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聖旨半月前一到,我便立刻派人去尋你了。”劉賀微喘道,“你今日終於到了豫章,但長安來的人也就是明後兩日便會到。我們沒有時間從長計議了。普天之下,我也找不到第二個像你這般能與他抗衡的人了……”

  孟珏望著劉賀,緩緩點了點頭,他輕輕嘆了一聲,又道:“不過我只有幾個伺候起居的侍女,並不能給彤裳一個完整的家,待我尋到合適的人家……”

  “自有那當娘的會來當娘。小珏,別讓人家枉擔了那一聲娘。”劉賀卻三言兩語卻就截斷了他的話,而後他催促道,“你既已答應,現在就帶她走……我早已讓鄭耳準備停當……”

  孟珏不想他竟這般急,再看劉賀竟已促紅了雙眼,手臂在空中無力地划動著,“走……走……走吧…”

  孟珏明白他的決絕之意,便起身向屋外退去,走到門口時,他忽又轉過頭來,望著劉賀道,“如果沒有她,那時,我其實也沒有能夠令尤非相信我的憑據。天意如此,我不怪你將她送回了羌地。”他靜了靜,又輕聲道,“小賀,帶我向他們問好。”

  劉賀點頭而笑。

  孟珏與四月帶著彤裳自鄱陽湖棹舟入江,幾日後在彭澤與二月三月他們匯合,當晚眾人便在彭澤城中一個客棧中落腳。

  第二日,孟珏起身時已近中午。客棧外鑼鼓喧天,出去看時,卻是許多少年,臉上塗著紅白黑三色,手執糙叉,敲鑼打鼓,往來呼喚。問客棧中人,方知是當地流行的民間儺戲趕野貓。三月起得早,正用不知從哪裡弄來的顏料將號吾的臉也塗成三色。彤裳趴在一旁的桌上,看著三月和號吾,不時咯咯而笑,已不見了初離豫章的拘謹與沉默。

  店中小二,見孟珏已起,便端上了彭澤的小吃蒸米粑。揭開蒸籠,孟珏微微愣了一下。他遊走南北,並非第一次吃這種小吃,只是這店中的蒸米粑精美異常,令人不忍下箸。記憶中的什麼晃了一下,又沉了下去,孟珏不易察覺地嘆了一聲。

  彤裳卻已看見了他,丟下三月與號吾,湊了過來。孟珏並不善於與女童相處,卻也撫撫她的頭,問道:“與小哥哥一起吃過早飯了?”

  彤裳點點頭。

  孟珏知她不愛說話,便由她膩在一旁自顧玩著。彤裳卻移近他,指著那米粑,悄悄道:“這是一個姨姨做的。”

  “朱兒看見了?”

  彤裳點頭,又道:“她不讓我告訴孟叔叔呢。”

  原來她已經來了。“自有那當娘的會來當娘……小珏,別讓人家枉擔了那一聲娘”。劉賀的話在耳邊響起。

  孟珏沉眸。他離開安故後,再也沒有見過丙汐,雖然每年秋天總能收到她托人輾轉送來的的jú花酒。劉賀將彤裳託付於他和她,孟珏有些不知如何應對。那一夜險成大錯,卻還是扭不過命運的撮合。

  許久,孟珏問道:“你喜歡那個姨姨嗎?”

  彤裳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咬住下唇露出猶豫不定的神色。

  “不喜歡嗎?為什麼?”

  “喜是喜歡的。但是那姨姨說了好多話,吵得朱兒腦瓜疼。”

  孟珏的心底微微一緊,追問道:“她說什麼了?”

  “她說要把我帶到關外去見外公;還說要送我一匹小駱駝;她說有人不要他了,又說她做的好吃的,那個人也是嘗不出來的,她還說……”

  孟珏怔怔望著箸間的米粑,聽著彤裳的抱怨,忽然慢慢笑起來。

  三月把畫好臉彩的號吾送上街去,回過頭來看到公子正溫溫而笑。她好像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公子這樣笑了。

  第二日一早,孟珏帶著一行人離開彭澤,逆江向西行去。一個綠衣的女子騎馬從後面追了上來,加入他們的行列中。

  三月的下巴幾要驚掉,想要大叫公子。孟珏卻已縱身從自己的馬背上徑直躍上了那女子的馬背,又搶過她手中的馬韁,將她環在懷裡。

  雲歌掙扎,口中也是倔強:“孟珏,你不要誤會。我不過是受了大公子之託,來做彤裳的娘。”

  孟珏不理會她的掙扎,淡淡回道:“我也不過是受人之託,要收她作女兒的。不過做爹娘的若不是夫妻,恐怕彤裳是要被人恥笑的。”

  “你不是把我休了嗎?我們哪還有關係。”雲歌氣道,眼睛卻已紅了。

  孟珏聲音有些啞:“那段話,你沒有把第一個字連起來讀一遍嗎?”

  在世既非同舟客,

  安知相忘不若仙。

  故人此刻修此書,

  等閒山花滿坡前。

  你必已是此間客,

  來去歸兮不復見。

  雲歌愣在那裡,手上的掙扎也鬆懈下來。孟珏環緊手臂,將唇深深印上在她的後頸。

  一旁的號吾正擁著彤裳騎在馬上,見狀忙用手將彤裳的眼睛捂住。他最近剛學了漢人的禮儀,情急之下只好如此處置。彤裳卻將他的手一抬,指著雲歌大聲笑道:“做餃餃的姨姨。”

  三月和四月相視一笑,招呼起號吾一起打馬向前而去。

  他們身後,對話還在繼續——

  “我那時若不留下,尤非怎會信你?什麼孟狐狸,分明就是石頭而已。”

  “是我小看你了。”

  “反正爹爹說了,他最寶貝的女兒受了這等大辱,若要再嫁,你多少產業只怕也不夠。”

  “我的產業自然不夠,再加上一個我,夠不夠?”

  ……

  他們一路向西而去,穿過大漢廣袤的疆土,看到舟船,馬匹,江河,山崗,看到漢人,羌人,胡人,看到無數欣茂的集市,看到無數懸壺濟世的藥堂。(完)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