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是真正的一塊璞玉,或許正是因為缺乏嚴謹而正規的教育,她的天性並未受到世俗條條框框的束縛。她生來便追逐“美”,而她對“美”的欣賞,沒有任何偏見,也沒有任何隔閡。

  所以她熱愛他扮演旦角的美。

  所以她後來會愛上白翡麗。

  只是他當時,明白得已經晚了。

  父親已經去世,他一個人得撐起整個倪派,整個繕燈艇。

  梨園行,最重師徒輩分,我是師,你是徒,一輩子都不能說喜歡二字。

  她是一個真正會欣賞他的所有的人,但他們註定要錯過。

  他看到那個叫白翡麗的年輕人試圖在車流中抱起余飛。

  他聽南懷明說過那孩子的過去,他知道那孩子暈血。那孩子抱了余飛幾次,都沒有抱起來。暈血的人,看到血,四肢都是軟的。

  他看到那孩子落下眼淚來。

  旁邊傳來喧譁的叫喊聲,劉軍被抓住了。

  白翡麗與余飛身後的車在拼命地按喇叭,後面好幾輛車追上了尾,一片混亂。

  他要過去嗎?

  他應該過去嗎?

  那一年,余飛連夜追來向他陳情,是他親自把她鎖在門外的。

  余飛又哪裡知道,繕燈艇的生存危機,早在那一年,就已經開始了。

  他是倪麟,他不來擔這個責,誰來擔?他不來傳承倪派,誰來傳承?

  梨園行,最重師徒輩分,我是師,你是徒,一輩子都不能說喜歡二字。

  他要了她余飛,倪派就沒了,繕燈艇,也就沒了,而她余飛的未來,也沒了。

  他已經錯過一次。

  那一年師眉卿初次懷孕,胎像很不穩定,她的情緒也不穩定,他便在家照顧她。繕燈艇中,為了撐住場面,余飛一天兩場地唱,連唱一個月,鐵打的人也要累到散架。

  那天他回繕燈艇,艇中無人,他走到化妝間,只見余飛蜷在長凳上睡著了,長發凌亂,疲憊不堪的樣子。

  打從他對余飛動了心開始,他那一顆真心,就捂得嚴嚴實實的,比海還深。十二年來,竟是一絲一毫也沒有表露出來過,沒有任何人知曉。

  但那一刻,繕燈艇中一個人都沒有,余飛又睡得極熟,他看著余飛的那一雙鳳眼眼底的淡青色,終於不忍。

  他伸出手來,輕輕地撫上了她的臉頰,拇指指腹滑過她的殷紅的嘴角。

  他這一生,妄念過無數次,只觸碰過她這一次。

  他碰了,他就大錯了。

  那天,恰巧師眉卿臨時有事,也跟了過來。

  他又怎麼能同餘飛說,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告訴余飛,這件事,是因他而起,與她無關。

  他可以說後半句,卻斷不可能說出前半句。

  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這件事成了余飛心中解不開的死結,成了南懷明口中她的“魔障”。

  他看余飛唱伍子胥,唱得再好,心底仍有一絲不自信,一絲的卑怯。

  可他要如何做?他什麼都做不了。

  那十年,她每年都在他生日的時候給他寫一句話:師叔,我要和你唱一輩子的戲,少一年,一個月,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她戀得有多苦,他忍得就有多苦。

  她心底的魔障有多深,他心底的愧疚就有多深。

  他聽到身後已經有人在喊:“倪老闆!得進去化妝了!時間很緊了!”

  他看見白翡麗把余飛抱了起來。那個暈血的年輕人,那個他曾經嗤之以鼻的年輕人,搖搖晃晃地把余飛抱了起來,像抱著最珍貴的東西。

  白翡麗抱著余飛,在車流中行走,每一步都像人魚踩在刀刃上,看得他揪心。

  他把師眉卿交給身邊的一個弟子照顧,道:“劉軍捅了她一刀,我過去看看,立即回來。”

  他穿過往來的車流,跑到綠化帶邊上,看見白翡麗已經將余飛抱到了醫院門口。

  院內立即有人發現了他們,醫護急救人員飛快地沖了出來。

  他們將余飛從白翡麗手中接走的那一剎那,白翡麗終於是昏在了地上。

  他在綠化帶邊怔立許久,直到一輛救護車開過,尖銳的鳴笛聲將他徹底驚醒。

  他轉身往回走,走到馬路對面,師眉卿問他:“怎麼樣了?”

  他淡淡一笑:“應該沒事了。”

  有人喊他:“倪老闆?進去了吧?”

  他道:“好。”

  他知道,余飛應該不想讓他去看她了。

  放下了,了結了,魔障也就沒有了。

  以後,便是一個新的余飛。

  他後悔嗎?

  梨園行,最重師徒輩分,我是師,你是徒,一輩子都不能說喜歡二字。

  不後悔。

  他在心裡想。

  傳承的人是他,而她,註定要去開闢一條全新的路。

  “倪老闆,上場了——”

  ☆、隱藏版結局

  “這一眼, 余飛記了許多年。

  “許多年後, 她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快要衰退時,去學了油畫。”

  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白翡麗先余飛很早就去世了。

  所謂是情深不壽, 慧極必傷。

  他去世時,余飛的弟子們都記得, 他們的師父似乎沒有很明顯的悲傷。

  她只是寫了十六個字, 燒在了靈位前。

  彼蒼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弟子們以為, 他們相處了三十年, 朝朝暮暮,情分當已經沒那麼濃烈。

  然而此後,有弟子親眼看到, 余飛深夜在戲台上, 獨自一人唱《香夭》。

  她唱過了駙馬周世顯,又唱公主長平,唱來唱去, 愈唱愈是悽惶, 愈唱愈是絕望,唱到最後“帝女花,長伴有心郎,夫妻死去樹也同模樣”時, 終於哭倒在地, 她仰頭, 高聲厲喊道:

  “此生無人,再與我唱《香夭》!”

  宛如鶴唳。

  看見的弟子,無不悽然淚下,卻無人敢去扶她。

  只在十歲時大病過一場的余飛,終於在五十四歲這一年,再度重病一場。

  然而三個月後,她又再現於戲台之上。再啟嗓時,唱腔已臻化境,前後無人可匹。

  此後,她又獨自一人活了二十年。

  餘生,只聞她大笑,不聞她大哭。

  六十四歲這一年,她發現自己患上了阿茲海默症。

  她從此不再唱戲,專心去學油畫。藉助繪畫,她與疾病抗爭了十年。

  她有一個畫室,從未示人,就連最親近的弟子也不曾進去過。直到她去世之後,那間畫室的門,才被人們打開。

  開門的一剎那,所有人都驚呆在那裡。

  那麼大的一件畫室,兩百來個平方,密密麻麻的,擺滿了畫。畫上全都是同一個人,有著同一雙春水般流麗的眼睛。

  畫室正中,是尚在進行中的一幅,已經完成了大半。

  畫面上,是一個烏髮蓬鬆的少女,穿著踏雪尋梅的旗袍。她昂首走在風雪之中,頭髮被吹得高高揚起。

  她的身後,所有人都無法無視的,是一隻龐大的、遮天蔽日的獅子,鬃毛飛揚,剛猛跋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