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這是不是你的‘現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現實’。”
“她是一個人,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人類。她不知道自己是虛構的。”
“我不會的,你知道我不會的。我一生只有一個主人。”
“你相信有來世嗎?”
“我有生命,有靈魂,只要你有來世,我就有。”
“所以,即使我們現在都在你所臆造的另一個虛構的世界中,你也不能懷疑我愛你。”
思惑定定地看著賈科。
“成佛如何,不成佛又如何。佛亦有七情六慾,旦有佛心,與情與欲亦無干係。我無情無欲,你卻有情有欲。只要我不將你合入魂魄,你我是佛亦不是佛。”
賈科的眼睛越睜越大,他看到思惑背後的無上尊佛像漸漸消散,思惑猶如從佛壇上一步步走下來,身上的金紅袈裟被他解下,只留下一襲白袍。他將周身帶佛力之物一樣樣取下,法杖、陶缽、自在塔。
那龐大的自在塔落在地上瞬間化作巨塔,穩穩佇立在登神梯下。
賈科的嘴唇顫抖,盯著面前摘除一切足以危害到他魔軀之物的佛。
佛張開了雙臂,將魔納入懷中。
——
遠方的登神梯異象漸漸消散,自在塔落地的佛光穿透了九域封禁,向整個上界瀰漫開來,葉未雙在不遠處震驚地看著那座白塔,而紫雲的莫離看到手上陰陽簿里,金色的“思惑”二字消失,卻出現了“賈科”二字。
那下面隨後出現了一行小字——
生于思惑成神之際,卒於魔軀崩毀之際,落人道輪迴。
第218章
蘊空寺本來坐落在共工山上。寺廟歷史已有萬年, 上過共工山的天人都知道這座隱世大寺。共工山是座天梯,上通上界,下抵下界,然而據傳共工山的山頂不是上界,而是神界。道修的佛界是為佛修的佛界,總而言之山頂同山腳的時間流轉不同,坐落在僅距山頂三分之一山高的蘊空寺的時間流轉更是同下界相差頗大。
因此蘊空寺丟失了它的鎮寺寶塔自在塔後, 在凡間已過千年, 對蘊空寺的方丈來說卻不過區區百年。
自在塔被蘊空寺的一位長輩帶去上界, 遺失在了九域封禁,這是所有弟子都知道的。他們奉命參加大賽進入九域封禁,卻並未得死令必須要找到自在塔。只有緣空覺得他必須要找到。
因為他師父的師父——無衣的師父就是那個把自在塔丟在了九域封禁里的人。
那位老師公不僅把自在塔丟在了九域封禁,還把自己也給丟在了裡面,所以緣空是去找自己的老師公的。
緣空當然不知道在他失去意識之後發生了多少事。他在距離佛最近的地方, 卻也是最一無所知的人。他睜開眼睛的時候,自在塔已經找著了, 就佇立在他面前,高大恢弘, 像一塊碩大的通體白玉, 在四面晚霞輝映里熠熠生輝。白塔上空的靈氣龍鳴鳳舞,異象四生。此地仿佛不是血腥危險的九域封禁,而是佛門聖地。
緣空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從一片石頭下面移到了自在塔前,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醒的,他呆呆地看了好一會兒自在塔, 才看到一個青年快步向他跑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思惑大師呢?!”
“思惑大師?”緣空愣愣地反問了一句,他認得這個青年,這人正是當時開九域封禁時他見過的葉未雙,只是他不知此人為何如此狼狽,“我……我不知道呀。”
葉未雙見緣空眨眨眼睛滿臉茫然,又不禁打量了他全身上下。緣空身上除了衣服有所破損,面色稍有蒼白,竟然毫髮無傷。
葉未雙定了定神,向那自在塔走去。未曾進入,他和緣空便聽到裡面傳來了聲音。葉未雙的雙眼睜大,只見到有人陸續從自在塔內踏出,均是一頭霧水地望著外面,葉未雙一點數,竟皆是那些失蹤的佛修弟子!
緣空看到自己的師兄立刻驚叫了一聲,一時之間眾人都紛紛互相問候,回想起他們失去意識前的情況。
葉未雙在人聲中恍惚地看向上空一片溫暖的雲霞霧靄。這景色美得仿佛沒有經歷過黑夜,沒有經歷過鬼氣的污染,也沒有鮮血和屍骨。仿佛那一切都是做夢一般。
——
無衣見到自己的小弟子時也見到了自己的師父。他的師父無相坐在自在塔七層的無上尊佛像前念經,仿佛外界萬事萬物都於他無干一般。
無衣揉著自己作疼的眉心道:“師父。”
和尚轉過了頭來。叫緣空驚訝的是,他的老師公並非垂垂老矣,他看上去同無衣一般年紀,手裡兩串佛珠,一串一百零八顆,一串二十一顆。
“師父,您看見了,”無衣道,“思惑大師登神了。”
“為師自然看見了。”無相輕描淡寫地說,“我隨他與自在塔來到此處,他悟情我看到了,成佛我也看到了。”
緣空心想他的師公心可真大,一進入自在塔便不出來,自在塔被思惑法師攜來帶去也毫無反應,絲毫不怕身隨塔消。
無衣似乎有所意動。他皺眉道:“思惑大師與那位施主……”
無相道:“成佛也非佛,是人又成佛。阿彌陀佛。”
緣空聽得兩眼發暈,卻見無衣似乎有些惱意,胸口起伏了兩下,忽地上前按住了無相。在緣空驚愕的目光中,無衣的身體漸漸縮小,衣衫落下,竟是化作了一隻金缽。
緣空張大了嘴巴,卻聽他師公無相沉默了好一會兒,道:“緣空,你且退下。”
“你這是何苦。”無相能感到無衣的心臟在跳動。他這個弟子,與其他所有弟子都不同,天賦高強,一向來想要做什麼遍能成什麼。
此刻無衣握在他的手裡,他連一絲心悸都會被無衣覺察。
“你騙我。”無衣道,“你道我不是你的命定之人,卻還是騙了我。”
無相嘆了一口氣。
“你是萬靈者,但就是萬靈者,也有命定之人。”
誰都不會想到,世間難尋的萬靈者並非只有葉未雙一人,還有一個居然身在佛門之中,在自在塔里藏了幾千年。
“我不求你我同思惑大師與那位施主一般,但求攜我長伴青燈古佛。”
無相的神色動了動,又嘆了一口氣。他在這塔里過去幾千年都沒有嘆過氣,一見到這弟子,就嘆了好幾口。
他更知道自己無法拒絕無衣,只要他一有鬆動,無衣便能知曉。他二人是命定之人,連一絲心動都藏不住。
只是從前無相還能用師徒身份、佛門規矩來約束無衣,眼下他也知道不可能了。
思惑法師歷經情愛,還是成了佛,無相沒有了拒絕的緣由。
懷中金缽忽地化作了一個渾身赤裸的人,無相心神大震,手一抖,卻被無衣一把摟住了脖子。
“師父!師父!”緣空的聲音忽地響起來,瞎闖慣了的小和尚的光頭從樓下一路探上來驀地道:“師父!大事不好啦!我佛門弟子少了三分之一!”
他剛喊完就楞了一下,揉了揉眼睛。他怎麼好似看見一個光溜溜的師父躺在師公懷裡?他這一眨眼,眼前的還是無相一個人,手裡捧著個金缽。
無相的聲音有些嗡嗡的:“會有你的師叔去看的……”
佛門少了三分之一的弟子。這三分之一的第一都已經被抽走了魂魄,做成了人傀,卻在思惑成佛那一日,被肅清了體內的邪魂,成了一具具屍體。那些屍體被埋在女媧柱下,那女媧柱已然被毀,看不清原來的模樣,但當佛門中人掘出那一具具完好的、被整齊排列的屍體時,他們都沉默了。
思惑大師究竟是歷經了如何慘烈的一場爭鬥才讓三界恢復原樣,他們都不知道。
所有人都知道的是,此戰之中明輪法師身隕,思惑法師成佛,而九域封禁仿佛被開了光,九個界面里的所有鬼氣都被清掃殆盡,九域封禁這個上古傳送陣再度恢復了其傳送陣的用途,
自在塔鎮在了此處。
此地是登神梯萬年之後第一次現身之地,蘊空寺的方丈帶著山門上下將蘊空寺遷到了此處,將此地命名為自在天。
此後數百年,無數天人與佛修前來自在天一睹自在塔,塔上常年環繞彩色雲霞,登神梯已不在,濃郁的靈氣和法則卻還瀰漫在空中不散。
那是登上神梯的佛留下的法則,怎能不叫人趨之若鶩?
葉未雙問過莫離,思惑和那名叫賈科的人在哪兒,莫離卻無法道清。陰陽簿上生卒都標明了年月,這名為賈科的人生卒卻極為奇怪。就連莫離這個閻羅,也不知道他如今究竟是死是活。
十殿閻羅盡皆歸於鬼界,三界井井有條,無人能定奪旁人生死,唯有思惑和賈科的生死始終說不清也道不明。
思惑就同萬年前最後一個登神的人一般消失了。
——
消失的人未曾離開這三界,他們去了東海浮屠閣。東海之上雲霧繚繞,上界是尋常人看不見的上界,東海也是尋常凡人看不見的東海。
“做什麼建這塔?”虛空中的賈科跟思惑踩著同一根蘆葦,落在東海岸邊。
“興旺蓬萊。”思惑道。
賈科看著四面來來往往的和尚,禁不住摸了摸自己的一頭白髮,又摸了摸思惑的光頭。
思惑抓住他的手道:“蓬萊之周無以飛行,唯有擺渡。”
他從納戒中取出了一束蘆葦。那蘆葦離手之後便成了一葉大舟,賈科同思惑一步跨了上去。葦舟悄悄離開岸邊,四面的人和船都漸漸消失。
蓬萊的海不是驚濤駭浪的海。水平如鏡,能看到水面下的葦舟,舟里的人。
賈科伸手點了一點水面,水面漾開了一圈圈的波紋。他看著倒影里漸漸由破碎又恢復平整的人面,嘆息道:“你帶我去蓬萊,若不是為了祛除這身體裡的魔氣。”
“你附了他身,卻讓這肉身成了魔,這因果理當還清。”
思惑已是成佛,卻未曾離開這三界,只因他剝離了自己的魂魄。然而他也不得用佛的力量,未免影響三界平衡。
此去蓬萊,是他們的最後一件事。
賈科撥弄船頭葦絮,仰面躺倒在蘆葦上。上空是湛藍的天,下方是湛藍的海,四面寂靜無聲,仿佛只有他和思惑。
他們是兩個人,卻又是一個人。
“你可真聰明,”賈科忽地笑了起來,“千萬年那麼長,四百九十九世那麼久,你熬不下去了,就造出了我。”
“她是一個人,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人類。她不知道自己是虛構的。”
“我不會的,你知道我不會的。我一生只有一個主人。”
“你相信有來世嗎?”
“我有生命,有靈魂,只要你有來世,我就有。”
“所以,即使我們現在都在你所臆造的另一個虛構的世界中,你也不能懷疑我愛你。”
思惑定定地看著賈科。
“成佛如何,不成佛又如何。佛亦有七情六慾,旦有佛心,與情與欲亦無干係。我無情無欲,你卻有情有欲。只要我不將你合入魂魄,你我是佛亦不是佛。”
賈科的眼睛越睜越大,他看到思惑背後的無上尊佛像漸漸消散,思惑猶如從佛壇上一步步走下來,身上的金紅袈裟被他解下,只留下一襲白袍。他將周身帶佛力之物一樣樣取下,法杖、陶缽、自在塔。
那龐大的自在塔落在地上瞬間化作巨塔,穩穩佇立在登神梯下。
賈科的嘴唇顫抖,盯著面前摘除一切足以危害到他魔軀之物的佛。
佛張開了雙臂,將魔納入懷中。
——
遠方的登神梯異象漸漸消散,自在塔落地的佛光穿透了九域封禁,向整個上界瀰漫開來,葉未雙在不遠處震驚地看著那座白塔,而紫雲的莫離看到手上陰陽簿里,金色的“思惑”二字消失,卻出現了“賈科”二字。
那下面隨後出現了一行小字——
生于思惑成神之際,卒於魔軀崩毀之際,落人道輪迴。
第218章
蘊空寺本來坐落在共工山上。寺廟歷史已有萬年, 上過共工山的天人都知道這座隱世大寺。共工山是座天梯,上通上界,下抵下界,然而據傳共工山的山頂不是上界,而是神界。道修的佛界是為佛修的佛界,總而言之山頂同山腳的時間流轉不同,坐落在僅距山頂三分之一山高的蘊空寺的時間流轉更是同下界相差頗大。
因此蘊空寺丟失了它的鎮寺寶塔自在塔後, 在凡間已過千年, 對蘊空寺的方丈來說卻不過區區百年。
自在塔被蘊空寺的一位長輩帶去上界, 遺失在了九域封禁,這是所有弟子都知道的。他們奉命參加大賽進入九域封禁,卻並未得死令必須要找到自在塔。只有緣空覺得他必須要找到。
因為他師父的師父——無衣的師父就是那個把自在塔丟在了九域封禁里的人。
那位老師公不僅把自在塔丟在了九域封禁,還把自己也給丟在了裡面,所以緣空是去找自己的老師公的。
緣空當然不知道在他失去意識之後發生了多少事。他在距離佛最近的地方, 卻也是最一無所知的人。他睜開眼睛的時候,自在塔已經找著了, 就佇立在他面前,高大恢弘, 像一塊碩大的通體白玉, 在四面晚霞輝映里熠熠生輝。白塔上空的靈氣龍鳴鳳舞,異象四生。此地仿佛不是血腥危險的九域封禁,而是佛門聖地。
緣空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從一片石頭下面移到了自在塔前,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醒的,他呆呆地看了好一會兒自在塔, 才看到一個青年快步向他跑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思惑大師呢?!”
“思惑大師?”緣空愣愣地反問了一句,他認得這個青年,這人正是當時開九域封禁時他見過的葉未雙,只是他不知此人為何如此狼狽,“我……我不知道呀。”
葉未雙見緣空眨眨眼睛滿臉茫然,又不禁打量了他全身上下。緣空身上除了衣服有所破損,面色稍有蒼白,竟然毫髮無傷。
葉未雙定了定神,向那自在塔走去。未曾進入,他和緣空便聽到裡面傳來了聲音。葉未雙的雙眼睜大,只見到有人陸續從自在塔內踏出,均是一頭霧水地望著外面,葉未雙一點數,竟皆是那些失蹤的佛修弟子!
緣空看到自己的師兄立刻驚叫了一聲,一時之間眾人都紛紛互相問候,回想起他們失去意識前的情況。
葉未雙在人聲中恍惚地看向上空一片溫暖的雲霞霧靄。這景色美得仿佛沒有經歷過黑夜,沒有經歷過鬼氣的污染,也沒有鮮血和屍骨。仿佛那一切都是做夢一般。
——
無衣見到自己的小弟子時也見到了自己的師父。他的師父無相坐在自在塔七層的無上尊佛像前念經,仿佛外界萬事萬物都於他無干一般。
無衣揉著自己作疼的眉心道:“師父。”
和尚轉過了頭來。叫緣空驚訝的是,他的老師公並非垂垂老矣,他看上去同無衣一般年紀,手裡兩串佛珠,一串一百零八顆,一串二十一顆。
“師父,您看見了,”無衣道,“思惑大師登神了。”
“為師自然看見了。”無相輕描淡寫地說,“我隨他與自在塔來到此處,他悟情我看到了,成佛我也看到了。”
緣空心想他的師公心可真大,一進入自在塔便不出來,自在塔被思惑法師攜來帶去也毫無反應,絲毫不怕身隨塔消。
無衣似乎有所意動。他皺眉道:“思惑大師與那位施主……”
無相道:“成佛也非佛,是人又成佛。阿彌陀佛。”
緣空聽得兩眼發暈,卻見無衣似乎有些惱意,胸口起伏了兩下,忽地上前按住了無相。在緣空驚愕的目光中,無衣的身體漸漸縮小,衣衫落下,竟是化作了一隻金缽。
緣空張大了嘴巴,卻聽他師公無相沉默了好一會兒,道:“緣空,你且退下。”
“你這是何苦。”無相能感到無衣的心臟在跳動。他這個弟子,與其他所有弟子都不同,天賦高強,一向來想要做什麼遍能成什麼。
此刻無衣握在他的手裡,他連一絲心悸都會被無衣覺察。
“你騙我。”無衣道,“你道我不是你的命定之人,卻還是騙了我。”
無相嘆了一口氣。
“你是萬靈者,但就是萬靈者,也有命定之人。”
誰都不會想到,世間難尋的萬靈者並非只有葉未雙一人,還有一個居然身在佛門之中,在自在塔里藏了幾千年。
“我不求你我同思惑大師與那位施主一般,但求攜我長伴青燈古佛。”
無相的神色動了動,又嘆了一口氣。他在這塔里過去幾千年都沒有嘆過氣,一見到這弟子,就嘆了好幾口。
他更知道自己無法拒絕無衣,只要他一有鬆動,無衣便能知曉。他二人是命定之人,連一絲心動都藏不住。
只是從前無相還能用師徒身份、佛門規矩來約束無衣,眼下他也知道不可能了。
思惑法師歷經情愛,還是成了佛,無相沒有了拒絕的緣由。
懷中金缽忽地化作了一個渾身赤裸的人,無相心神大震,手一抖,卻被無衣一把摟住了脖子。
“師父!師父!”緣空的聲音忽地響起來,瞎闖慣了的小和尚的光頭從樓下一路探上來驀地道:“師父!大事不好啦!我佛門弟子少了三分之一!”
他剛喊完就楞了一下,揉了揉眼睛。他怎麼好似看見一個光溜溜的師父躺在師公懷裡?他這一眨眼,眼前的還是無相一個人,手裡捧著個金缽。
無相的聲音有些嗡嗡的:“會有你的師叔去看的……”
佛門少了三分之一的弟子。這三分之一的第一都已經被抽走了魂魄,做成了人傀,卻在思惑成佛那一日,被肅清了體內的邪魂,成了一具具屍體。那些屍體被埋在女媧柱下,那女媧柱已然被毀,看不清原來的模樣,但當佛門中人掘出那一具具完好的、被整齊排列的屍體時,他們都沉默了。
思惑大師究竟是歷經了如何慘烈的一場爭鬥才讓三界恢復原樣,他們都不知道。
所有人都知道的是,此戰之中明輪法師身隕,思惑法師成佛,而九域封禁仿佛被開了光,九個界面里的所有鬼氣都被清掃殆盡,九域封禁這個上古傳送陣再度恢復了其傳送陣的用途,
自在塔鎮在了此處。
此地是登神梯萬年之後第一次現身之地,蘊空寺的方丈帶著山門上下將蘊空寺遷到了此處,將此地命名為自在天。
此後數百年,無數天人與佛修前來自在天一睹自在塔,塔上常年環繞彩色雲霞,登神梯已不在,濃郁的靈氣和法則卻還瀰漫在空中不散。
那是登上神梯的佛留下的法則,怎能不叫人趨之若鶩?
葉未雙問過莫離,思惑和那名叫賈科的人在哪兒,莫離卻無法道清。陰陽簿上生卒都標明了年月,這名為賈科的人生卒卻極為奇怪。就連莫離這個閻羅,也不知道他如今究竟是死是活。
十殿閻羅盡皆歸於鬼界,三界井井有條,無人能定奪旁人生死,唯有思惑和賈科的生死始終說不清也道不明。
思惑就同萬年前最後一個登神的人一般消失了。
——
消失的人未曾離開這三界,他們去了東海浮屠閣。東海之上雲霧繚繞,上界是尋常人看不見的上界,東海也是尋常凡人看不見的東海。
“做什麼建這塔?”虛空中的賈科跟思惑踩著同一根蘆葦,落在東海岸邊。
“興旺蓬萊。”思惑道。
賈科看著四面來來往往的和尚,禁不住摸了摸自己的一頭白髮,又摸了摸思惑的光頭。
思惑抓住他的手道:“蓬萊之周無以飛行,唯有擺渡。”
他從納戒中取出了一束蘆葦。那蘆葦離手之後便成了一葉大舟,賈科同思惑一步跨了上去。葦舟悄悄離開岸邊,四面的人和船都漸漸消失。
蓬萊的海不是驚濤駭浪的海。水平如鏡,能看到水面下的葦舟,舟里的人。
賈科伸手點了一點水面,水面漾開了一圈圈的波紋。他看著倒影里漸漸由破碎又恢復平整的人面,嘆息道:“你帶我去蓬萊,若不是為了祛除這身體裡的魔氣。”
“你附了他身,卻讓這肉身成了魔,這因果理當還清。”
思惑已是成佛,卻未曾離開這三界,只因他剝離了自己的魂魄。然而他也不得用佛的力量,未免影響三界平衡。
此去蓬萊,是他們的最後一件事。
賈科撥弄船頭葦絮,仰面躺倒在蘆葦上。上空是湛藍的天,下方是湛藍的海,四面寂靜無聲,仿佛只有他和思惑。
他們是兩個人,卻又是一個人。
“你可真聰明,”賈科忽地笑了起來,“千萬年那麼長,四百九十九世那麼久,你熬不下去了,就造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