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28章 羅州(中)
豐州這地兒君閒並不陌生,豐州多遊俠,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情他也十分欣賞。
但是此時他沒有心情留心這些事情,他只一心趕往豐州軍所在的方向。在他趕來前,豐州軍已經支撐兩個月了,最後實在撐不下去,韓淵才讓藍栩回京求援,只不過他們不擅長跟朝廷打交道,幾乎激怒了朝中所有文官。若不是有人想藉此良機謀害攝政王,說不定藍栩不僅無功而返,還會讓朝廷棄了三州。
君閒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憎恨朝中那群人,原先只以為他們自私自利趨炎附勢,沒想到他們還是像當年那樣,剷除異己毫不手軟,落井下石這事做得比誰都歡快。
這次擾邊的遼軍將領是蘭秀龍,也是上次慘敗在韓淵手下的可憐孩子。蘭家在遼國是世家,原本放年輕的子弟來邊境歷練,隨隨便便搶他幾個村莊,俘虜幾個壯丁,回去也算是有戰功了。
哪個世家子弟不是這樣過來的,偏偏到了蘭秀龍身上就變樣了,明明豐州守軍連糧糙都難以為繼,硬是把他兩萬精銳全殲,還搶了他不少戰馬。這倒霉孩子好不容易養精蓄銳四年,本應在遼國大出風頭,但他一直記掛著豐州那次慘敗,偏是再次領軍襲擊豐州。
君閒連責怪唐清的心情都沒有就直赴豐州,上次蘭秀龍雖然慘敗,那在遼國中少有的機心已經露了出來。遼國之人尚武,在戰場上完全是未開化的野蠻人。這蘭秀龍不同,他居然能及時看清時勢,果斷地下令撤退,若不是豐州軍離間得力,他又剛接手那兩萬兵馬,上回敗的就是豐州軍了。
蘭秀龍立在旗號台上,遠遠地瞭望著豐州,前些日子臨朝的攝政王親臨豐州,又由朔州撥糧,看來這回擾亂軍心的計策算是白費了。誰會想到位高權重的攝政王居然肯遠離國都那權力中心,來到這鳥不生蛋的豐州?
蘭秀龍暗啐一聲,對自己倒霉的運頭萬般無奈。這時候一個光頭和尚也走了過來,他算是蘭秀龍的狗頭軍師,這次計策也是他出的。
雖然剃了個光頭,他卻根本沒有出家人的慈悲為懷,細小如豆的眼裡布滿陰狠:“這群南蠻子,居然有這種氣勢!看來離間軍心是不奏效了!”他頓了頓,計上心來:“將軍,請你叫還沒有暴露的人將攝政王與南蠻子那小皇帝不和的消息傳開去,讓他們知道他們要來的這個人質對於那小皇帝來說是眼中釘肉中刺,說不定會在這裡暗中做掉他,到時候會借他們保護不力的罪名,順手把豐州守將撤換掉。”
蘭秀龍目光也滿是怨毒,惡狠狠地按著橫欄:“妙啊,我覺得這計謀挺好的,為什麼我們不等他們狗咬狗?或者,我們幫他砍這一刀!”
光頭和尚:“我已經派人去過了,那個攝政王身邊有暗衛跟著,要刺殺不那麼容易,也證明了南蠻子的當權者不是什麼蠢貨,沒有真的想把這攝政王做掉,應該是在試探他是否值得相信。我們散布那個謠言,即使不能動搖軍心,也能離間攝政王跟小皇帝,萬一他們真的叔侄齊心,說不定真的會一舉滅掉我遼國。”
蘭秀龍有些不以為然,冷笑道:“大師未免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我看這南蠻子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光頭和尚搖頭嘆息,“將軍記不記得上次奪走你蒼狼的少年,我聽說了,本來將軍你是蒼狼選定的主人,遼國最神勇的武士,偏偏蒼狼一見到那少年便叛變,要知道,那蒼狼可是老將軍從南蠻子手中奪過來三年都無人能馴服的。”
蘭秀龍幾乎咬碎了滿口銀牙,蒼狼曾是他的驕傲,卻在他最需要救援的時候叛變,叫他如何能忘記這份屈辱。他狠狠道:“我這次一定要擊敗那傢伙!”
光頭和尚卻毫不留情地打破他的妄想:“將軍這次恐怕沒機會了,你不知道他因為將平定了叛亂,深得南蠻子狗皇帝的信任,如今已經是禁軍統領兼任二品少府,在帝京享受著榮華富貴。除非將軍你打到南蠻子的國都去,否則你們連交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蘭秀龍知他說的都是真話,心中雖然不愉快,口中卻感慨道:“多虧了有大師在,我才能了解南蠻子的動向,否則行軍布陣時也只會是個睜眼瞎子。那個傢伙不來,豐州就只有韓淵那老滑頭值得注意的了,行事也方便許多。”
光頭和尚細小的眼底異光微閃,點點頭,口中卻含糊地低語:“沒錯,那小子站在那裡,那群本來就不要命的蠻子會變成變著法子不要命的瘋子……”
這時候蘭秀龍的副將面帶欣喜地走過來,聲音掩不住喜悅:“將軍,你看我們由羅州下手如何?羅州暴亂,方才有可靠的人來報,許多暴民頭領已經被策反,他們能領我們潛入羅州,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能摸清他們的地形,我們明早出擊,打得那幫南蠻子措手不及,連求援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韓淵已經掐斷了不少流言的源頭,有些話還是免不了會傳到景桓的帳中,畢竟暗衛是做什麼的,暗中保護和暗殺,都是隱蔽氣息的高手才能做到的事。
當然,他們探聽到流言的同時會將散布的人順手解決掉,也算是為韓淵省了點心。
景桓聽到消息後也沒有什麼異樣,畢竟這事情他看得比誰都透。至於士氣,他已從朔州調拔了糧糙,就是給豐州將士最好的保證。
在幼軍中四年,他對軍務多少也有些了解,韓淵因為當初的事,對這個生在皇家卻不似別的皇家人冷血的攝政王是很欣賞的。見他的眉宇比當初沉斂了不少,軍中大小事務也會讓他經經手,免得他有做人質的不愉快感覺。
由於韓淵在軍中並無職位,所以景桓多由他陪同。在韓淵跟景桓例行巡視豐州軍時,藍栩的親兵驚惶地來報,一直按兵不動的遼國韃子不知為何忽然突襲羅州,而且似乎有民眾接應,直搗羅州州府,藍栩已經率兵趕過去了。
一旦羅州失守,豐州就完全暴露在韃子的鐵蹄下了,而羅州的狀況比豐州還淒涼,豐州還有個堅守了二十年的州令,羅州自去年州令病逝後,申請調拔的文書就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雖說年初時多事之秋,但這畢竟也是關乎一州存亡的事,朝廷對羅州的態度如何,顯而易見。
韓淵跟景桓馬不停蹄地領豐州軍趕到羅州,卻發現情況遠不如想像中糟糕,羅州雖然土地貧瘠,但還是有不少忠義之士苦苦頑抗,遼兵一時半會兒也破不了城。
景桓兩人對視一眼,表明身份,大軍留在城外,他們進城與羅州主事者詳談。
暫掌羅州的是個四十來歲的白衣秀士,顯然不是多懂戰術,韓淵問起許多事時有些茫然。最後他苦笑著道:“韓先生,我就直接與你說罷,這裡之所以能支撐這麼久,是因為有人在幫我們,至於是誰,你們看下面,每個較高的地方都有人在鼓舞士氣……”
景桓早就注意到戰局的不妥,在這白衣秀士的提點下才發現,城下有不少臨朝的將士,但是比之遼兵,簡直是螳臂當車。然而城門緊閉,他們毫無退路,在每個制高點都有人,遼兵的弓箭也最先招呼在這些人身上。
忽然之間,對方陣營發出一陣驚呼聲,因為他們看見自己的旗幟被一箭she斷旗杆,在兩軍交戰時,旗幟倒下是極大的恥辱,有不少遼兵已經撲向那面旗,只不過還沒碰到,就已經被箭穿過身體。
而與此同時,一面羅州軍旗亮在羅州軍前,一人扛著旗,一人挽著弓。他們身邊有十來人在抵抗著遼兵的箭雨,喊著口號喧天:“羅州永在!羅州永在!”
羅州軍士氣大振,呼聲震天:“羅州永在!”許多人話剛喊出,已經淚流滿面。
他們都是生在羅州長在羅州的人,這些年朝廷的不管不問早讓他們寒了心,羅州似乎已成了虛名,那日遼國韃子殺過來,他們就會被捨棄,被踐踏,他們的土地也將給遼兵霸占,他們的老婆兒女都將被韃子蹂躪。此時有人喊出“羅州永在”,似乎也給了他們一線曙光,只要他們還活著,韃子要侵占羅州就必須踏過他們的血肉!只要他們還剩下一個人,羅州永在!
羅州永在!
遼兵被他們這不要命的打法嚇得不知所措,城樓上的景桓也僵硬著身體,不敢置信地看著遠處的人……
那個身影曾經故作紈絝去調戲良家婦女好讓他英雄救美,曾經懶洋洋地踱過幽徑來與他喝酒,曾經捨命陪君子般和他一同春闈……年少時那麼多荒唐的事,一一浮上心頭。縱然是逢場作戲,也有三分是真。
而現在,他立在兩軍交戰的最前方,所有箭矢都朝他的身上齊發。景桓發現自己原以為已經成灰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戰慄從腳底一直上竄:“為什麼他會在這裡?救援!快救援!”
韓淵也看清楚了那亂軍中持箭而立的身影,正是那讓理當在帝京享樂的禁軍統領,張君閒!
豐州這地兒君閒並不陌生,豐州多遊俠,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情他也十分欣賞。
但是此時他沒有心情留心這些事情,他只一心趕往豐州軍所在的方向。在他趕來前,豐州軍已經支撐兩個月了,最後實在撐不下去,韓淵才讓藍栩回京求援,只不過他們不擅長跟朝廷打交道,幾乎激怒了朝中所有文官。若不是有人想藉此良機謀害攝政王,說不定藍栩不僅無功而返,還會讓朝廷棄了三州。
君閒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憎恨朝中那群人,原先只以為他們自私自利趨炎附勢,沒想到他們還是像當年那樣,剷除異己毫不手軟,落井下石這事做得比誰都歡快。
這次擾邊的遼軍將領是蘭秀龍,也是上次慘敗在韓淵手下的可憐孩子。蘭家在遼國是世家,原本放年輕的子弟來邊境歷練,隨隨便便搶他幾個村莊,俘虜幾個壯丁,回去也算是有戰功了。
哪個世家子弟不是這樣過來的,偏偏到了蘭秀龍身上就變樣了,明明豐州守軍連糧糙都難以為繼,硬是把他兩萬精銳全殲,還搶了他不少戰馬。這倒霉孩子好不容易養精蓄銳四年,本應在遼國大出風頭,但他一直記掛著豐州那次慘敗,偏是再次領軍襲擊豐州。
君閒連責怪唐清的心情都沒有就直赴豐州,上次蘭秀龍雖然慘敗,那在遼國中少有的機心已經露了出來。遼國之人尚武,在戰場上完全是未開化的野蠻人。這蘭秀龍不同,他居然能及時看清時勢,果斷地下令撤退,若不是豐州軍離間得力,他又剛接手那兩萬兵馬,上回敗的就是豐州軍了。
蘭秀龍立在旗號台上,遠遠地瞭望著豐州,前些日子臨朝的攝政王親臨豐州,又由朔州撥糧,看來這回擾亂軍心的計策算是白費了。誰會想到位高權重的攝政王居然肯遠離國都那權力中心,來到這鳥不生蛋的豐州?
蘭秀龍暗啐一聲,對自己倒霉的運頭萬般無奈。這時候一個光頭和尚也走了過來,他算是蘭秀龍的狗頭軍師,這次計策也是他出的。
雖然剃了個光頭,他卻根本沒有出家人的慈悲為懷,細小如豆的眼裡布滿陰狠:“這群南蠻子,居然有這種氣勢!看來離間軍心是不奏效了!”他頓了頓,計上心來:“將軍,請你叫還沒有暴露的人將攝政王與南蠻子那小皇帝不和的消息傳開去,讓他們知道他們要來的這個人質對於那小皇帝來說是眼中釘肉中刺,說不定會在這裡暗中做掉他,到時候會借他們保護不力的罪名,順手把豐州守將撤換掉。”
蘭秀龍目光也滿是怨毒,惡狠狠地按著橫欄:“妙啊,我覺得這計謀挺好的,為什麼我們不等他們狗咬狗?或者,我們幫他砍這一刀!”
光頭和尚:“我已經派人去過了,那個攝政王身邊有暗衛跟著,要刺殺不那麼容易,也證明了南蠻子的當權者不是什麼蠢貨,沒有真的想把這攝政王做掉,應該是在試探他是否值得相信。我們散布那個謠言,即使不能動搖軍心,也能離間攝政王跟小皇帝,萬一他們真的叔侄齊心,說不定真的會一舉滅掉我遼國。”
蘭秀龍有些不以為然,冷笑道:“大師未免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我看這南蠻子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光頭和尚搖頭嘆息,“將軍記不記得上次奪走你蒼狼的少年,我聽說了,本來將軍你是蒼狼選定的主人,遼國最神勇的武士,偏偏蒼狼一見到那少年便叛變,要知道,那蒼狼可是老將軍從南蠻子手中奪過來三年都無人能馴服的。”
蘭秀龍幾乎咬碎了滿口銀牙,蒼狼曾是他的驕傲,卻在他最需要救援的時候叛變,叫他如何能忘記這份屈辱。他狠狠道:“我這次一定要擊敗那傢伙!”
光頭和尚卻毫不留情地打破他的妄想:“將軍這次恐怕沒機會了,你不知道他因為將平定了叛亂,深得南蠻子狗皇帝的信任,如今已經是禁軍統領兼任二品少府,在帝京享受著榮華富貴。除非將軍你打到南蠻子的國都去,否則你們連交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蘭秀龍知他說的都是真話,心中雖然不愉快,口中卻感慨道:“多虧了有大師在,我才能了解南蠻子的動向,否則行軍布陣時也只會是個睜眼瞎子。那個傢伙不來,豐州就只有韓淵那老滑頭值得注意的了,行事也方便許多。”
光頭和尚細小的眼底異光微閃,點點頭,口中卻含糊地低語:“沒錯,那小子站在那裡,那群本來就不要命的蠻子會變成變著法子不要命的瘋子……”
這時候蘭秀龍的副將面帶欣喜地走過來,聲音掩不住喜悅:“將軍,你看我們由羅州下手如何?羅州暴亂,方才有可靠的人來報,許多暴民頭領已經被策反,他們能領我們潛入羅州,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能摸清他們的地形,我們明早出擊,打得那幫南蠻子措手不及,連求援的機會都沒有!”
雖然韓淵已經掐斷了不少流言的源頭,有些話還是免不了會傳到景桓的帳中,畢竟暗衛是做什麼的,暗中保護和暗殺,都是隱蔽氣息的高手才能做到的事。
當然,他們探聽到流言的同時會將散布的人順手解決掉,也算是為韓淵省了點心。
景桓聽到消息後也沒有什麼異樣,畢竟這事情他看得比誰都透。至於士氣,他已從朔州調拔了糧糙,就是給豐州將士最好的保證。
在幼軍中四年,他對軍務多少也有些了解,韓淵因為當初的事,對這個生在皇家卻不似別的皇家人冷血的攝政王是很欣賞的。見他的眉宇比當初沉斂了不少,軍中大小事務也會讓他經經手,免得他有做人質的不愉快感覺。
由於韓淵在軍中並無職位,所以景桓多由他陪同。在韓淵跟景桓例行巡視豐州軍時,藍栩的親兵驚惶地來報,一直按兵不動的遼國韃子不知為何忽然突襲羅州,而且似乎有民眾接應,直搗羅州州府,藍栩已經率兵趕過去了。
一旦羅州失守,豐州就完全暴露在韃子的鐵蹄下了,而羅州的狀況比豐州還淒涼,豐州還有個堅守了二十年的州令,羅州自去年州令病逝後,申請調拔的文書就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雖說年初時多事之秋,但這畢竟也是關乎一州存亡的事,朝廷對羅州的態度如何,顯而易見。
韓淵跟景桓馬不停蹄地領豐州軍趕到羅州,卻發現情況遠不如想像中糟糕,羅州雖然土地貧瘠,但還是有不少忠義之士苦苦頑抗,遼兵一時半會兒也破不了城。
景桓兩人對視一眼,表明身份,大軍留在城外,他們進城與羅州主事者詳談。
暫掌羅州的是個四十來歲的白衣秀士,顯然不是多懂戰術,韓淵問起許多事時有些茫然。最後他苦笑著道:“韓先生,我就直接與你說罷,這裡之所以能支撐這麼久,是因為有人在幫我們,至於是誰,你們看下面,每個較高的地方都有人在鼓舞士氣……”
景桓早就注意到戰局的不妥,在這白衣秀士的提點下才發現,城下有不少臨朝的將士,但是比之遼兵,簡直是螳臂當車。然而城門緊閉,他們毫無退路,在每個制高點都有人,遼兵的弓箭也最先招呼在這些人身上。
忽然之間,對方陣營發出一陣驚呼聲,因為他們看見自己的旗幟被一箭she斷旗杆,在兩軍交戰時,旗幟倒下是極大的恥辱,有不少遼兵已經撲向那面旗,只不過還沒碰到,就已經被箭穿過身體。
而與此同時,一面羅州軍旗亮在羅州軍前,一人扛著旗,一人挽著弓。他們身邊有十來人在抵抗著遼兵的箭雨,喊著口號喧天:“羅州永在!羅州永在!”
羅州軍士氣大振,呼聲震天:“羅州永在!”許多人話剛喊出,已經淚流滿面。
他們都是生在羅州長在羅州的人,這些年朝廷的不管不問早讓他們寒了心,羅州似乎已成了虛名,那日遼國韃子殺過來,他們就會被捨棄,被踐踏,他們的土地也將給遼兵霸占,他們的老婆兒女都將被韃子蹂躪。此時有人喊出“羅州永在”,似乎也給了他們一線曙光,只要他們還活著,韃子要侵占羅州就必須踏過他們的血肉!只要他們還剩下一個人,羅州永在!
羅州永在!
遼兵被他們這不要命的打法嚇得不知所措,城樓上的景桓也僵硬著身體,不敢置信地看著遠處的人……
那個身影曾經故作紈絝去調戲良家婦女好讓他英雄救美,曾經懶洋洋地踱過幽徑來與他喝酒,曾經捨命陪君子般和他一同春闈……年少時那麼多荒唐的事,一一浮上心頭。縱然是逢場作戲,也有三分是真。
而現在,他立在兩軍交戰的最前方,所有箭矢都朝他的身上齊發。景桓發現自己原以為已經成灰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戰慄從腳底一直上竄:“為什麼他會在這裡?救援!快救援!”
韓淵也看清楚了那亂軍中持箭而立的身影,正是那讓理當在帝京享樂的禁軍統領,張君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