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玉秀住在天井對面的廚房裡頭,而骨子裡,玉秀時刻都在觀察郭家父女。一旦有機會,玉秀會提出留在斷橋鎮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火候。關鍵是把握。關鍵是方式。關鍵是一錘子定音。一旦堵死了,就再也沒有打通的餘地了。玉秀要掌握好。 這是一個星期天。郭巧巧沒有上學。午飯之前,玉秀決定給郭巧巧做頭。這正是玉秀的長項。玉秀在這上頭可以說是無師自通的,有想像力,有創造性。玉秀先替郭巧巧洗了,洗下一臉盆的油。玉秀望著臉盆,直犯噁心。頭還沒有洗完,玉秀已經在骨子裡頭瞧不起這個小呆×了,恨不得一把摁下郭巧巧的腦袋,用油汪汪的豬頭湯淹死她。但是這丫頭關係到玉秀的命運,所以玉秀輕手輕腳的,每一根指頭都孝順得要命。
洗完了,晾乾了,玉秀開始給郭巧巧做頭,重新設計了辮子。郭巧巧原先是一根獨辮,很肥,侉樣子,有一股霸道的蠻悍相。玉秀替郭巧巧削去了一些,把頭髮分開來,在頭頂的兩側編出兩個小辮子,然後,盤下去,卡牢了。兩條辮子的尾巴卻對稱地翹在了耳朵的斜上方,一跳一跳的,又頑皮,又波俏,很像電影上大漢jian家的千金小姐了。郭巧巧有很顯著的男相,要不是那條辮子,看上去幾乎就是一個男人。現在,經過玉秀這麼一拾掇,有點女孩子的意思了。郭巧巧滿意得很。玉秀站在旁邊,做出極其羨慕的樣子,還添油加醋地說:「巧巧,我要是有你這樣的頭髮就好了。」很傷感了。馬屁一旦拍到傷感的程度,那一定是深入人心的。郭巧巧果然高興了,合不攏嘴,腮幫子笑得比額頭還要寬,像一個河蚌,整個腦袋只是一張嘴。玉秀看在眼裡,知道時機到了,「哎」了一聲,說:「巧巧,我要是能給你做丫鬟就好了。沒這個福。」郭巧巧正對著鏡子,上身一側一側的,美得不輕。郭巧巧脫口說:「這個沒問題的。」
午飯的時候玉秀一直和郭巧巧說說笑笑的,郭家興也覺得奇怪,女兒的性格這樣嘎咕,這樣方,和玉米彆扭,反而和玉秀投得來。說起來巧巧這丫頭也可憐了,才這個歲數,就死了母親,也難怪她要和玉米做對頭。郭家興難得看見女兒有這樣的興致,一高興,多吃了半碗飯。玉秀把飯碗遞到郭家興的面前,知道最關鍵的時刻終於來到了。連忙說:「姐夫,我和巧巧說好了,我給她當丫鬟——不回去了,你要管我三頓飯!」話說得相當俏皮,相當撒嬌,其實玉秀自己是知道的,很緊張了。玉秀在那裡等。郭家興端起碗,盯著郭巧巧的腦袋看了兩眼,心裡有了七八分的數了。
郭家興扒下一口飯,含含糊糊地說:「為人民服務吧。」玉秀聽出來了,心裡頭都揪住了,手都抖了。卻還是放心了。玉米聽著,一直以為玉秀開開玩笑的,並沒有往心裡去。玉秀卻轉過臉來和玉米說話了。玉秀說:「姐,那我就住下啦。」居然是真的了。這個小騷貨真是一張狗皮膏藥,居然就這麼貼上來了。玉米一時反而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時候郭巧巧剛好丟碗,離開了飯桌。玉秀望著郭巧巧的背影,伸出胳膊,一把握住玉米的手腕,手上特別地用勁,輕聲說:「我就知道大姐捨不得我。」這句話在姊妹兩個的中間含義很深。骨子裡是哀求了。玉米是懂得的。可玉米就是看不慣玉秀這樣賣乖。然而,玉秀這麼一說,玉米越發不好再說什麼了。玉米抿著嘴,瞥了玉秀一眼,很慢地咀嚼了兩三下,心裡說:「個小婊子,王家呆不下去,在這個家裡反倒比我滑溜。」玉秀低著頭。沒有人知道玉秀的心口這一刻跳得有多快。玉秀慌裡慌張地直往嘴裡塞,心往上面跳,飯往下面咽,差點都噎著了。眼淚都快出來了。玉秀想,總算住下來了。這時候玉米的飯碗見底了,玉秀慌忙站起身,搶著去給玉米添飯。玉米擱下碗,擱下筷子,說:「飽了。」
住下就住下吧。雖然玉秀在這件事上沒有把大姐放在眼裡,說到底玉米還是對玉秀抱有厚望,先不管她。關鍵玉秀和郭巧巧熱乎上了,這一點玉米不能接受。郭巧巧這個呆丫頭不好辦。玉米心裡頭有數,自己是怕她的。玉米誰都沒有怕過,現在看起來還是栽在她的手上了。郭巧巧偏偏不是工於心機的那一路,暗地裡使壞的那類。郭巧巧不是。這丫頭的身上帶有凶蠻暴戾的嘎小子氣,一切都敢說在明處,一切都敢做在明處,這是玉米相當吃不消的。比方說,玉米剛過門的時候,郭巧巧放學了,當著機關大院裡那麼多的人,玉米為了顯示她這個繼母的厚道,立即迎了上去,接她的書包,笑吟吟地說:「巧巧,放學啦?」郭巧巧憨頭憨腦地說:「呆×!」當著那麼多的公社幹部,太沒頭沒腦了。玉米的臉都丟盡了。
玉米在枕頭上面曾經對郭家興說過這個事,玉米說:「巧巧怎麼弄的?怎麼一見到我就跟見到鬼似的?」郭家興對這個問題沒興致,隨口說:「還是孩子。」玉米說:「孩子?我才比她大幾歲?」但是這句話玉米沒敢說出口,只是在自己的肚子裡對自己說了。這麼一想玉米心酸得很,自己大不了郭巧巧幾歲,她成天沒心沒肺的,自己死乞白賴做她的「後媽」,賠光了臉面,還落不到好。玉米看出來了,做父母的都這樣,一旦死了原配,轉過臉去會覺得對不起孩子,越發地嬌寵,越發地放縱。玉米躺在郭家興的身邊,心裡頭涼了,全是怨。想來想去男人還是不可信的。趴在你的身上,趁著快活,二斤肉能說出四斤油來,下來了,四斤油卻能兌出三斤八兩的水。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對誰親,對誰疏,男人一肚子的數。男人哪,拔出來之前是一個人,拔出來之後又是一個人。這是很讓人寒心的。玉米一直想和郭巧巧好好聊一回,給她把話挑明了——玉米可不指望巧巧喊她一聲「媽」,玉米有這樣的自知,擔不起。喊「姨」總行了吧?實在不願意,叫「姐姐」也可以,退一萬步,喊一聲「玉米」總是應該的。郭巧巧屁都不響一個。天天在一個屋子裡頭,撞破了嘴唇都不說一句話,擔著「母女」的名分,還烏雞眼,這算什麼?郭巧巧偏偏不給玉米機會。除非玉米討罵。郭巧巧的那張嘴是標準的有娘生沒娘教的嘴,什麼都出得來,七葷八素的。都是在哪兒學來的?玉米算是怕了。玉米有時候想,自己對「女兒」的這份孝心,就是餵一把掃帚,掃帚也該哼唧一聲了。玉米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想,後妻好做,後媽難當哪。 郭巧巧和玉米有仇。是天生的,不要問為什麼,就像老鼠見到了貓,黃鼠狼遇到了狗,一見面就有。玉秀暗地裡很高興。只要有人對玉米出手,玉秀總有一股說不出的快慰,想按都按捺不住,心裡頭開花了,笑得一瓣一瓣的。雖說玉秀在玉米的面前還是那樣謙卑,但是,終究是裝出來的了,骨子裡頭又有了翻身鬧解放的意味。郭巧巧要是喊玉秀了,玉秀並不急於答應,而是先瞥一眼玉米,很無奈地走到郭巧巧的跟前,故意弄得鬼鬼祟祟的,好像是顧忌玉米,害怕玉米,其實是通知玉米,有意識地告訴玉米,故意在玉米的眼前挖一個無底洞,讓玉米猜,讓玉米摸不著頭緒,探不到底。這一來她和郭巧巧之間就越發深不可測了,有著隱蔽的、結實的同盟關係,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玉米要是盤問起來了,玉秀則特別地無知,做出一副努力回憶的樣子,「沒有啊」,「我不知道啊」,「人家能對我說什麼呢」,「忘了」。玉秀又有了後台了。玉米暗地裡打量玉秀的時候目光里又多了一分警惕。這正是玉秀所希望的。只要玉米還恨自己,還拿自己當一個對手,對自己心存一分警惕,說明她們還是平起平坐的。玉秀不要她可憐。這當然需要依仗郭巧巧了。玉秀想,寧可在外人的面前露出賤相,反而不能在玉米的面前服這個軟。誰讓她們是親姊妹呢。也真是怪了。
玉秀現在的工作是伺候郭巧巧。主要是為郭巧巧梳妝打扮。郭巧巧被玉秀一撩撥,似乎突然犯過想來了:我不是男人,我也是一個女兒家呢。郭巧巧做女孩子的願望高漲起來了。可是手拙,不會弄。玉秀當然是行家了。迫於玉米的威懾,玉秀自己不敢打扮了,卻把所有的花花腸子一古腦兒放在了郭巧巧的頭髮上、髮夾上、鈕扣上、編織的飾物上。玉秀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心情特別地舒暢,特別地有才華,又積極,很有成就感了。暗地裡卻又格外地感傷。越感傷手裡的手藝卻越是精細。郭巧巧的模樣很快就別具一格了。要不是她的父親是副主任,早被人罵成妖精了。至於指甲,玉秀可是花了大力氣,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鳳仙花,搗爛了,加進了一些明礬,十分仔細地敷到郭巧巧的手指甲上去,一層一層的,連腳趾甲都敷上去了。玉秀用扁豆的葉子把郭巧巧所有的指甲都裹了起來,幾天過後,效果出來了。郭巧巧的手指和腳趾悄悄改變了顏色。紅紅的,艷麗得很,剔透得很。招眼得很。舉手投足都華光四she的。郭巧巧一天一個樣。這變化是顯著的,根本性的,可以用「女大十八變」做高度的概括。機關大院有目共睹。最顯著、最根本的變化還在郭巧巧的眼神和動作上,也就是姿態上了。郭巧巧過去一直有一個毛病,特別地莽撞,像衝鋒陷陣的勇士,每一個動作都是有去無回的。現在好了,眼神和手腳裡頭多了一分迴環與婉轉的餘地。雖說有些做作,究竟是個女孩子了。
郭巧巧經常和玉秀在機關大院裡進進出出的,走路的時候兩個人都偎在一起,很知心的樣子,很甜蜜的樣子,像一對親姊妹了。這是玉秀所渴望的。機關大院裡所有的人馬上都認識玉秀了。——那就是玉秀,——那就是郭主任的小姨子,——美人坯子呢。但玉秀有幾分的冷,幾分的傲,並不搭訕別人。尤其在一個人走路的時候,腳步輕輕的,腦袋歪在一側,頭髮蓋在臉上,時常只露出半張臉,一隻眼睛。有點沒有來頭的怨,那種恍惚的美。要是面對面碰上什麼人了,玉秀會突然驚醒過來,把半面的頭髮捋到耳後,慢慢地衝著你笑。玉秀的笑容在機關大院裡是相當出名的,很有特點,不是一步到位的那種樣子,而是有步驟的,分階段的,由淺入深的,嘴角一步一步地向後退讓,還沒有聲音,很有風情了。是一種很內斂的風騷。浪,卻雅致。
玉米都看在眼裡。雖說玉秀不敢放開手腳再做狐狸精了,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吃屎的本性沒變。骨子裡反而變本加厲,很危險了。玉米早晚總要敲敲她的警鐘。但是以她現在和郭巧巧的關係,玉米很難開口。然而,正是她與郭巧巧的關係,玉米必須開口。從結果上看,效果很不理想。姊妹重又回去了,還是「前世的冤家」。 這一天的下午學校裡頭勞動,郭巧巧沒有參加,提前回來了。郭巧巧喊過玉秀,把家裡的影集全搬了出來,坐在天井裡,一頁一頁和玉秀翻著看。玉秀很自豪,覺得自己已經走進這個家的深處,走進隱私和秘密了。即使是玉米,她也不能享受這樣高級的待遇的。玉秀看到了郭家興年輕的時候,郭巧巧母親年輕的時候,還有郭巧巧兒時的模樣。郭巧巧既不像她的爸,也不像她的媽,集中了兩個人最難以組合的部分。所以扭在臉上。玉秀看一張,夸一張,好話說了一天井。玉秀很快從影集裡發現一個小伙子了,和郭家興有點像,又不太像,比郭家興帥,目光也柔和,像一匹小母馬的眼睛,有一點濕潤,卻又有幾分斯文,很有文化,很有理想的樣子,穿著很挺的中山裝。玉秀知道不是郭家興,精氣神不是那麼一回事。玉秀故意說:「是郭主任年輕的時候吧?」郭巧巧說:「哪兒,是我哥,郭左,在省城的汽車廠呢。」玉秀知道了,郭巧巧還有個哥哥,在省城的汽車廠呢。
洗完了,晾乾了,玉秀開始給郭巧巧做頭,重新設計了辮子。郭巧巧原先是一根獨辮,很肥,侉樣子,有一股霸道的蠻悍相。玉秀替郭巧巧削去了一些,把頭髮分開來,在頭頂的兩側編出兩個小辮子,然後,盤下去,卡牢了。兩條辮子的尾巴卻對稱地翹在了耳朵的斜上方,一跳一跳的,又頑皮,又波俏,很像電影上大漢jian家的千金小姐了。郭巧巧有很顯著的男相,要不是那條辮子,看上去幾乎就是一個男人。現在,經過玉秀這麼一拾掇,有點女孩子的意思了。郭巧巧滿意得很。玉秀站在旁邊,做出極其羨慕的樣子,還添油加醋地說:「巧巧,我要是有你這樣的頭髮就好了。」很傷感了。馬屁一旦拍到傷感的程度,那一定是深入人心的。郭巧巧果然高興了,合不攏嘴,腮幫子笑得比額頭還要寬,像一個河蚌,整個腦袋只是一張嘴。玉秀看在眼裡,知道時機到了,「哎」了一聲,說:「巧巧,我要是能給你做丫鬟就好了。沒這個福。」郭巧巧正對著鏡子,上身一側一側的,美得不輕。郭巧巧脫口說:「這個沒問題的。」
午飯的時候玉秀一直和郭巧巧說說笑笑的,郭家興也覺得奇怪,女兒的性格這樣嘎咕,這樣方,和玉米彆扭,反而和玉秀投得來。說起來巧巧這丫頭也可憐了,才這個歲數,就死了母親,也難怪她要和玉米做對頭。郭家興難得看見女兒有這樣的興致,一高興,多吃了半碗飯。玉秀把飯碗遞到郭家興的面前,知道最關鍵的時刻終於來到了。連忙說:「姐夫,我和巧巧說好了,我給她當丫鬟——不回去了,你要管我三頓飯!」話說得相當俏皮,相當撒嬌,其實玉秀自己是知道的,很緊張了。玉秀在那裡等。郭家興端起碗,盯著郭巧巧的腦袋看了兩眼,心裡有了七八分的數了。
郭家興扒下一口飯,含含糊糊地說:「為人民服務吧。」玉秀聽出來了,心裡頭都揪住了,手都抖了。卻還是放心了。玉米聽著,一直以為玉秀開開玩笑的,並沒有往心裡去。玉秀卻轉過臉來和玉米說話了。玉秀說:「姐,那我就住下啦。」居然是真的了。這個小騷貨真是一張狗皮膏藥,居然就這麼貼上來了。玉米一時反而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時候郭巧巧剛好丟碗,離開了飯桌。玉秀望著郭巧巧的背影,伸出胳膊,一把握住玉米的手腕,手上特別地用勁,輕聲說:「我就知道大姐捨不得我。」這句話在姊妹兩個的中間含義很深。骨子裡是哀求了。玉米是懂得的。可玉米就是看不慣玉秀這樣賣乖。然而,玉秀這麼一說,玉米越發不好再說什麼了。玉米抿著嘴,瞥了玉秀一眼,很慢地咀嚼了兩三下,心裡說:「個小婊子,王家呆不下去,在這個家裡反倒比我滑溜。」玉秀低著頭。沒有人知道玉秀的心口這一刻跳得有多快。玉秀慌裡慌張地直往嘴裡塞,心往上面跳,飯往下面咽,差點都噎著了。眼淚都快出來了。玉秀想,總算住下來了。這時候玉米的飯碗見底了,玉秀慌忙站起身,搶著去給玉米添飯。玉米擱下碗,擱下筷子,說:「飽了。」
住下就住下吧。雖然玉秀在這件事上沒有把大姐放在眼裡,說到底玉米還是對玉秀抱有厚望,先不管她。關鍵玉秀和郭巧巧熱乎上了,這一點玉米不能接受。郭巧巧這個呆丫頭不好辦。玉米心裡頭有數,自己是怕她的。玉米誰都沒有怕過,現在看起來還是栽在她的手上了。郭巧巧偏偏不是工於心機的那一路,暗地裡使壞的那類。郭巧巧不是。這丫頭的身上帶有凶蠻暴戾的嘎小子氣,一切都敢說在明處,一切都敢做在明處,這是玉米相當吃不消的。比方說,玉米剛過門的時候,郭巧巧放學了,當著機關大院裡那麼多的人,玉米為了顯示她這個繼母的厚道,立即迎了上去,接她的書包,笑吟吟地說:「巧巧,放學啦?」郭巧巧憨頭憨腦地說:「呆×!」當著那麼多的公社幹部,太沒頭沒腦了。玉米的臉都丟盡了。
玉米在枕頭上面曾經對郭家興說過這個事,玉米說:「巧巧怎麼弄的?怎麼一見到我就跟見到鬼似的?」郭家興對這個問題沒興致,隨口說:「還是孩子。」玉米說:「孩子?我才比她大幾歲?」但是這句話玉米沒敢說出口,只是在自己的肚子裡對自己說了。這麼一想玉米心酸得很,自己大不了郭巧巧幾歲,她成天沒心沒肺的,自己死乞白賴做她的「後媽」,賠光了臉面,還落不到好。玉米看出來了,做父母的都這樣,一旦死了原配,轉過臉去會覺得對不起孩子,越發地嬌寵,越發地放縱。玉米躺在郭家興的身邊,心裡頭涼了,全是怨。想來想去男人還是不可信的。趴在你的身上,趁著快活,二斤肉能說出四斤油來,下來了,四斤油卻能兌出三斤八兩的水。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對誰親,對誰疏,男人一肚子的數。男人哪,拔出來之前是一個人,拔出來之後又是一個人。這是很讓人寒心的。玉米一直想和郭巧巧好好聊一回,給她把話挑明了——玉米可不指望巧巧喊她一聲「媽」,玉米有這樣的自知,擔不起。喊「姨」總行了吧?實在不願意,叫「姐姐」也可以,退一萬步,喊一聲「玉米」總是應該的。郭巧巧屁都不響一個。天天在一個屋子裡頭,撞破了嘴唇都不說一句話,擔著「母女」的名分,還烏雞眼,這算什麼?郭巧巧偏偏不給玉米機會。除非玉米討罵。郭巧巧的那張嘴是標準的有娘生沒娘教的嘴,什麼都出得來,七葷八素的。都是在哪兒學來的?玉米算是怕了。玉米有時候想,自己對「女兒」的這份孝心,就是餵一把掃帚,掃帚也該哼唧一聲了。玉米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想,後妻好做,後媽難當哪。 郭巧巧和玉米有仇。是天生的,不要問為什麼,就像老鼠見到了貓,黃鼠狼遇到了狗,一見面就有。玉秀暗地裡很高興。只要有人對玉米出手,玉秀總有一股說不出的快慰,想按都按捺不住,心裡頭開花了,笑得一瓣一瓣的。雖說玉秀在玉米的面前還是那樣謙卑,但是,終究是裝出來的了,骨子裡頭又有了翻身鬧解放的意味。郭巧巧要是喊玉秀了,玉秀並不急於答應,而是先瞥一眼玉米,很無奈地走到郭巧巧的跟前,故意弄得鬼鬼祟祟的,好像是顧忌玉米,害怕玉米,其實是通知玉米,有意識地告訴玉米,故意在玉米的眼前挖一個無底洞,讓玉米猜,讓玉米摸不著頭緒,探不到底。這一來她和郭巧巧之間就越發深不可測了,有著隱蔽的、結實的同盟關係,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玉米要是盤問起來了,玉秀則特別地無知,做出一副努力回憶的樣子,「沒有啊」,「我不知道啊」,「人家能對我說什麼呢」,「忘了」。玉秀又有了後台了。玉米暗地裡打量玉秀的時候目光里又多了一分警惕。這正是玉秀所希望的。只要玉米還恨自己,還拿自己當一個對手,對自己心存一分警惕,說明她們還是平起平坐的。玉秀不要她可憐。這當然需要依仗郭巧巧了。玉秀想,寧可在外人的面前露出賤相,反而不能在玉米的面前服這個軟。誰讓她們是親姊妹呢。也真是怪了。
玉秀現在的工作是伺候郭巧巧。主要是為郭巧巧梳妝打扮。郭巧巧被玉秀一撩撥,似乎突然犯過想來了:我不是男人,我也是一個女兒家呢。郭巧巧做女孩子的願望高漲起來了。可是手拙,不會弄。玉秀當然是行家了。迫於玉米的威懾,玉秀自己不敢打扮了,卻把所有的花花腸子一古腦兒放在了郭巧巧的頭髮上、髮夾上、鈕扣上、編織的飾物上。玉秀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心情特別地舒暢,特別地有才華,又積極,很有成就感了。暗地裡卻又格外地感傷。越感傷手裡的手藝卻越是精細。郭巧巧的模樣很快就別具一格了。要不是她的父親是副主任,早被人罵成妖精了。至於指甲,玉秀可是花了大力氣,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鳳仙花,搗爛了,加進了一些明礬,十分仔細地敷到郭巧巧的手指甲上去,一層一層的,連腳趾甲都敷上去了。玉秀用扁豆的葉子把郭巧巧所有的指甲都裹了起來,幾天過後,效果出來了。郭巧巧的手指和腳趾悄悄改變了顏色。紅紅的,艷麗得很,剔透得很。招眼得很。舉手投足都華光四she的。郭巧巧一天一個樣。這變化是顯著的,根本性的,可以用「女大十八變」做高度的概括。機關大院有目共睹。最顯著、最根本的變化還在郭巧巧的眼神和動作上,也就是姿態上了。郭巧巧過去一直有一個毛病,特別地莽撞,像衝鋒陷陣的勇士,每一個動作都是有去無回的。現在好了,眼神和手腳裡頭多了一分迴環與婉轉的餘地。雖說有些做作,究竟是個女孩子了。
郭巧巧經常和玉秀在機關大院裡進進出出的,走路的時候兩個人都偎在一起,很知心的樣子,很甜蜜的樣子,像一對親姊妹了。這是玉秀所渴望的。機關大院裡所有的人馬上都認識玉秀了。——那就是玉秀,——那就是郭主任的小姨子,——美人坯子呢。但玉秀有幾分的冷,幾分的傲,並不搭訕別人。尤其在一個人走路的時候,腳步輕輕的,腦袋歪在一側,頭髮蓋在臉上,時常只露出半張臉,一隻眼睛。有點沒有來頭的怨,那種恍惚的美。要是面對面碰上什麼人了,玉秀會突然驚醒過來,把半面的頭髮捋到耳後,慢慢地衝著你笑。玉秀的笑容在機關大院裡是相當出名的,很有特點,不是一步到位的那種樣子,而是有步驟的,分階段的,由淺入深的,嘴角一步一步地向後退讓,還沒有聲音,很有風情了。是一種很內斂的風騷。浪,卻雅致。
玉米都看在眼裡。雖說玉秀不敢放開手腳再做狐狸精了,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吃屎的本性沒變。骨子裡反而變本加厲,很危險了。玉米早晚總要敲敲她的警鐘。但是以她現在和郭巧巧的關係,玉米很難開口。然而,正是她與郭巧巧的關係,玉米必須開口。從結果上看,效果很不理想。姊妹重又回去了,還是「前世的冤家」。 這一天的下午學校裡頭勞動,郭巧巧沒有參加,提前回來了。郭巧巧喊過玉秀,把家裡的影集全搬了出來,坐在天井裡,一頁一頁和玉秀翻著看。玉秀很自豪,覺得自己已經走進這個家的深處,走進隱私和秘密了。即使是玉米,她也不能享受這樣高級的待遇的。玉秀看到了郭家興年輕的時候,郭巧巧母親年輕的時候,還有郭巧巧兒時的模樣。郭巧巧既不像她的爸,也不像她的媽,集中了兩個人最難以組合的部分。所以扭在臉上。玉秀看一張,夸一張,好話說了一天井。玉秀很快從影集裡發現一個小伙子了,和郭家興有點像,又不太像,比郭家興帥,目光也柔和,像一匹小母馬的眼睛,有一點濕潤,卻又有幾分斯文,很有文化,很有理想的樣子,穿著很挺的中山裝。玉秀知道不是郭家興,精氣神不是那麼一回事。玉秀故意說:「是郭主任年輕的時候吧?」郭巧巧說:「哪兒,是我哥,郭左,在省城的汽車廠呢。」玉秀知道了,郭巧巧還有個哥哥,在省城的汽車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