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大雨足足下了半個時辰還沒有停歇的跡象,我望著慌張躲雨的人群和天邊依舊黑沉的烏雲,心緒愈發的煩躁。
忽然一隻手拉住了我的衣角,接著是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哥哥,你能送我回家嗎?”
我低頭看她,是一個年約五六歲,長得粉雕玉琢的女娃子,她有著一對如寶石般晶亮的眸子,稚氣未脫的小臉上掛著柔柔的笑容。我不由彎下身子將她抱了起來,笑著問道:“小妹妹,你住在哪兒?”
“我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她的小臉皺成一團。
我皺了皺眉頭,這倒是有些麻煩,“那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冷若涵,我爹是宮裡的太醫,”說到她的父親,語氣是掩不住的興奮和崇拜。
我微微點了點頭,原來她是冷太醫家的千金,唇邊扯出一絲笑意,好個可愛的小丫頭。
從小,就生活在各色爾虞我詐中的我,為了躲避別人的明槍暗箭,我自己也學會了如何去耍手段。這些年的不如意更是讓我變的越來越淡漠,越來越冰冷。在多數人眼中,雍親王孤僻,清冷,喜怒不形於色,我想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人猜到我的想法,才不會露出蛛絲馬跡。多年的政治生涯,更是讓我對任何人都存有戒心。
而唯有她的眼睛,是如此的清澈,無一絲雜質。看著她天真無邪的笑容,心情竟莫名其妙的好了起來。心頭的暖意更濃,這個燦爛的笑臉讓我記住了她的名字――冷若涵。
那年她六歲,我三十五歲。
雍正元年的五月,百花飄香。
艱難坐上皇位的我,身邊是奉承拍馬的朝臣和虎視眈眈的所謂兄弟。這個位子我等了太久了,可真當我坐上去的時候,朕即是孤家寡人的代名詞,親情友情已在瞬間離我而去。
養心殿中,四目相接,依然是那對清澈的眼,我一眼就認出了她便是當年扯著我衣擺叫哥哥的小女孩,也是兩個月前在集市上與我爭風相對的翩翩少年,如今的她更添了份靈動,只是她為何要女扮男裝喬裝進宮。
雍正二年的三月,萬物復甦。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暖暖午後,綠意盎然,楊柳樹下,白衣女子,倚樹小憩,微風拂拂,衣抉飄飄。
她手上捧著醫卷,嘴角勾勒出甜美的曲線,髮絲飛揚,飄到了她的鼻尖,她皺了皺鼻子,伸手拂去惱人的青絲,眉舒目展,恬淡幽靜。
隨手解下身上的披風,蓋在了她的身上。
“萬歲爺她是個女子?”王一忠驚訝的神色毫不遮掩的流露在臉上。
“噓,”我打斷了他,這一刻我腦中浮現的是她如秋水的雙眸,只希望宮中的污穢永遠不會影響到她,而她能夠長久的保持這份脫俗的靈秀。
雍正二年的四月,芳菲正濃。
“乖寶貝,想姐姐沒?”細聲細氣,就像清泉般潺潺流淌。
她一手拿著鐵桶,另一手握著澆水的工具,我記得她曾經說過,那是她自製的灑水壺,方便耐用。
紅潤的小嘴兒總是漾著笑意,很想問她,為什麼在危機四伏的宮裡始終還能保持這樣純淨的笑容?
雍正二年的五月,魚躍荷開。
拒絕了沈豫鯤要帶她離去的好意,我選擇了把她納入我的羽翼之下。說不上此刻的心境,我只想保護她,我明白,這樣至情至性的女子,錯過了便是一生的遺憾。
雍正三年的四月,春寒陡峭。
我在養心殿忙碌了一整天,繁忙的時候沒覺著什麼,閒下來時,那份思念悄悄湧上了心頭。
猶豫了很久以後駐足在那間小屋門口,虛掩的房門讓我一陣驚喜,“若涵沒有走,她終究還是沒有離開我。”我喃喃的低語著,手忙腳亂的推開門。
屋內靜悄悄的,涼風襲來,我不覺打了個冷戰。輕手輕腳的點燃蠟燭,似怕驚醒了床上熟睡的人兒,可是床上整齊的擺放著兩條疊的方方正正的被子,而佳人已無蹤跡。
我揉了揉太陽穴,疲憊的臉上划過一絲苦澀的笑容,如果若涵在,她定會輕輕的給我按摩,唧唧喳喳的責怪我又為了國事太過操勞。
“胤禛……胤禛……”耳邊響起若涵幽幽的呼喚聲,我下意識的伸手,卻探了個空。“我會恨你一輩子,”她清清楚楚的誓言依然在屋中迴蕩,我驚覺自己傷害她有多深。
她恨我至斯,竟未留下隻言片語,我瘋狂的在床上,在桌子上搜尋,終於,在枕下摸到一封信和幾件東西。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而是用自已冷漠的心對愛你的人,
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胤禛,
離開你非我所願,只是我不得不走。我竭盡所能,可到頭來不過成空。現在的我已經沒有勇氣再面對一個無心的軀殼說愛。離開,是最好的結局。
荷包本是送你的禮物,如今變成了我放棄這段感情的見證。
曾經長發為君留,從此發斷如情絕。
若涵
我顫抖著雙手打開荷包,竟是若涵的一縷秀髮,身體猛的一震,“長發為君留,發斷如情絕。”這次她是真的下定了決心,再無可能回頭了,我跌坐在床邊,撫著那簇頭髮,心如刀絞,回想她被我傷時心痛何止千倍萬倍。
手鐲、穗繩、荷包、端硯……我的手撫過一件又一件的物品,腦中閃過一個又一個片段,儘管自己未曾留意,她已悄悄的在心中紮根,身邊的一切也都烙上了她的痕跡。
看到那方端硯,我嘴角微扯,她最怕寫字,老是嫌自己的字丑,所以送了這方端硯給她平日練字用,我的思緒又漸漸飄回到那天的情景。
“為什麼送我硯台?是嫌我字不好看?”明明欣喜萬分,她偏還扁著嘴問道。
我眼裡滿是濃濃笑意,調侃道:“是啊,嫌你字丑丟我的臉。”
她瞪了我一眼,臉上卻笑開了花。
我伸臂圈住她,在她耳邊輕輕說道:“喜歡嗎?”
她點點頭,偎入我的懷裡,“為何單單送我端硯呢?”
“端硯可是個好東西,”我微微一笑,“端硯產於端州,石質堅實,細潤,發墨不損毫,書寫流利生輝,光澤鮮亮,日久不褪。
她迷茫的看著我,“我愚鈍的很,還是不明白這同我有什麼關係?”
我點了下她的鼻子,臉上笑意更盛,“你不是喜歡寫我的名字嗎?用了這端硯,色澤能保持幾十年,即便在多年以後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情意。”
她“呸”了一聲,我心中的暖意漸漸散開,“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這麼貧嘴?”
我緩緩的低下頭,挑眉一笑:“我們還有一輩子的時間讓你慢慢了解。”
一輩子這便過完了嗎?那一刻她笑顏如花,我心有歸處,如今再回首竟已成百年身。
“若涵……”我在心裡叫出了這個在腦海中盤旋了千百次的名字,將床上的一應物品全掃到地上,人一定要失去了才知道後悔嗎?我抱住頭蹲了下來,心亂如麻。
忽見床底下似乎擱著什麼東西,借著微弱的燭光,我使勁掏了出來,是一隻透明的玻璃瓶子,裝著滿滿一罐彩色的星星。
打開玻璃瓶,我將星星倒在床上,雪白的床單上瞬時點亮了色彩,“若涵,這些都是你做的嗎?”我柔聲問道,如意料中的回答我的只有沉寂的夜色。
看著五顏六色的星星,我嘴角微微上揚,若涵定是咬著嘴唇,眨巴著眼睛折的,這一顆顆的星星像極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含羞帶笑。
我將一顆幸運星捏在手裡,慢慢的展開,裡面有一行小字,寫的密密麻麻的,我湊到燭光下,吃力的讀著: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雍正二年十月。
我心中一動,再展開了第二顆星星,“胤禛,世有淵明,jú花無憾也;世有白石,梅花無憾也;世有嵇康,琴弦無憾也;吾有汝,亦無憾。雍正二年十月。”
我顫抖著雙手,將所有的幸運星盡數展開,一顆顆,一句句,竟寫滿了相思,筆筆含情,字字帶淚,“胤禛,三十年後,如果世界上還有堅持這個詞,我希望它屬於我。三十年後,如果世界上還有感動這個詞,我希望它屬於你……雍正三年二月;一分鐘可以遇見一個人,一個時辰可以喜歡上一個人,一天可以愛上一個人,而忘記你,可能需要一生的時間!雍正三年三月;胤禛,關於相遇有一種解釋叫緣分,關於生命有一個信念稱輪迴,而我有一種情結是愛戀,如果真有輪迴,我希望每一次生命中都能遇見你。雍正三年二月……”
若涵,若涵,你竟然對我用情如此之深,我痛苦的閉上眼睛,一幕幕場景在我眼前重現:
她將穗繩繞在了脖子上,笑道:“夫妻情深,結髮為憑,生生世世,不滅不泯。”
我接口道:“既然你已將髮結綁住,就綁住了你的心,我也要綁你一輩子。
我批閱奏摺時,她在一旁磨墨,天冷時,衝上一杯熱茶塞到我的手中,夜深時,默默的給我披上一件外衫。
初次相見時,她救人時的心地善良,爭搶手鐲時的無可奈何,被納蘭欺負時的楚楚可憐。
罵西洋畫師時的強悍和果敢,在我身邊時的羞澀。
我感染重病時,她如一絲和熙的微風出現在我跟前,義無返顧的陪著我,毫不猶豫的為我試藥……
我遇刺時,又是她擋在我的身前,生生的挨了兩刀……
某個午後,她像只小貓依偎在我懷裡,極盡溫柔,極盡纏綿……
我對著若曦的遺物哀思時,她心裡的傷痛不比我少,她念念不忘的是安慰我,陪伴我,而我除了傷害她又做了什麼?我還親手殺死了我們的骨肉。
忽然一隻手拉住了我的衣角,接著是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哥哥,你能送我回家嗎?”
我低頭看她,是一個年約五六歲,長得粉雕玉琢的女娃子,她有著一對如寶石般晶亮的眸子,稚氣未脫的小臉上掛著柔柔的笑容。我不由彎下身子將她抱了起來,笑著問道:“小妹妹,你住在哪兒?”
“我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她的小臉皺成一團。
我皺了皺眉頭,這倒是有些麻煩,“那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冷若涵,我爹是宮裡的太醫,”說到她的父親,語氣是掩不住的興奮和崇拜。
我微微點了點頭,原來她是冷太醫家的千金,唇邊扯出一絲笑意,好個可愛的小丫頭。
從小,就生活在各色爾虞我詐中的我,為了躲避別人的明槍暗箭,我自己也學會了如何去耍手段。這些年的不如意更是讓我變的越來越淡漠,越來越冰冷。在多數人眼中,雍親王孤僻,清冷,喜怒不形於色,我想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人猜到我的想法,才不會露出蛛絲馬跡。多年的政治生涯,更是讓我對任何人都存有戒心。
而唯有她的眼睛,是如此的清澈,無一絲雜質。看著她天真無邪的笑容,心情竟莫名其妙的好了起來。心頭的暖意更濃,這個燦爛的笑臉讓我記住了她的名字――冷若涵。
那年她六歲,我三十五歲。
雍正元年的五月,百花飄香。
艱難坐上皇位的我,身邊是奉承拍馬的朝臣和虎視眈眈的所謂兄弟。這個位子我等了太久了,可真當我坐上去的時候,朕即是孤家寡人的代名詞,親情友情已在瞬間離我而去。
養心殿中,四目相接,依然是那對清澈的眼,我一眼就認出了她便是當年扯著我衣擺叫哥哥的小女孩,也是兩個月前在集市上與我爭風相對的翩翩少年,如今的她更添了份靈動,只是她為何要女扮男裝喬裝進宮。
雍正二年的三月,萬物復甦。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暖暖午後,綠意盎然,楊柳樹下,白衣女子,倚樹小憩,微風拂拂,衣抉飄飄。
她手上捧著醫卷,嘴角勾勒出甜美的曲線,髮絲飛揚,飄到了她的鼻尖,她皺了皺鼻子,伸手拂去惱人的青絲,眉舒目展,恬淡幽靜。
隨手解下身上的披風,蓋在了她的身上。
“萬歲爺她是個女子?”王一忠驚訝的神色毫不遮掩的流露在臉上。
“噓,”我打斷了他,這一刻我腦中浮現的是她如秋水的雙眸,只希望宮中的污穢永遠不會影響到她,而她能夠長久的保持這份脫俗的靈秀。
雍正二年的四月,芳菲正濃。
“乖寶貝,想姐姐沒?”細聲細氣,就像清泉般潺潺流淌。
她一手拿著鐵桶,另一手握著澆水的工具,我記得她曾經說過,那是她自製的灑水壺,方便耐用。
紅潤的小嘴兒總是漾著笑意,很想問她,為什麼在危機四伏的宮裡始終還能保持這樣純淨的笑容?
雍正二年的五月,魚躍荷開。
拒絕了沈豫鯤要帶她離去的好意,我選擇了把她納入我的羽翼之下。說不上此刻的心境,我只想保護她,我明白,這樣至情至性的女子,錯過了便是一生的遺憾。
雍正三年的四月,春寒陡峭。
我在養心殿忙碌了一整天,繁忙的時候沒覺著什麼,閒下來時,那份思念悄悄湧上了心頭。
猶豫了很久以後駐足在那間小屋門口,虛掩的房門讓我一陣驚喜,“若涵沒有走,她終究還是沒有離開我。”我喃喃的低語著,手忙腳亂的推開門。
屋內靜悄悄的,涼風襲來,我不覺打了個冷戰。輕手輕腳的點燃蠟燭,似怕驚醒了床上熟睡的人兒,可是床上整齊的擺放著兩條疊的方方正正的被子,而佳人已無蹤跡。
我揉了揉太陽穴,疲憊的臉上划過一絲苦澀的笑容,如果若涵在,她定會輕輕的給我按摩,唧唧喳喳的責怪我又為了國事太過操勞。
“胤禛……胤禛……”耳邊響起若涵幽幽的呼喚聲,我下意識的伸手,卻探了個空。“我會恨你一輩子,”她清清楚楚的誓言依然在屋中迴蕩,我驚覺自己傷害她有多深。
她恨我至斯,竟未留下隻言片語,我瘋狂的在床上,在桌子上搜尋,終於,在枕下摸到一封信和幾件東西。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而是用自已冷漠的心對愛你的人,
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胤禛,
離開你非我所願,只是我不得不走。我竭盡所能,可到頭來不過成空。現在的我已經沒有勇氣再面對一個無心的軀殼說愛。離開,是最好的結局。
荷包本是送你的禮物,如今變成了我放棄這段感情的見證。
曾經長發為君留,從此發斷如情絕。
若涵
我顫抖著雙手打開荷包,竟是若涵的一縷秀髮,身體猛的一震,“長發為君留,發斷如情絕。”這次她是真的下定了決心,再無可能回頭了,我跌坐在床邊,撫著那簇頭髮,心如刀絞,回想她被我傷時心痛何止千倍萬倍。
手鐲、穗繩、荷包、端硯……我的手撫過一件又一件的物品,腦中閃過一個又一個片段,儘管自己未曾留意,她已悄悄的在心中紮根,身邊的一切也都烙上了她的痕跡。
看到那方端硯,我嘴角微扯,她最怕寫字,老是嫌自己的字丑,所以送了這方端硯給她平日練字用,我的思緒又漸漸飄回到那天的情景。
“為什麼送我硯台?是嫌我字不好看?”明明欣喜萬分,她偏還扁著嘴問道。
我眼裡滿是濃濃笑意,調侃道:“是啊,嫌你字丑丟我的臉。”
她瞪了我一眼,臉上卻笑開了花。
我伸臂圈住她,在她耳邊輕輕說道:“喜歡嗎?”
她點點頭,偎入我的懷裡,“為何單單送我端硯呢?”
“端硯可是個好東西,”我微微一笑,“端硯產於端州,石質堅實,細潤,發墨不損毫,書寫流利生輝,光澤鮮亮,日久不褪。
她迷茫的看著我,“我愚鈍的很,還是不明白這同我有什麼關係?”
我點了下她的鼻子,臉上笑意更盛,“你不是喜歡寫我的名字嗎?用了這端硯,色澤能保持幾十年,即便在多年以後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情意。”
她“呸”了一聲,我心中的暖意漸漸散開,“以前怎麼沒發現你這麼貧嘴?”
我緩緩的低下頭,挑眉一笑:“我們還有一輩子的時間讓你慢慢了解。”
一輩子這便過完了嗎?那一刻她笑顏如花,我心有歸處,如今再回首竟已成百年身。
“若涵……”我在心裡叫出了這個在腦海中盤旋了千百次的名字,將床上的一應物品全掃到地上,人一定要失去了才知道後悔嗎?我抱住頭蹲了下來,心亂如麻。
忽見床底下似乎擱著什麼東西,借著微弱的燭光,我使勁掏了出來,是一隻透明的玻璃瓶子,裝著滿滿一罐彩色的星星。
打開玻璃瓶,我將星星倒在床上,雪白的床單上瞬時點亮了色彩,“若涵,這些都是你做的嗎?”我柔聲問道,如意料中的回答我的只有沉寂的夜色。
看著五顏六色的星星,我嘴角微微上揚,若涵定是咬著嘴唇,眨巴著眼睛折的,這一顆顆的星星像極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含羞帶笑。
我將一顆幸運星捏在手裡,慢慢的展開,裡面有一行小字,寫的密密麻麻的,我湊到燭光下,吃力的讀著: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雍正二年十月。
我心中一動,再展開了第二顆星星,“胤禛,世有淵明,jú花無憾也;世有白石,梅花無憾也;世有嵇康,琴弦無憾也;吾有汝,亦無憾。雍正二年十月。”
我顫抖著雙手,將所有的幸運星盡數展開,一顆顆,一句句,竟寫滿了相思,筆筆含情,字字帶淚,“胤禛,三十年後,如果世界上還有堅持這個詞,我希望它屬於我。三十年後,如果世界上還有感動這個詞,我希望它屬於你……雍正三年二月;一分鐘可以遇見一個人,一個時辰可以喜歡上一個人,一天可以愛上一個人,而忘記你,可能需要一生的時間!雍正三年三月;胤禛,關於相遇有一種解釋叫緣分,關於生命有一個信念稱輪迴,而我有一種情結是愛戀,如果真有輪迴,我希望每一次生命中都能遇見你。雍正三年二月……”
若涵,若涵,你竟然對我用情如此之深,我痛苦的閉上眼睛,一幕幕場景在我眼前重現:
她將穗繩繞在了脖子上,笑道:“夫妻情深,結髮為憑,生生世世,不滅不泯。”
我接口道:“既然你已將髮結綁住,就綁住了你的心,我也要綁你一輩子。
我批閱奏摺時,她在一旁磨墨,天冷時,衝上一杯熱茶塞到我的手中,夜深時,默默的給我披上一件外衫。
初次相見時,她救人時的心地善良,爭搶手鐲時的無可奈何,被納蘭欺負時的楚楚可憐。
罵西洋畫師時的強悍和果敢,在我身邊時的羞澀。
我感染重病時,她如一絲和熙的微風出現在我跟前,義無返顧的陪著我,毫不猶豫的為我試藥……
我遇刺時,又是她擋在我的身前,生生的挨了兩刀……
某個午後,她像只小貓依偎在我懷裡,極盡溫柔,極盡纏綿……
我對著若曦的遺物哀思時,她心裡的傷痛不比我少,她念念不忘的是安慰我,陪伴我,而我除了傷害她又做了什麼?我還親手殺死了我們的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