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他是個願意負責的人的話,這會兒應該是帶著趙桃妝返回趙府,請求成親,好讓兩個人的孩子,有個清清白白的身世罷?

  可惜,假如容睡鶴沒有回來的話,他也許會這麼做的。

  哪怕他之前從趙桃妝處知曉了當年王府悲劇的始末……對趙家上上下下都恨之入骨。

  這份仇恨經過多年的壓抑之後,到底是勝不過對於前途的追求的。

  人總是活在當下。

  只是……

  容睡鶴不但回來了,而且來勢洶洶。

  連有高密王拼命拉偏架的世子容清酌,都遠不是對手,何況是他這個被厭棄的?!

  容睡鶴不會放過他,趙家所以寧可讓趙桃妝去死,也不會將這女孩兒許配給他……容清醉嘲諷的笑了笑,那麼他除了一條路走到底之外,還能怎麼辦呢?

  在最狼狽不堪最落魄的時候,有出身優渥姿容秀美的表妹痴心不改的戀著自己,對於常人來說,少不得是受寵若驚。

  可是對於容清醉而言,更多的卻是防備與猜忌。

  可憐的趙二小姐大概從來都沒想過,這許多年以來,她對容清醉有多好,這個表哥,對她的惡意就有多深刻。

  如趙桃媗那樣對容清醉既冷淡又厭煩的,容清醉實際上還更信任些。

  究其原因,問題還是在莫太妃與莫側妃的身上。

  高密王妃趙子夜與高密王容菁生有三男二女五個孩子,容清醉在嫡出子中間排行第二,這應該是正常情況下最壞的排序了。

  上頭有嫡長子的胞兄容清酌占據了世子的身份,下頭有年幼而且生辰尷尬的幼弟容睡鶴牽動著王妃的心。

  還有兩個姐妹再一次分去父母的寵愛。

  噢,那會兒莫側妃跟一干姬妾都在,庶出的子女,同樣是高密王的親生骨肉,多少也會得到一些關心與愛護。

  容清醉是屬於最容易被遺忘的……這是開蒙前。

  開蒙之後,高密王妃對他的功課,督促的卻最嚴格。

  這是母子生出罅隙的緣故,也是莫太妃跟莫側妃挑撥離間的機會。

  王妃的呵斥至今想起來言猶在耳:“你大哥是世子,自有你們父王督促!清酬年紀還小,沒到進學的時候!要不然我都未必有功夫專門盯著你……你以為我高興成天給你檢查功課麼?可是你自己想想,你不是世子,沒法子繼承王爵,就算日後可以冊封郡王,不進學,什麼都不知道,你要怎麼執掌一府?!”

  年幼厭學的容清醉嘟著嘴,滿臉的不情願:“那麼孩兒稍微學一點也就是了……只要能夠打理好將來的府邸就成!”

  “哪裡有那麼簡單的事情!”王妃冷笑,指了指皇宮的方向,“你父王跟你皇祖母的娘家不和已久,一旦咱們家失勢,你以為孟氏會放過你?!你皇祖父子嗣不多,你父王如今沒什麼幫手,就是指望著你們這些做兒子的速速長大,好給他幫忙!如今不好好念書,將來要怎麼輔佐你們父王?!”

  卻不過生身之母的壓力,容清醉只能好生念書,可是心裡到底是不情願,而且充滿了反感的。

  這個時候莫太妃跟莫側妃閒閒的:“清醉不喜歡念書?那就應付應付好了!反正是皇家子弟,只要容氏在,誰還能少了他的一份富貴不成?王府已經有世子繼承了,又不是沒有頂立門戶的人!王妃也真是積習難改,她以為帝侄是她娘家趙家的子弟,非要考個功名什麼的,才有未來嗎?”

  在不想念書的容清醉看來,這番話真是說到自己心坎里去了。

  他迫不及待的學給高密王妃聽,卻招致了王妃的大怒,親自拿著藤條,將他按在迴廊下,狠狠的抽了一頓,邊抽邊哭:“你聽那兩個人的?!你也不想想,莫氏雖然只是側妃,卻因為有你那親祖母的撐腰,自來野心勃勃,當我不知道麼!?她自己有兒子,當然希望你們這些做嫡子的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好教她的親生兒子出頭!”

  “你那親祖母什麼都幫著她侄女兒,要不是母妃我是先帝指給你們父王的,娘家的勢力也非莫家可比……她們姑侄天知道還有多少手段!你不喜讀書也還罷了,居然將那兩個人的話放在心上!你……你這是存心氣死我麼?!”

  打完兒子,王妃轉頭就去找了莫太妃,不客氣的告訴這婆婆:“原來母妃覺得,除了世子之外,王爺的子嗣在學業上應付應付就是了?既然如此,那兒媳回頭就將幾位王子的先生都打發了吧!畢竟清醉作為王爺的嫡子之一,外家還是,都不需要很認真的念書,何況其他孩子呢是不是?”

  莫太妃被敲打的很是訕訕,也有點惱羞成怒,說道:“那是清醉自己不愛念書!說起來本宮還要問你是怎麼教兒子的呢?怎麼側妃的子嗣,卻個個勤奮好學?你身為之女,兒子卻這樣的憊懶?”

  又說,“本宮憐惜孫兒,隨口哄了幾句,你居然就要拿合府孩子的前途來要挾本宮,難道趙家就是這麼教女兒的?”

  高密王妃才過門的時候對這婆婆其實很是孝順,雖然莫太妃對她不是太好,但王妃覺得,婆婆曾經是先帝的寵妃,有點嬌氣任性什麼的,上了年紀娶了兒媳婦也難改,也是難免,所以從不計較。

  婆媳關係的惡化,始於莫太妃在高密王妃剛剛懷上容清酌的時候,就設計讓高密王睡了表妹莫氏,然後逼著高密王妃將莫氏抬進府里冊了側妃。

  須知道先帝為高密王擇定趙氏女為正妃時,已經只剩一口氣了。

  禮部在一再的催促下,匆匆忙忙的給他們辦完了婚事。

  王妃過門不幾日,先帝就支持不住撒手而去。

  新婚夫妻從此開始了分房而居的守孝,三年孝滿之後,高密王妃總算懷上了進門以來的頭一個孩子,誰知道將為人母的喜悅尚未散去,婆婆就這樣迫不及待的算計她……要不是高密王在這三年的朝夕相處中與正妃頗為攢下了一份感情,在這件事情上一直站在王妃這邊,堅決反對莫氏進入王府,更反對冊莫氏為側妃,高密王妃只怕會連丈夫都恨上。

  “……只可惜,當初的父王,怎麼就沒有孝順太妃呢?”多年後的如今,容清醉追憶往昔,想到這段往事,臉上的嘲色更深:如果高密王在那個時候就讓高密王妃失望,以王妃的脾氣,必然會依仗娘家的勢力,同莫太妃抗爭到底。

  就高密王當時對趙家的需要,莫太妃根本拗不過兒媳婦的。

  只是吃軟不吃硬的王妃,彼時尚且年少面嫩,見丈夫鐵了心的維護自己,反倒是心軟了,竟然主動讓步,同意了太妃的要求,以免婆婆跟丈夫之間的母子感情出現裂痕。

  容清醉不知道當時趙家,主要是他那位外祖母秦老夫人是否知道這件事情,想來應該是不知道的。

  否則秦老夫人絕對會勸女兒拒絕。

  可惜年輕時候的王妃,就如同她後來所不喜歡的小兒媳婦盛惟喬那樣,有著跟年紀符合的天真以及善良寬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