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帝把這件事情交魏宗室、大臣討論。

  宗室和大臣們就這件事情爭論得面紅耳赤,贊成和反對的人各執其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贊成的人覺得自己很有道理,“皇后是得到上天眷顧的女子,殺皇后是逆天而行,會遭天遣的!”反對的人怒氣沖霄漢,“能被立為皇后的女子必是世家貴女,本來娘家就很強大了!這樣的女子將來若做了太后,能不擾亂後宮麼?能不干涉朝政麼?魏國說不定就改了姓呢。外戚專權有多可怕,你們別裝作不知道!”

  兩派吵來吵去,足足爭執了一年多,還沒有結論。

  賀堅和朝歌長公主的心思卻不在這件事上面,他們在為賀洛容的終身大事著急。七郎找到了,可是一個是不願回燕京,另外一個人家已經娶妻成家了,還和妻子那麼恩愛,明顯賀洛容根本插不進去啊。這要是繼續等下去,七郎一直不肯鬆口,賀洛容的終身不是被耽擱了麼?賀堅和朝歌長公主商量過後,在給元維的信函中以很隨意的口吻提到了“你表姐挺想念你的。十五郎,建康若有什麼新鮮出來的詩詞歌賦,可以給你表姐寄幾本。”元維接到信之後自然一一向桓大將軍、壽康公主說了,“我表姐是阿兄的未婚妻。”桓大將軍和壽康公主馬上就不樂意了,“十三郎和阿令已經成婚,賀大將軍和朝歌長公主的女兒還等著算是怎麼回事?”桓大將軍悄悄和壽康公主商量,“公主,就算十三郎真要左擁右抱,那也不能是賀大將軍的愛女,你說對不對?賀大娘子身份那樣的身份,對阿令來說可是勁敵,會讓阿令心裡不痛快的。”壽康公主很是鄙夷,“身份低也不行,明白麼?未婚妻,名份上占著先呢,這萬萬不可。”兩人商量過後,命元維立即往燕京寫了封信,以非常強硬的語氣要求魏帝為賀洛容另擇佳婿,不要再等下去了。

  魏帝有些生氣,“拿朕的兒子當人質了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要求,一條比一條過份。連洛容要不要嫁人都想管起來了。”雖然他對桓大將軍和壽康公主很有意見,但是想想他的小七和江城公主似乎真是相愛了,賀洛容再等下去也沒結果。朝歌長公主是他姐姐,賀堅是他心腹,如果賀洛容將來沒有好結果他也對不起親人,對不起忠臣,思量過後,叫來賀堅仔細商議了,決定封賀洛容為青城郡主,命賀堅為她擇婿。

  賀堅等的就是這個,略推辭了一番便接受了郡主的封號,為賀洛容另擇了夫婿。

  賀洛容其實還是不甘心的,寧願繼續等下去,等到廣陽王回來的那一天。朝歌長公主苦口婆心跟她講道理,“七郎不光是娶了妻,他的妻子江城公主還當著宗室、大臣的面手鑄金人成功了啊。她以後註定會是大魏皇后,你再等下去有什麼意義?難道她做皇后,你做妃子麼?”賀洛容神色慘然,良久,垂下淚來。

  賀堅和朝歌長公主為她挑選魯國公的長子蘇弗為夫婿,蘇弗年輕英俊,文武雙全,只是年齡比賀洛容小了三歲。賀洛容因為這個還曾經不大高興,不過成婚之後發現這年齡比她小三歲的雋美郎君並無稚氣,有男子氣,有擔當,賀洛容漸漸也便和他情投意合了。

  賀堅和朝歌長公主無比欣慰。

  賀洛容日子過的很幸福,不過偶爾想到江城這位南朝公主,她還是有幾分惆悵。

  七皇子的深情、未來皇后的地位,這些本來應該是她的啊。

  小阿逸兩歲的時候江城又懷了身孕,元維寫信給魏帝,把小阿逸的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夸的天花亂墜,看的魏帝怦然心動,信的最後元維卻很欠揍的寫道:“阿父,好幾位有經驗的大夫都說阿嫂這一胎看著像男嬰呢。您說說,您要是不把子立母死那一項給改掉,是不是永遠也見不著您的親孫子了啊?”魏帝看完,氣的差點把他的信給撕了。

  江城十月懷胎期滿,果真生下一名漂亮的男嬰。

  魏帝聞訊,驚喜若狂。

  元維在信里很賣力氣的把才出生的小嬰兒誇獎了一通,看的魏帝熱血沸騰。

  魏帝終於不能再繼續忍受宗室和大臣們的爭執了。在他的授意下,凡是贊成皇后可以例外的人都得到了升遷,而反對的人總會同到各種各樣的倒霉事,不是貶官,就是罰俸,要麼是名聲受損,總之就沒有一件好事。終於,最後還是贊成派占了上風,北魏朝廷決定子立母死制度照舊,但皇后是天命所歸的貴人,太子生母為皇后者,不在此列。

  這件事情通過之後,魏帝滿懷希望,以為他終於可以迎來自己的兒子、兒婦和小孫女小孫子了。

  誰知他美夢卻成空了:一則桓廣陽和江城不願離開南朝,不願離開父母,二則才出生的嬰兒還小,不宜長途跋涉,所以魏帝想立即在燕京見到他的小七和小七的家人,這個願望並不曾實現。

  雖然這樣,魏帝還是非常高興的,“孫子,朕有孫子了。”

  其實魏帝早就當祖父了,不過其餘的孫子不是他想要的繼承人,對於他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沒那麼重要了。

  賓山有鄉民向朝廷進獻祥瑞之物,一頭渾身毛色雪白、沒有一根雜毛的白鹿。魏帝大喜,除重重賞賜獻祥瑞之人外,還大赦天下,釋放了一批罪行較輕的犯人。這次大赦明面上是因為有詳瑞之兆,實際上卻是因為廣陽王生下了長子,這也是北魏朝廷上下人人心照不宣的事了。

  到了這個時候,賀堅和朝歌長公主更加慶幸他們做了正確的決定,讓賀洛容另嫁了他人。若是一直傻傻的等著,這時江城公主連長子都生下來了,賀洛容還有什麼指望?

  魏帝的兒子們有的沒有野心,有野心的這些年也被魏帝打壓得老實了,都表示盼望廣陽王早日歸國。元繹因桓廣陽逃走一事是在濟王府發生的,魏帝遷怒,將他發配去守邊疆。淳安公主是錦衣玉食長大的,自然不願跟著他到偏遠之地受苦,一個人留在了燕京。聽到江城生下兒子、聽到北魏決定子立母死制度照舊但皇后不在此列的決定之後,淳安公主妒火中燒,差點兒沒把她自己點燃了。

  她曾經詛咒過江城有一天會登上高位,但是因為子立母死的制度,總有一天會在北魏丟掉性命。但是皇后例外啊,江城安全了,她的兒子會是北魏太子,但她不會死,她是手鑄金人成功、受到上天眷顧的皇后,她例外……

  淳安公主本就氣的不行,就在這時,元繹欣喜的從邊境寄信給她,告訴她侍姬柳氏為他生下一雙活潑可愛的兒子,“……王妃,咱們有兒子了,還一下子就有了兩個!兩個小傢伙生的很漂亮,和本王很像,你看到他們,一定會很喜歡的……”

  “我喜歡個鬼。”淳安公主快氣瘋了。

  她才不喜歡元繹和那些下賤女子生出來的孩子呢!

  不過,元繹遠在邊疆,她不肯跟著過去,元繹又不會為她守節,那有別的女人為元繹生孩子這樣的事,也就避免不了了。

  淳安公主心緒煩悶借酒澆愁,不幸酒後失足落入她養魚的池子,被侍女等人七手八腳撈上來之後昏迷了幾天,到底也沒保住性命,最後還是香銷玉殞了。

  她的死訊傳到南朝時,慶元郡主正懷著身孕,撫撫自己微微凸出的小腹,眼中閃過絲憐憫。

  江城認為誰的作品誰有命名權,兒子是她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所以名字應該由她來取至少小名應該由她來取。桓廣陽完全同意她的看法,“對,阿令生的孩子,阿令來取名,天經地義啊。”

  江城得意,為才出生的小兒子取名阿暢,取歡暢、舒暢之意。這回不管是孩子的祖父母還是外祖父母都沒有意見,“阿暢,這名字好,孩子可不就應該順暢、舒適麼?”

  魏帝從燕京送來信,信上寫著“元翃”兩個大字,桓廣陽看過之後沉默許久。

  魏帝同意對他待之以“禮”;願意費盡心思說服北魏宗室大臣改變舊習俗,子立母死雖照舊,皇后卻是例外的;嫁了賀洛容;因為小阿暢的降生大赦天下;凡此種種,無非是為了他,他的心又不是鐵石做成的,哪會絲毫沒有感觸呢。

  “你對他是有感情的,對不對?”江城輕聲問道。

  桓廣陽起身走至窗前,望向蒼茫天際,“我想,從他擲下弓箭的那一瞬間,我對他便有感情了。”

  魏帝是獨斷專行的帝王,但是當桓廣陽不顧性命脫下軟甲要逃離他的時候,他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惡狠狠的將弓箭擲到地上,寧願放桓廣陽走,也不願傷了他。

  他再強硬,再專斷,也不過是位愛兒子的父親罷了。

  “我明白。”江城自背後抱住他,依戀的靠在他背上。

  桓廣陽反手抱住了她。

  兩人靜靜依偎許久,江城猶疑的問道:“十三郎,那咱們怎麼辦啊?”

  小床上的阿暢不知怎麼了的哭起來了,“哇啊”“哇啊”一聲接一聲,也不知有多委屈。

  江城和桓廣陽一驚,忙不迭的往小床邊來了。

  桓廣陽抱起小阿暢仔細看了看,道:“孩子尿了。”江城好笑,輕輕拍了拍阿暢的小屁股,“尿了便尿了唄,好像誰讓你受了委屈似的,哭成這樣。”兩人一起幫阿暢換了尿布,阿暢大概是舒服了,眼中明明還噙著淚珠,嘴角便綻開一個大大的、無齒的笑容。

  “調皮孩子。”江城和桓廣陽輕聲嗔怪著,也笑了。

  桓廣陽小心把阿暢放下,讓他躺好、躺平,寵溺的看著他,“若依著我的心愿,當然是願意一輩子住在建康陪伴阿父阿母。但明德皇帝丟掉的不是普通的兒子,而是太子,現在風平浪靜,是因為他還盼望著能和阿父阿母談條件,能和平將我索回。若是這談判一直不成功,他失去耐心,南北兩國之間還會再有一場戰爭。阿令,我不願意這樣。”

  “知道。”江城溫柔點頭。

  為了他,生他的魏帝和養他的桓大將軍要披上盔甲,這讓他如何能心安。

  為了他,南朝、北朝有無數兵士要背井離鄉走上戰場,這讓他如何心安。

  他外表冷漠,心地卻仁慈,因為他讓無數人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他不會答應的。

  “那咱們還是要去北魏麼?”江城靠在他肩上。

  桓廣陽伸手攬住她,“阿暢還太小,等孩子長大了再說吧。”

  “嗯。”江城柔聲答應。

  兩人相偎相依,溫存體貼,小阿暢時不時的咧開小嘴笑,揮揮小胳膊,抬抬小腳,自己跟自己玩,其樂無窮。

  就在這時,背後傳來了腳步聲。

  腳步聲很重,肯定是男子的。

  桓廣陽和江城同時警覺。

  因為現在有他倆在照顧孩子,小阿逸又在壽康公主那裡,所以他們交待了婢女,如果沒有要緊事便不許進來打擾。現在不光有人進來了,還是一名男子,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桓廣陽沖江城使了個眼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