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誰叫他們是這樣一群討人厭的、年幼的權勢者,家裡一個比一個有錢,而且那錢,不是任何一個現在還活著的人能賺來的,卻靠著那錢換來權位,繼續累積財富。全然符合權貴的定義。我被請進了五星飯店,替林聖宇過生日,十個受邀的同學當中,我是唯一的女生。吃的是buffet,那些奇怪的菜我一概不認得,只認得米粉、炒飯、還有布丁。
另一次,慶祝蘇學理得了作文比賽冠軍,蘇公館叫了外燴辦party(公館?什麼公館?啊?許公館?……我媽捂著話筒堵住來人的耳朵,大聲喊道:許清芬!一定是找你的!)。進了蘇公館,一隻驕傲的北京犬對著我吠,一邊狂吠,短短的四肢邊往後退,膽小得要命。浴室里,一塊漂亮的香皂擱在浴缸的折邊,新奇的桃紅色,雕了華麗的外國字;我好奇摸一摸,聞了聞,偷偷抹了一點皂香,洗把臉。晚一點,一個女傭在我不經意的注視底下,自浴室走出來,手中握著那塊香皂,去後陽台洗衣服。
第50節:摯敵(4)
我該覺得羞辱嗎?--同學放假去騎馬,我騎林麗鶯她家的三輪車(林麗鶯住在我家後面,她媽在市場賣水果,用三輪車送貨)。同學的爸媽在球場打高爾夫,我媽在家打小孩、在夜市打彈珠。
我多想變成別人家的小孩呀,變成同學家的小孩。希望家裡養的是貴賓狗,而不是老鼠和蟑螂。聽英文唱片,而不是台語錄音帶。房間鋪地毯,餐桌擺刀叉。去圓山飯店游泳,而不是在溪邊泡水。爸爸當不成律師或教授,那麼,就算是開一間文具店,也比在餐廳當泊車員要來得體面高尚。
假如你來自我這種家庭,我們這種家庭,學會沉默,沉默,沉默才是家庭的生活之道。爸爸工作太累了,電視關掉,不要吵。爸爸的腳受了傷,夜裡睡得淺,我想上廁所,卻不敢拉開房間的門,深怕那老舊的門軌會發出乾澀的呻吟,像一根發酸的骨頭,吵醒父親枯燥無夢的睡眠。
安靜,安靜,不要發出聲音。廚房裡滑倒,自己爬起來就好。洗頭洗到一半沒了瓦斯,別亂叫,冷水淋一淋趕快擦乾就好。就連我的每一次咳嗽都遭到監視--生病是犯錯的行為,體力與金錢的雙重浪費,理當遭到鄙視。--不必解釋,不要吵,別在那裡可是可是地裝可憐,我爸說,外面的世界、討生活的世界,有更嚴厲的沉默壓在上頭。
我爸工作的那間餐廳,位在市中心的"名人巷"附近。招牌小小一塊,自信地收斂在大理石牆面的凹槽里,仿佛不稀罕似的、不歡迎人,除非很有錢的人。
有錢人不會知道我爸在這"趴"車並沒有底薪,他們沒有生存問題,於是從來不會了解別人是怎麼生存的。他們之中做官的那幾個,我同學的爸爸們,吃的用的都是政府的錢,並不習慣自己掏錢,這也就難怪他們,竟然把打包的剩菜拿來充當小費--這是什麼意思!把你準備丟進垃圾桶的東西,拿來付停車管理費?本人是靠小費養家的,靠小費養家,你懂不懂啊!--我爸當然不會把心裡的話說出來。靠小費養家的人,是不能發脾氣的,不能討價還價,甚至不能拒絕那些無禮的饋贈,只好不辭勞煩,把剩菜拎回家,度過另一個半鍋雞湯的夜晚。
第51節:摯敵(5)
小男生對我糾纏不休的興趣,不是同類對同類、名犬對名犬的興趣,而是對異類的好奇:嬌貴的寵物,對小土狗的盲目追戀。譚德睿把我的照片關進他的項鍊墜子,高志浩寫了一首肉麻的詩,孫雲鵬在走廊撿起我的髮夾,追上來,我說謝謝,他說,"這是我的榮幸。"我驚異一個十一歲的小孩也可以給別人榮幸。他們愛的那個女孩根本根本,與我無關。
也有那手法不太雅致的,譬如賴昭麟。家裡開紙廠,錢是有的,但父親學歷不高,還不是貴族。總是在頒獎台下自言自語:獎狀,獎狀有什麼了不起,回去叫我爸印一百張給我。他在我生日那天遠遠喊我一聲,"喂!許清芬!"語氣凶寒得像是跟我有仇,然後突擊似的隔著半間教室,重重丟出一個東西,砸中我的鼻樑。是送給我的禮物,一隻河馬布偶。
還有那實在不怎麼有氣質的,李明俊,繼承了他爸那種小企業主的、務實的創造力,下課間胡亂拍了我幾張照片,兜售給有興趣的人。
愈是蠻橫失禮沒氣質的,愈像我的兄弟、我們那裡的男孩。其中最沒氣質的那一個,叫做呂彥誼,住在我家隔壁巷(另一顆擺錯位置的紐扣,但價格或許比我還高一點,因為他家是開藥房的)。我最不願理會的就是他,誰教他是我的同類。我也從不揭發,他用什麼方法作弊偷了多少分數--你怎麼能夠聞到他房裡的臭味?除非你離他很近很近--同類與同類最好別相靠近,否則就有相互出賣的危險。
這群年幼的權勢者當中,有一個王者,一個挺拔的美男子,考試總是第一。王子身邊有個丫鬟,任勞任怨的一個矮小女生,總是被選做服務股長(她是半價的優惠生,校車司機的女兒,另一顆不安其位的紐扣,另一個我該迴避的對象)。小丫鬟替王子跑腿,將我自放學的鐘聲里拔出來,抓到王子面前,說,"這就是許清芬。"
第52節:摯敵(6)
俊美的王子看得我心臟都快停了,雖然他只看了我一眼。
才一眼,就毫不遲疑地下了判決:"就這樣?我看明明不怎麼樣嘛!"
有品位,果然是見過世面的大少爺。
他轉過頭,面向燦爛的黃昏,一聲不吭,臉上仿佛鍍了一層膜。而他的表情,就浮在那沒有表情的薄膜之上。
我對他並沒有恨,還沒有。仇恨守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像個掠食者,埋伏在發臭的黑暗當中。
五月份,梅雨把整座城市淋成了一盒濕餅乾,第四個周末,總算冒出一個清脆的晴天,閒逸的人出門享用陽光,打工的人追趕工作進度。有錢的花錢,沒錢的賺錢,餐廳外守著兩個侍衛,廚房中翻炒著忙碌的香味,餐桌上警戒著乾淨到發亮的酒[E-B-小-說-wWw.txTeB。cN收-集-整-理]杯,部長一家來店裡聚餐。沒有薪水的泊車員,在餐廳外跟部長的司機聊天。
部長一家用完晚餐,準備拿車回家囉!--老闆站了起來,電話不敢出聲,連地板上的花紋都繃得緊緊的。那一本正經、對名流不存偏見的泊車員,比部長的司機搶先一步,打開車門,微彎著腰,伸出右手,說一聲部長慢走。
泊車員說慢走的一刻,伸出了右手,他的手心並不向上,並不期待獲得任何的獎賞,他只是想要握手,想要握手而已(部長先生,我並不在乎你那一身的財富、權勢、地位,無一不是世襲而來,我並不在乎。我不會因為你的身世而看不起你,光是這一點,就已標示了我的教養和風度)。但是部長並不領情,在泊車員落空的手上投下了一個輕率的蔑視,連頭都不點一下,只留下車門開閉的瞬間、一聲堅固而充滿價值感的,砰!
第53節:摯敵(7)
泊車員要的只是握手。只是握手而已。
但是部長不要。這隻飽食終日的蝗蟲,於周身架起高聳的圍欄,守衛、淨化他豐饒的貴族生活。他不出手,不出聲,他不想弄髒自己的護欄。由於欠缺社會歷練,把一雙辛勤勞動的手,當作乞討成性的無賴。而他的兒子,我們學校的王子,則眼睜睜目睹了這一切。
我想像我的父親(故事一經回憶的干擾,就無可避免要動用想像,來填寫記憶的空白),想像他呆站著,站在一條狹窄的光線中。他親身經歷的、與他被教導相信的世界之間,只存在這麼一小塊豁亮的空間。
天空奄奄一息,大雨又要下了。權勢者懶得提供任何友善的手勢。
這理直氣壯的蔑視,就是我爸告訴我的,比沉默更嚴厲的沉默。像一片久病不愈的皮膚,呼不出一口乾淨的空氣。我父親只能默守他寡言的習慣,把伸出的右手收回、收回、收回他所來自並且終將歸屬的、不可離越的那個空間。退回、退回、退回界限這邊。
此後我便暗自,將王子視作仇敵。鍛鍊我的眼神,眼白、眼珠、眼白與眼珠的比例,付出卑屈之人對卑屈之人的、卑屈的鄙視。但是,我該如何有效傳達我的鄙視,像一個高明的球員那樣,把球準確地傳到對方手中?你如何懲罰報復一個、對你無動於衷的人呢?
王子看不見我的鄙視,因為他根本就不看我。他對女孩的品味,就像任何精準的投資行為一樣毫不浪費,只將注意力交給與他同類之人、同位同階之人。我的鄙視像一個又一個被漏接的球,跟父親伸出的右手一樣,在等待中一再一再落空。等待太久,於是連等待也算不上了。
第54節:摯敵(8)
復仇行動輾轉反側,流連退化,成了空想。我幻想與王子接吻的一刻,咬破他嘴唇並且捂著鼻子說,你的嘴巴好臭。--先有征服,才有宰制,先有暴力的施展,才有關係的扭轉,可惜的是王子並不,並不回應我的幻想,獨留我陷落在自己的角色當中,入戲很深,強扮勇敢好戰的女兒,不畏低俗地記取仇恨,在發出惡臭的黑暗中匍匐,匍匐於孩子氣的復仇行動。
我幻想他捧著一份赤誠要我收下,卻被我一手推翻得滿地破碎。我排練、排練、排練推翻的手勢,反覆反覆排練,卻不會正式上場演出。因為男主角總是缺席。
於是排練取代了演出,成為目的。像一顆自戀的星球,以其對自身的嘲弄不斷內旋、內旋,自轉於抑鬱的愁緒當中。--除非,除非女主角提出邀請,請男主角入戲;除非我走上前去介紹自己:哈羅,你好,我是受過你父親羞辱的那個、泊車員的女兒。
(假如你不敢表明身分,不敢揭露自己,又要如何以復仇者的氣勢,強取對方的注意力?噢噢但是你說:我不想再重述那件事了,我只想把它藏起來,藏起它所有的聲音、顏色、光線與氣味--再高級的餐館都免不了的,漂白水腐敗的消毒味--把它藏入記憶的底層,埋進墳場或垃圾堆。把它藏進羞辱中,藏進一個不再對自己開啟、也不再對別人開啟的空間,就像一隻老鼠躲在餿水裡面。)
然而仇恨最可悲的一點,在於,它不會因挫敗而潰散。它只會轉向,轉向另一些可供報復的對象。
班上來了一個奇怪的女生,而且她很不幸的,長得並不漂亮。在那張並不漂亮的臉上,抽搐著一種我們看不懂的表情,像在生氣、發問,又像在抵抗什麼。嘴巴毫無意外地總在意外的時刻,掉出幾個重重的大字,仿佛罵人,卻不知罵的是誰。像是智能障礙,又像是精神異常。她為大家提供的最新娛樂,就是嘲笑與模仿。
第55節:摯敵(9)
另一次,慶祝蘇學理得了作文比賽冠軍,蘇公館叫了外燴辦party(公館?什麼公館?啊?許公館?……我媽捂著話筒堵住來人的耳朵,大聲喊道:許清芬!一定是找你的!)。進了蘇公館,一隻驕傲的北京犬對著我吠,一邊狂吠,短短的四肢邊往後退,膽小得要命。浴室里,一塊漂亮的香皂擱在浴缸的折邊,新奇的桃紅色,雕了華麗的外國字;我好奇摸一摸,聞了聞,偷偷抹了一點皂香,洗把臉。晚一點,一個女傭在我不經意的注視底下,自浴室走出來,手中握著那塊香皂,去後陽台洗衣服。
第50節:摯敵(4)
我該覺得羞辱嗎?--同學放假去騎馬,我騎林麗鶯她家的三輪車(林麗鶯住在我家後面,她媽在市場賣水果,用三輪車送貨)。同學的爸媽在球場打高爾夫,我媽在家打小孩、在夜市打彈珠。
我多想變成別人家的小孩呀,變成同學家的小孩。希望家裡養的是貴賓狗,而不是老鼠和蟑螂。聽英文唱片,而不是台語錄音帶。房間鋪地毯,餐桌擺刀叉。去圓山飯店游泳,而不是在溪邊泡水。爸爸當不成律師或教授,那麼,就算是開一間文具店,也比在餐廳當泊車員要來得體面高尚。
假如你來自我這種家庭,我們這種家庭,學會沉默,沉默,沉默才是家庭的生活之道。爸爸工作太累了,電視關掉,不要吵。爸爸的腳受了傷,夜裡睡得淺,我想上廁所,卻不敢拉開房間的門,深怕那老舊的門軌會發出乾澀的呻吟,像一根發酸的骨頭,吵醒父親枯燥無夢的睡眠。
安靜,安靜,不要發出聲音。廚房裡滑倒,自己爬起來就好。洗頭洗到一半沒了瓦斯,別亂叫,冷水淋一淋趕快擦乾就好。就連我的每一次咳嗽都遭到監視--生病是犯錯的行為,體力與金錢的雙重浪費,理當遭到鄙視。--不必解釋,不要吵,別在那裡可是可是地裝可憐,我爸說,外面的世界、討生活的世界,有更嚴厲的沉默壓在上頭。
我爸工作的那間餐廳,位在市中心的"名人巷"附近。招牌小小一塊,自信地收斂在大理石牆面的凹槽里,仿佛不稀罕似的、不歡迎人,除非很有錢的人。
有錢人不會知道我爸在這"趴"車並沒有底薪,他們沒有生存問題,於是從來不會了解別人是怎麼生存的。他們之中做官的那幾個,我同學的爸爸們,吃的用的都是政府的錢,並不習慣自己掏錢,這也就難怪他們,竟然把打包的剩菜拿來充當小費--這是什麼意思!把你準備丟進垃圾桶的東西,拿來付停車管理費?本人是靠小費養家的,靠小費養家,你懂不懂啊!--我爸當然不會把心裡的話說出來。靠小費養家的人,是不能發脾氣的,不能討價還價,甚至不能拒絕那些無禮的饋贈,只好不辭勞煩,把剩菜拎回家,度過另一個半鍋雞湯的夜晚。
第51節:摯敵(5)
小男生對我糾纏不休的興趣,不是同類對同類、名犬對名犬的興趣,而是對異類的好奇:嬌貴的寵物,對小土狗的盲目追戀。譚德睿把我的照片關進他的項鍊墜子,高志浩寫了一首肉麻的詩,孫雲鵬在走廊撿起我的髮夾,追上來,我說謝謝,他說,"這是我的榮幸。"我驚異一個十一歲的小孩也可以給別人榮幸。他們愛的那個女孩根本根本,與我無關。
也有那手法不太雅致的,譬如賴昭麟。家裡開紙廠,錢是有的,但父親學歷不高,還不是貴族。總是在頒獎台下自言自語:獎狀,獎狀有什麼了不起,回去叫我爸印一百張給我。他在我生日那天遠遠喊我一聲,"喂!許清芬!"語氣凶寒得像是跟我有仇,然後突擊似的隔著半間教室,重重丟出一個東西,砸中我的鼻樑。是送給我的禮物,一隻河馬布偶。
還有那實在不怎麼有氣質的,李明俊,繼承了他爸那種小企業主的、務實的創造力,下課間胡亂拍了我幾張照片,兜售給有興趣的人。
愈是蠻橫失禮沒氣質的,愈像我的兄弟、我們那裡的男孩。其中最沒氣質的那一個,叫做呂彥誼,住在我家隔壁巷(另一顆擺錯位置的紐扣,但價格或許比我還高一點,因為他家是開藥房的)。我最不願理會的就是他,誰教他是我的同類。我也從不揭發,他用什麼方法作弊偷了多少分數--你怎麼能夠聞到他房裡的臭味?除非你離他很近很近--同類與同類最好別相靠近,否則就有相互出賣的危險。
這群年幼的權勢者當中,有一個王者,一個挺拔的美男子,考試總是第一。王子身邊有個丫鬟,任勞任怨的一個矮小女生,總是被選做服務股長(她是半價的優惠生,校車司機的女兒,另一顆不安其位的紐扣,另一個我該迴避的對象)。小丫鬟替王子跑腿,將我自放學的鐘聲里拔出來,抓到王子面前,說,"這就是許清芬。"
第52節:摯敵(6)
俊美的王子看得我心臟都快停了,雖然他只看了我一眼。
才一眼,就毫不遲疑地下了判決:"就這樣?我看明明不怎麼樣嘛!"
有品位,果然是見過世面的大少爺。
他轉過頭,面向燦爛的黃昏,一聲不吭,臉上仿佛鍍了一層膜。而他的表情,就浮在那沒有表情的薄膜之上。
我對他並沒有恨,還沒有。仇恨守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像個掠食者,埋伏在發臭的黑暗當中。
五月份,梅雨把整座城市淋成了一盒濕餅乾,第四個周末,總算冒出一個清脆的晴天,閒逸的人出門享用陽光,打工的人追趕工作進度。有錢的花錢,沒錢的賺錢,餐廳外守著兩個侍衛,廚房中翻炒著忙碌的香味,餐桌上警戒著乾淨到發亮的酒[E-B-小-說-wWw.txTeB。cN收-集-整-理]杯,部長一家來店裡聚餐。沒有薪水的泊車員,在餐廳外跟部長的司機聊天。
部長一家用完晚餐,準備拿車回家囉!--老闆站了起來,電話不敢出聲,連地板上的花紋都繃得緊緊的。那一本正經、對名流不存偏見的泊車員,比部長的司機搶先一步,打開車門,微彎著腰,伸出右手,說一聲部長慢走。
泊車員說慢走的一刻,伸出了右手,他的手心並不向上,並不期待獲得任何的獎賞,他只是想要握手,想要握手而已(部長先生,我並不在乎你那一身的財富、權勢、地位,無一不是世襲而來,我並不在乎。我不會因為你的身世而看不起你,光是這一點,就已標示了我的教養和風度)。但是部長並不領情,在泊車員落空的手上投下了一個輕率的蔑視,連頭都不點一下,只留下車門開閉的瞬間、一聲堅固而充滿價值感的,砰!
第53節:摯敵(7)
泊車員要的只是握手。只是握手而已。
但是部長不要。這隻飽食終日的蝗蟲,於周身架起高聳的圍欄,守衛、淨化他豐饒的貴族生活。他不出手,不出聲,他不想弄髒自己的護欄。由於欠缺社會歷練,把一雙辛勤勞動的手,當作乞討成性的無賴。而他的兒子,我們學校的王子,則眼睜睜目睹了這一切。
我想像我的父親(故事一經回憶的干擾,就無可避免要動用想像,來填寫記憶的空白),想像他呆站著,站在一條狹窄的光線中。他親身經歷的、與他被教導相信的世界之間,只存在這麼一小塊豁亮的空間。
天空奄奄一息,大雨又要下了。權勢者懶得提供任何友善的手勢。
這理直氣壯的蔑視,就是我爸告訴我的,比沉默更嚴厲的沉默。像一片久病不愈的皮膚,呼不出一口乾淨的空氣。我父親只能默守他寡言的習慣,把伸出的右手收回、收回、收回他所來自並且終將歸屬的、不可離越的那個空間。退回、退回、退回界限這邊。
此後我便暗自,將王子視作仇敵。鍛鍊我的眼神,眼白、眼珠、眼白與眼珠的比例,付出卑屈之人對卑屈之人的、卑屈的鄙視。但是,我該如何有效傳達我的鄙視,像一個高明的球員那樣,把球準確地傳到對方手中?你如何懲罰報復一個、對你無動於衷的人呢?
王子看不見我的鄙視,因為他根本就不看我。他對女孩的品味,就像任何精準的投資行為一樣毫不浪費,只將注意力交給與他同類之人、同位同階之人。我的鄙視像一個又一個被漏接的球,跟父親伸出的右手一樣,在等待中一再一再落空。等待太久,於是連等待也算不上了。
第54節:摯敵(8)
復仇行動輾轉反側,流連退化,成了空想。我幻想與王子接吻的一刻,咬破他嘴唇並且捂著鼻子說,你的嘴巴好臭。--先有征服,才有宰制,先有暴力的施展,才有關係的扭轉,可惜的是王子並不,並不回應我的幻想,獨留我陷落在自己的角色當中,入戲很深,強扮勇敢好戰的女兒,不畏低俗地記取仇恨,在發出惡臭的黑暗中匍匐,匍匐於孩子氣的復仇行動。
我幻想他捧著一份赤誠要我收下,卻被我一手推翻得滿地破碎。我排練、排練、排練推翻的手勢,反覆反覆排練,卻不會正式上場演出。因為男主角總是缺席。
於是排練取代了演出,成為目的。像一顆自戀的星球,以其對自身的嘲弄不斷內旋、內旋,自轉於抑鬱的愁緒當中。--除非,除非女主角提出邀請,請男主角入戲;除非我走上前去介紹自己:哈羅,你好,我是受過你父親羞辱的那個、泊車員的女兒。
(假如你不敢表明身分,不敢揭露自己,又要如何以復仇者的氣勢,強取對方的注意力?噢噢但是你說:我不想再重述那件事了,我只想把它藏起來,藏起它所有的聲音、顏色、光線與氣味--再高級的餐館都免不了的,漂白水腐敗的消毒味--把它藏入記憶的底層,埋進墳場或垃圾堆。把它藏進羞辱中,藏進一個不再對自己開啟、也不再對別人開啟的空間,就像一隻老鼠躲在餿水裡面。)
然而仇恨最可悲的一點,在於,它不會因挫敗而潰散。它只會轉向,轉向另一些可供報復的對象。
班上來了一個奇怪的女生,而且她很不幸的,長得並不漂亮。在那張並不漂亮的臉上,抽搐著一種我們看不懂的表情,像在生氣、發問,又像在抵抗什麼。嘴巴毫無意外地總在意外的時刻,掉出幾個重重的大字,仿佛罵人,卻不知罵的是誰。像是智能障礙,又像是精神異常。她為大家提供的最新娛樂,就是嘲笑與模仿。
第55節:摯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