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正是!”張賢激動得雙目放光。
“所以,我怎會讓他回來呢。”
華蒼領兵,八萬護國軍兵臨城下。
威王也好,趙梓也罷,都不過是上不得台面的跳樑小丑。
“不可能!我們不可能失手!”張賢難以置信,被拖拽下去時都恍若夢中,“皇帝死了!皇帝真的死了!我要做大官了!”
“趙梓,在北津渡,你真的有機會隱瞞世人殺了我。”少微垂眸望著跪在地上的趙梓。
趙梓一句也沒有辯解,只奉上了那塊題牌。
題牌上沒有答案。
趙梓被帶了下去,聽候發落。
少微嘆了口氣:“可是他沒有。”
趙梓所為,恐怕史書不會懂,世人也不會懂。
廷尉署最終沒有判定趙梓謀反。
少微念其為五皇子恩師,護佑五皇子頗多,貶他去督造皇陵。
臨行前,趙梓去看望了沈初。
沈初失了一臂,卻仍未放棄撫琴。
趙梓與他告別:“若我還能回來……”
沈初似乎不需聽完他的未盡之語,笑道:“好。”
他單手掃弦給他送行,弦音單調,他便唱給他聽——
年少風雲多氣節,橫劍躍馬,笑指冠蓋,馳騁邊塞不言家。江河傾世下,抽刀斷山塔,步青霄擬把蟾宮掣,一代豪俠……
他們仍是當年並肩出征的少年郎。
少微的毒雖然解了,但落下了遺症,雙眼視物的能力每況愈下。
這五年來,他看東西會突然模糊,有時晚間點著燈看摺子,常常感到異常酸澀刺痛。
太醫和江順專門為他調製了敷眼的藥布,每隔兩三日便須藥敷調理一次。
長慶殿側殿置了軟塌,少微若是累了,會在上邊小憩一會兒,或者眼睛不舒服,就躺在這裡敷藥。邊疆無戰事,華蒼請命回來陪他過年,這會兒就坐在榻邊看顧。
殿外有人求見,華蒼出去打發了。
少微聽見他回來,撐起身,下意識地想用手揉眼,嘟囔著問:“是誰?”
華蒼上前拿下他的胳膊,不讓他碰到藥布:“是沈初。沒事,你再睡會兒。”
“唔。”少微又躺了下來。
華蒼給他拉好被子。
少微道:“快過年了,把那人叫回來吧,憫兒一直惦記著他,我看沈初也快耐不住了。”
華蒼應了聲:“好。”
趙梓回來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少微竟不計前嫌,擢升他為丞相,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沈初訝然:“陛下您是怎麼想的?”
少微白他一眼:“怎麼想的?你這樣的我都讓你做御史大夫了,趙梓做個丞相怎麼了?”
沈初想了想:“也對。”
別人不懂,趙梓卻明白,這不是在補償他或者籠絡他,他們的陛下這麼做,其實是給他再上一道枷鎖。
如今憫兒已是個俊俏聰慧的少年了,倒是還記得他,叫他一聲“老師”。
這個年過得熱熱鬧鬧。
少微望著滿城燈火,醉倒在華蒼懷中。
永晝廿一年。
昭謹帝李少微順應天道,禪位於幼弟李延憫,稱太上皇,移居秣京北郊九成宮。
新帝迎娶昭肅侯侄女、長豐第一位女將軍華籮為後。
昭謹帝平生喜愛鑽研算術曆法,甚至著有算經傳世,然而對其在位政績與退位之舉,後世褒貶不一。
只是旁人評說,他何曾在乎過。
九成宮中留有一句昭謹帝親筆題字——
千秋功過,概莫如是。
天德寺中,一個蒙著眼的華服男子在撫觸題牌架上的題牌。紅繩拴著的題牌被他用手掃過,發出清脆的木質聲響。
不知哪裡來的一群小孩子,圍著他繞了一會兒,問道:“你在玩捉迷藏嗎?”
男子搖了搖頭:“不是的。”
“那你為什麼蒙著眼睛?”
男子笑而不語,只取下一塊題牌,用手指仔細磨了一會兒上面的刻字,隨後取出刻刀,在背面刻下了答案。
孩子們見他不理會,自顧自玩起了捉迷藏。
有個孩子不小心撞到了他,男子沒拿穩,題牌脫手而出。
耳邊驟然傳來衣袍帶風的聲音,一個男人恍若從天而降,剛剛拋遠的題牌被一把撈住,踉蹌了一下的蒙眼男子也被扶穩。
男人皺眉瞥了他們一眼,孩子們被嚇得噤若寒蟬。
“無妨,幫我把這題牌掛起來吧。”蒙眼男子說。
男人依言掛好。
“去拜過你父兄了?”
“嗯。”
“那我們回去吧。”
“好。”
孩子們好奇地看那男人將一條衣帶綁上蒙眼男子的手腕,小心翼翼地牽著他。
兩人就這般相攜走了。
我要做二十年皇帝,做四十年庸人,活到八十歲,同你一起死。
——
連山歸藏,眾星相移。
不如袖手天下,共歷河山——
幸甚至哉。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後記
這篇後記的開頭我早就想好了——
“所以,我怎會讓他回來呢。”
華蒼領兵,八萬護國軍兵臨城下。
威王也好,趙梓也罷,都不過是上不得台面的跳樑小丑。
“不可能!我們不可能失手!”張賢難以置信,被拖拽下去時都恍若夢中,“皇帝死了!皇帝真的死了!我要做大官了!”
“趙梓,在北津渡,你真的有機會隱瞞世人殺了我。”少微垂眸望著跪在地上的趙梓。
趙梓一句也沒有辯解,只奉上了那塊題牌。
題牌上沒有答案。
趙梓被帶了下去,聽候發落。
少微嘆了口氣:“可是他沒有。”
趙梓所為,恐怕史書不會懂,世人也不會懂。
廷尉署最終沒有判定趙梓謀反。
少微念其為五皇子恩師,護佑五皇子頗多,貶他去督造皇陵。
臨行前,趙梓去看望了沈初。
沈初失了一臂,卻仍未放棄撫琴。
趙梓與他告別:“若我還能回來……”
沈初似乎不需聽完他的未盡之語,笑道:“好。”
他單手掃弦給他送行,弦音單調,他便唱給他聽——
年少風雲多氣節,橫劍躍馬,笑指冠蓋,馳騁邊塞不言家。江河傾世下,抽刀斷山塔,步青霄擬把蟾宮掣,一代豪俠……
他們仍是當年並肩出征的少年郎。
少微的毒雖然解了,但落下了遺症,雙眼視物的能力每況愈下。
這五年來,他看東西會突然模糊,有時晚間點著燈看摺子,常常感到異常酸澀刺痛。
太醫和江順專門為他調製了敷眼的藥布,每隔兩三日便須藥敷調理一次。
長慶殿側殿置了軟塌,少微若是累了,會在上邊小憩一會兒,或者眼睛不舒服,就躺在這裡敷藥。邊疆無戰事,華蒼請命回來陪他過年,這會兒就坐在榻邊看顧。
殿外有人求見,華蒼出去打發了。
少微聽見他回來,撐起身,下意識地想用手揉眼,嘟囔著問:“是誰?”
華蒼上前拿下他的胳膊,不讓他碰到藥布:“是沈初。沒事,你再睡會兒。”
“唔。”少微又躺了下來。
華蒼給他拉好被子。
少微道:“快過年了,把那人叫回來吧,憫兒一直惦記著他,我看沈初也快耐不住了。”
華蒼應了聲:“好。”
趙梓回來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少微竟不計前嫌,擢升他為丞相,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沈初訝然:“陛下您是怎麼想的?”
少微白他一眼:“怎麼想的?你這樣的我都讓你做御史大夫了,趙梓做個丞相怎麼了?”
沈初想了想:“也對。”
別人不懂,趙梓卻明白,這不是在補償他或者籠絡他,他們的陛下這麼做,其實是給他再上一道枷鎖。
如今憫兒已是個俊俏聰慧的少年了,倒是還記得他,叫他一聲“老師”。
這個年過得熱熱鬧鬧。
少微望著滿城燈火,醉倒在華蒼懷中。
永晝廿一年。
昭謹帝李少微順應天道,禪位於幼弟李延憫,稱太上皇,移居秣京北郊九成宮。
新帝迎娶昭肅侯侄女、長豐第一位女將軍華籮為後。
昭謹帝平生喜愛鑽研算術曆法,甚至著有算經傳世,然而對其在位政績與退位之舉,後世褒貶不一。
只是旁人評說,他何曾在乎過。
九成宮中留有一句昭謹帝親筆題字——
千秋功過,概莫如是。
天德寺中,一個蒙著眼的華服男子在撫觸題牌架上的題牌。紅繩拴著的題牌被他用手掃過,發出清脆的木質聲響。
不知哪裡來的一群小孩子,圍著他繞了一會兒,問道:“你在玩捉迷藏嗎?”
男子搖了搖頭:“不是的。”
“那你為什麼蒙著眼睛?”
男子笑而不語,只取下一塊題牌,用手指仔細磨了一會兒上面的刻字,隨後取出刻刀,在背面刻下了答案。
孩子們見他不理會,自顧自玩起了捉迷藏。
有個孩子不小心撞到了他,男子沒拿穩,題牌脫手而出。
耳邊驟然傳來衣袍帶風的聲音,一個男人恍若從天而降,剛剛拋遠的題牌被一把撈住,踉蹌了一下的蒙眼男子也被扶穩。
男人皺眉瞥了他們一眼,孩子們被嚇得噤若寒蟬。
“無妨,幫我把這題牌掛起來吧。”蒙眼男子說。
男人依言掛好。
“去拜過你父兄了?”
“嗯。”
“那我們回去吧。”
“好。”
孩子們好奇地看那男人將一條衣帶綁上蒙眼男子的手腕,小心翼翼地牽著他。
兩人就這般相攜走了。
我要做二十年皇帝,做四十年庸人,活到八十歲,同你一起死。
——
連山歸藏,眾星相移。
不如袖手天下,共歷河山——
幸甚至哉。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後記
這篇後記的開頭我早就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