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蘭生說「現在本子有些散漫」「我是真心地在認為,這樣能讓電影變得更好,而不是讓電影賣得更好」時,她竟然是聽進去了,還跟蘭生一段一段研究劇本、討論走向,並且只同意跟謝蘭生改。

  現在,劇組出現罷工事件,她很自然地求助。

  謝蘭生問了問,發現,因為顧韻優柔寡斷,劇組主創受不了了。

  比如,她為只有一句話的角色試鏡了75個人。

  劇組主創是顧韻在電影weixin群招募來的,現在,因為她的這個毛病,劇組每天都要拍攝15、16甚至17個小時,大家怨聲載道,忍不了了。

  這個也是女導演的普遍困境。導演需要決斷力強、專橫跋扈、一氣呵成、還吹毛求疵,如果沒有一點威信,「加班」會讓眾人鬧起來的,可大多數女性導演並不喜歡這樣工作。

  顧韻還是獨立導演里少見的科班出身呢。

  謝蘭生其實也不大讚同顧韻的方式,可謝蘭生非常清楚,想做出好的片子就只能讓導演按照他喜歡的方式去拍。

  於是,某天早上,謝蘭生到片場去了。

  氛圍果然非常糟糕,主創、主演對於導演已經失去基本尊重了。

  他們抱怨:「女導演是真不行!不是歧視,就是真不行!天生不行!」「她們腦子就不適合電影導演這個工作!乾乾化妝,乾乾服裝,不挺好嘛。」「哎,女人屁事太多了!太分心了!又要洗髮又要護髮,又要護膚又要化妝,又要購物又要搭配,又想老公又想孩子,還要八卦!能讓女人花心思的犄角旮旯太多太多了,大老爺們才能一頭扎進自己鍾愛的事業。顧韻天天神遊天外,可能根本沒想電影呢!」

  很明顯,他們平時經常這樣說。

  謝蘭生跟主創、主演一個一個地談過去。他並不高,只有一米七六,跟年輕人不能比,說話態度也真誠且溫和,可莫名地,也許因為謝蘭生的地位,也許因為謝蘭生的特質,所有人都聽他的話。

  謝蘭生跟對方說:「我很看好這部電影,也很期待它的成片。」

  他又說了為什麼給顧韻足夠時間來獲得她想要的東西對電影是最好的,為什麼他想做的是真正的「顧韻的電影」,為什麼大家需要習慣她深思熟慮的攝製方式。最後,謝蘭生說:「我也承認這個過程是艱難的、是辛苦的,我也不愛這個過程,但它是把這部電影給最好的唯一方法。」時間表早定好了,到殺青日必須散夥,想配合顧韻拍攝大家只能咬牙加班。

  看的出來,主創主演平靜了些,可也沒完全接受。

  謝蘭生知道自己正在當一個壞人。但對導演來說,拍一部好電影,與當一個好人,只能選擇其一。

  就在這個時候,導演顧韻到片場了。

  謝蘭生一見她:「!!!」

  《琴瑟》主創也驚呆了。

  顧韻帶著導演帽子步伐帶風地走過來,臉上沒有任何妝容,身上穿著運動服,她走到了眾人面前,摘了帽子,露出頭髮,這時眾人終於確定:導演顧韻剪了板寸!!一大美女剪了板寸!!

  「我聽到過很多說法。」顧韻靜靜地道,「我只想把電影拍好。我可以不洗髮、不護髮,不護膚、不化妝,不做一切你們認為因為是個女人而多出來的事。但是,我是導演,我有我的思考方式、行動方式,希望你們在工作里也能儘量配合配合我。」

  一時間,整個劇組的主創都被這個嬌嬌小小的導演給震住了。

  第133章 網絡(四)

  《琴瑟》講了中國婦女極特殊的婚姻危機。與西方不同, 中國女人對離婚有更多猶豫、更多掙扎, 因為「離婚」代價更大。於是, 相當多的一批女人人到中年,身在囚籠,丈夫沒家暴、沒出軌, 兩人沒有重大矛盾,可是,「丈夫又把家弄亂了」「我天天收拾, 他天天弄亂」「丈夫又買一堆玩兒的」「不訓孩子, 只寵孩子,壞人都讓媽媽來當」「兩人沒有精神交流, 他把我當寵物貓狗,只發一發搞笑段子, 說一說家務孩子,至於工作、新聞等等向來只跟男人討論」「不修邊幅草草了事」等一地的雞毛蒜皮卻磨光了女人感情, 讓她們既覺得這些遠不至於讓夫妻分道揚鑣,又無法忍受,非常暴躁, 總在幻想新的生活。

  謝蘭生給導演顧韻提供了很多的幫助。

  他一直認為, 時間會讓片子更好。如果必須嚴格按照計劃拍攝電影,不能試錯,靈光一現的神來之筆全部會無影無蹤。因此,預算不高的狀況下,謝蘭生讓顧韻儘可能地延長拍攝時間, 同時在其他地方挖空心思儘量省錢。比如,在拍「暴雪」的那場戲前,謝蘭生就建議顧韻說,「噴到演員臉上的雪用貴的,噴到演員身上的雪用最差的。」再比如,顧韻要為「一條土路」全國各地到處選景,謝蘭生把她攔下了,讓劇組的三十號人再加上些當地村民按她要求在村外邊生生踩出一條路來。

  顧韻一直說,跟謝蘭生學的好多。

  到了《琴瑟》做後期時,謝蘭生又利用資源聯繫了個音樂大師。音樂大師非常喜歡這部《琴瑟》的主題,願意免費作曲配樂,可雖然音樂大師願意免費給它配樂,錄音場地錄音設備也全都是要花錢的,最後,謝蘭生自掏腰包借了顧韻10萬元。

  …………

  這部片子完成以後拿了電影局的龍標,謝蘭生又推薦《琴瑟》到聖丹尼斯電影節,還入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