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雱卻不能讓事情拖到下次朝議,他當場攔住韓琦與歐陽修,趁著太后在場要趙曙立刻下旨:“難道陛下認為此事仍有疑議?”

  趙曙否認:“自然不是……”

  “那陛下為何不讓人擬旨?”王雱淡淡地道,“大祀在即,如此重要的稱謂豈能不儘快敲定?如今兩制官員皆在,只要官家下旨,立刻可以擬詔讓太常禮院準備大祀諸事,一點都不耽擱。”

  趙曙看到韓琦在朝他使眼色,卻不知該如何拒絕王雱。最終他只能不再看向韓琦與歐陽修,在王雱與太后的注視之下向王珪下了明旨:從此他稱濮王趙允讓為皇伯。

  王珪領了旨意,朝會也結束了。

  百官出了正殿便各自散去,他們大都三三兩兩地走在一起,唯有王雱身邊仿佛絕緣一般,沒多少人走近。台諫諸官是不能結伴而行,以免有相互勾連之嫌;其他人是攝於王雱剛才直接與趙曙、韓琦他們對峙,感覺這個平日裡很好說話的年輕人看著有點陌生。

  此時天上飄起了細雨,遠處陰雲密布,看著接下來會是曠日持久的陰雨天氣。王雱獨自沿著長廊走出一段路,忽見蘇軾他們候在前方,見他來了,蘇軾揚起笑朝他招呼道:“可算過來了,我們等你老久了!今晚上元夜,看著天氣不大好,你就莫陪你家嬌妻嬌兒出去了,我們幾個好好聚一聚!”

  王雱仔細看去,只見不僅蘇軾在,沈括、張載、韓忠彥、呂希純等等也都在,只要是這些年交好而又在朝中的,一個都沒有少。他也笑了起來:“好,我們聚一聚。”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今天不說話!

  *

  更新辣!!!

  二更!勤快!

  忘了標註:

  ①賢不足以服不肖一句:出自《慎子》②象牙筷定律一段:出自馮夢龍

  ③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出自《世說新語》

  第二一四章 完結章

  濮王之事定了下來, 開春的大祀也如期而至。趙頊被趙曙約束在宮中老長一段時間, 直至大祀當日才能悄悄溜去找王雱。

  趙頊聽說了朝會上的事, 他覺得趙曙做得不對, 但趙曙是他爹,他不能說他爹的不是, 只能偷偷摸摸跑到王雱身邊巴巴地看著王雱,不知道該說什麼。

  王雱見這小子一臉猶豫地望著自己, 笑了笑, 說道:“都是當太子的人了,可別這麼鬼鬼祟祟地跑來跑去了。”這小孩年紀還小, 該教的他會教, 不該由他去煩惱的事沒必要讓他去煩惱。

  趙頊見王雱還是和以前一樣跟自己說話,心裡的忐忑瞬間煙消雲散,興致勃勃地和王雱說起自己最近學的東西。

  在他心裡,還是王雱給他講解最有趣, 所以總攢著問題想問王雱。

  趙曙發現趙頊不見了, 一轉頭,正好看到王雱在和趙頊交頭接耳,兩個人挨得老近,一副哥倆好的模樣。韓琦站得離趙曙近, 順著趙曙的目光看去, 同樣看到了王雱和趙頊湊在一起。

  韓琦看到王雱就來氣, 這小子辨贏了,逼著趙曙下了明旨, 每次見到他時還一副“我看錯你了”“我不和你好了”的表情。見趙曙有些出神,韓琦道:“我讓人去把太子殿下喚來。”

  趙曙擺擺手,說道:“不必了,隨他去吧。”大祀的程序走完了,剩下的就是賜宴和封賞,也不是非要趙頊跟在他身邊不可。

  那日被王雱逼著下旨,趙曙心中有憤怒、有羞惱、有不甘和厭惡。可夜深人靜從夢中醒來,趙曙竟隱隱生出幾分羨慕來。

  一個人在世時若是做好了自己應做之事,即便去世了也有人為了他據理力爭,而他雖有韓琦、歐陽修他們盡心輔佐,相較之下卻仍是遜色許多。

  也許終他這一生,也不會有這樣的君臣之誼,但,他兒子可以擁有。

  在許多人以為王雱會與韓琦、歐陽修交惡,為新皇所不喜的時候,王雱卻還穩紮在諫院。而且興許是因為已經把朝中最大的幾個大佬得罪了,王雱開始對朝野上下各種大小事務指指點點,維持著一天一小諫三天一大諫的頻率,天天往韓琦桌上扔彈劾摺子,連歐陽修幞頭帶歪了他都要洋洋灑灑、上綱上線地寫一千字彈劾說歐陽修“其身尚不能正,如何治國平天下”。

  韓琦簡直被他煩得要死了。

  噴人上癮的王小雱一點都沒有自己很煩人的自覺,把朝中上下都彈劾到人人出門先檢查幞頭領子腰帶,同時認真核查自家親戚有沒有作奸犯科、養著的外室有沒有被發現的可能。

  諫院同僚們眼睜睜看著划水半年的王雱只用了短短三個月,就榮登排行榜前列,直追前輩包拯!

  諫院一把手呂誨見勢不對,親自找王雱去談話,讓王雱彈劾不要太頻繁,偶爾也休息休息,留點業績給其他人做。

  王雱自然爽快答應,不找朝中同僚們的茬了。

  正巧今年范純粹高中,兩家的婚事也該辦起來了,王雱便暫且放下彈劾大業去籌備妹妹的婚事。

  王安石才去了泉州小半年,正是忙碌的時候,王雱修書一封和他說了范純粹高中之事,徵得王安石同意,直接開始著手安排起來。

  范仲淹年事已高,經不起折騰,也放手由范純仁負責張羅。

  兩家本就親如一家,中間自然沒什麼矛盾,就是王雱這廝準備了七七四十九難,準備一路攔范純粹到家門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