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如果很多讀者仍要深究的話,我回頭會在微博上寫一篇比較全面的後記,也權當是自己做一個記錄。書單和歌單也會做出來。
-
看來很多人不知道“農夫山泉”這個惡趣味梗啊。“農夫山泉”是可以塗改成“一大口尿”的,這本來就是第二次相遇梗。這麼明說,可能有讀者說我粗俗。但愛情從彼此之間的光環都要走向日常起居的,余飛和白翡麗兩人一開始就彼此之間毫無保留,毫無光環。
-
紙質書是白馬時光出版,計劃今年11月份上市。
最後,祝各位風荷,都能找到自己的獅子麗麗,天天風和日麗。
☆、番外 · 倪麟
他眼睜睜地看到劉軍把那一把摺疊小刀捅進那個孩子的左腰, 那個他放在心頭上十六年的孩子。這孩子叫余飛。
他也眼睜睜地看到另外那個年輕人飛奔過去, 用自己的身體給她擋住了後面飛馳而來的車。他叫白翡麗。
他在他十七歲那年遇見余飛。
如果時光可以重來的話,他寧可沒有遇到過。
那一年是他叛逆心最重的一年。
憑什麼他姓倪, 就一定要傳承倪派?好端端一個大男人,為什麼要扭扭捏捏地去學姑娘戲?
都什麼年代了?還戴著假的木頭小腳, 學古代的女人纏足走路?
父親咳嗽著說:你再不學, 倪派就死了!
他向父親大吼:倪派這種殭屍,怎麼不早點死?!
父親氣得渾身發抖, 一大口血嘔出來。
那年的夏天, 佛海邊上的知了叫得最響的時候, 師兄帶回來一個蓬頭髮的小姑娘,討好似的對他說:師弟你看,咱們繕燈艇以後不光有乾旦, 也有坤生了。這姑娘一看就是個唱老生的好料子, 以後,就讓他陪著你唱戲吧。
他冷冷一笑。
陪他唱戲?這樣粗鄙的鄉野丫頭,頭髮一根根又粗壯又雜亂, 野草似的, 走路還總低著頭,一聳一聳,坐著也不知道併攏雙腿,噁心不噁心?
他嫌惡至極, 說:駝背, 沒戲, 送回去吧。
但這孩子沒走。
此後的兩年,他沒正眼瞧過著小姑娘。但這並不妨礙這小姑娘仰慕他。她看向他的眼睛,總是水汪汪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親人的緣故,她特別黏他,就算他三番兩次地轟她走,甚至拿鞭子趕,她也是當時跑了,過一會看他氣消了又回來,還總是偷偷在他房間裡塞一些從隔壁文殊院折來的柏枝。
就像一隻討好人的野貓。
文殊院的方丈,最是珍愛草木,一花一樹,都不許攀折。
為此,他沒少向老方丈登門道歉。
繕燈艇里的人很快就看出來了。
這小姑娘性情耿直單純,佛海上的人都愛拿她當開心果,總喜歡逗她——
“飛飛,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最喜歡師叔!”
“為什麼最喜歡師叔呀?”
“他最美!”
每每聽到這樣的對話,他都覺得無地自容、極為羞恥。
他把余飛叫來,拿著戒尺壓著她的手心教訓她:以後不許說喜歡他。
小姑娘眼淚汪汪的:為什麼不許呀?
因為我是你師叔。
梨園行,最重師徒輩分,我是師,你是徒,一輩子都不能說喜歡二字。
小姑娘似懂非懂,眼淚汪汪地點頭。
後來又聽到有人問她——
“飛飛,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都喜歡!”
他放心地點了點頭,這孩子,還算得上孺子可教。
“那你第二喜歡的人是誰呢?”
“第二喜歡素雞哥哥!”
他嚇了一大跳!這孩子來北京時日不算太長,平舌翹舌還有些分不清楚。
“哈?文殊院的恕機小師父嗎?”
“嗯嗯!”
“為什麼第二喜歡恕機小師父呀?”
“他第二美!”
他頭疼欲裂。
第二天,他讓余飛去文殊院的戒律堂跪了半天。
小姑娘眼淚汪汪的:我覺得素雞哥哥美,所以我喜歡他,有什麼錯呢?
他是僧人,僧人就不能有七情六慾,你也不能褻瀆佛門,你知道嗎?
小姑娘抽抽搭搭:我覺得菩薩低眉最美,我不能喜歡菩薩嗎?
不能。
他當時很是生氣,這小姑娘,小小年紀,就情思太重,長大了還不鬧得天翻地覆?
但他後來才知,他一直沒懂這小姑娘的意思。
十歲那年,小姑娘生了一場病。師兄把她送去醫院,他竟然心中竊喜,覺得耳根清淨了。
然而這小姑娘一去不回。
師兄從醫院回來,愁眉苦臉地說,這孩子可能活不下來了。
他心中猛然一陣失落。
後來又有了轉機,小姑娘的生父出現,救了她一命。
他第一次聽說了這孩子父母親的事情,他忽然覺得,自己過去,對這孩子實在不好。
但她竟然沒有不高興過。她好像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還喜歡打架。
小姑娘這次病得真的是很重,很久都沒有回來。
但他也無暇顧及她,父親的病已經苟延殘喘了很久,時日已經不多。
老父親在病榻上憂心忡忡地拉著他的手:繕燈艇上下,除了你,還能有誰來傳承倪派呢?蹺功這個東西,整個國內還有幾個人會?倪派的東西,又還有幾個人知道?你不傳,難道讓它跟著我進棺材嗎?我不甘心!
二十歲這一年,他忽然明白了自己倪姓的意義。
這一年佛海冰封,每天天邊剛剛發白時,他便獨自一人,在佛海的冰面上練習蹺功。
冰面極滑,他穿著木蹺,起初每每剛一站起來,就摔倒下去。
那時候他總記得,繕燈艇的其他弟子練功,都練得直哭,唯獨那小姑娘,總是笑嘻嘻的,小小年紀,揮髯口揮得特別帶勁,一天上千次,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她也不喊累。
別人問:“飛飛,你這麼喜歡揮髯口?”
小姑娘說:“美!”
“一小姑娘,戴鬍子有什麼美的?”
她理直氣壯:“就是很美!”
她就是天生來唱老生的。
他其實有些嫉妒她。為何讓他長了這樣一副唱旦角的樣子,內心卻這麼不認同呢?
但他下了決心的事,也沒有做不到的。
練到最後,他能著木蹺,在冰面上做工,如履平地。
有一天旭日初升之時,他忽然聽到一個有點兒陌生的聲音——
“師叔,你真的好美。”
他驀然回首,看到了一個已經出落成小小少女的余飛。
她坐在石舫的邊上,仍然披散著頭髮,蓬鬆不羈,只是長了許多,直至腰間,象牙白的臉龐上還遺留著一絲絲病後的虛弱。
旭日的光芒下,少女的臉上有一種蓬勃的生命力,耿直而單純的,就這麼突如其來地撞進他的心裡。
他這一天忽然明白,她一直以來說的“美”,並非簡單的與“□□”相關的美,而是一種純粹的對美好事物的欣賞。
-
看來很多人不知道“農夫山泉”這個惡趣味梗啊。“農夫山泉”是可以塗改成“一大口尿”的,這本來就是第二次相遇梗。這麼明說,可能有讀者說我粗俗。但愛情從彼此之間的光環都要走向日常起居的,余飛和白翡麗兩人一開始就彼此之間毫無保留,毫無光環。
-
紙質書是白馬時光出版,計劃今年11月份上市。
最後,祝各位風荷,都能找到自己的獅子麗麗,天天風和日麗。
☆、番外 · 倪麟
他眼睜睜地看到劉軍把那一把摺疊小刀捅進那個孩子的左腰, 那個他放在心頭上十六年的孩子。這孩子叫余飛。
他也眼睜睜地看到另外那個年輕人飛奔過去, 用自己的身體給她擋住了後面飛馳而來的車。他叫白翡麗。
他在他十七歲那年遇見余飛。
如果時光可以重來的話,他寧可沒有遇到過。
那一年是他叛逆心最重的一年。
憑什麼他姓倪, 就一定要傳承倪派?好端端一個大男人,為什麼要扭扭捏捏地去學姑娘戲?
都什麼年代了?還戴著假的木頭小腳, 學古代的女人纏足走路?
父親咳嗽著說:你再不學, 倪派就死了!
他向父親大吼:倪派這種殭屍,怎麼不早點死?!
父親氣得渾身發抖, 一大口血嘔出來。
那年的夏天, 佛海邊上的知了叫得最響的時候, 師兄帶回來一個蓬頭髮的小姑娘,討好似的對他說:師弟你看,咱們繕燈艇以後不光有乾旦, 也有坤生了。這姑娘一看就是個唱老生的好料子, 以後,就讓他陪著你唱戲吧。
他冷冷一笑。
陪他唱戲?這樣粗鄙的鄉野丫頭,頭髮一根根又粗壯又雜亂, 野草似的, 走路還總低著頭,一聳一聳,坐著也不知道併攏雙腿,噁心不噁心?
他嫌惡至極, 說:駝背, 沒戲, 送回去吧。
但這孩子沒走。
此後的兩年,他沒正眼瞧過著小姑娘。但這並不妨礙這小姑娘仰慕他。她看向他的眼睛,總是水汪汪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親人的緣故,她特別黏他,就算他三番兩次地轟她走,甚至拿鞭子趕,她也是當時跑了,過一會看他氣消了又回來,還總是偷偷在他房間裡塞一些從隔壁文殊院折來的柏枝。
就像一隻討好人的野貓。
文殊院的方丈,最是珍愛草木,一花一樹,都不許攀折。
為此,他沒少向老方丈登門道歉。
繕燈艇里的人很快就看出來了。
這小姑娘性情耿直單純,佛海上的人都愛拿她當開心果,總喜歡逗她——
“飛飛,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最喜歡師叔!”
“為什麼最喜歡師叔呀?”
“他最美!”
每每聽到這樣的對話,他都覺得無地自容、極為羞恥。
他把余飛叫來,拿著戒尺壓著她的手心教訓她:以後不許說喜歡他。
小姑娘眼淚汪汪的:為什麼不許呀?
因為我是你師叔。
梨園行,最重師徒輩分,我是師,你是徒,一輩子都不能說喜歡二字。
小姑娘似懂非懂,眼淚汪汪地點頭。
後來又聽到有人問她——
“飛飛,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都喜歡!”
他放心地點了點頭,這孩子,還算得上孺子可教。
“那你第二喜歡的人是誰呢?”
“第二喜歡素雞哥哥!”
他嚇了一大跳!這孩子來北京時日不算太長,平舌翹舌還有些分不清楚。
“哈?文殊院的恕機小師父嗎?”
“嗯嗯!”
“為什麼第二喜歡恕機小師父呀?”
“他第二美!”
他頭疼欲裂。
第二天,他讓余飛去文殊院的戒律堂跪了半天。
小姑娘眼淚汪汪的:我覺得素雞哥哥美,所以我喜歡他,有什麼錯呢?
他是僧人,僧人就不能有七情六慾,你也不能褻瀆佛門,你知道嗎?
小姑娘抽抽搭搭:我覺得菩薩低眉最美,我不能喜歡菩薩嗎?
不能。
他當時很是生氣,這小姑娘,小小年紀,就情思太重,長大了還不鬧得天翻地覆?
但他後來才知,他一直沒懂這小姑娘的意思。
十歲那年,小姑娘生了一場病。師兄把她送去醫院,他竟然心中竊喜,覺得耳根清淨了。
然而這小姑娘一去不回。
師兄從醫院回來,愁眉苦臉地說,這孩子可能活不下來了。
他心中猛然一陣失落。
後來又有了轉機,小姑娘的生父出現,救了她一命。
他第一次聽說了這孩子父母親的事情,他忽然覺得,自己過去,對這孩子實在不好。
但她竟然沒有不高興過。她好像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還喜歡打架。
小姑娘這次病得真的是很重,很久都沒有回來。
但他也無暇顧及她,父親的病已經苟延殘喘了很久,時日已經不多。
老父親在病榻上憂心忡忡地拉著他的手:繕燈艇上下,除了你,還能有誰來傳承倪派呢?蹺功這個東西,整個國內還有幾個人會?倪派的東西,又還有幾個人知道?你不傳,難道讓它跟著我進棺材嗎?我不甘心!
二十歲這一年,他忽然明白了自己倪姓的意義。
這一年佛海冰封,每天天邊剛剛發白時,他便獨自一人,在佛海的冰面上練習蹺功。
冰面極滑,他穿著木蹺,起初每每剛一站起來,就摔倒下去。
那時候他總記得,繕燈艇的其他弟子練功,都練得直哭,唯獨那小姑娘,總是笑嘻嘻的,小小年紀,揮髯口揮得特別帶勁,一天上千次,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她也不喊累。
別人問:“飛飛,你這麼喜歡揮髯口?”
小姑娘說:“美!”
“一小姑娘,戴鬍子有什麼美的?”
她理直氣壯:“就是很美!”
她就是天生來唱老生的。
他其實有些嫉妒她。為何讓他長了這樣一副唱旦角的樣子,內心卻這麼不認同呢?
但他下了決心的事,也沒有做不到的。
練到最後,他能著木蹺,在冰面上做工,如履平地。
有一天旭日初升之時,他忽然聽到一個有點兒陌生的聲音——
“師叔,你真的好美。”
他驀然回首,看到了一個已經出落成小小少女的余飛。
她坐在石舫的邊上,仍然披散著頭髮,蓬鬆不羈,只是長了許多,直至腰間,象牙白的臉龐上還遺留著一絲絲病後的虛弱。
旭日的光芒下,少女的臉上有一種蓬勃的生命力,耿直而單純的,就這麼突如其來地撞進他的心裡。
他這一天忽然明白,她一直以來說的“美”,並非簡單的與“□□”相關的美,而是一種純粹的對美好事物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