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璋看著自己的母親,心內湧上失望。母后說的理由,並不能說服他。若真如母后所說,那麼這事只管讓母后身邊的人去做就行,她又何必動用父皇身邊的人?

  可是,這是他母親。

  深深地看了母后一眼,秦璋沉聲道:“這種事情,母后以後不要再做了。他領不領情,對孩兒怎麼樣,不勞母后掛心。”

  “你……”

  秦璋見母后面帶淚痕,心裡一軟,聲音稍微溫和了一些:“母后不喜歡大皇兄,孩兒可以理解。但是四皇弟,他根本礙不著我什麼。母后又何必為難他呢?母后最是善良慈愛,不應該這麼做……”他輕輕搖了搖頭:“謀殺皇子,可是大罪……”

  陶皇后低頭擦淚,聞言抬頭,眼中淚光盈盈:“怎麼?璋兒要告訴你父皇,治母后的罪麼?”

  “孩兒不能不孝。不過……”秦璋略一沉吟,緩緩勾起了唇角,“如果母后真的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孩兒沒辦法,就只能替母后接受懲罰了。這大概……就是人們說的母債子償吧。”

  他心想,母后這次肯定是一時糊塗。他這般嚇唬一番,再講明利害關係,母后知錯改正,也就好了。

  果然,陶皇后流淚了:“璋兒,你別這樣。母后知道了。”

  秦璋輕輕嘆息:“還請母后多替孩兒考慮。”

  陶皇后連連點頭,表示以後不會再行此事。秦璋輕嘆一聲,他自然不能將真相如實稟報給父皇,就尋了理由去復命。

  不知是慶幸還是可嘆,父皇不疑有他。

  但是對四皇弟,秦璋更加愧疚。他無法告訴四弟真相,只能儘量補償,去對四弟好。

  如此一來,秦珩越發懷疑太子知道了她的秘密,他心地好,許是憐惜她不易,或者是另有其他考量,才會格外關照她。

  她在宮裡沒什麼依靠。太子秦璋主動示好,他的照顧,對她而言,暫時沒什麼壞處。雖然在幕後兇手那件事上,他對她有所欺瞞,讓她心生芥蒂,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更加和睦起來。

  太子秦璋十八歲了,還未娶妻。帝後商量著,選了丁贊一的孫女丁如玉為太子妃。太子妃的人選定下後,陶皇后匆匆忙忙安排教導太子“人事”。隨後,又想到了十五歲的三皇子和十三歲的四皇子。按說他們二人的年歲也不算小了,趁著機會,一併教了吧。

  馮公公來傳喚時,要她去臨歡宮時,秦珩心中一凜,疑心又是陷阱,但又不敢表露出來。她輕咳一聲:“我能不能帶人一起去?就在宮外守著也成。”

  “啊?當然可以。”馮公公愣了愣,答道。

  秦珩心想著同樣的計謀不可能對同一個人使兩次,但她仍然帶了包括山姜在內的四個小太監同往。——人多一點,能更安全。

  馮公公見四皇子身後跟了四個小太監,呆了一呆,動動唇,什麼都沒說。

  秦珩在路上小心問馮公公:“只有我一個嗎?”

  “不是,還有三殿下一起。”

  “哦。”秦珩點一點頭。不止叫了她一個,那還好一些。

  秦珣今日剛從兵部回來,就有人神神秘秘地說奉皇后娘娘懿旨,要帶他去看歡喜佛。他時常出宮,也看過不少閒書,隱約知道歡喜佛是何物,卻從未親眼所見,心中確實有些好奇,就跟著來人臨歡宮。

  真到了臨歡宮內殿,看到赤身摟抱的佛像,他心下暗驚。正欲細看,卻聽得腳步聲,一回頭,見馮公公帶了四皇子秦珩走了過來。

  “兩位殿下,這便是歡喜佛了。殿下們都讀過書,也知道佛法。不過這歡喜佛,和咱們說的佛不一樣。男身是法,女身是慧……這是前朝留下的好物件,有講究呢。這邊有機括,只要一按,誒,就會動了!”馮公公說著按下機括。

  那赤身摟抱著的佛像果然吱吱呀呀動了起來,還變換出各種姿態。

  秦珩瞪大了眼睛,什麼歡喜佛?這分明是……

  她心頭莫名惶急,臉頰熱血上涌,不敢細看。

  秦珣心裡的尷尬難堪更勝於她。他事先並不知道同來的會有她。

  這歡喜佛分明就是會動的春宮。他慣常在外行走,又是男子,看了也就罷了。她一個姑娘,如何能看得這些?而且即便是春宮圖,也是夫妻閨房同看,又哪有兄妹共賞的?

  馮公公見著兩人俱都十分尷尬,也不好細說,只含混道:“兩位殿下慢慢看,老奴先到外邊瞧瞧去。”

  他甫一離開,秦珣便不著痕跡擋住了秦珩的視線。他聲音有些喑啞:“這有什麼好看的?!傷風敗俗,有傷風化!”

  秦珩微訝。三皇兄居然覺得歡喜佛傷風敗俗嗎?她耳中聽著吱吱的轉動聲,始終不敢抬頭,可是地面上仍有那歡喜佛男女相抱的影子。她只能低頭去看自己的衣角。

  她這般模樣落在秦珣眼中,他不由暗嘆,心想,到底是個小姑娘。

  他咳嗽一聲:“這沒什麼好看的,我先關了機括。”

  “嗯嗯。”秦珩也不抬頭,暗暗舒了口氣。

  秦珣近身想關掉機括,終止轉動。然而偏偏要緊關頭,他一時半會兒尋不到,歡喜佛呈現出的場景教他尷尬極了,額上生出細密的汗珠來。

  終於,他找到機括,伸手按下。

  內殿安靜了,秦珣也默默鬆了口氣:“走吧。”

  “啊?嗯嗯。”秦珩連連點頭。

  沒興致跟馮公公打招呼,秦珣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算是已知人事。兩日後,陶皇后又指了名宮人到景昌宮。

  秦珣見那宮女豐滿艷麗,瞬間明白了陶皇后的意思。他這幾日有時會做綺夢,但是陶皇后給他塞人,他莫名有些不快,於是,他去了一趟鳳儀宮,委婉謝絕了陶皇后的好意。

  他對陶皇后道:“母后好意,本不敢辭。只是兒臣近來須出京一趟,時日不短,恐無福消受……”

  是的,他已經奏明父皇,要到邊關去。

  他母妃出身低微,又無外家支持。近兩年大皇子與太子相爭,他無意摻和,但是真正站得住腳,他需要有自己的力量。本來可以不這麼急的,然而近來他心裡有點亂,乾脆就提前行動了。

  皇帝不大關注老三,聽老三說想去邊關,皇帝並不阻攔,相反還頗為高興。大皇子的外祖父健威侯在邊關手握重兵。皇帝一直不放心,讓老三前去,還能牽制一二。

  三皇兄要到邊關去,秦珩也聽說了。不過她沒想到,三皇兄竟然來找她了。

  第116章 番外:前世3

  秦珩很意外, 不過仍是恭恭敬敬地請三皇兄坐了, 並親自奉茶。她小聲問:“三皇兄有事?”

  “嗯。”秦珣抬眸,看了她一眼, 低頭輕啜一口茶水,慢悠悠道,“我近日要到邊關去。”

  他眼角的餘光留神觀察著秦珩的神色, 見其木著臉, 面上看不出表情來, 心裡莫名有些不快。

  秦珩不明白三皇兄是何意,她想了想, 小心說道:“那, 祝三皇兄一路平安,早日回京?”

  他們無甚往來, 她不知他此行的用意,但這麼說肯定沒錯。

  秦珣黑眸沉了沉, 半晌方道:“你,要不要跟我一起離京?”

  “啊?”秦珩臉上流露出迷茫、意外的神色來,她心念急轉。三皇兄為何要邀她一起離開京城?

  她心想, 外面不比皇宮, 在外面假死肯定會方便許多。有那麼一瞬間,她甚至想應下了他, 但是那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理智很快回籠。三皇兄跟她交情泛泛,特意相邀, 未必是好事。且不說父皇會不會同意,即使真同意了,她定然是和三皇兄一起。那麼,她想逃走,可能就不那麼容易了。

  她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秦珣見她不回答,繼續說道:“男兒志在四方,理當為國效力。我看你讀書也讀了幾年,是該到邊關練練了……”

  秦珩心說這話好沒道理。她讀書跟她去邊關有什麼關係?三皇兄講不清楚緣由,她心中疑慮越重,更不肯應下了。

  她極力推辭,直說這要父皇下旨了,她才考慮,甚是老實膽小的模樣。秦珣心頭有些煩躁,卻不好再強求。

  他本想著,她年紀漸長,懷揣這麼大的秘密,一不留神就會失去性命。還不如尋了機會先離開皇宮,離開京城。可是她似乎對他防備心極重。轉念一想,這也不怪她。他們倆本就關係一般,她不可能對他推心置腹。

  思及此,他心頭莫名有點窩火。他雙目微斂,沉聲道:“既是如此,那就隨你。你在宮裡頭,小心一些。”

  秦珩心頭一跳,沖三皇兄拱了拱手:“三皇兄在邊關,也要小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