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他立即反問:“你怎麼知道我住在客棧?”
“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蜀中人氏。”
她抬頭凝視著他的臉,一縷月光正好照向他的額頭,他有一雙動人的眸子,寧靜如午夜的森林,幽深如秋日的湖水。她深吸了一口氣,淡笑:“我們就在這裡分手,行麼?”
“行。”他放開了她的手,繼續向東走去。
“謝謝你救了我,”她戀戀不捨地看著他的背影,平靜地叮囑了一句,“不過,分手之後,請忘掉我。”
“當然。”他沒有回頭,舉起手,做了一個“保重”的姿勢。
她站在街角,一直目送他走到下一個街口,方轉身離去。
……
“咣當!”
“關家娘子,這是什麼?”
“鹹魚。”
“啊……不必……藥錢實在沒有就賒著罷,年終結帳也行啊。”
“年終結帳也是鹹魚,還不如現在就給你。”小個子女人將一個沉澱淀的藤筐從肩上放下來。
那藤筐有水缸一般大小,足以將她自己全部裝進去。
老金坐在櫃檯邊,嘆了一聲道:
“聽我說句喪氣的話,關家娘子。這孩子又瘦又病,我看是指望不上的,還不如捐到廟裡,或許還管得了他幾頓好飯呢。”
“不是你的兒子,你當然不心疼了。誰說他沒指望……這不是活得好好的麼?”她溫柔地看了一眼在懷中熟睡的兒子。
已經五個月了,他看上去好像並沒有長大,還像一隻剛生下來的小貓一樣閉著眼蜷在布兜里。稍有一絲風吹糙動他就會發燒咳嗽,然後一病幾天,餵什麼都往外吐,連吃奶的力氣都沒有。
“這個樣子也叫活著?不出一年就把全家的積蓄花個精光……吃了多少藥,扎了多少針,管用麼?”
“那可就得問您了。您是大夫,這針不都是您老給扎的啊?”
“我那點三腳貓的功夫,只能治人家頭疼腦熱,慚愧。”
“您還有別的法子麼?”
“沒法子了,過一天是一天罷,想開點兒。哦……對了,前天鎮子裡來了一位方大仙,被村東的張家請過去三天了,你要不要也試試?我看這孩子大約是……咳咳……中了什麼邪了……依我看,叫大仙來驅一驅也好……”
“多少錢一趟啊?”
“一百文一次罷,倒不貴。只是需要一頭豬,當然……酒水是不能少的。”
“那您還說不貴?豬沒有,鹹魚可不可以?”
“人家北方人,不吃這個。”
“哦。”她沮喪地嘆道。
老金也是漁民,早年曾跟著一位江湖郎中到“外面”逛過,算是村子裡唯一見過世面的人。旺季捕魚,淡季開了個小鋪,賣點雜貨和藥丸。村子小,四處山深水大的,大伙兒有點頭疼腦熱都來找他。他扎針拔火罐,樣樣在行,漸漸的,也就把他當成了大夫。
“要不這樣也行……”老金瞟了一眼女人細小的腰肢,吞吐了半晌,道:“我家堂客去年沒了,不如你嫁給我……那頭豬我替你出了……你兒子的病也只管交給我……包他多活幾年……”
他今天只有四十歲,一點也不算老。人家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女人,他左看右看都不如眼前這個成天找他開藥的關家娘子。相中的就是她那一副甜蜜蜜的嗓子和細挑挑的身子,還有那一手好漁技。這女人一下水,打的魚比村子裡最強悍的小伙子還多一倍,娶了過來,一定是個能幹的好當家。
不過,人們都說,關月的脾氣也挺大。生了這個男孩之後,變得更加惹不得。村子裡一大群後生,打了魚後都喜歡聚在西頭曬魚場裡以調笑過路的女人作耍。偏偏關月每天都要從那裡路過。
她只給膽子最大的小羅取笑過一次。之後,大伙兒見了她,都很客氣地問好,不敢多說一個字。
那一次,她打了小羅一記耳光,小羅的頭第二天就腫得跟豬頭一般。
過了一個月,塗了好些膏藥,那腫才全消下去。
過了整整一年,小羅才心有餘悸地回到曬魚場。見了關月就老實地垂下頭,全然一副馴服的樣子。
眾後生心中暗忖:這小個子女人身手好生了得,平時怎麼看都看不出來。
想到這裡,老金偷偷地看了一眼關月,見她的表情沒什麼變化,心中不禁一喜。
“大叔真會開玩笑!”關月笑著道。
“我是認真的。”老金笑逐顏開地道。
“為了兒子嫁人倒也沒什麼不可以,”關月一雙眸子忽然刀鋒一般地掃到他滿是麻子的臉上,直瞪得他一身冷汗,這才不緊不慢地道,“只是也要嫁個像樣兒的。大叔……您家不會趁人之危罷?”
本地村話喜歡尊稱別人為“您家”。
住了一年,她已然說得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早將自己以前的口音忘到爪哇國里去了。
“這個……咳咳……哪裡哪裡。”老金的表情僵硬了起來。
“這鹹魚您家要還是不要?折成銅錢也怪麻煩的。要不,您以後就不用做鹹魚和熏魚了,我都給您家包了,好不好?算是藥錢。”
“這個……鹹魚我自家已有幾大缸子了。”老金皺起眉頭。
“那就給你銅錢好了。”關月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從裡面掏出一串錢,雖然一串就是一百文,她還是認真地把每個銅板從頭到尾地數了一遍。
“藥我已經包好了。一天喝一次,一共是一百零八個銅子兒,收你一百,那八文就算了。”
人情不成生意在,買賣照做。老金面子過不去,卻又不想讓人家說他斯負孤兒寡母。一把將錢接過來,數也沒數,便扔到櫃檯下面的小簸箕里,擺出一副生意臉。
“那就謝謝了。”關月提著藥,抱著懷中熟睡的兒子,朝門外走去。
“等等。”老金忽然叫住她。
她站住。
“最好帶他到鎮子裡去給邱大夫瞧瞧……診費是貴了點,但人家是坐堂的大夫,經常出去走動,見過世面,只怕有法子。”看著這女人孤零零的背影,老金不禁又多起一句話來。
從這裡走到鎮子要走兩天的山路,翻過兩座大山。山裡有狼有豹子有毒蛇。平日就算是大白天,也要七八個男人結伴才肯同行,一個女人家還帶著個生病的孩子,哪裡有這個膽子?
關月轉身望了眼村後聳立著的群山,苦笑。
就算是划船從江上走,也要六個時辰才能遇到一個大鎮子。
大鎮子裡什麼都貴,一年掙下的銅板還不夠半天的房錢。
“謝謝大叔,暫時沒有錢,錢攢夠了一定去。”她扭過頭,難過地咬了咬嘴唇。
第十八章江湖快報
屋內雖還燃著一個小小的火盆,三月燦爛的陽光已經從菱花窗格中明晃晃地she進來。院內庭花含蕊,四處一片盎然的春意。
木玄虛泡好新茶,翹著二郎腿,攜著茶壺,走出屋外,坐在院子當中的藤椅上。
他幾乎已快忘了這種悠閒地曬著太陽的日子。
經過了三年非人非鬼的逃竄生涯,他早已明白,這世上,再沒有什麼比自由清白的生活更讓人心安理得。
正午的陽光明晃晃地照在腳邊的一叢粉紅的石竹上。幾隻紫色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道法自然。”
他忽然想起了這句師傅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他至今仍不明白師傅為什麼要這麼做,何以能如此殘忍。
更想不通他整日以百具示人,會是什麼滋味?
他忽然感到,原來離自己最近的人,竟也是如此陌生,似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別人無法了解的事。
他寧願相信那個成天陪著他練功,給他講授《南華真經》的鐵風才是真實的鐵風。
日影在花間緩緩地移動,遠處湖面上飛鷗點點。
山中猿聲淒艾,風吹樹杪,沙沙作響。
天籟是如此美妙。
他合上眼,正準備靜靜地享受傷愈之後的第一個晴日,門忽然被敲開了,唐潛施施然地踱了進來,道:
“今天的天氣真不錯。”
他沒有轉身,只把旁邊的一把藤椅拉過來,放到自己的身邊,笑著道:“莫非陽光也有重量,不然唐兄何以感覺得到?請坐。”
唐潛笑了笑:“陽光倒沒有重量,不過,陽光很溫暖。”
他的竹竿已碰到了椅子,自己卻並沒有坐下來:“我特地來告訴木兄,你的傷雖已全愈,但最好不要輕易出谷。”
“哦?”他怔住,“為什麼?”
“此事我也覺得蹊蹺。那日殺了鐵風之後,我就寫了個帖子遣人送到焚齋先生那裡,希望他老人家能將此事收入最近一期《江湖快報》,以便昭告武林。這樣,你方能安全出門。”
“我正要多謝唐兄!”
“可是,唐芃方才告訴我,剛出來的快報上竟對此事一字不提。”
木玄虛“噌”地一下站了起來,雙眉一擰,道:“我親自去一趟,問問焚齋先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唐潛一把攔住他:“這事不那麼簡單。大門外只怕還埋伏著要擒你歸案的人。”
木玄虛道:“公門裡應當有結論罷!”
唐潛道:“公門是按慣例行事,結案要一步一步地來。此案首發在武當山區,元兇已斃,屍體早已被埋入亂葬崗。想必所有公文都已轉到本地縣衙。葉臨安也早已辦別的差事去了。現在連一個人影都抓不到。”
木玄虛苦笑:“這麼說來,官司雖已了結,我的罪名卻還背在身上?至少江湖上的人對此事一無所知。”
“差不多,不過你不要著急。我們正在想辦法。”
木玄虛拍拍唐潛的肩,道:“你自己的傷……”
唐潛笑了笑,道:“不礙事。不過,你師傅的那招‘夜氣浮山’著實厲害。幸好我身邊有個不錯的大夫,所以好得很快。”
木玄虛哈哈大笑:“你小子真有能耐,連慕容先生那麼固執的一個人都肯幫你。我一直以為你們倆是死對頭哪……”
“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蜀中人氏。”
她抬頭凝視著他的臉,一縷月光正好照向他的額頭,他有一雙動人的眸子,寧靜如午夜的森林,幽深如秋日的湖水。她深吸了一口氣,淡笑:“我們就在這裡分手,行麼?”
“行。”他放開了她的手,繼續向東走去。
“謝謝你救了我,”她戀戀不捨地看著他的背影,平靜地叮囑了一句,“不過,分手之後,請忘掉我。”
“當然。”他沒有回頭,舉起手,做了一個“保重”的姿勢。
她站在街角,一直目送他走到下一個街口,方轉身離去。
……
“咣當!”
“關家娘子,這是什麼?”
“鹹魚。”
“啊……不必……藥錢實在沒有就賒著罷,年終結帳也行啊。”
“年終結帳也是鹹魚,還不如現在就給你。”小個子女人將一個沉澱淀的藤筐從肩上放下來。
那藤筐有水缸一般大小,足以將她自己全部裝進去。
老金坐在櫃檯邊,嘆了一聲道:
“聽我說句喪氣的話,關家娘子。這孩子又瘦又病,我看是指望不上的,還不如捐到廟裡,或許還管得了他幾頓好飯呢。”
“不是你的兒子,你當然不心疼了。誰說他沒指望……這不是活得好好的麼?”她溫柔地看了一眼在懷中熟睡的兒子。
已經五個月了,他看上去好像並沒有長大,還像一隻剛生下來的小貓一樣閉著眼蜷在布兜里。稍有一絲風吹糙動他就會發燒咳嗽,然後一病幾天,餵什麼都往外吐,連吃奶的力氣都沒有。
“這個樣子也叫活著?不出一年就把全家的積蓄花個精光……吃了多少藥,扎了多少針,管用麼?”
“那可就得問您了。您是大夫,這針不都是您老給扎的啊?”
“我那點三腳貓的功夫,只能治人家頭疼腦熱,慚愧。”
“您還有別的法子麼?”
“沒法子了,過一天是一天罷,想開點兒。哦……對了,前天鎮子裡來了一位方大仙,被村東的張家請過去三天了,你要不要也試試?我看這孩子大約是……咳咳……中了什麼邪了……依我看,叫大仙來驅一驅也好……”
“多少錢一趟啊?”
“一百文一次罷,倒不貴。只是需要一頭豬,當然……酒水是不能少的。”
“那您還說不貴?豬沒有,鹹魚可不可以?”
“人家北方人,不吃這個。”
“哦。”她沮喪地嘆道。
老金也是漁民,早年曾跟著一位江湖郎中到“外面”逛過,算是村子裡唯一見過世面的人。旺季捕魚,淡季開了個小鋪,賣點雜貨和藥丸。村子小,四處山深水大的,大伙兒有點頭疼腦熱都來找他。他扎針拔火罐,樣樣在行,漸漸的,也就把他當成了大夫。
“要不這樣也行……”老金瞟了一眼女人細小的腰肢,吞吐了半晌,道:“我家堂客去年沒了,不如你嫁給我……那頭豬我替你出了……你兒子的病也只管交給我……包他多活幾年……”
他今天只有四十歲,一點也不算老。人家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女人,他左看右看都不如眼前這個成天找他開藥的關家娘子。相中的就是她那一副甜蜜蜜的嗓子和細挑挑的身子,還有那一手好漁技。這女人一下水,打的魚比村子裡最強悍的小伙子還多一倍,娶了過來,一定是個能幹的好當家。
不過,人們都說,關月的脾氣也挺大。生了這個男孩之後,變得更加惹不得。村子裡一大群後生,打了魚後都喜歡聚在西頭曬魚場裡以調笑過路的女人作耍。偏偏關月每天都要從那裡路過。
她只給膽子最大的小羅取笑過一次。之後,大伙兒見了她,都很客氣地問好,不敢多說一個字。
那一次,她打了小羅一記耳光,小羅的頭第二天就腫得跟豬頭一般。
過了一個月,塗了好些膏藥,那腫才全消下去。
過了整整一年,小羅才心有餘悸地回到曬魚場。見了關月就老實地垂下頭,全然一副馴服的樣子。
眾後生心中暗忖:這小個子女人身手好生了得,平時怎麼看都看不出來。
想到這裡,老金偷偷地看了一眼關月,見她的表情沒什麼變化,心中不禁一喜。
“大叔真會開玩笑!”關月笑著道。
“我是認真的。”老金笑逐顏開地道。
“為了兒子嫁人倒也沒什麼不可以,”關月一雙眸子忽然刀鋒一般地掃到他滿是麻子的臉上,直瞪得他一身冷汗,這才不緊不慢地道,“只是也要嫁個像樣兒的。大叔……您家不會趁人之危罷?”
本地村話喜歡尊稱別人為“您家”。
住了一年,她已然說得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早將自己以前的口音忘到爪哇國里去了。
“這個……咳咳……哪裡哪裡。”老金的表情僵硬了起來。
“這鹹魚您家要還是不要?折成銅錢也怪麻煩的。要不,您以後就不用做鹹魚和熏魚了,我都給您家包了,好不好?算是藥錢。”
“這個……鹹魚我自家已有幾大缸子了。”老金皺起眉頭。
“那就給你銅錢好了。”關月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從裡面掏出一串錢,雖然一串就是一百文,她還是認真地把每個銅板從頭到尾地數了一遍。
“藥我已經包好了。一天喝一次,一共是一百零八個銅子兒,收你一百,那八文就算了。”
人情不成生意在,買賣照做。老金面子過不去,卻又不想讓人家說他斯負孤兒寡母。一把將錢接過來,數也沒數,便扔到櫃檯下面的小簸箕里,擺出一副生意臉。
“那就謝謝了。”關月提著藥,抱著懷中熟睡的兒子,朝門外走去。
“等等。”老金忽然叫住她。
她站住。
“最好帶他到鎮子裡去給邱大夫瞧瞧……診費是貴了點,但人家是坐堂的大夫,經常出去走動,見過世面,只怕有法子。”看著這女人孤零零的背影,老金不禁又多起一句話來。
從這裡走到鎮子要走兩天的山路,翻過兩座大山。山裡有狼有豹子有毒蛇。平日就算是大白天,也要七八個男人結伴才肯同行,一個女人家還帶著個生病的孩子,哪裡有這個膽子?
關月轉身望了眼村後聳立著的群山,苦笑。
就算是划船從江上走,也要六個時辰才能遇到一個大鎮子。
大鎮子裡什麼都貴,一年掙下的銅板還不夠半天的房錢。
“謝謝大叔,暫時沒有錢,錢攢夠了一定去。”她扭過頭,難過地咬了咬嘴唇。
第十八章江湖快報
屋內雖還燃著一個小小的火盆,三月燦爛的陽光已經從菱花窗格中明晃晃地she進來。院內庭花含蕊,四處一片盎然的春意。
木玄虛泡好新茶,翹著二郎腿,攜著茶壺,走出屋外,坐在院子當中的藤椅上。
他幾乎已快忘了這種悠閒地曬著太陽的日子。
經過了三年非人非鬼的逃竄生涯,他早已明白,這世上,再沒有什麼比自由清白的生活更讓人心安理得。
正午的陽光明晃晃地照在腳邊的一叢粉紅的石竹上。幾隻紫色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道法自然。”
他忽然想起了這句師傅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他至今仍不明白師傅為什麼要這麼做,何以能如此殘忍。
更想不通他整日以百具示人,會是什麼滋味?
他忽然感到,原來離自己最近的人,竟也是如此陌生,似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別人無法了解的事。
他寧願相信那個成天陪著他練功,給他講授《南華真經》的鐵風才是真實的鐵風。
日影在花間緩緩地移動,遠處湖面上飛鷗點點。
山中猿聲淒艾,風吹樹杪,沙沙作響。
天籟是如此美妙。
他合上眼,正準備靜靜地享受傷愈之後的第一個晴日,門忽然被敲開了,唐潛施施然地踱了進來,道:
“今天的天氣真不錯。”
他沒有轉身,只把旁邊的一把藤椅拉過來,放到自己的身邊,笑著道:“莫非陽光也有重量,不然唐兄何以感覺得到?請坐。”
唐潛笑了笑:“陽光倒沒有重量,不過,陽光很溫暖。”
他的竹竿已碰到了椅子,自己卻並沒有坐下來:“我特地來告訴木兄,你的傷雖已全愈,但最好不要輕易出谷。”
“哦?”他怔住,“為什麼?”
“此事我也覺得蹊蹺。那日殺了鐵風之後,我就寫了個帖子遣人送到焚齋先生那裡,希望他老人家能將此事收入最近一期《江湖快報》,以便昭告武林。這樣,你方能安全出門。”
“我正要多謝唐兄!”
“可是,唐芃方才告訴我,剛出來的快報上竟對此事一字不提。”
木玄虛“噌”地一下站了起來,雙眉一擰,道:“我親自去一趟,問問焚齋先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唐潛一把攔住他:“這事不那麼簡單。大門外只怕還埋伏著要擒你歸案的人。”
木玄虛道:“公門裡應當有結論罷!”
唐潛道:“公門是按慣例行事,結案要一步一步地來。此案首發在武當山區,元兇已斃,屍體早已被埋入亂葬崗。想必所有公文都已轉到本地縣衙。葉臨安也早已辦別的差事去了。現在連一個人影都抓不到。”
木玄虛苦笑:“這麼說來,官司雖已了結,我的罪名卻還背在身上?至少江湖上的人對此事一無所知。”
“差不多,不過你不要著急。我們正在想辦法。”
木玄虛拍拍唐潛的肩,道:“你自己的傷……”
唐潛笑了笑,道:“不礙事。不過,你師傅的那招‘夜氣浮山’著實厲害。幸好我身邊有個不錯的大夫,所以好得很快。”
木玄虛哈哈大笑:“你小子真有能耐,連慕容先生那麼固執的一個人都肯幫你。我一直以為你們倆是死對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