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楚漣漪一聽更是嚇得發毛,趕緊拉了唐樓的手道:“萬一被王媽媽發現就不好了。不如後日咱們換個地方住吧,那邊的映月樓便好,也能看得湖色。”於此,楚漣漪迫不得已還設計了一個萬全的“偷情”之計,這才算安慰了唐樓。
早晨王媽媽來伺候楚漣漪時,見她面色酡紅,眉間一點兒媚色,心裡直犯嘀咕,卻沒有什麼證據,所以也不能質問。
到了後日晚,唐樓不無委屈地在外學了一聲貓叫,楚漣漪便立時出現在了他的眼前,手裡提著她的珍珠繡花鞋,唐樓踏上北牆下的矮榻,從外面將她抱了出去。
唐樓啄了啄楚漣漪的唇,“咱們正正經經的夫妻,如今搞得倒像偷情似的。”
楚漣漪不理會唐樓的不滿,穿了鞋子,“咱們還是趕緊走吧,今日王媽媽也住在這邊,她有起夜的毛病。”
唐樓笑著將楚漣漪抱了起來,念道:“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唐樓紮實地親了楚漣漪一口,“知道了,我今晚規規矩矩的,只是想抱著你睡而已。”
晚上唐樓倒也規矩,只是早晨楚漣漪從映月樓起身欲走,卻被唐樓一把抱住,“這是什麼世道啊,想抱著娘子睡個囫圇覺也不成。你睡眠本來就不好,心裡還要惦記早起,對你可是格外不好。後日,還是我去鮮雲堂吧,早晨我起身並不吵你,你還能多睡會兒。”
楚漣漪心裡之覺得唐樓是為了那鮮雲堂的旖旎風光,自然不肯,可經不住唐樓痴纏,又威脅說要去找王媽媽說清楚,夫妻二人哪能分開,楚漣漪這才不得不答應,只因王媽媽最近看楚漣漪的眼神,充滿了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屢屢看得楚漣漪心虛。
如是唐樓食髓知味,比起住玉熙堂的時候,更加熱情,儼然是偷情控和道具控,楚漣漪真是有苦無處述。
王媽媽瞧著楚漣漪白日裡也在打瞌睡,成日裡倦倦,倒有點兒像懷孩子的初兆,悄悄喚了微雨來,結果才知道壓根兒就是太疲倦了。楚漣漪低垂著頭,像個犯錯的孩子,並不敢看王媽媽。
“姑娘,你讓我如何說你才好。這年輕夫妻恩愛些,我也明白,可你同王爺成親也有幾年了,怎麼還如此?”
因著楚漣漪嫁進來,王媽媽就去了莊子上,自己的事情也一直讓人瞞著王媽媽,所以她並不知情,哪裡知道自己同唐樓和好,半年還不到。
“王媽媽,我知錯了,只是……”只是楚漣漪的心太軟。她當初那般堅持,就是預見了自己的今天,一旦真心同唐樓和好,定然處處都辨不過他的。
“你不心疼你自個兒,好歹也心疼一下我這個老人,我從小把你帶大,才那麼點兒,”王媽媽比了個嬰兒長度的手勢,“嬌嬌弱弱地好不容易才伺候長大,讓我怎麼能忍心看你,看你這樣。”
楚漣漪嘆息一聲,凡事就沒有萬全的。唐樓如今倒是處處好,就是那方面太熱情了些,讓楚漣漪有些應付不過來,每次發狠時,都想還不如給他找個妾分擔分擔,可理智恢復後,自己又肯定不肯,十分糾結。
“下個月初便是過世的夫人的忌日,姑娘不如齋戒沐浴去廟裡住幾日,也好求夫人保佑姑娘早生貴子。”王媽媽do阿迪是辦法多。
楚漣漪眼睛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當即就應允了。這事也同太妃商量了一下,既然是為亡母做忌,太妃自然點頭,還補貼了些銀子,讓楚漣漪去隨喜。
夜裡楚漣漪先斬後奏通知唐樓的時候,他倒也顯得大度,笑道:“王媽媽待你可真是真心實意,只是她年紀大了,也該是享福的時候了。她可有兒女,咱們是不是該讓王媽媽頤享天年啊?”
楚漣漪如何不知道唐樓那彎彎腸子,“王媽媽的男人死的早,沒留下孩子,她這輩子都為她男人在守節。”
“這樣可敬的人,咱們更不敢拿她當下人使喚了,她可有什麼親戚,要不要過繼個兒子,咱們給她置一處產業,買些下人伺候她老人家?”唐樓說得十分真誠。
楚漣漪白他一眼,“你少打王媽媽的主意,我許多許多的事情都還要依靠王媽媽呢。”特別是偶爾擺脫唐樓這種事。
這一次楚漣漪去了三日,是在京城郊縣塗縣的上方寺給她母親做的法事,因著她母親在世時,最愛這裡的素齋,每年總要帶楚漣漪來上一兩回。
上方寺景色秀麗,素齋精緻,楚漣漪難得有幾日如此清淨的日子,只覺得悠遊自在,只是回程途中,剛出塗縣便遇到了一點兒小摩擦。
楚漣漪此次到上方寺,不過輕裝簡行,也沒用親王妃的儀仗,為免應酬,連馬車也不掛王府的徽幟,從塗縣回京城路中,被迎面來的一隊馬車強行搶道,逼到了路肩上。
“什麼人,不長眼睛嗎,敢擋本少爺的道?!”楚漣漪本來被這馬車晃悠就撞得一頭鬱悶,剛靜下來又聽得有人在外面嘶罵,再好的心情也得蓋上烏雲。
“什麼人怎麼敢驚撞王妃?”王媽媽就要起身,卻被楚漣漪攔了下來。只因楚漣漪將車簾掀了一絲fèng,見外面是一隊五輛車,還有十幾個扈從,那些扈從,人人肩上停鷹,馬後牽狗,一看便是一隊紈絝子弟去京郊打獵,自己這一行人少,一開始又沒打出王府的旗幟,萬一鬧開了,只怕並不好收拾。
“王媽媽,算了,他們人多勢眾。”
既然楚漣漪這般說,那趕車的人也自然聽從,何況唐樓派了跟在楚漣漪身邊的人自然挑選的是最機敏的,知道車上坐著個如花似玉的王妃,如果真被無知無恥之徒給羞辱了,他可就沒命回去見王爺了。
是以,馬良一臉帶笑地給那嘶罵之人賠了禮,還說都是京里的貴戚,請行個方便,但並不敢提王府的身份,只因他如今此舉,已經是大大折了王府的面子的。
來人仿佛也急著趕路,又嚷罵了幾句,還一馬鞭抽在了馬良的身上,這才作罷,揚鞭而去。馬良挨了鞭子也不敢做聲,只立刻上車,喲呵一聲,將馬車駛了出去,嘴裡道:“讓王妃受涼了。”
楚漣漪聽得那皮鞭響,也聽得馬良的痛呼聲,猛然將那車帘子掀開,探出個頭往回看,想看看究竟是些什麼人,這般囂張。
偏楚漣漪探出頭的一瞬,剛才那提鞭抽人的人也正回頭看。兩人之間大約隔了幾個車身,那人卻一眼瞧中了楚漣漪,整個人都呆愣了,險些跌下馬。
等他回過神來,身邊朋友問他,他才愣愣道:“想不到塗縣還有這等標緻婦人,少爺我一定要搞到手玩弄玩弄。”這些事楚漣漪自然是不知道了。
楚漣漪回到王府時,恰逢唐樓出去會客去了,杏丫一臉為難地走到楚漣漪跟前,欲說還休。
“怎麼了,這幾日家裡可發生了什麼事?”楚漣漪早將杏丫提了一等大丫頭,這次出門僅帶了流風和回雪,暮雨正在準備當新娘子,所以這玉熙堂的事情便交給了杏丫。
“都挺好的。”杏丫艱難地笑笑。
“那你這是什麼笑容?”楚漣漪啜著清茶。
“奴婢是高興王妃回來。”杏丫側過身裝作看見了灰塵,用袖子擦著旁邊高几上莫須有的髒東西。
楚漣漪見她如此做派,越發起疑,“究竟有什麼事你就說吧,不說我就問其他丫頭了,如此一來,我還要你這個大丫頭做什麼?”
杏丫一聽這才急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昨日王爺在內書房讀書,董姨娘的丫頭去說董姨娘病了,王爺去了絳雲閣,今早才回玉熙堂換衣服。”
楚漣漪聽了只覺得心裡忽然被人揪了一下般,痛徹心扉,可表面上依然微笑如舊,“哦,我當是什麼事呢,董姨娘也是伺候王爺的,王爺去一晚也沒什麼。”
楚漣漪雖然這般說,可是這屋子又有誰不知道她那醋罈子易翻得很,但凡唐樓略略提一句,她都是要鬧上一陣彆扭的,更何況是此等事情。
楚漣漪大略也知道自己的心思藏不住,只好自嘲地笑道:“既然董姨娘病了,咱們且去看看她吧。”說罷楚漣漪讓杏丫準備了一份藥材,一併捧了去絳雲閣。
聽得楚漣漪來,董氏早早就迎了出來,楚漣漪仔細打量了一下她,臉色稍白,這全是因董氏自從恩哥兒去後,長日不出門養出來的白皙,不帶病態,如今看著經過這番風吹雨打後,董氏反而出落得稍帶韻致了,眉間一縷憂愁,我見猶憐。
楚漣漪進得屋,見炕上擺了一個鞋底子,上面還穿著線,“聽說你病了,怎麼還在納鞋底,這種事情怎能讓你親自做,丫頭也不勸勸嗎?”
董氏囁喏道:“王爺穿慣了妾納的鞋底,說軟硬適中。昨日見王爺鞋底有些磨損了,是妾並沒盡好婦道。”
這番話說者不知有心沒心,但聽者的臉卻是一陣紅一陣綠的。這董氏說話慣來沒有章法,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從來不分的。什麼叫穿慣了她納的鞋底,又什麼叫沒盡好婦道,如果不是楚漣漪知道董氏那性子,還只當是指桑罵槐呢,可就是這樣,她面子上也不好過。
見董氏對唐樓如此情切切,楚漣漪一邊覺得她痴得可憐,一邊又想著她是自己的情敵,絕不可手軟,所以內心也是糾結,但是這氣卻沒法出在董氏身上,不過也是個可憐女子罷了。
只是唐樓這邊楚漣漪便不會手軟了。
楚漣漪坐在榻上,以手指頤,心裡正想著怎麼收拾唐樓,卻忽然被人從背後一把抱住,“怎麼回來也不告訴我,我還準備去接你的。”
楚漣漪在上方寺待了三日便回,也不讓人來王府報信,本就是想給唐樓一個驚喜,哪知卻是他給了自己驚嚇。
這情人眼裡分外容不得沙子,楚漣漪此時哪裡能受得了唐樓的擁抱,只覺得他滿身都是董氏那鄙酸的氣息。不待楚漣漪掙扎,唐樓便又從身後變了一個紫檀描金牡丹長方匣子遞到楚漣漪跟前。
波折盡 緣終定
唐樓將那匣子打開,紫色絨布上擺了一套十一件的首飾。工匠獨闢蹊徑,不以金銀為主,反而以紫、白兩色水晶為主,插戴起來看不見絲毫金銀,端的清麗脫俗。
“入春時你不是做了身紫白二色的羅裙麼,這套首飾正好配你那衣服。”唐樓有些討好地道。
楚漣漪一聲冷笑,低頭瞅了瞅唐樓所穿的鞋子,怎麼看怎麼像是董氏做的,又疑心他無事獻殷勤,肯定是做了虧心事。
楚漣漪從唐樓懷裡挪出,“這套首飾還是送給董姨娘吧,她那般辛苦為王爺做鞋,王爺總要回報一二的。”
“好端端的怎麼又提起她,這首飾我讓工匠已經打了三個月了。”唐樓走近楚漣漪。
楚漣漪一個閃身讓開,“怎麼不提起她,我不過走了三日,你便巴巴地去她那邊。你怎麼不把這匣子首飾也拿去討好她,你不是只穿得慣她做的鞋子麼?”
早晨王媽媽來伺候楚漣漪時,見她面色酡紅,眉間一點兒媚色,心裡直犯嘀咕,卻沒有什麼證據,所以也不能質問。
到了後日晚,唐樓不無委屈地在外學了一聲貓叫,楚漣漪便立時出現在了他的眼前,手裡提著她的珍珠繡花鞋,唐樓踏上北牆下的矮榻,從外面將她抱了出去。
唐樓啄了啄楚漣漪的唇,“咱們正正經經的夫妻,如今搞得倒像偷情似的。”
楚漣漪不理會唐樓的不滿,穿了鞋子,“咱們還是趕緊走吧,今日王媽媽也住在這邊,她有起夜的毛病。”
唐樓笑著將楚漣漪抱了起來,念道:“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唐樓紮實地親了楚漣漪一口,“知道了,我今晚規規矩矩的,只是想抱著你睡而已。”
晚上唐樓倒也規矩,只是早晨楚漣漪從映月樓起身欲走,卻被唐樓一把抱住,“這是什麼世道啊,想抱著娘子睡個囫圇覺也不成。你睡眠本來就不好,心裡還要惦記早起,對你可是格外不好。後日,還是我去鮮雲堂吧,早晨我起身並不吵你,你還能多睡會兒。”
楚漣漪心裡之覺得唐樓是為了那鮮雲堂的旖旎風光,自然不肯,可經不住唐樓痴纏,又威脅說要去找王媽媽說清楚,夫妻二人哪能分開,楚漣漪這才不得不答應,只因王媽媽最近看楚漣漪的眼神,充滿了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屢屢看得楚漣漪心虛。
如是唐樓食髓知味,比起住玉熙堂的時候,更加熱情,儼然是偷情控和道具控,楚漣漪真是有苦無處述。
王媽媽瞧著楚漣漪白日裡也在打瞌睡,成日裡倦倦,倒有點兒像懷孩子的初兆,悄悄喚了微雨來,結果才知道壓根兒就是太疲倦了。楚漣漪低垂著頭,像個犯錯的孩子,並不敢看王媽媽。
“姑娘,你讓我如何說你才好。這年輕夫妻恩愛些,我也明白,可你同王爺成親也有幾年了,怎麼還如此?”
因著楚漣漪嫁進來,王媽媽就去了莊子上,自己的事情也一直讓人瞞著王媽媽,所以她並不知情,哪裡知道自己同唐樓和好,半年還不到。
“王媽媽,我知錯了,只是……”只是楚漣漪的心太軟。她當初那般堅持,就是預見了自己的今天,一旦真心同唐樓和好,定然處處都辨不過他的。
“你不心疼你自個兒,好歹也心疼一下我這個老人,我從小把你帶大,才那麼點兒,”王媽媽比了個嬰兒長度的手勢,“嬌嬌弱弱地好不容易才伺候長大,讓我怎麼能忍心看你,看你這樣。”
楚漣漪嘆息一聲,凡事就沒有萬全的。唐樓如今倒是處處好,就是那方面太熱情了些,讓楚漣漪有些應付不過來,每次發狠時,都想還不如給他找個妾分擔分擔,可理智恢復後,自己又肯定不肯,十分糾結。
“下個月初便是過世的夫人的忌日,姑娘不如齋戒沐浴去廟裡住幾日,也好求夫人保佑姑娘早生貴子。”王媽媽do阿迪是辦法多。
楚漣漪眼睛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當即就應允了。這事也同太妃商量了一下,既然是為亡母做忌,太妃自然點頭,還補貼了些銀子,讓楚漣漪去隨喜。
夜裡楚漣漪先斬後奏通知唐樓的時候,他倒也顯得大度,笑道:“王媽媽待你可真是真心實意,只是她年紀大了,也該是享福的時候了。她可有兒女,咱們是不是該讓王媽媽頤享天年啊?”
楚漣漪如何不知道唐樓那彎彎腸子,“王媽媽的男人死的早,沒留下孩子,她這輩子都為她男人在守節。”
“這樣可敬的人,咱們更不敢拿她當下人使喚了,她可有什麼親戚,要不要過繼個兒子,咱們給她置一處產業,買些下人伺候她老人家?”唐樓說得十分真誠。
楚漣漪白他一眼,“你少打王媽媽的主意,我許多許多的事情都還要依靠王媽媽呢。”特別是偶爾擺脫唐樓這種事。
這一次楚漣漪去了三日,是在京城郊縣塗縣的上方寺給她母親做的法事,因著她母親在世時,最愛這裡的素齋,每年總要帶楚漣漪來上一兩回。
上方寺景色秀麗,素齋精緻,楚漣漪難得有幾日如此清淨的日子,只覺得悠遊自在,只是回程途中,剛出塗縣便遇到了一點兒小摩擦。
楚漣漪此次到上方寺,不過輕裝簡行,也沒用親王妃的儀仗,為免應酬,連馬車也不掛王府的徽幟,從塗縣回京城路中,被迎面來的一隊馬車強行搶道,逼到了路肩上。
“什麼人,不長眼睛嗎,敢擋本少爺的道?!”楚漣漪本來被這馬車晃悠就撞得一頭鬱悶,剛靜下來又聽得有人在外面嘶罵,再好的心情也得蓋上烏雲。
“什麼人怎麼敢驚撞王妃?”王媽媽就要起身,卻被楚漣漪攔了下來。只因楚漣漪將車簾掀了一絲fèng,見外面是一隊五輛車,還有十幾個扈從,那些扈從,人人肩上停鷹,馬後牽狗,一看便是一隊紈絝子弟去京郊打獵,自己這一行人少,一開始又沒打出王府的旗幟,萬一鬧開了,只怕並不好收拾。
“王媽媽,算了,他們人多勢眾。”
既然楚漣漪這般說,那趕車的人也自然聽從,何況唐樓派了跟在楚漣漪身邊的人自然挑選的是最機敏的,知道車上坐著個如花似玉的王妃,如果真被無知無恥之徒給羞辱了,他可就沒命回去見王爺了。
是以,馬良一臉帶笑地給那嘶罵之人賠了禮,還說都是京里的貴戚,請行個方便,但並不敢提王府的身份,只因他如今此舉,已經是大大折了王府的面子的。
來人仿佛也急著趕路,又嚷罵了幾句,還一馬鞭抽在了馬良的身上,這才作罷,揚鞭而去。馬良挨了鞭子也不敢做聲,只立刻上車,喲呵一聲,將馬車駛了出去,嘴裡道:“讓王妃受涼了。”
楚漣漪聽得那皮鞭響,也聽得馬良的痛呼聲,猛然將那車帘子掀開,探出個頭往回看,想看看究竟是些什麼人,這般囂張。
偏楚漣漪探出頭的一瞬,剛才那提鞭抽人的人也正回頭看。兩人之間大約隔了幾個車身,那人卻一眼瞧中了楚漣漪,整個人都呆愣了,險些跌下馬。
等他回過神來,身邊朋友問他,他才愣愣道:“想不到塗縣還有這等標緻婦人,少爺我一定要搞到手玩弄玩弄。”這些事楚漣漪自然是不知道了。
楚漣漪回到王府時,恰逢唐樓出去會客去了,杏丫一臉為難地走到楚漣漪跟前,欲說還休。
“怎麼了,這幾日家裡可發生了什麼事?”楚漣漪早將杏丫提了一等大丫頭,這次出門僅帶了流風和回雪,暮雨正在準備當新娘子,所以這玉熙堂的事情便交給了杏丫。
“都挺好的。”杏丫艱難地笑笑。
“那你這是什麼笑容?”楚漣漪啜著清茶。
“奴婢是高興王妃回來。”杏丫側過身裝作看見了灰塵,用袖子擦著旁邊高几上莫須有的髒東西。
楚漣漪見她如此做派,越發起疑,“究竟有什麼事你就說吧,不說我就問其他丫頭了,如此一來,我還要你這個大丫頭做什麼?”
杏丫一聽這才急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昨日王爺在內書房讀書,董姨娘的丫頭去說董姨娘病了,王爺去了絳雲閣,今早才回玉熙堂換衣服。”
楚漣漪聽了只覺得心裡忽然被人揪了一下般,痛徹心扉,可表面上依然微笑如舊,“哦,我當是什麼事呢,董姨娘也是伺候王爺的,王爺去一晚也沒什麼。”
楚漣漪雖然這般說,可是這屋子又有誰不知道她那醋罈子易翻得很,但凡唐樓略略提一句,她都是要鬧上一陣彆扭的,更何況是此等事情。
楚漣漪大略也知道自己的心思藏不住,只好自嘲地笑道:“既然董姨娘病了,咱們且去看看她吧。”說罷楚漣漪讓杏丫準備了一份藥材,一併捧了去絳雲閣。
聽得楚漣漪來,董氏早早就迎了出來,楚漣漪仔細打量了一下她,臉色稍白,這全是因董氏自從恩哥兒去後,長日不出門養出來的白皙,不帶病態,如今看著經過這番風吹雨打後,董氏反而出落得稍帶韻致了,眉間一縷憂愁,我見猶憐。
楚漣漪進得屋,見炕上擺了一個鞋底子,上面還穿著線,“聽說你病了,怎麼還在納鞋底,這種事情怎能讓你親自做,丫頭也不勸勸嗎?”
董氏囁喏道:“王爺穿慣了妾納的鞋底,說軟硬適中。昨日見王爺鞋底有些磨損了,是妾並沒盡好婦道。”
這番話說者不知有心沒心,但聽者的臉卻是一陣紅一陣綠的。這董氏說話慣來沒有章法,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從來不分的。什麼叫穿慣了她納的鞋底,又什麼叫沒盡好婦道,如果不是楚漣漪知道董氏那性子,還只當是指桑罵槐呢,可就是這樣,她面子上也不好過。
見董氏對唐樓如此情切切,楚漣漪一邊覺得她痴得可憐,一邊又想著她是自己的情敵,絕不可手軟,所以內心也是糾結,但是這氣卻沒法出在董氏身上,不過也是個可憐女子罷了。
只是唐樓這邊楚漣漪便不會手軟了。
楚漣漪坐在榻上,以手指頤,心裡正想著怎麼收拾唐樓,卻忽然被人從背後一把抱住,“怎麼回來也不告訴我,我還準備去接你的。”
楚漣漪在上方寺待了三日便回,也不讓人來王府報信,本就是想給唐樓一個驚喜,哪知卻是他給了自己驚嚇。
這情人眼裡分外容不得沙子,楚漣漪此時哪裡能受得了唐樓的擁抱,只覺得他滿身都是董氏那鄙酸的氣息。不待楚漣漪掙扎,唐樓便又從身後變了一個紫檀描金牡丹長方匣子遞到楚漣漪跟前。
波折盡 緣終定
唐樓將那匣子打開,紫色絨布上擺了一套十一件的首飾。工匠獨闢蹊徑,不以金銀為主,反而以紫、白兩色水晶為主,插戴起來看不見絲毫金銀,端的清麗脫俗。
“入春時你不是做了身紫白二色的羅裙麼,這套首飾正好配你那衣服。”唐樓有些討好地道。
楚漣漪一聲冷笑,低頭瞅了瞅唐樓所穿的鞋子,怎麼看怎麼像是董氏做的,又疑心他無事獻殷勤,肯定是做了虧心事。
楚漣漪從唐樓懷裡挪出,“這套首飾還是送給董姨娘吧,她那般辛苦為王爺做鞋,王爺總要回報一二的。”
“好端端的怎麼又提起她,這首飾我讓工匠已經打了三個月了。”唐樓走近楚漣漪。
楚漣漪一個閃身讓開,“怎麼不提起她,我不過走了三日,你便巴巴地去她那邊。你怎麼不把這匣子首飾也拿去討好她,你不是只穿得慣她做的鞋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