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論如何,世界的安危緊緊於這兩個超級大國身上,他們都有摧毀整個世界的力量,故而其關係亦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假設以戈巴卓夫上台作為一個分水嶺,美蘇保持十三年的良好關係,那在一九九九年諾斯所指恐怖大王出現前便應完結,我們面對的是絕不明朗的前景。

  聯手抗敵

  關於美蘇聯盟亦有這一首:

  當北極的國家聯起手來

  支、萬會感到巨大的恐懼和沮喪

  顫抖的偉人支持新選出來的人

  羅得艾蘭州和拜占庭會染上蠻人的鮮血

  紀六.二十一

  最復那行的羅得艾蘭是諾斯多次提起的名宇,意思卻不明顯,不過每次提起都與中東有有關。拜占庭應是指以往拜占庭大帝國所屬的地方,是諾斯泛指中東各國的名稱。

  這首詩說的或者是西方各國和蘇聯站在同一陣線,「東方」有人以為是說中國,不過諾斯償以東方說中東—而中國他會點明是亞洲,所以這首詩說的仍是中東的問題,無論如何,科威特人的鮮血,早染滿科威特城,中東人的血,還看不到有停流的日子。

  兩次行動和兩次平息

  東、萬使西、萬衰疲

  敵人在數次接戰後

  在需要時卻在海上遭遇敗績。

  紀八.五十九

  兩次行動指的可能是兩次油價的飛漲,最終雖然平息下來,但西方各國的經濟已遭損害,海上遭遇敗績,只不知是否說對海珊的海上的封鎖生效。

  東歐劇變

  跟著紀四第八十二首是非常動人的一首詩,一向以來都被認為是指拿破崙一八一二至一人一三年閻從莫斯科無功而退的描寫,不過在東歐事變後的今天,我們可以另一種角度和心態去看待它,那是這樣寫的:

  一大群人會由斯拉夫王利亞迫近來

  毀滅者將古老的城市摧毀

  他會看到羅馬尼亞滿目瘡痍

  可是卻不知怎樣將燃起的火焰撲熄。

  紀四.八十二

  斯拉夫王利亞一向都被認為是指斯拉夫人,包括了東歐和東南歐的民族,束歐的變故正是由於民眾對政府的步步緊迫而起。壽西斯古正是不折不扣的屠夫和毀滅者,在他的命令下使羅馬尼亞滿目瘡痍,不過革命之火終於將他燒成灰燼。

  羅馬尼亞在詩的原文是saromanie,有人譯作rumania,不過在諾斯時這並不存在,所以認為是羅馬尼亞應是合乎理性的。

  六四事件?

  接著的另一首亦是一向使想破譯預言詩的人頭痛的一首:

  在人民眼前鮮血飛濺

  那並不能遠升青天

  在一段長時間內再不能聽到甚麼

  但一個人的精神將作出見證

  紀四.四十九

  諾斯的預言最精確的是法國本身和歐洲事務,這和他身為法國十六世紀的人有關,所以歐洲以外的事,根多時便像以上這一首,發生該事的背境全付厥如。

  不過中國人應很易聯想到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在電視上看到的景像,而一年多後的今天我們已愈來愈不能聽到甚麼,可是我們每個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共產主義被捨棄

  在《世紀連綿》里對共產黨的命運又豈能疏忽,在紀四第三十二首這樣寫:

  在那些時地,肉要讓位與魚

  共同的法律成立來反對

  根深蒂固的古老傳統被移走

  同志共同擁有一切會被捨棄遠離

  紀四.三十口一

  這是相當隱晦的一首詩,不過說的是共產主義,則沒有人反對,對十六世紀活在皇權的諾斯,共產確是很難想像的一種政治制度。

  原文的pantachionaphilon在希臘文中解作「朋友閱共同擁有一切」,譯作「同志共同擁有一切」應是狠合理。

  就這首詩看來,共產主義的發展並不樂觀,否則就不會「被捨棄遠離」了。

  中國共產黨的盛衰

  諾斯的詩中寫到關於亞洲的事並不多,所以紀四緊跟著以上可能有關「六四」的第五十首,使人分外感到珍貴。

  天秤在西方統治

  在天地間主持規律

  沒有人看到那亞洲力量被毀滅

  宜到「七」緊抓那第七個繼承的統治集團

  紀四.五十

  開始兩句說的是西方在主持正義,或者在量度善惡。而亞洲的力量極有可能是指中國,第七個統治集團正好出現,是否表示走下坡的時間亦到了?真希望諾斯能說得明白一點。

  一位行為邪惡的年青人

  紀三第六十首也有提到亞洲:

  整個亞洲都充斥著大規模的剝奪放逐

  在密細亞、呂基亞、潘菲利亞亦然

  血因一年青、黑的人的專制而流

  行為邪惡

  紀三.六十

  「黑」是諾斯慣用形容凶人的辭語,他同樣以黑色去形容墨索里尼,「年青」在政治家裡有不同的意義,可以是第二代接班人的代名詞,第二行的都是亞鈿亞中東一帶的小國.這首詩問題在於不夠清楚,使人很難判斷是否與中國有關。

  空中旅行

  十六世紀諾斯所處的世界,和現在當然是判若雲泥,假設他超越時空,看到現代他前所未見的東西,再以十六世紀的語言描述出來,會是甚麼的一回事?請看以下這幾個例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