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王大夫的腹部突然就吸進去了,這一吸,他的胸部就鼓盪了起來。血還在流,都冒出泡泡了。王大夫說:「爸,兒子不是這樣的,你去問問,兒子從來都不是這樣的。」
王大夫的父母交流了一回目光,他們不知道自己兒子在說什麼。唯一的解釋是,兒子太疼了,他被疼得瘋魔了。
「兒子對不起你們。」王大夫還在這樣堅持。
「是做爸爸的對不起你!」
王大夫的手在摸。父親不知道兒子要摸什麼,就把手伸過去了。王大夫一把抓住父親的手,死死地,拽住了。這個感覺怪異了。古怪得往心裡去。王大夫在那個剎那裡頭都有點不適應。二十九年了。二十九年來,這是王大夫的肌膚第一次接觸到父親。父母的肌膚在他的記憶里一直是零。王大夫拽著父親的手掌,指頭,皮膚,頓然間就是淚如泉湧,像噴薄而出的血。王大夫顫抖著,不可遏制了。他滿臉都是淚,小聲地央求說:「爸,抽兒子一大嘴巴!」
「爸,」王大夫突然扯起了嗓子,帶著嘶啞的哭腔大聲地喊道,「爸!抽兒子一大嘴巴!」
王大夫的父母本來就驚魂未定,現在越發懵懂了,簡直就不知所以。他們說什麼好呢?他們的兒子到底就怎麼了呢?王大夫的父親也流淚了,透過淚光,他再一次看了自己的老伴一眼,她的下巴全掛下來了。父親顧不得血了,一把摟住了王大夫。「回頭再說,我們回頭再說。我們去醫院。兒子,去醫院哪!」
醫生總共給王大夫fèng了一百一十六針。傷口不深,卻很長。王大夫胸前的皮膚像一堆破布,被半圓形的針頭從這一頭挖了進去,又從那一頭挖了出來。麻藥已經打了,可王大夫還是感覺到疼。王大夫的左手握著的是父親,右手握著的則是母親。他的心在疼。他在替自己的「父母」心疼,他們的這兩個兒子算是白生了,老大是個人渣,而老二卻是一個小混混。他們的這一輩子還有什麼?一無所有。他們的這一輩子全瞎了。
一百一十六針fèng好了,王大夫卻被警察攔在了急診室。醫生替王大夫報了警。很顯然,患者的傷口整整齊齊,是十分標準的刀傷。換了一般的人,醫生們也許就算了,但是,患者是殘疾人,有人對殘疾人下這樣的毒手,醫生不能不管。
警察問:「誰幹的?」
王大夫說:「我自己乾的。」
警察說:「你要說實話。」
王大夫說:「我說的是實話。」
警察說:「你有義務給我們提供真相。」
王大夫說:「我說的就是真相。」
警察說:「我再說一遍,雖然你是一個殘疾人,可你一樣有義務為我們提供真相。」
王大夫抿了兩下嘴,眉梢吊上去了。王大夫說:「雖然你不是一個殘疾人,可你一樣有義務相信一個殘疾人。」
警察說:「那你告訴我,動機是什麼?」
王大夫說:「我的血想哭。」
警察就語塞了,不知道怎樣對付這個胡攪蠻纏的殘疾人。警察說:「我最後一次問你,真相是什麼?你要知道,說出真相是為了你好。」
「是我自己乾的。」王大夫說,「我給你發個毒誓吧。」王大夫說,「如果我說了瞎話,一出門我的兩隻眼睛就什麼都能看見。」
王大夫沒有回推拿中心,他必須先回家。冰箱裡還有他的兩萬五千塊錢呢。再說了,總得換一身衣服。進了門,弟弟卻在家,他居然又回來了。他正躺在沙發上啃蘋果。蘋果很好,很脆,有很多的汁,聽得出來的。王大夫突然就是一陣心慌,弟弟不會開過冰箱了吧?王大夫直接走進了廚房,小心翼翼地拉開了冰箱的箱門。還好,錢都在。王大夫把兩萬五千塊錢塞進了褲腰帶的內側,繫上了。錢貼在王大夫的小肚子上。一陣鑽心的冷。砭人肌膚。錢真涼啊。
王大夫什麼都沒有說,就這樣下樓了。疼已經上來了,身上又有錢,王大夫走得就格外的慢。家裡卻突然吵起來了。王大夫不能確定父母親都說了什麼,但是,弟弟的話他聽見了。弟弟的嗓門真大,隔著兩層樓他也能清清楚楚地聽見弟弟的控訴。弟弟是這樣控訴他不公平的命運的:
「你們為什麼不讓我瞎?我要是個瞎子,我就能自食其力了!」 就一般性的常態而言,沙復明和張宗琪早就該找一個機會坐下來了,好好商量一下金大姐的處理問題。沒有。沙復明一直不開口,張宗琪也就不開口。冷戰的態勢就這麼出現了。
推拿中心已經很久沒有會議了。這不是什麼好事情。事態是明擺著的,沙復明想開除的是金大姐,而張宗琪想要摘掉的人卻是高唯。他們不願意開會,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兩個老闆其實都沒有想好,各自都沒有把握,僵持在這裡罷了。不開會也許還能說明另外的一個問題,暗地裡,沙老闆和張老闆一點讓步的意思都沒有。
沙復明一心想開除金大姐。不過,沙復明又是明白的,要想把金大姐趕走,他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各打五十大板——把高唯也一起趕走。可是,高唯怎麼能走?她已經是都紅的眼睛了,也許還是都紅的腿腳。她一走,都紅怎麼辦?沒法向都紅交代了。現在的問題就是這樣,沙復明想出牌,他的牌扣在張宗琪的手上,張宗琪也想出牌,他的牌又扣在沙復明的手上。比耐心了。
比過來比過去,日子就這麼拖了下來。從表面上看,拖下來對雙方都是公平的,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問題還沒有處理呢。想過來想過去,沙復明萌發了新念頭,也有了新想法——分。
經過一番周密的分析,深夜一點,沙復明把張宗琪約出來了,他們來到了四方茶館。沙復明要了一份紅茶,而張宗琪卻點了一份綠茶。這一次沙復明沒有兜圈子,十分明確地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他退給張宗琪十萬,然後,換一塊牌子,把「沙宗琪推拿中心」改變成「沙復明推拿中心」。沙復明提出十萬這個數字是有根據的,當初合夥的時候,兩個人掏的都是八萬,用於辦證、租賃門面、裝修和配備器材。然後,兩個人一季度分一次帳。現在,沙復明退給張宗琪的不是八萬,而是十萬,說得過去了。
張宗琪並沒有扭捏,倒也十分地慡快。他同意分。不過,在條件上,他提出了小小的修正案,他的價碼不是「十萬」,而是「十二」。張宗琪說得也非常的明了,十二萬一到手,他立馬「走人」。這是沙復明預料之中的,十二萬卻是高了。但是,沙復明沒有說「高」。他的話鋒一轉,說:「十二萬也行。要不這樣,你給我十二萬,我走人。」如果談話就在這裡結束,沙復明自認為他的談判是成功的。他的手上現在還有一部分餘款,再把十二萬打進去,怎麼說也可以應付一個新門面了。扣除掉看房,辦證,裝修,最多三個月,他就可以再一次當上老闆。沙復明都想好了,畢竟兄弟一場,他的新門面一定要開得遠一點,起碼離張宗琪五公里。然後呢,把都紅和高唯一起帶過去。王大夫和小孔想過去也行。用不了兩年,他可以再一次翻身。他翻了身,張宗琪還能不能挺得住,那就不好說了。說到底,「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日常管理都是他沙復明一個人撐著的。
從根本上說,沙復明急於分開。和張宗琪的隔閡只是原因之一,最要緊的原因還在他和都紅的關係。創業是要緊的,生活也一樣要緊。他已經不年輕了,得為自己的生活動動心思了。都紅不是「還小」麼?那就再開一家門面,和都紅一起,慢慢地等。時光就是時光,它不可能倒流。新門面開張之後,沙復明要買一架鋼琴。只要都紅願意,她每一天都可以坐在推拿中心彈琴,工資由他來付。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琴聲悠揚,新門面的氣氛肯定就不一樣了,他可以提供一個有特色的服務;第二,拖住都紅,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都紅在,希望就在,幸福就在。沙復明不能再讓自己做那樣的夢了,他不願意總是夢見一雙手,他不願意總是夢見兩塊冰。冰太冷,而手則太堅硬。
所以,分是必然的,只是怎麼分。如果沙復明一開頭就向張宗琪要十二萬,他開不了這個口,張宗琪也有理由拒絕。現在,張宗琪自己把十二萬開出來了,好辦了。他情願提著十二萬走人。實在不行,十萬他也能夠接受。這麼說吧,沙復明擔心的是張宗琪不肯分,只要把價碼提出來,無論十萬還是十二萬,對他來說都是只賺不虧的買賣。
沙復明喝了一口茶,感覺出來了,談判業已接近了尾聲。事情能這樣圓滿地解決,沙復明萬萬沒有想到。分開了,又沒有翻臉,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麼?沒有了。沙復明在愉快之中一下子就想起了「沙宗琪推拿中心」剛剛開張的那些日子。那時候的生意還沒有起來,兩個人卻是一心的,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掏心窩子,睡覺的時候都恨不得擠在一張床上。那是多麼好的一段日子啊。是朋友之間的蜜月,是男人的蜜月。誰能想到往後的日子越來越磕磕絆絆呢。好在分手分得還算寬平,將來還是兄弟。
不過,沙復明錯了。他的如意算盤徹底打錯了。就在沙復明一個人心曠神怡的時候,張宗琪的老到體現出來了。張宗琪說:
「給你十二萬,沒有問題。但有一點我要和老朋友挑明了,我手上可沒有現款。你要是願意,可以等上幾年。錢我不會少你的。這個你一定要信得過我。你什麼時候想走,我們什麼時候簽。」
這一步沙復明萬萬沒有料到。他幾乎被張宗琪噎住了。他想起來了,就在他盤算這件事情的時候,他是多麼的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麼向張宗琪開口。等他鼓足了勇氣、開了口,他知道了,張宗琪一直都沒有閒著。他也在盤算。比他更周密。比他更深入了一步。比他更勝了一籌。沙復明後悔自己的莽撞了,不該先出招的。現在倒好,被動了。沙復明一下子就不知道嘴裡的話怎麼才能往下續。不能續就不續。沙復明吊起嘴角,笑笑,摁了一把腰間的報時鐘。時間也不早了。沒有比離開更好的了。沙復明就掏出錢包,想埋單。張宗琪也把錢包掏出來了,說:「一人一半吧。」沙復明脫口說:「這是幹什麼,就一杯茶嘛。」張宗琪說:「還是一人一半的好。」沙復明點點頭,沒有堅持,也就同意了。心裡頭卻一陣難過,說酸楚都不為過。這「一人一半」和當初的「一人一半」可不是一個概念。他們倆的關係算是到頭了。
當初合資的時候,兩個人盤算著創建「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時候,「一人一半」可是沙復明最先提出來的。那時候他們倆還是上海灘上的打工仔。沙復明非常看重這個「一人一半」。「一人一半」並不只是一種均利的投資方式,它還包含了這樣的一句潛台詞:咱們兩個都做老闆,但誰也不是誰的老闆。老實說,沙復明這樣做其實是有些違心的,他特別看重「老闆」這個身份,並不願意和他人分享。說起來也奇怪了,盲人,這個自食其力的群體,在「當老闆」這個問題上,比起健全人來卻具有更加彪悍的雄心。幾乎沒有一個盲人不在意「老闆」這個獨特的身份。無聊的時候沙復明多次和同事們聊起過,沙復明很快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差不多每一個盲人都懷揣著同樣的心思,或者說,理想——「有了錢回老家開個店」。「開個店」,說起來似乎是業務上的事,在骨子裡,跳動的卻是一顆「老闆」的心。
王大夫的父母交流了一回目光,他們不知道自己兒子在說什麼。唯一的解釋是,兒子太疼了,他被疼得瘋魔了。
「兒子對不起你們。」王大夫還在這樣堅持。
「是做爸爸的對不起你!」
王大夫的手在摸。父親不知道兒子要摸什麼,就把手伸過去了。王大夫一把抓住父親的手,死死地,拽住了。這個感覺怪異了。古怪得往心裡去。王大夫在那個剎那裡頭都有點不適應。二十九年了。二十九年來,這是王大夫的肌膚第一次接觸到父親。父母的肌膚在他的記憶里一直是零。王大夫拽著父親的手掌,指頭,皮膚,頓然間就是淚如泉湧,像噴薄而出的血。王大夫顫抖著,不可遏制了。他滿臉都是淚,小聲地央求說:「爸,抽兒子一大嘴巴!」
「爸,」王大夫突然扯起了嗓子,帶著嘶啞的哭腔大聲地喊道,「爸!抽兒子一大嘴巴!」
王大夫的父母本來就驚魂未定,現在越發懵懂了,簡直就不知所以。他們說什麼好呢?他們的兒子到底就怎麼了呢?王大夫的父親也流淚了,透過淚光,他再一次看了自己的老伴一眼,她的下巴全掛下來了。父親顧不得血了,一把摟住了王大夫。「回頭再說,我們回頭再說。我們去醫院。兒子,去醫院哪!」
醫生總共給王大夫fèng了一百一十六針。傷口不深,卻很長。王大夫胸前的皮膚像一堆破布,被半圓形的針頭從這一頭挖了進去,又從那一頭挖了出來。麻藥已經打了,可王大夫還是感覺到疼。王大夫的左手握著的是父親,右手握著的則是母親。他的心在疼。他在替自己的「父母」心疼,他們的這兩個兒子算是白生了,老大是個人渣,而老二卻是一個小混混。他們的這一輩子還有什麼?一無所有。他們的這一輩子全瞎了。
一百一十六針fèng好了,王大夫卻被警察攔在了急診室。醫生替王大夫報了警。很顯然,患者的傷口整整齊齊,是十分標準的刀傷。換了一般的人,醫生們也許就算了,但是,患者是殘疾人,有人對殘疾人下這樣的毒手,醫生不能不管。
警察問:「誰幹的?」
王大夫說:「我自己乾的。」
警察說:「你要說實話。」
王大夫說:「我說的是實話。」
警察說:「你有義務給我們提供真相。」
王大夫說:「我說的就是真相。」
警察說:「我再說一遍,雖然你是一個殘疾人,可你一樣有義務為我們提供真相。」
王大夫抿了兩下嘴,眉梢吊上去了。王大夫說:「雖然你不是一個殘疾人,可你一樣有義務相信一個殘疾人。」
警察說:「那你告訴我,動機是什麼?」
王大夫說:「我的血想哭。」
警察就語塞了,不知道怎樣對付這個胡攪蠻纏的殘疾人。警察說:「我最後一次問你,真相是什麼?你要知道,說出真相是為了你好。」
「是我自己乾的。」王大夫說,「我給你發個毒誓吧。」王大夫說,「如果我說了瞎話,一出門我的兩隻眼睛就什麼都能看見。」
王大夫沒有回推拿中心,他必須先回家。冰箱裡還有他的兩萬五千塊錢呢。再說了,總得換一身衣服。進了門,弟弟卻在家,他居然又回來了。他正躺在沙發上啃蘋果。蘋果很好,很脆,有很多的汁,聽得出來的。王大夫突然就是一陣心慌,弟弟不會開過冰箱了吧?王大夫直接走進了廚房,小心翼翼地拉開了冰箱的箱門。還好,錢都在。王大夫把兩萬五千塊錢塞進了褲腰帶的內側,繫上了。錢貼在王大夫的小肚子上。一陣鑽心的冷。砭人肌膚。錢真涼啊。
王大夫什麼都沒有說,就這樣下樓了。疼已經上來了,身上又有錢,王大夫走得就格外的慢。家裡卻突然吵起來了。王大夫不能確定父母親都說了什麼,但是,弟弟的話他聽見了。弟弟的嗓門真大,隔著兩層樓他也能清清楚楚地聽見弟弟的控訴。弟弟是這樣控訴他不公平的命運的:
「你們為什麼不讓我瞎?我要是個瞎子,我就能自食其力了!」 就一般性的常態而言,沙復明和張宗琪早就該找一個機會坐下來了,好好商量一下金大姐的處理問題。沒有。沙復明一直不開口,張宗琪也就不開口。冷戰的態勢就這麼出現了。
推拿中心已經很久沒有會議了。這不是什麼好事情。事態是明擺著的,沙復明想開除的是金大姐,而張宗琪想要摘掉的人卻是高唯。他們不願意開會,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兩個老闆其實都沒有想好,各自都沒有把握,僵持在這裡罷了。不開會也許還能說明另外的一個問題,暗地裡,沙老闆和張老闆一點讓步的意思都沒有。
沙復明一心想開除金大姐。不過,沙復明又是明白的,要想把金大姐趕走,他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各打五十大板——把高唯也一起趕走。可是,高唯怎麼能走?她已經是都紅的眼睛了,也許還是都紅的腿腳。她一走,都紅怎麼辦?沒法向都紅交代了。現在的問題就是這樣,沙復明想出牌,他的牌扣在張宗琪的手上,張宗琪也想出牌,他的牌又扣在沙復明的手上。比耐心了。
比過來比過去,日子就這麼拖了下來。從表面上看,拖下來對雙方都是公平的,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問題還沒有處理呢。想過來想過去,沙復明萌發了新念頭,也有了新想法——分。
經過一番周密的分析,深夜一點,沙復明把張宗琪約出來了,他們來到了四方茶館。沙復明要了一份紅茶,而張宗琪卻點了一份綠茶。這一次沙復明沒有兜圈子,十分明確地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他退給張宗琪十萬,然後,換一塊牌子,把「沙宗琪推拿中心」改變成「沙復明推拿中心」。沙復明提出十萬這個數字是有根據的,當初合夥的時候,兩個人掏的都是八萬,用於辦證、租賃門面、裝修和配備器材。然後,兩個人一季度分一次帳。現在,沙復明退給張宗琪的不是八萬,而是十萬,說得過去了。
張宗琪並沒有扭捏,倒也十分地慡快。他同意分。不過,在條件上,他提出了小小的修正案,他的價碼不是「十萬」,而是「十二」。張宗琪說得也非常的明了,十二萬一到手,他立馬「走人」。這是沙復明預料之中的,十二萬卻是高了。但是,沙復明沒有說「高」。他的話鋒一轉,說:「十二萬也行。要不這樣,你給我十二萬,我走人。」如果談話就在這裡結束,沙復明自認為他的談判是成功的。他的手上現在還有一部分餘款,再把十二萬打進去,怎麼說也可以應付一個新門面了。扣除掉看房,辦證,裝修,最多三個月,他就可以再一次當上老闆。沙復明都想好了,畢竟兄弟一場,他的新門面一定要開得遠一點,起碼離張宗琪五公里。然後呢,把都紅和高唯一起帶過去。王大夫和小孔想過去也行。用不了兩年,他可以再一次翻身。他翻了身,張宗琪還能不能挺得住,那就不好說了。說到底,「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日常管理都是他沙復明一個人撐著的。
從根本上說,沙復明急於分開。和張宗琪的隔閡只是原因之一,最要緊的原因還在他和都紅的關係。創業是要緊的,生活也一樣要緊。他已經不年輕了,得為自己的生活動動心思了。都紅不是「還小」麼?那就再開一家門面,和都紅一起,慢慢地等。時光就是時光,它不可能倒流。新門面開張之後,沙復明要買一架鋼琴。只要都紅願意,她每一天都可以坐在推拿中心彈琴,工資由他來付。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琴聲悠揚,新門面的氣氛肯定就不一樣了,他可以提供一個有特色的服務;第二,拖住都紅,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都紅在,希望就在,幸福就在。沙復明不能再讓自己做那樣的夢了,他不願意總是夢見一雙手,他不願意總是夢見兩塊冰。冰太冷,而手則太堅硬。
所以,分是必然的,只是怎麼分。如果沙復明一開頭就向張宗琪要十二萬,他開不了這個口,張宗琪也有理由拒絕。現在,張宗琪自己把十二萬開出來了,好辦了。他情願提著十二萬走人。實在不行,十萬他也能夠接受。這麼說吧,沙復明擔心的是張宗琪不肯分,只要把價碼提出來,無論十萬還是十二萬,對他來說都是只賺不虧的買賣。
沙復明喝了一口茶,感覺出來了,談判業已接近了尾聲。事情能這樣圓滿地解決,沙復明萬萬沒有想到。分開了,又沒有翻臉,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麼?沒有了。沙復明在愉快之中一下子就想起了「沙宗琪推拿中心」剛剛開張的那些日子。那時候的生意還沒有起來,兩個人卻是一心的,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掏心窩子,睡覺的時候都恨不得擠在一張床上。那是多麼好的一段日子啊。是朋友之間的蜜月,是男人的蜜月。誰能想到往後的日子越來越磕磕絆絆呢。好在分手分得還算寬平,將來還是兄弟。
不過,沙復明錯了。他的如意算盤徹底打錯了。就在沙復明一個人心曠神怡的時候,張宗琪的老到體現出來了。張宗琪說:
「給你十二萬,沒有問題。但有一點我要和老朋友挑明了,我手上可沒有現款。你要是願意,可以等上幾年。錢我不會少你的。這個你一定要信得過我。你什麼時候想走,我們什麼時候簽。」
這一步沙復明萬萬沒有料到。他幾乎被張宗琪噎住了。他想起來了,就在他盤算這件事情的時候,他是多麼的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麼向張宗琪開口。等他鼓足了勇氣、開了口,他知道了,張宗琪一直都沒有閒著。他也在盤算。比他更周密。比他更深入了一步。比他更勝了一籌。沙復明後悔自己的莽撞了,不該先出招的。現在倒好,被動了。沙復明一下子就不知道嘴裡的話怎麼才能往下續。不能續就不續。沙復明吊起嘴角,笑笑,摁了一把腰間的報時鐘。時間也不早了。沒有比離開更好的了。沙復明就掏出錢包,想埋單。張宗琪也把錢包掏出來了,說:「一人一半吧。」沙復明脫口說:「這是幹什麼,就一杯茶嘛。」張宗琪說:「還是一人一半的好。」沙復明點點頭,沒有堅持,也就同意了。心裡頭卻一陣難過,說酸楚都不為過。這「一人一半」和當初的「一人一半」可不是一個概念。他們倆的關係算是到頭了。
當初合資的時候,兩個人盤算著創建「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時候,「一人一半」可是沙復明最先提出來的。那時候他們倆還是上海灘上的打工仔。沙復明非常看重這個「一人一半」。「一人一半」並不只是一種均利的投資方式,它還包含了這樣的一句潛台詞:咱們兩個都做老闆,但誰也不是誰的老闆。老實說,沙復明這樣做其實是有些違心的,他特別看重「老闆」這個身份,並不願意和他人分享。說起來也奇怪了,盲人,這個自食其力的群體,在「當老闆」這個問題上,比起健全人來卻具有更加彪悍的雄心。幾乎沒有一個盲人不在意「老闆」這個獨特的身份。無聊的時候沙復明多次和同事們聊起過,沙復明很快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差不多每一個盲人都懷揣著同樣的心思,或者說,理想——「有了錢回老家開個店」。「開個店」,說起來似乎是業務上的事,在骨子裡,跳動的卻是一顆「老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