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離追悼會開始,只有十分鐘了,劉峰的侄子和侄媳還沒有到。劉倩戴著耳機聽歌,小嫚著急得一分鐘看一次表。

  突然從門口進來三個眼睛紅腫的中年男女,長得極相像。他們大聲質問我們,怎麼還不拆靈堂,騰地方,他們要掛老母親的遺像。小嫚更慌了,說她不知道這間靈堂還租給了下家。劉倩迎上去說,她父親的追悼會還沒開呢,怎麼能騰地方給他們?!

  中年女人說,他們租用靈堂的時段是從下午三點到四點,我們是從兩點到三點,離三點就差五分鐘了,總得給他們五分鐘換換遺像吧?他們弔喪的人全在院子裡凍著呢!

  劉倩說:那怪誰呀?怪堵車去呀!親屬都沒到,追悼會當然得延時!這醫院什麼玩意兒?就知道賺錢,租靈堂跟租計時旅店似的!

  中年男女們一下子站成了衝鋒隊形,一起嚷嚷:早幹什麼的?知道北京堵車不早點兒上路?再說了,這又不是尖峰時間,會他媽堵車堵兩小時?他們嗓門兒大得可怕,我發現人到中年嗓音就成了喇叭。

  小嫚攔住了還要理論的劉倩,說不如就趕緊把追悼會開了吧。劉峰一輩子謙讓,他不會介意的。於是她請中年男女們退出去,我們迅速站好隊,連小嫚準備的悼詞都來不及讀了,我們三人圍著遺體繞了一圈,鞠了三個躬,一幫子戴黑袖章、白花的人就來了,門口都給堵黑了。

  小嫚的悼詞寫了什麼,我們無法知道了。從她手裡的三張紙背面,能模糊看出一段一段的短句,像是一首詩。太飽和的感情把小嫚心裡長久的沉默釀成詩,一定是悽美的,暗示她幾十年對他難以啟齒的表白:一九七七年那個初秋,他被我們逐出了紅樓,在他臨行前整理行李的那個夜晚,她愛上了他。也許還要早些,她以心相許是在那個惡暑的午後,在排練廳使人走形的鏡子前,在一群男子說一個年輕女子“餿、臭”的當口,在他們不肯哪怕觸摸一下她的關頭,他以他的善良背叛了他們,背叛了集體,給了她那一記觸摸,堅實地把一隻滿是熱汗的手掌搭在她身上。小嫚流著淚想,那是多麼勇敢的背叛。她第一次為他流淚的日子,是他默默離開紅樓,跟誰也沒告別的早上。他死後她還用得著流淚嗎?

  就在我們被迫撤離靈堂的時刻,我突然想到什麼,趕緊用手機照了幾張照片。

  取景框裡,我看見的畫面相當肅穆,除了我獻上的一個花籃和劉倩獻的一個鮮花花圈,小嫚到處擺滿冬青樹枝。冬青鋪天蓋地,窗子門框都綠葉婆娑。四十年前,我們的紅樓四周,栽種的就是冬青,不知是什麼品種的冬青,無論冬夏,無論旱澇,綠葉子永遠肥綠,像一層不掉的綠膘。小嫚第一次見到劉峰,他騎著自行車從冬青甬道那頭過來,一直騎到紅樓下面。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四月七號,成都有霧——她記得。

  (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