是啾啾不記得你從前幹的事,會傾心於你麼?”
衛啟渢直直迎視他:“你豈知不會?”
“你與她脾性不合,如何情投意洽?”
衛啟渢一笑:“我看跟她脾性不合的人是你。你難道忘記了,她前世可是一直懼怕你。反倒是我,她雖厭惡我,但在我面前始終都十分隨性。”
衛啟濯不知想到了什麼,容色一斂,掣身便走。
“四弟莫非至今都未將你已有往生記憶的事告訴槿槿,”衛啟渢起身步至牢門前,“你害怕她躲著你,抗拒你,與你生疏,是麼?”
衛啟濯面色陡沉,驀然止步回頭:“我與她的事,不容你置喙,你有這等閒工夫不如去想想自家之事。”言罷喚來獄卒守著,拂袖而去。
衛啟渢嘴角牽起一抹冷笑。
衛啟濯今次不過是順路來試探他的,興許還想看看他目下有多狼狽。無論他是怎樣的態度,衛啟濯都不會放過他,因而他並不怕激怒他。
寄望於以示弱來博取對頭的手軟,這非但無用,還會讓對頭輕看了他去,何況是衛啟濯這樣的對頭。
到了這步田地,其實他也無甚好怕的,只他總還是想見見蕭槿,他想幫她將她那一段缺失的記憶補起來。
他心裡知道她應當不會因此對她有何改觀,可到底意難平。
九月的天氣,既無炎蒸暑氣,又無沁骨寒意,正是和暢時候,蕭槿穿一身素淡的輕紗軟絹衣裳,坐在臥雲亭中看罷晚景煙霞,暮色已漫。
然而父皇對此竟然也不予理會,甚至還指著他的鼻子罵他被打死也活該。他覺得父皇的態度有些邪乎,他雖為階下囚,但好歹也是父皇的親兒子,而且父皇尚未正式廢掉他的爵位,在將他羈押至京受審之前,平叛的將領對他用了私刑,這顯然是逾矩的,可父皇竟然完全不當一回事。
父皇不僅不理會他被打的事,甚至連衛啟濯如何審問他都不管。
朱潾望著眼前一排刑具,不禁悲從中來,內心絕望哀嚎。他毫不懷疑衛啟濯會公報私仇,將那些刑具變著花樣招呼在他身上,讓他生不如死。
他不想在衛啟濯面前表現出任何的畏懼,但他的雙腿已經開始不住打顫。他權衡再三,終於拋開顧忌,哀聲懇求衛啟濯不要動刑,他該說的皆已說畢,實在無甚可招了。
“可我總覺著王爺的供詞未盡其詳,我卻才審間壁楚王時,楚王的供詞可是寫滿了足足三張紙,王爺只說這麼點兒,”衛啟濯舉起朱潾的大半張口供,“是不是顯得有些寒磣?王爺可不能輸給楚王。不過也不能亂說,若有誣陷,罪加一等。”
朱潾直想罵人,錄個口供還要比長短,那是不是坐個牢還要比誰的囚衣好看?比誰身上長的虱子多?
“你不過就是懷恨在心挾私報復而已,”朱潾色厲內荏,“我又沒有真的把你老婆如何,你較的什麼勁……”
衛啟濯神容一寒,一個眼色丟過去,一旁的獄卒即刻會意,上去就狠狠甩了朱潾三個巴掌,乾脆利落,扇得朱潾臉頰立時紅腫一片。
朱潾被打得嘴角淌血,閉上嘴再不敢多言。
衛啟濯抬手在朱潾面前一指:“這些刑具有些是打刑部借的,有些是打錦衣衛那邊借的,不過大多數還是大理寺自家產的。我當初任大理寺少卿時,有一半的工夫都在琢磨如何改良刑具。來這裡的犯人大多數都是死鴨子嘴硬,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刑具用對了,不知能少費多少工夫。王爺不妨來挨個試試,集齊三衙門的刑具可是很難得的。”
朱潾瞧見獄卒真的伸手去取刑具,嚇得雙腿一軟就要跪下,爭奈他被鐐銬鎖在刑架上,想跪也跪不了。他終於繃不住,幾乎帶著哭腔道:“你要如何才肯放過我?”
“何出此言?我不過是在審訊而已,何來放不放過之說?”
朱潾險些背過氣去,緩了片刻,悽惶道:“你若想殺了我解恨,但求給個痛快。不過我想死個明白,我想知道父皇為何對我不聞不問,你是否使了什麼計?”
衛啟濯無聲冷笑,揮手示意獄卒上刑。
從大理寺出來後,衛啟濯徑直轉去錦衣衛北鎮撫司。
路上,他靠在倭錦靠背上,閉目養神。
他是從一開始就打算好好整治益王的。出征之前,皇帝給他和孟元慶的說辭都十分微妙,無論對楚王還是益王,皇帝都強調要活捉。
這個交代在外人看來便是帶著私心的,畢竟益王是皇帝的親兒子,皇帝似乎不會真的不在意他的死活。但實質上皇帝這般交代不過是為了將兩人帶回京師審訊,皇帝那時已經無甚私心可言。他當時只打了益王三十軍杖,並非懼怕益王回京告狀,而僅僅是要留著益王的命帶回京師。
抵京之後,他先去見了皇帝,主動告知了對益王用軍杖之事。不出他所料,皇帝非但無動於衷,還誇讚他剛正。
這足以表明皇帝已經對朱潾徹底失望。
皇帝頭先確實是對朱潾留存著父子情分的,不然也不會在朱潾就藩之前對他一再容忍,連意圖謀害太子這種事也按了下來。皇帝年歲大了,膝下又只有三子,老二朱治更是不成器,皇帝不想再折騰。
然而朱潾偏偏要折騰,尤其還選在皇帝臥病之際折騰。這看似是個好時機,但實質上風險也很大。一旦起事不成,就會萬劫不復。
因為皇帝會因著朱潾這行徑認為他盼著他早死,由此徹底寒心,拋卻舐犢之私,完全放棄這個兒子。將來朱潾被俘,手裡籌碼全失,唯有一死。
這便是皇帝不理會朱潾死活的原因。楚王其實打錯了算盤,楚王滿以為皇帝是個重情的,這回也一定會網開一面,至少不會處死朱潾,不處死朱潾,自然也沒理由處死他。
楚王錯估了皇帝的心態,這也是楚王目光短淺、霧裡看花所致。
衛啟濯轉目透過帘子fèng隙往外間看了一眼。他其實一直在思考要如何處置衛啟渢。衛啟渢這種人,天性驕傲執拗,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志不得舒,求而不得,那比殺了他更要令他痛苦。
前世蕭槿故去後,衛啟渢一心求死,也真的在蕭槿歿後不久一命歸西。他在送了蕭槿最後一程後,滿懷殺意,幾度想將衛啟渢千刀萬剮,但那時候的衛啟渢已經如同行屍走肉,他真剮了他反而是幫他解脫了——諷刺的是,衛啟渢當時倒是有死的決心,只是他認為不能自戕。
但他仍覺衛啟渢前世的報應不夠。蕭槿雖非衛啟渢所害,但若不是衛啟渢,蕭槿怎會一生淹蹇,紅顏命薄?
北鎮撫司。衛啟濯到得衛啟渢的牢房外時,借著牢內昏暗的燈火,瞧見衛啟渢一動不動地坐在稻糙上,仿似石雕泥塑的一般。
衛啟濯揮手示意獄卒們暫且迴避。他回頭見衛啟渢抬眼朝他看來,跳躍的燈火映照著他一雙滿布血絲的眼睛,竟顯出幾分詭譎來。
“兄長不是嚷著要見我麼?”衛啟濯的聲音又冷又沉,仿佛深冬里覆冰的磐石。
衛啟渢自進來後就極少開口,陡然出聲便顯得嗓音嘶啞異常:“你何時有的往生記憶?”
他等了半晌,見衛啟濯沒有答他的意思,微微哂笑:“四弟既不肯為我解惑,來此作甚?”
“你要見我,非止向我提問吧。”
衛啟渢緘默少刻,垂下眼眸,嘴角溢出一絲意味不明的笑:“你說的不錯,我還想與你說,好好照拂槿槿。你既已記得前生事,那想來也知曉了槿槿前世的病因,幫她避過應當不是難事。”
“我還想與你說,”衛啟渢的聲音輕如片羽,“來日方長。我這回不過是栽在了不知情上,若我知道你已經有了往生記憶,無論如何都不會走到今日這一步。”
“兄長要等下一回合,恐怕要許久了。”
“多久都不打緊,哪怕等到下一世也不打緊。我與四弟是宿敵,哪怕再是轉世輪迴也不會更易,”衛啟渢的嗓音有些飄渺,“祖母在彌留之際與我說,我與槿槿無緣亦無分,讓我轉了念頭。我當時就想,我與槿槿無分可能是真的,但無緣我是不認的,我們從前可是夫妻,怎會無緣呢?”
衛啟濯忽地笑了:“兄長言及此,意圖何在?”
“你認為是什麼便是什麼。這一世尚未過半,下一世還未可知,後頭的事誰又說得准呢?我,槿槿,以及你,興許下一世也是要再見的,但屆時會是怎樣的局面,誰又曉得。”
衛啟濯遽然笑出了聲:“兄長怕是想多了,我們縱然隔世重見,局勢也不會有何改變。你認為若是啾啾不記得你從前幹的事,會傾心於你麼?”
衛啟渢直直迎視他:“你豈知不會?”
“你與她脾性不合,如何情投意洽?”
衛啟渢一笑:“我看跟她脾性不合的人是你。你難道忘記了,她前世可是一直懼怕你。反倒是我,她雖厭惡我,但在我面前始終都十分隨性。”
衛啟濯不知想到了什麼,容色一斂,掣身便走。
“四弟莫非至今都未將你已有往生記憶的事告訴槿槿,”衛啟渢起身步至牢門前,“你害怕她躲著你,抗拒你,與你生疏,是麼?”
衛啟濯面色陡沉,驀然止步回頭:“我與她的事,不容你置喙,你有這等閒工夫不如去想想自家之事。”言罷喚來獄卒守著,拂袖而去。
衛啟渢嘴角牽起一抹冷笑。
衛啟濯今次不過是順路來試探他的,興許還想看看他目下有多狼狽。無論他是怎樣的態度,衛啟濯都不會放過他,因而他並不怕激怒他。
寄望於以示弱來博取對頭的手軟,這非但無用,還會讓對頭輕看了他去,何況是衛啟濯這樣的對頭。
到了這步田地,其實他也無甚好怕的,只他總還是想見見蕭槿,他想幫她將她那一段缺失的記憶補起來。
他心裡知道她應當不會因此對她有何改觀,可到底意難平。
九月的天氣,既無炎蒸暑氣,又無沁骨寒意,正是和暢時候,蕭槿穿一身素淡的輕紗軟絹衣裳,坐在臥雲亭中看罷晚景煙霞,暮色已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