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母。”桓廣陽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桓大將軍和江城都聽的呆了。

  壽康公主憐愛的輕輕拍著他,“在林城的時候,北魏皇帝命人送了信給我們,聲稱他的兒子和我的兒子一前一後進了藥王谷,現在活下來的是他的兒子,我的兒子已經三四歲時已經身亡,現在小屍首在他那裡。他威脅我們,如果想要回愛子的遺體,便不要和他做對了,不許再惦記他的兒子、大魏的儲君。”

  “阿母!”桓廣陽愕然抬頭。

  江城也露出驚訝的神色。

  壽康公主真是不動聲色啊,原來她……她一直是知道的,她什麼都知道……

  “公主。”桓大將軍有不忍之色。

  壽康公主沒有理會他,雙手捧起桓廣陽精緻的面龐,眼神中全是溺愛,“好孩子,阿母不管哪個孩子是他親生的,哪個孩子是我親生的,總之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很難區分,我就當兩個全是我的孩子了。雖然都是自己的孩子,可死者已矣,活著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麼?他拿小屍首來威脅我,是完全沒有用的。”

  “阿母。”桓廣陽淚水流了滿臉。

  居然拿那個孩子的小屍首來威脅一位母親,這太殘忍了!

  元維進來了。

  他看到壽康公主和桓廣陽的情形,看到桓大將軍和江城均是默默無語,桓昭和兩個孩子卻也不在了,心裡很是慌亂,腿一下子沉甸甸的,都邁不動了。

  “十五郎,過來。”壽康公主衝著他招手。

  元維忙用力擠出絲笑容,一步一步慢慢走到了壽康公主面前。

  “你父親說了什麼?”壽康公主微笑問道。

  元維忙從懷裡取出一封家書,“阿母,我還沒有來得及拆開看。”

  “如果你不介意,現在拆開好麼?”壽康公主客氣的問他。

  “可以,可以,當然可以。”元維一迭聲的道。

  他連拿裁紙刀也來不及,小心的撕去信皮,將里的家信取了出來。

  裡面稱是飄出一張凝光紙,元維忙拿過來看了,只見上面寫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元周翰。

  “元周翰。”他念了出來。

  壽康公主凝神想了想,微笑點頭,“甚好。”

  周翰,這個名字取自《詩三百》大雅中的《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國之棟樑的意思。要說起來還真是很不錯的名字。

  元維向桓昭求婚的時候就已經說明白了,他算是入贅,又不能完全算是入贅,譬如說他人雖然住在建康,生了孩子卻是要跟他姓元的。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所以看到“元周翰”這三個字,其實大家心裡沒有波瀾,很平靜。

  但是接下來的一張就不一樣了。

  還是同樣的凝光紙,卻不是潔白的顏色,而是淺淺淡淡的粉,上面也是鸞翔鳳翥的三個大字:元洛神。

  這自然是魏帝給小阿逸起的名字了。

  元維看到“元周翰”的那個“元”字時真是一點感覺也沒有,看到“元洛神”的這個“元”字卻是心肝都顫了顫。

  江城眼角抽了抽。元洛神,明德皇帝陛下,十三郎又沒有認祖歸宗,你就單方面決定讓小阿逸姓元了啊。你可真是……一廂情願啊……

  江城和元維靜靜坐在一旁,都小心觀察著壽康公主的神色。

  做為父母,遇到這種事一定是很傷心難過的,不過桓大將軍是男人,當然也會擔心他,但更讓人糾心的是壽康公主。她是一位母親啊,孩子是她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孩子對於她來說,實在太重要太重要了啊。

  壽康公主要過寫著“元洛神”三個字的凝光紙看了看,又還給了元維。

  “阿母,您才是我的母親,我和阿令,還有我的孩子會一直陪著您的!”桓廣陽語氣低沉中夾雜著痛苦,卻非常堅定。

  壽康公主欣慰的笑了,“好孩子。”

  她親呢摸摸桓廣陽的頭,好像他還是個孩子似的。

  “這件事本來應該早點告訴你們的,但彼時阿令懷了孩子,我不想讓她面對這些煩心事,便和你們的阿父商量過,暫時壓下來了。”壽康公主緩緩道:“後來小阿捷和小阿逸相繼出生,這些事我便更加不願意去想。現在十五郎的父親既然來了信,兩家便開誠布公的談談這件事情吧。十五郎,你這便寫回信告訴你父親,藥王谷的兩個孩子,不管他們的身世如何,對我來說毫無差別,都是我心愛的孩子。做為母親,我只願自己的孩子好,但凡是對孩子有利的要求,他都可以提出來。但是在他提出要求之前,有兩點他必須要做到,否則一切免談。”

  “哪兩點啊?”元維忙提起紙筆,準備記錄。

  壽康公主話說的緩慢而清晰,“第一,十三郎是我和他阿父捧在掌心裡養大的孩子。我們愛他寵他,也尊重他,和他有關的事情都會聽他的意見,不會一味要求他順從,更不會在他不聽話的時候把他關起來綁起來以示懲罰。如果你父親學不會疼愛孩子、尊重孩子,那我們寧可傾盡桓家的力量和他應酬周旋,也不會把十三郎放回去的。”

  桓廣陽伏在壽康公主懷裡,泣不成聲。

  世上再也沒有另外一位母親會像壽康公主這樣疼他了,再也沒有。

  壽康公主安撫著桓廣陽,冷靜說出她另外一個要求,“第二,北魏那個立子殺母的制度如果不改,我也是寧死不會放他們回去的。阿令是我兒婦,也是我侄女,她現在雖然生的是女兒,將來一定會生下兒子的,會像十三郎一樣優秀。如果她生下的孩子被立為太子,她便要丟掉性命,這樣的人倫慘事我無法接受。北魏這項制度一天還在,我和他便無話可說。”

  第189章 後記(完)

  “阿母。”江城鼻子酸酸的,感動極了。

  壽康公主乍一看上去有些矜持,有些冷漠,有些傲慢,但她這個人其實很公平的,而且很疼愛孩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她親手養育大的,感情都異常深厚。壽康公主和江城確實名份上、血緣上是姑侄,但蕭沖是後來才認祖歸宗的,而且天佑皇帝和神宗皇帝並不和睦,江城是天佑皇帝心愛的孫女,壽康公主卻是神宗皇帝的女兒,從皇家的角度來看,江城和壽康公主並是很不親近啊。但是壽康公主卻為江城想的這麼周到,對江城這麼好,這是因為什麼?當然是因為桓廣陽了,壽康公主愛自己的兒子,愛屋及烏,對兒婦也疼愛得像女兒一樣,視若己出。

  江城過去抱住壽康公主,淚水沾濕了衣襟。

  壽康公主一手攬著桓廣陽,一手攬著她,微笑道:“傻孩子,哭什麼啊?這也值得哭麼?十三郎,阿令,你們想想,你們的十一兄長年守徐州,我這做母親的雖思念他,卻也知道他能幹,很為他驕傲。如果明德皇帝答應了我的要求,將來十三郎不過是出門去做北魏太子、皇帝罷了,和十一郎守徐州又有多大的不同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桓大將軍這時眼圈也紅了,卻不肯當著孩子們的面流露出傷悲,哈哈大笑道:“我養的兒子實在太出色了,北魏皇帝硬要搶他去當太子,將來還要把魏國全交給他,讓他做北魏皇帝!唉,北魏缺個皇帝,非要我兒子去當,沒辦法啊,哈哈哈。”

  “阿父。”桓廣陽轉身抱住了他。

  桓大將軍感慨萬千,“你這孩子有多少年不肯讓阿父抱你了啊,今天總算想開了啊。”

  元維按照壽康公主的意思寫好書信,拿起壽康公主看,“阿母您看,是這個意思麼?”壽康公主一字一字仔細看過,點了頭,“十五郎寫的很清楚了。”元維見她通過了,忙親自把信封起來,準備之後便命人送往燕京。

  “阿父,阿母,不管以後怎樣,總之我和阿璃會一直陪著你們的。”元維殷勤的道。

  桓大將軍打了個哈哈,“十五郎,不是阿父潑你的冷水,你和十三郎相比,呵呵呵……”元維露出幽怨的神色,“阿父,我知道我比不上阿兄,可是您也不用把話說得這麼明白吧?”壽康公主神色溫柔,“十五郎莫聽你阿父的,他心裡其實很喜歡你的,比十三郎也不差什麼。”元維用力點頭,“是,阿母,我知道!”

  元維很快便命人把信送走了。

  魏帝接到信函之後,先是一喜,“桓家總算願意和談,開始和朕講條件了。”但想想壽康公主的兩個要求又覺得惱火,“小七明明是朕的親生兒子,朕難道不關心他不疼愛他?她這意思好像這世上只有她是小七的親人、只有她會替小七著想似的,朕這親生父親倒成仇人了不成?”

  元維的信他也讓賀堅看了。賀堅看過之後眼中卻是閃爍著淚花,“陛下,桓家沒有虧待過七郎啊,在他身世大白之後,壽康公主還把七郎當作親生兒子來愛護,之前該對他有多好?”魏帝臉色緩和了,“桓家對小七好是真的,這一點朕無話可說。”賀堅趁機勸諫,“壽康公主這兩個要求看似無理,其實卻是一片慈母之心。陛下,咱們要回七郎不難,若是和桓家商量不成,便傾大大魏之力和南朝再打一場仗,難道桓大將軍好意思因為他的家事把整個南朝拖入一場沒有休止的戰爭之中麼?當然不能啊。七郎最終肯定是能要回來的。但是,要回七郎之後怎麼辦?如果七郎的心還在南朝,他就是人回來了,又有何益處呢?”魏帝感慨,“賀卿說到了朕的心坎里。要回七郎的人不難,要回七郎的心,才是最要緊的啊。”

  他的愛子人回來了,心還在南朝,一有機會就想逃回去,那還得了。

  賀堅面色誠懇,“陛下,臣看十五郎近來所寫的信函中也提到了七郎,十五郎是和七郎提起過您的,七郎雖不接話,卻也沒有慍色,聽到您偶爾身體不慡快還會流露出憂慮和擔心,這說明七郎慢慢的已經在接受您了啊。”

  魏帝輕輕嘆了口氣。

  他做了這麼多年皇帝,強硬慣了,唯獨在他最疼愛的兒子這裡屢屢碰壁,做父親的權威簡直蕩然無存,又沒面子,又傷心。偏偏已經這樣了,他還是放不下。

  他拿起元維的信又看了看,哼了一聲,“難道朕願意關他綁他麼?他若知禮,朕也不會這樣。”

  賀堅聽他語氣鬆動了,忙趁機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父子之間自然也是如此啊。”魏帝思忖過後,勉強點頭,“便如此回復南朝好了。”賀堅大喜。

  魏帝和賀堅又談到壽康公主的另一個要求,未免有些悻悻然,“連江城公主她也這般看重,真會討好朕的小七。”賀堅委婉道:“壽康公主是江城公主的姑母,關心愛護她倒也是人之常情。”魏帝道:“子立母死是祖制,想要改掉這一項怕是難了,宗室、大臣這裡,定是阻力重重。”賀堅提醒他,“子立母死是祖制,冊立皇后之前先要手鑄金人窺探天意也是祖制。皇后既然得立,可見這是上天的意旨,既然上天都垂青於她,陛下這上天的兒子又如何敢處死她呢?陛下,子立母死的祖制不可變,但手鑄金人成功被冊封為皇后者,是否可以是例外?”魏帝沉思良久,徐徐道:“事關重大,容後再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