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浣芳沐雪裡沒有寒江與巨柳,沒有河岸與輕舟,卻有一株傲立的梅樹。雪落在細脆的梅枝上,壓枝幾分又欺花幾重。浣芳沐雪裡沒有城磚和紅幡,卻有著與千家萬戶相仿的灰牆碧瓦,還有著與千家萬戶殊異的門鏡與匾額。雪在銅鏡上凝成一片霜,在匾額的絨花上浸出一片暗色,在瓦礫間堆疊出一片人事浮沉。
浣芳沐雪裡沒有美人,只有一個百無聊賴的閒人。那閒人已將整個小院打掃妥帖,只是這滿眼的素白,他卻不願驚擾。他不是能夠凌虛蹈空的江湖豪客,是以地上蜿蜒了兩行足印,而他每有行動,總是反覆踏上那兩行足印,想必對那雪珍惜非常,不肯褻瀆半分。那閒人此刻坐在紅梅樹底,梅落了一肩,雪也落了一身。那閒人盯著石頭桌子上的一樣物事,歪著頭,發著呆。
***
這兩日,葉鴻悠都在幫鍾雪懷收拾家中雜物。第一次推開儲物室的門時,他對那位鍾先生的“敬意”又直上層樓。
先闖入眼目的是一尊木偶,滿布了蛛絲與積灰,色澤早已陳舊,而面目卻婉然可愛。木偶身後是一輛做成一半的玩具板車,前輪已然旋好,後輪卻不知蹤跡。板車後是彩繪一半的木馬,木馬旁是插著捲軸若干的木筒,木箱旁是書架,上面擺著畫冊與木質的小鴨小兔等玩意若干,書架腳下堆著許多紙箱木箱。
良久,葉鴻悠問道:“鍾先生,你以前做過木匠?”
鍾雪懷搖搖頭,“怎麼可能。”
哦。若不是木匠,那這一室的大小玩具,想必都是每日與他鬧在一處的孩童們所贈了,說不定還是瞞哄來的。
葉鴻悠面上浮起一抹古怪的笑意。
鍾雪懷看在眼裡,卻沒有出言擠兌,只道:“每一樣都有故事。”頓一頓,他兀自講起來:“那木偶是北城的一位員外要送給小女兒做生辰禮物的,讓木匠制好,送到我這裡彩繪。還沒等我畫完,便舉家搬去皇都了。原來那員外的長子中了探花郎,要尚郡主,全家跟著得了封蔭。那板車,原是往東走兩條街上一個淘氣的小男孩的,他常來我這裡玩。車子的後輪壞了,我幫他修補,隔日卻聽說,一輛富貴人家的馬車將他撞了,壓斷了兩條腿……他與寡母相依為命。”
他不再說下去,眼中神色悠遠,幾點清光碎在那澄淨如冰譚的眸色中。葉鴻悠以為他在為那斷了腿的孩子惋惜,便嘆了口氣,安慰道:“世事無常。”
鍾雪懷轉向他:“你以為我在傷心嗎?”不等對方接口,他便接著道:“你說的對,福禍相伏,世事無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做了郡主的老丈人的員外,常年錦衣玉食,豈料患了中風,神志已然不清。那探花郎做了戶部的官員,私用了軍部一批餉銀,得了十年牢獄之災,現下還在陰濕的號房裡受罪。那斷了腿的小男孩一改頑皮性情,發奮讀起書來,母親甚是欣慰。這人世紛紜,可不是蒼狗白衣,百般變幻麼。”
他總是如此通達——葉鴻悠笑一笑,跟進門去。他也聽得出鍾雪懷言語中的留戀,看透世事無常易,打定主意背井離鄉卻難。人活一世可以無權無勢,可以無能,也可以無奈,卻不能無根。司命星君那隻手,從來端不平人間世道這碗水。有些人活得古井無波,有些人卻活如巨浪狂瀾,紅塵滾滾間,哪一個能真正緊握自己的“根”呢。
不過他——終究選擇了離開故地,似乎也並沒費太多思量。不過這輕易的決定之中,南霽月說的,因為身份特殊所以留在此地有些不妥的話究竟占了多少分量,他葉鴻悠想不明白,也不願追根究底。
說不定,玲瓏通透如鍾雪懷,自己也參詳不透。
他們一點點著手收拾這雜貨房,半舊的玩具都擦得很光潔,再上一些油彩,直像簇新的一般,做成一半的玩具也大多被修補完成,與舊的成品一道,擺放在房間各個角落。這一日,剩下木筒中的眾多捲軸與幾隻紙箱沒有拾掇,鍾雪懷出門去了,葉鴻悠便自己著手收拾。
他將捲軸一一打開,擦拭陳年的灰塵。那些捲軸都是畫卷,是鍾雪懷的畫,大多是些風景靜物,還有幾幅,畫得是一個女子。
那日,生死關頭,讓鍾雪懷露出他所見過的最柔軟,也最心痛的神色的女子。
母親。
那日畫卷之上,繪有層台聳翠飛閣流丹,一重又一重的瓊樓玉宇,無一不是巧奪天工,望也望不到邊。亭台之下,碧水微瀾,池水之畔,植有他這一介布衣叫不出名字的珍稀花木。兩棵蔭澤一丈方圓的花樹下,一架鞦韆靜立,著淺綠色華麗紗衣的女子慵懶地靠著。她的衣上,裙上,落滿了淡紫色的花瓣,鬢邊還停著一隻倦了芳華的蝶。
不過雙十年華。
但鍾雪懷所畫,從無朱門碧瓦,也非名山大川,大多是這喚作“浣芳沐雪”的小院。畫中的女子也俱是荊釵布裙,眉眼還是那眉眼,卻少了醉生夢死的風情,添了為人妻母的風韻。畫中的她從清麗純然的少婦,變作安然知命不染市儈俗態的中年婦人,變作滄桑衰弱的老嫗,又變作——
一座墳塋。
墳上黃土一抔,墳邊老槐一棵。墳下滿坡青草野芳,屢歲枯榮。
葉鴻悠的眼濕潤了。
那人的願望其實很微小,不過是能夠奉養母親到老罷了。而世道嶙峋,連這麼一點微茫的願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與那人相比,自己豈非幸運之極?他擁有兩對疼他愛他的嚴父慈母,一一為他們養老、送終。天公只是跟他開了個無趣的玩笑,一瞬間奪取他的所有,又作為禮物完璧歸趙,讓他的心在冰炭九重中滾了一遭。就仿若青燈古剎的僧尼,飲一瓢人世情愛方知何為歡樂與痛苦,縱一回七情六慾才懂何為幸福與辛酸。
而我,捨去所有不該屬於我的,又得到了太多,太多。
我相逢了那片,同命相憐的水草。
傷感的、懷念的情緒緩緩退潮,葉鴻悠便想起另一樁事來。方才那眾多畫卷中,有幾幅所畫並不止鍾雪懷的母親一人,有鍾雪懷,還有一個面目模糊的年輕女子。年輕女子亦是樸素的扮相,畫中從未出現她的面貌,但看身段,卻是裊裊婷婷,婀娜有致。葉鴻悠暗笑,這莫不是鍾雪懷想像中的嬌妻?若是日後,那人果得如此佳人相伴,也是美事一樁。以那人如畫的眉目,玲瓏的心肝,相比會有許多女子青眼有加。
那麼自己呢?自己會娶什麼樣的女子為妻?是天真爛漫的農家姑娘,還是如他嫂嫂一般的書香閨秀?娶妻之後,會是相敬如賓,還是時常爭吵?
想到他與那人各自娶妻生子,想到日後兩家人聚在一起過年過節,他與鍾雪懷、大哥,或許還會有其他友人,男人們在一起談天說地,女眷們在一起喏喏竊語,孩子們在一起嬉笑打鬧。這樣的畫面,原是極靜好,極美滿的,他卻覺得,有哪一般心緒始終蹉跎在了心底,仿佛經年不肯暈開。
舊人未去,新人又來,已是這般幸福,還有什麼多餘的奢望呢?果然是人心不足,飽腹思那啥,亂想一氣罷了。
浣芳沐雪裡沒有美人,只有一個百無聊賴的閒人。那閒人已將整個小院打掃妥帖,只是這滿眼的素白,他卻不願驚擾。他不是能夠凌虛蹈空的江湖豪客,是以地上蜿蜒了兩行足印,而他每有行動,總是反覆踏上那兩行足印,想必對那雪珍惜非常,不肯褻瀆半分。那閒人此刻坐在紅梅樹底,梅落了一肩,雪也落了一身。那閒人盯著石頭桌子上的一樣物事,歪著頭,發著呆。
***
這兩日,葉鴻悠都在幫鍾雪懷收拾家中雜物。第一次推開儲物室的門時,他對那位鍾先生的“敬意”又直上層樓。
先闖入眼目的是一尊木偶,滿布了蛛絲與積灰,色澤早已陳舊,而面目卻婉然可愛。木偶身後是一輛做成一半的玩具板車,前輪已然旋好,後輪卻不知蹤跡。板車後是彩繪一半的木馬,木馬旁是插著捲軸若干的木筒,木箱旁是書架,上面擺著畫冊與木質的小鴨小兔等玩意若干,書架腳下堆著許多紙箱木箱。
良久,葉鴻悠問道:“鍾先生,你以前做過木匠?”
鍾雪懷搖搖頭,“怎麼可能。”
哦。若不是木匠,那這一室的大小玩具,想必都是每日與他鬧在一處的孩童們所贈了,說不定還是瞞哄來的。
葉鴻悠面上浮起一抹古怪的笑意。
鍾雪懷看在眼裡,卻沒有出言擠兌,只道:“每一樣都有故事。”頓一頓,他兀自講起來:“那木偶是北城的一位員外要送給小女兒做生辰禮物的,讓木匠制好,送到我這裡彩繪。還沒等我畫完,便舉家搬去皇都了。原來那員外的長子中了探花郎,要尚郡主,全家跟著得了封蔭。那板車,原是往東走兩條街上一個淘氣的小男孩的,他常來我這裡玩。車子的後輪壞了,我幫他修補,隔日卻聽說,一輛富貴人家的馬車將他撞了,壓斷了兩條腿……他與寡母相依為命。”
他不再說下去,眼中神色悠遠,幾點清光碎在那澄淨如冰譚的眸色中。葉鴻悠以為他在為那斷了腿的孩子惋惜,便嘆了口氣,安慰道:“世事無常。”
鍾雪懷轉向他:“你以為我在傷心嗎?”不等對方接口,他便接著道:“你說的對,福禍相伏,世事無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做了郡主的老丈人的員外,常年錦衣玉食,豈料患了中風,神志已然不清。那探花郎做了戶部的官員,私用了軍部一批餉銀,得了十年牢獄之災,現下還在陰濕的號房裡受罪。那斷了腿的小男孩一改頑皮性情,發奮讀起書來,母親甚是欣慰。這人世紛紜,可不是蒼狗白衣,百般變幻麼。”
他總是如此通達——葉鴻悠笑一笑,跟進門去。他也聽得出鍾雪懷言語中的留戀,看透世事無常易,打定主意背井離鄉卻難。人活一世可以無權無勢,可以無能,也可以無奈,卻不能無根。司命星君那隻手,從來端不平人間世道這碗水。有些人活得古井無波,有些人卻活如巨浪狂瀾,紅塵滾滾間,哪一個能真正緊握自己的“根”呢。
不過他——終究選擇了離開故地,似乎也並沒費太多思量。不過這輕易的決定之中,南霽月說的,因為身份特殊所以留在此地有些不妥的話究竟占了多少分量,他葉鴻悠想不明白,也不願追根究底。
說不定,玲瓏通透如鍾雪懷,自己也參詳不透。
他們一點點著手收拾這雜貨房,半舊的玩具都擦得很光潔,再上一些油彩,直像簇新的一般,做成一半的玩具也大多被修補完成,與舊的成品一道,擺放在房間各個角落。這一日,剩下木筒中的眾多捲軸與幾隻紙箱沒有拾掇,鍾雪懷出門去了,葉鴻悠便自己著手收拾。
他將捲軸一一打開,擦拭陳年的灰塵。那些捲軸都是畫卷,是鍾雪懷的畫,大多是些風景靜物,還有幾幅,畫得是一個女子。
那日,生死關頭,讓鍾雪懷露出他所見過的最柔軟,也最心痛的神色的女子。
母親。
那日畫卷之上,繪有層台聳翠飛閣流丹,一重又一重的瓊樓玉宇,無一不是巧奪天工,望也望不到邊。亭台之下,碧水微瀾,池水之畔,植有他這一介布衣叫不出名字的珍稀花木。兩棵蔭澤一丈方圓的花樹下,一架鞦韆靜立,著淺綠色華麗紗衣的女子慵懶地靠著。她的衣上,裙上,落滿了淡紫色的花瓣,鬢邊還停著一隻倦了芳華的蝶。
不過雙十年華。
但鍾雪懷所畫,從無朱門碧瓦,也非名山大川,大多是這喚作“浣芳沐雪”的小院。畫中的女子也俱是荊釵布裙,眉眼還是那眉眼,卻少了醉生夢死的風情,添了為人妻母的風韻。畫中的她從清麗純然的少婦,變作安然知命不染市儈俗態的中年婦人,變作滄桑衰弱的老嫗,又變作——
一座墳塋。
墳上黃土一抔,墳邊老槐一棵。墳下滿坡青草野芳,屢歲枯榮。
葉鴻悠的眼濕潤了。
那人的願望其實很微小,不過是能夠奉養母親到老罷了。而世道嶙峋,連這麼一點微茫的願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與那人相比,自己豈非幸運之極?他擁有兩對疼他愛他的嚴父慈母,一一為他們養老、送終。天公只是跟他開了個無趣的玩笑,一瞬間奪取他的所有,又作為禮物完璧歸趙,讓他的心在冰炭九重中滾了一遭。就仿若青燈古剎的僧尼,飲一瓢人世情愛方知何為歡樂與痛苦,縱一回七情六慾才懂何為幸福與辛酸。
而我,捨去所有不該屬於我的,又得到了太多,太多。
我相逢了那片,同命相憐的水草。
傷感的、懷念的情緒緩緩退潮,葉鴻悠便想起另一樁事來。方才那眾多畫卷中,有幾幅所畫並不止鍾雪懷的母親一人,有鍾雪懷,還有一個面目模糊的年輕女子。年輕女子亦是樸素的扮相,畫中從未出現她的面貌,但看身段,卻是裊裊婷婷,婀娜有致。葉鴻悠暗笑,這莫不是鍾雪懷想像中的嬌妻?若是日後,那人果得如此佳人相伴,也是美事一樁。以那人如畫的眉目,玲瓏的心肝,相比會有許多女子青眼有加。
那麼自己呢?自己會娶什麼樣的女子為妻?是天真爛漫的農家姑娘,還是如他嫂嫂一般的書香閨秀?娶妻之後,會是相敬如賓,還是時常爭吵?
想到他與那人各自娶妻生子,想到日後兩家人聚在一起過年過節,他與鍾雪懷、大哥,或許還會有其他友人,男人們在一起談天說地,女眷們在一起喏喏竊語,孩子們在一起嬉笑打鬧。這樣的畫面,原是極靜好,極美滿的,他卻覺得,有哪一般心緒始終蹉跎在了心底,仿佛經年不肯暈開。
舊人未去,新人又來,已是這般幸福,還有什麼多餘的奢望呢?果然是人心不足,飽腹思那啥,亂想一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