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回答什麼?"老沈冷靜地說.
"你裝傻嗎?趙書記問你為什麼畫‘酉風’?"
"不對,這畫的正是東風!"老沈說,把雙手倒背身後,臉上乎靜而沒什麼表情.一時,所有人都沒有悟到他的理由.連我也沒弄明白他為什麼這樣答辯.
"明明是西風.左西右東,你還強辯!"趙雄叫著.
老沈淡淡地笑了笑,不緊不慢、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說:
"刮東風,樹才往西邊歪呢!"
他的話使大廳里一點聲息都沒有了.大家都在判斷,跟著就響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對呀!刮東風時,樹木才往西邊歪倒.大家剛才被趙雄的蠻橫蒙住了,誰也沒想到這裡邊還可以找到分辯的理由.此刻,便都不自覺地點頭承認老沈的辯解占理,再也不能否掉.我卻看出,老沈這個所謂的"道理"純粹’是給退出來的,是在他剛才要與趙雄爭論之前偶然悟到的,我一邊讚佩他的機智和冷靜,一邊因看到一位畫家被逼到如此地步,為了對付那荒誕之極的誣陷而這樣地使用自己的聰明而感慨萬端!
趙雄也明白過來了.他還有什麼可說.這是個無可辯駁的自然現象和常識.老沈好象一個頗有根底的老拳師,眼看被對方擊中,在乘拳快要觸及身上之前的一瞬,卻寬寬綽綽地讓過了.這對於趙雄來說,比受到回擊還難受.他打空了,失去了重心,當眾栽了面子.他尷尬、沮喪、狼狽而又惱火.臉色變得很難看.楊主任見了,忙說:"趙書記,咱們再看看別的畫.如果您對老沈這幅畫有看法,可以先不展!" 我明白,楊主任是個膽小怕事的好人,他是想息事寧人.
那個戴眼鏡的男人卻說:
"不是趙書記有看法,而是這幅畫有問題.趙書記一開始就說了,畫上一個人沒有,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楊主任沒敢再說,靜了片刻,趙雄大手一擺,氣呼呼地說了聲:"回市委!" 轉身向門口走去.他的大衣的下擺也象生氣似的向左右一甩一甩.一群人跟在他身後,一聲也不敢出,只響著一片雜亂的腳步聲.隨後,這腳步聲就在展廳的大玻璃門外消失了.大廳里剩下不多的人,大家的目光大都還集中在老沈身上.老沈神態自若.他鬆開長圍巾,把一頭往身後用力一甩,重新圍好,從從容容地向大廳外走去,范謀走到他面前,我跟在後面.
"您真妙!沈老師,您怎麼想出這個理由的呢?叫他無話可說."范被小聲說.她眼裡充滿對老沈讚佩的神情.
"那算啥理由?荒謬到了極點!純粹是給他擠出來的.我有生以來,頭一次說出這種荒誕不經的話.居然這種話還頂用!多可笑!不過對這種人只能順著他荒唐的邏輯口敬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吧!"老沈說完,咧開嘴笑了笑.
從他身上多少帶著的一些少年般的純真,在這樣一番鬥爭之後,他竟然有些得意地走了.我卻覺得,更大的禍事已經臨到他的頭上.
三
預感和夢有相同之處,都是現實的曲折反映.有應驗的夢,也有成為事實的預感.我對老沈的預感就全應了.過了幾天,一場對老沈的氣勢洶洶的大圍攻便開始了.我在家裡,聽到由學院傳來的愈來愈多的可怕的消息和說法,再也坐不住.一天,我借著到學院醫務室拿藥之故去看看,果然見校園裡貼了不少大字報和標語,象什麼"沈卓石是我院復辟資本主義的黑根子!""國畫系階級鬥爭的蓋子必須揭開!""沈卓石必須低頭認罪!"……標語的字幾個個有一米見方.還有什麼"沈卓石罪行錄"、"沈卓石黑話選編"、"沈卓石罪狀十八條"等等,不一而足.我草草一看,大字報上大部分內容都是運動初期寫過的,早已查證落實,有的屬於訛傳、誣陷、假造,早被否掉,現在卻又重新翻抄出來了.我吃驚、擔心、害怕,同時感覺一些人對我的態度變了,躲躲閃閃、若即若離、敷敷衍衍.轉天系裡來人通知我去參加運動,有病也得去.我不敢不去,第二天一早到了系裡,就被領導叫去談話,要我揭發老沈的"反動言行".因為在版畫系的教師中間,唯有我與老沈關係較近,又是當年的老同學.但老沈是個熱愛黨、熱愛祖國的老畫家和老教師.他赤誠純真,忘我勞作,無懈可擊.我怎能為了個人安危而對他落井投石,無中生有地加害於他呢?我抱定宗旨,自己承受的壓力再大,哪怕被拉去給老沈陪綁,也不做傷天害理的缺德事,決不出賣朋友.
大概范樓他們也是這樣吧!辦公樓前又貼出這樣的標語:"范措,猛醒吧!" "包庇沈卓石,決無好下場!"和"潘大年,你到了站隊的時刻了!"
那幾天國畫系相當緊張,整天開會,有時還加夜班.批判會的口號聲常常從那邊傳來.我惦念老沈,為他擔心,又相信他抗得住.他就象那晚他畫的梅樹,渾身掙掙勁骨,多年來飽經風吹雪打,從不曾彎倒過.但這次風頭更猛--我早聽說北京開了"黑畫展",一批畫家橫遭冤屈與打擊.看來老沈的遭遇有著深遠的背景,來得非同一般.所以我常常放心不下,怕他一旦被"打倒"就永無出頭之日.再強的意志也難免被挫傷.有時,走過校園時,故意放慢腳步,想碰上老沈或范模和潘大年探聽一下.
一天下班時,我遇到潘大年.我從辦公樓的南門走出來,他正從東門出來,看樣子我們正好能在校門口碰上.我暗自慶幸能夠碰到他,便估量著距離,掐准速度往前走.但潘大年走了一半看見了我,突然站住了.他好象忘記帶什麼東西似的,兩隻手上上下下地摸衣兜,也沒理我--就象根本沒瞧見我似的.然後就轉身急匆匆地走回去了.我猜到,他這是裝的!怕碰到我,多有不便.可是跟著我就對他起了疑心,唯恐他會做出於老沈不利的那種事來--這當然也算是一種預感.不過我有心理根據.
潘大年雖與我是老同學,但我對他早有看法.二十多年來,我們沒吵過一次嘴,沒紅過一次臉,而且不管我發表什麼見解,他都隨聲附和,從不與我爭辯,可我們的關係反不如我與那象好鬥的鶴類似的老沈的關係更率直、更貼近.我和他之間,總象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牆,只是客客氣氣地保持一定的距離.誰也不想再邁進一步.而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看法,起源於一件小事--
運動初期,我倆與老沈三人被關在同一間"牛棚"里.一次,也是在冬天,正號召節約用煤.看管牛棚的學生叫我們少用熱水.老沈早起漱口時因嫌自來水太涼,就滲合暖瓶里的剩水.吃過午飯,老沈被提去審訊.我歪在一張木板床上打腦兒,橡賺隴隴時,看見潘大年蹲在凳子前寫了一張小紙條,隨後拿出去遞給看管"牛棚" 的學生.那學生看了條子便罵他:
"這種屁事也來報告.滾回去!"
我聽了,立即變得很清醒.見潘大年快快走回屋.我不知何事,便閉眼裝做熟睡不知,耳朵注意聽他們的話,但他們誰也沒說什麼.過一會兒,潘大年也被幾個學生帶去質詢,恰巧那看管"牛棚"的學生臨時去辦什麼事,屋裡屋外只剩下我一個人.我起身到門口一看,那張小紙條竟然放在一張椅子上呢!我的目光迅速在小紙條上掃了幾眼,不禁大吃一驚.在這張小紙條上,是用禿鉛筆寫的方方正正、戰戰兢兢的小字:
值此節約用煤之際,沈卓石今早居然用熱水漱口,實
"你裝傻嗎?趙書記問你為什麼畫‘酉風’?"
"不對,這畫的正是東風!"老沈說,把雙手倒背身後,臉上乎靜而沒什麼表情.一時,所有人都沒有悟到他的理由.連我也沒弄明白他為什麼這樣答辯.
"明明是西風.左西右東,你還強辯!"趙雄叫著.
老沈淡淡地笑了笑,不緊不慢、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說:
"刮東風,樹才往西邊歪呢!"
他的話使大廳里一點聲息都沒有了.大家都在判斷,跟著就響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對呀!刮東風時,樹木才往西邊歪倒.大家剛才被趙雄的蠻橫蒙住了,誰也沒想到這裡邊還可以找到分辯的理由.此刻,便都不自覺地點頭承認老沈的辯解占理,再也不能否掉.我卻看出,老沈這個所謂的"道理"純粹’是給退出來的,是在他剛才要與趙雄爭論之前偶然悟到的,我一邊讚佩他的機智和冷靜,一邊因看到一位畫家被逼到如此地步,為了對付那荒誕之極的誣陷而這樣地使用自己的聰明而感慨萬端!
趙雄也明白過來了.他還有什麼可說.這是個無可辯駁的自然現象和常識.老沈好象一個頗有根底的老拳師,眼看被對方擊中,在乘拳快要觸及身上之前的一瞬,卻寬寬綽綽地讓過了.這對於趙雄來說,比受到回擊還難受.他打空了,失去了重心,當眾栽了面子.他尷尬、沮喪、狼狽而又惱火.臉色變得很難看.楊主任見了,忙說:"趙書記,咱們再看看別的畫.如果您對老沈這幅畫有看法,可以先不展!" 我明白,楊主任是個膽小怕事的好人,他是想息事寧人.
那個戴眼鏡的男人卻說:
"不是趙書記有看法,而是這幅畫有問題.趙書記一開始就說了,畫上一個人沒有,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楊主任沒敢再說,靜了片刻,趙雄大手一擺,氣呼呼地說了聲:"回市委!" 轉身向門口走去.他的大衣的下擺也象生氣似的向左右一甩一甩.一群人跟在他身後,一聲也不敢出,只響著一片雜亂的腳步聲.隨後,這腳步聲就在展廳的大玻璃門外消失了.大廳里剩下不多的人,大家的目光大都還集中在老沈身上.老沈神態自若.他鬆開長圍巾,把一頭往身後用力一甩,重新圍好,從從容容地向大廳外走去,范謀走到他面前,我跟在後面.
"您真妙!沈老師,您怎麼想出這個理由的呢?叫他無話可說."范被小聲說.她眼裡充滿對老沈讚佩的神情.
"那算啥理由?荒謬到了極點!純粹是給他擠出來的.我有生以來,頭一次說出這種荒誕不經的話.居然這種話還頂用!多可笑!不過對這種人只能順著他荒唐的邏輯口敬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吧!"老沈說完,咧開嘴笑了笑.
從他身上多少帶著的一些少年般的純真,在這樣一番鬥爭之後,他竟然有些得意地走了.我卻覺得,更大的禍事已經臨到他的頭上.
三
預感和夢有相同之處,都是現實的曲折反映.有應驗的夢,也有成為事實的預感.我對老沈的預感就全應了.過了幾天,一場對老沈的氣勢洶洶的大圍攻便開始了.我在家裡,聽到由學院傳來的愈來愈多的可怕的消息和說法,再也坐不住.一天,我借著到學院醫務室拿藥之故去看看,果然見校園裡貼了不少大字報和標語,象什麼"沈卓石是我院復辟資本主義的黑根子!""國畫系階級鬥爭的蓋子必須揭開!""沈卓石必須低頭認罪!"……標語的字幾個個有一米見方.還有什麼"沈卓石罪行錄"、"沈卓石黑話選編"、"沈卓石罪狀十八條"等等,不一而足.我草草一看,大字報上大部分內容都是運動初期寫過的,早已查證落實,有的屬於訛傳、誣陷、假造,早被否掉,現在卻又重新翻抄出來了.我吃驚、擔心、害怕,同時感覺一些人對我的態度變了,躲躲閃閃、若即若離、敷敷衍衍.轉天系裡來人通知我去參加運動,有病也得去.我不敢不去,第二天一早到了系裡,就被領導叫去談話,要我揭發老沈的"反動言行".因為在版畫系的教師中間,唯有我與老沈關係較近,又是當年的老同學.但老沈是個熱愛黨、熱愛祖國的老畫家和老教師.他赤誠純真,忘我勞作,無懈可擊.我怎能為了個人安危而對他落井投石,無中生有地加害於他呢?我抱定宗旨,自己承受的壓力再大,哪怕被拉去給老沈陪綁,也不做傷天害理的缺德事,決不出賣朋友.
大概范樓他們也是這樣吧!辦公樓前又貼出這樣的標語:"范措,猛醒吧!" "包庇沈卓石,決無好下場!"和"潘大年,你到了站隊的時刻了!"
那幾天國畫系相當緊張,整天開會,有時還加夜班.批判會的口號聲常常從那邊傳來.我惦念老沈,為他擔心,又相信他抗得住.他就象那晚他畫的梅樹,渾身掙掙勁骨,多年來飽經風吹雪打,從不曾彎倒過.但這次風頭更猛--我早聽說北京開了"黑畫展",一批畫家橫遭冤屈與打擊.看來老沈的遭遇有著深遠的背景,來得非同一般.所以我常常放心不下,怕他一旦被"打倒"就永無出頭之日.再強的意志也難免被挫傷.有時,走過校園時,故意放慢腳步,想碰上老沈或范模和潘大年探聽一下.
一天下班時,我遇到潘大年.我從辦公樓的南門走出來,他正從東門出來,看樣子我們正好能在校門口碰上.我暗自慶幸能夠碰到他,便估量著距離,掐准速度往前走.但潘大年走了一半看見了我,突然站住了.他好象忘記帶什麼東西似的,兩隻手上上下下地摸衣兜,也沒理我--就象根本沒瞧見我似的.然後就轉身急匆匆地走回去了.我猜到,他這是裝的!怕碰到我,多有不便.可是跟著我就對他起了疑心,唯恐他會做出於老沈不利的那種事來--這當然也算是一種預感.不過我有心理根據.
潘大年雖與我是老同學,但我對他早有看法.二十多年來,我們沒吵過一次嘴,沒紅過一次臉,而且不管我發表什麼見解,他都隨聲附和,從不與我爭辯,可我們的關係反不如我與那象好鬥的鶴類似的老沈的關係更率直、更貼近.我和他之間,總象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牆,只是客客氣氣地保持一定的距離.誰也不想再邁進一步.而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看法,起源於一件小事--
運動初期,我倆與老沈三人被關在同一間"牛棚"里.一次,也是在冬天,正號召節約用煤.看管牛棚的學生叫我們少用熱水.老沈早起漱口時因嫌自來水太涼,就滲合暖瓶里的剩水.吃過午飯,老沈被提去審訊.我歪在一張木板床上打腦兒,橡賺隴隴時,看見潘大年蹲在凳子前寫了一張小紙條,隨後拿出去遞給看管"牛棚" 的學生.那學生看了條子便罵他:
"這種屁事也來報告.滾回去!"
我聽了,立即變得很清醒.見潘大年快快走回屋.我不知何事,便閉眼裝做熟睡不知,耳朵注意聽他們的話,但他們誰也沒說什麼.過一會兒,潘大年也被幾個學生帶去質詢,恰巧那看管"牛棚"的學生臨時去辦什麼事,屋裡屋外只剩下我一個人.我起身到門口一看,那張小紙條竟然放在一張椅子上呢!我的目光迅速在小紙條上掃了幾眼,不禁大吃一驚.在這張小紙條上,是用禿鉛筆寫的方方正正、戰戰兢兢的小字:
值此節約用煤之際,沈卓石今早居然用熱水漱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