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果然,因莊敬航白白胖胖,只有一雙眼睛凹著怪異了一些,莊大老爺見著莊敬航忍不住心疼地掉眼淚,雖心疼,但也不至於就嚇死。
自此以後,莊大老爺也不提王三老爺的兒子了,只日日守著莊敬航,斷斷續續地跟他說些話。
莊敬航也不管莊大老爺說什麼,只面上帶著笑坐著,除了天氣冷了略動一動,其他時候就動也不動。
因莊大老爺見著了莊敬航的面,其他人自然也不限制莊采瑛見莊大老爺、莊敬航。
原來,莊采瑛也只聽說忠勇世子殘害了莊敬航,並不知莊敬航究竟傷到什麼地步。見莊敬航這副模樣,她又似莊大老爺那般老糊塗,瞧著莊敬航白白胖胖好吃好喝就覺莊敬航沒有大礙。因想莊敬航算是全廢了,就在房裡哭了幾日。
因莊大老爺病了許久,於是由著莊老夫人做主,在莊大老爺這一房裡,就叫莊政航夫婦住在上房,如此也便宜莊政航夫婦接待往來的客人。
等著屋子都收拾妥當了,簡妍便請了小王氏出頭請簡家人並周遭鄰居、遠房莊家親戚、本地鄉紳過來做客。
那一日,宴席足足擺了幾十桌。
莊老夫人又見一群人圍著恭維她,心裡自是十分開懷。
一群人正說著話,忽地有人反覆稱讚莊采瑛相貌好教養好,簡妍聽那意思是那家有意要跟莊采瑛結親,又看那家雖也富裕,但多半是仗著祖宗的功德吃坐山空,因此隨那人如何稱讚莊采瑛,只不搭話。
待散了宴席,將往來的人一一送了出去,簡妍就將這事說給莊老夫人、小王氏聽。
莊老夫人聽了也道:“嫁高娶低,咱們家還不至於淪落到跟那等人家結親,又是才來,若當真許下親事,豈不是叫人以為咱們家是在京里呆不下來才來的?”
小王氏見莊老夫人不答應,自然不敢說話。
原本庄老夫人等人也是好意,不想,那邊莊采瑛聽了幾句閒言,又想著莊六姑娘忒大把年紀還沒定親,一時間只覺得唇亡齒寒,暗想自己也有十四了,只見著小王氏等人忙著搬家,卻不見她們提過她的親事,可見她也跟莊六姑娘,對莊家眾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因想到自己的親事,莊采瑛就又想起個人來。
卻說來時路途枯燥,莊采瑛聽了莊老夫人勸說,也去尋了簡家姑娘玩。
如今簡家只剩下一個十二歲的庶出姑娘沒嫁出去,但那姑娘又是臨出京城前跟古太傅家定了親的。因此莊采瑛與那姑娘說話時,心覺自己比她大,又是正經的嫡出,卻還比不得一個庶出女兒七早八早地就將親事定下來,於是莊采瑛在船上就有意無意地往終身大事上想,恰船上又有個跟她年紀相差不多的俊秀少年蒙興,自然而然地,莊采瑛就瞧上了蒙興。
雖說蒙興是簡妍表弟,又寄養在簡家,若簡妍去說,在莊采瑛看來十有□會成,但莊采瑛想著幼時自己便於簡妍不投契,事到如今,簡妍也是面上周全,背地裡與她並不親厚,倘若說了,指不定簡妍會存心阻撓,於是死來想起,莊采瑛就鬱鬱寡歡,茶飯不思起來。
莊采瑛的丫頭妙娥見莊采瑛這般,又被小王氏、莊老夫人追著問莊采瑛到底是怎麼了,就閃閃爍爍地道:“奴婢瞧著在船上姑娘雖沒跟蒙家少爺說話,但卻有意無意地看人家……”
此話一出,莊老夫人、小王氏立時明白莊采瑛這是思春了,雖氣惱她輕浮,但前頭出了個莊采芹,莊老夫人也不敢將這事當做不知情,就對小王氏道:“你替采瑛跟妍兒說說去,這是親上加親的好事,想來簡家也是樂意的。”
小王氏心想簡妍未必會答應這事,簡家人口稀少,那蒙興也是被簡老爺當做簡鋒的臂膀培養的,哪裡肯叫蒙興就跟莊采瑛定了親,心裡這般想著,卻也少不得親自去跟簡妍說了。
簡妍聞言,心裡想著這蒙興成了妹夫,日後可叫莊政航怎麼活,況且雖說蒙興的親事簡家也能說上話,但簡夫人因為莊大夫人的緣故不喜莊采瑛,必然是不樂意的,心思轉了轉,想起臨來的時候姚氏試探地跟周氏說起小時要將毛毛送給繡姐兒做小相公的事,就笑道:“母親怎不早說?早在京里的時候就聽說兩個嫂子要結為親家,只怕沒兩日京里就該傳來喜信了。如今毛毛跟繡姐兒的事才定下,就要再定下采瑛跟蒙興的事,往來未免太多了一些。雖是親上加親,但過猶不及,父親母親必然不肯再答應這一樁親事了。”
小王氏也不去費心分辨簡妍話里的真假,就拿了這話跟莊老夫人說,莊老夫人聽了,暗想簡妍沒有能耐替姚氏、周氏定親,只怕這事是真的了,心想到底是莊采瑛跟蒙興緣分不夠,於是就叫了媌娥過來,叫她開解了莊采瑛,又叫小王氏快快給莊采瑛定下親事來。
卻說簡妍說了那話,就捎信給簡夫人。
簡夫人原先就覺得姚氏性子和軟,配繡姐兒的性子正好,且莊二夫人如今也與簡家親密的很,就叫繡姐兒嫁過去也無妨,於是急趕著捎信回京里,叫周氏跟姚氏定下親來。
一次,簡夫人來莊家的時候問簡妍:“你嫂子先前借你的銀子可還了?”
簡妍笑道:“早還了,他們那等人家最怕的就是欠了人家的。”
簡夫人笑道:“我琢磨著你婆家嫂子定然是想著繡姐兒性子厲害,想要了她家去,叫繡姐兒跟你二嬸磨牙去呢。”
簡妍心想簡夫人猜的也對,姚氏最愛的就是坐收漁翁之利,與其叫婆婆贏了,不如叫兒媳婦贏,總歸兒媳婦還是要聽婆婆的。
果然,過了兩月,簡鋒、周氏從京里下來,就捎來了消息說毛毛跟繡姐兒定親了。
原先莊采瑛只當簡妍有意推搪,就等著看若姚氏跟周氏沒成了親家簡妍該如何收場,此時聽說姚氏跟周氏當真成了親家,一時間心灰意冷起來,想著簡妍定是存心不肯看自己嫁給好人,想著將來自己不是如莊六姑娘到忒大年紀還沒定親,就是像莊三姑娘那般不清不楚地就在家裡沒了影子。因心裡惴惴不安,於是人越發瘦削了。
那邊莊老夫人瞧見莊采瑛這模樣,又趕緊催著小王氏給莊采瑛尋婆家。
小王氏原本想著自己是繼母,還該選個好女婿才能免得旁人說她虧待莊采瑛,此時瞧見莊老夫人催的緊,就選了個杭州本地的士紳人家,跟莊老夫人說了,就與那家互請了媒人,定下聘禮嫁妝數目並成親日子。
莊采瑛聽說自己定下的人家也不差,且那家人與莊家討價還價後,也要下了不少嫁妝,於是重又振奮了精神,也不萎靡不振,一邊繡著嫁衣,一邊盤算著如何多從莊老夫人、簡妍那邊要了陪送。
莊老夫人瞧著莊采瑛如此,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暗道果然莊采瑛對蒙興也沒有多少情,不過是恨嫁罷了。於是勸說簡妍多給莊采瑛陪送些東西。
因莊采瑛快出門了,簡妍也樂得大方一些,花錢消災,就替莊采瑛打了兩副金首飾,又拿了些布匹衣裳給她,最後添嫁的時候,又添了幾樣赤金的首飾。
於是乎,莊家人回到杭州一年半後,就將莊采瑛嫁了出去。
因家裡人口越發簡單了,莊老夫人、小王氏婆媳都是不愛管閒事,因此回了杭州的莊家比之在京城裡,和睦了許多。
兩輩子的年紀加起來也有五十多的莊政航與簡妍,每常看著九斤與八斤吵鬧,總要生出一種錯覺來,仿佛他們又接著上輩子的時光,過上了含飴弄孫的日子。
只是,每當簡妍摸著自己又鼓起來的肚子,就忍不住對一旁做出安詳滿足神態的莊政航罵道:“日日做出一副年邁體衰模樣只管吃喝玩樂,都快趕上大老爺三弟那樣心寬體胖了,怎不見你在床上也告老?”
莊政航暗道當初是誰覺得他瘦了,日日要他進補的。想著就搖著扇子,一邊懶散地睡在躺椅里,一邊得意洋洋地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會子不趁著還能動彈多努力生幾個,將來若是八斤不孝,我豈不是沒兒子養老了?”
簡妍嗤笑一聲,待要說話,忽地聽九斤笑著說:“表舅來了。”
簡妍尚未起身,莊政航忙麻利地道:“你在這等著。”說著,急匆匆地向外奔去,待出了院子門,瞧見八斤與蒙興走來,只見隔了幾月不見,蒙興身量又拔高許多,很有幾分玉樹臨風模樣。
“姐夫。”蒙興看見莊政航喚道。
莊政航先嗯了一聲,隨即又望了眼蒙興的腰身,忍不住將自己突出來的肚子吸了回去。
136燕不獨返
一條巷子裡,一女子持劍逼近一男子,那男子步步退縮,那女子步步緊逼。
這本是很詭異蹊蹺的事,但因為那女子貌美,那男子英俊,如此詭異的情景就平生出幾分旖旎繾綣來,偶然飄來的幾朵梧桐花,也讓那寶劍的光芒柔和了幾分。
自此以後,莊大老爺也不提王三老爺的兒子了,只日日守著莊敬航,斷斷續續地跟他說些話。
莊敬航也不管莊大老爺說什麼,只面上帶著笑坐著,除了天氣冷了略動一動,其他時候就動也不動。
因莊大老爺見著了莊敬航的面,其他人自然也不限制莊采瑛見莊大老爺、莊敬航。
原來,莊采瑛也只聽說忠勇世子殘害了莊敬航,並不知莊敬航究竟傷到什麼地步。見莊敬航這副模樣,她又似莊大老爺那般老糊塗,瞧著莊敬航白白胖胖好吃好喝就覺莊敬航沒有大礙。因想莊敬航算是全廢了,就在房裡哭了幾日。
因莊大老爺病了許久,於是由著莊老夫人做主,在莊大老爺這一房裡,就叫莊政航夫婦住在上房,如此也便宜莊政航夫婦接待往來的客人。
等著屋子都收拾妥當了,簡妍便請了小王氏出頭請簡家人並周遭鄰居、遠房莊家親戚、本地鄉紳過來做客。
那一日,宴席足足擺了幾十桌。
莊老夫人又見一群人圍著恭維她,心裡自是十分開懷。
一群人正說著話,忽地有人反覆稱讚莊采瑛相貌好教養好,簡妍聽那意思是那家有意要跟莊采瑛結親,又看那家雖也富裕,但多半是仗著祖宗的功德吃坐山空,因此隨那人如何稱讚莊采瑛,只不搭話。
待散了宴席,將往來的人一一送了出去,簡妍就將這事說給莊老夫人、小王氏聽。
莊老夫人聽了也道:“嫁高娶低,咱們家還不至於淪落到跟那等人家結親,又是才來,若當真許下親事,豈不是叫人以為咱們家是在京里呆不下來才來的?”
小王氏見莊老夫人不答應,自然不敢說話。
原本庄老夫人等人也是好意,不想,那邊莊采瑛聽了幾句閒言,又想著莊六姑娘忒大把年紀還沒定親,一時間只覺得唇亡齒寒,暗想自己也有十四了,只見著小王氏等人忙著搬家,卻不見她們提過她的親事,可見她也跟莊六姑娘,對莊家眾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因想到自己的親事,莊采瑛就又想起個人來。
卻說來時路途枯燥,莊采瑛聽了莊老夫人勸說,也去尋了簡家姑娘玩。
如今簡家只剩下一個十二歲的庶出姑娘沒嫁出去,但那姑娘又是臨出京城前跟古太傅家定了親的。因此莊采瑛與那姑娘說話時,心覺自己比她大,又是正經的嫡出,卻還比不得一個庶出女兒七早八早地就將親事定下來,於是莊采瑛在船上就有意無意地往終身大事上想,恰船上又有個跟她年紀相差不多的俊秀少年蒙興,自然而然地,莊采瑛就瞧上了蒙興。
雖說蒙興是簡妍表弟,又寄養在簡家,若簡妍去說,在莊采瑛看來十有□會成,但莊采瑛想著幼時自己便於簡妍不投契,事到如今,簡妍也是面上周全,背地裡與她並不親厚,倘若說了,指不定簡妍會存心阻撓,於是死來想起,莊采瑛就鬱鬱寡歡,茶飯不思起來。
莊采瑛的丫頭妙娥見莊采瑛這般,又被小王氏、莊老夫人追著問莊采瑛到底是怎麼了,就閃閃爍爍地道:“奴婢瞧著在船上姑娘雖沒跟蒙家少爺說話,但卻有意無意地看人家……”
此話一出,莊老夫人、小王氏立時明白莊采瑛這是思春了,雖氣惱她輕浮,但前頭出了個莊采芹,莊老夫人也不敢將這事當做不知情,就對小王氏道:“你替采瑛跟妍兒說說去,這是親上加親的好事,想來簡家也是樂意的。”
小王氏心想簡妍未必會答應這事,簡家人口稀少,那蒙興也是被簡老爺當做簡鋒的臂膀培養的,哪裡肯叫蒙興就跟莊采瑛定了親,心裡這般想著,卻也少不得親自去跟簡妍說了。
簡妍聞言,心裡想著這蒙興成了妹夫,日後可叫莊政航怎麼活,況且雖說蒙興的親事簡家也能說上話,但簡夫人因為莊大夫人的緣故不喜莊采瑛,必然是不樂意的,心思轉了轉,想起臨來的時候姚氏試探地跟周氏說起小時要將毛毛送給繡姐兒做小相公的事,就笑道:“母親怎不早說?早在京里的時候就聽說兩個嫂子要結為親家,只怕沒兩日京里就該傳來喜信了。如今毛毛跟繡姐兒的事才定下,就要再定下采瑛跟蒙興的事,往來未免太多了一些。雖是親上加親,但過猶不及,父親母親必然不肯再答應這一樁親事了。”
小王氏也不去費心分辨簡妍話里的真假,就拿了這話跟莊老夫人說,莊老夫人聽了,暗想簡妍沒有能耐替姚氏、周氏定親,只怕這事是真的了,心想到底是莊采瑛跟蒙興緣分不夠,於是就叫了媌娥過來,叫她開解了莊采瑛,又叫小王氏快快給莊采瑛定下親事來。
卻說簡妍說了那話,就捎信給簡夫人。
簡夫人原先就覺得姚氏性子和軟,配繡姐兒的性子正好,且莊二夫人如今也與簡家親密的很,就叫繡姐兒嫁過去也無妨,於是急趕著捎信回京里,叫周氏跟姚氏定下親來。
一次,簡夫人來莊家的時候問簡妍:“你嫂子先前借你的銀子可還了?”
簡妍笑道:“早還了,他們那等人家最怕的就是欠了人家的。”
簡夫人笑道:“我琢磨著你婆家嫂子定然是想著繡姐兒性子厲害,想要了她家去,叫繡姐兒跟你二嬸磨牙去呢。”
簡妍心想簡夫人猜的也對,姚氏最愛的就是坐收漁翁之利,與其叫婆婆贏了,不如叫兒媳婦贏,總歸兒媳婦還是要聽婆婆的。
果然,過了兩月,簡鋒、周氏從京里下來,就捎來了消息說毛毛跟繡姐兒定親了。
原先莊采瑛只當簡妍有意推搪,就等著看若姚氏跟周氏沒成了親家簡妍該如何收場,此時聽說姚氏跟周氏當真成了親家,一時間心灰意冷起來,想著簡妍定是存心不肯看自己嫁給好人,想著將來自己不是如莊六姑娘到忒大年紀還沒定親,就是像莊三姑娘那般不清不楚地就在家裡沒了影子。因心裡惴惴不安,於是人越發瘦削了。
那邊莊老夫人瞧見莊采瑛這模樣,又趕緊催著小王氏給莊采瑛尋婆家。
小王氏原本想著自己是繼母,還該選個好女婿才能免得旁人說她虧待莊采瑛,此時瞧見莊老夫人催的緊,就選了個杭州本地的士紳人家,跟莊老夫人說了,就與那家互請了媒人,定下聘禮嫁妝數目並成親日子。
莊采瑛聽說自己定下的人家也不差,且那家人與莊家討價還價後,也要下了不少嫁妝,於是重又振奮了精神,也不萎靡不振,一邊繡著嫁衣,一邊盤算著如何多從莊老夫人、簡妍那邊要了陪送。
莊老夫人瞧著莊采瑛如此,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暗道果然莊采瑛對蒙興也沒有多少情,不過是恨嫁罷了。於是勸說簡妍多給莊采瑛陪送些東西。
因莊采瑛快出門了,簡妍也樂得大方一些,花錢消災,就替莊采瑛打了兩副金首飾,又拿了些布匹衣裳給她,最後添嫁的時候,又添了幾樣赤金的首飾。
於是乎,莊家人回到杭州一年半後,就將莊采瑛嫁了出去。
因家裡人口越發簡單了,莊老夫人、小王氏婆媳都是不愛管閒事,因此回了杭州的莊家比之在京城裡,和睦了許多。
兩輩子的年紀加起來也有五十多的莊政航與簡妍,每常看著九斤與八斤吵鬧,總要生出一種錯覺來,仿佛他們又接著上輩子的時光,過上了含飴弄孫的日子。
只是,每當簡妍摸著自己又鼓起來的肚子,就忍不住對一旁做出安詳滿足神態的莊政航罵道:“日日做出一副年邁體衰模樣只管吃喝玩樂,都快趕上大老爺三弟那樣心寬體胖了,怎不見你在床上也告老?”
莊政航暗道當初是誰覺得他瘦了,日日要他進補的。想著就搖著扇子,一邊懶散地睡在躺椅里,一邊得意洋洋地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會子不趁著還能動彈多努力生幾個,將來若是八斤不孝,我豈不是沒兒子養老了?”
簡妍嗤笑一聲,待要說話,忽地聽九斤笑著說:“表舅來了。”
簡妍尚未起身,莊政航忙麻利地道:“你在這等著。”說著,急匆匆地向外奔去,待出了院子門,瞧見八斤與蒙興走來,只見隔了幾月不見,蒙興身量又拔高許多,很有幾分玉樹臨風模樣。
“姐夫。”蒙興看見莊政航喚道。
莊政航先嗯了一聲,隨即又望了眼蒙興的腰身,忍不住將自己突出來的肚子吸了回去。
136燕不獨返
一條巷子裡,一女子持劍逼近一男子,那男子步步退縮,那女子步步緊逼。
這本是很詭異蹊蹺的事,但因為那女子貌美,那男子英俊,如此詭異的情景就平生出幾分旖旎繾綣來,偶然飄來的幾朵梧桐花,也讓那寶劍的光芒柔和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