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然後開始全身蔓延,緊接著發燒、潰爛,四五天時間就會送命。
“怎麼啦?”她輕輕問道。
他怔怔地看著她,沒說話。
接著,她垂下頭,看見了自己腰上的紅點。
他握著她的手,顫聲道:“你是個挺聰明的女孩子,為什麼要去碰那些死屍?便是尋常人也知道這些屍體不能碰。”
她的表情一點也不難過,靜靜地凝視著他:“因為我想死在你身邊。”
他輕輕捂住她的嘴,道:“為什麼?”
她的目光迷茫了:“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就想死,直到六年前遇到了你。那時我才明白這世上原來也有好人。我不該時時對這世界絕望。這六年間,每當遇到煩惱,我都會想起你,想起咱們相處的那幾天。我認識了一個陌生人,卻走入了一個溫暖的世界。——也許這只是一種幻覺,但人的一生需要幾個這種幻覺,不是麼?”
不知為什麼,他忽然想起了子悅。
除了脾氣有些大以外,他一直以為蘇風沂和子悅一樣,是個率性開朗的女孩子。她們都不是。
她們的表里如此矛盾。
可時,這一切他已無時間細想。開始凝神思索如何救蘇風沂的命。
他一言不發,一動不動地坐在窗前,半個時辰過去了,一個時辰過去了。
天漸漸地黑了。
她安靜地睡在他身邊,沒有打擾他,也沒有問他在想什麼。
星辰閃爍,遠處的群山剪影般出現在夜空中。
他眼波一動,忽霍然而起,將蘇風沂拉起來,帶著她騎上馬,向那黑色的群山奔去。
“統領,這兩個人我們she不she?”一個士兵問道。
“丁將軍吩咐,說凡是姚大夫帶的人不she。”
……
子忻帶著蘇風沂剛出了小鎮,一道快騎遠遠地追了上來。
“阿風!阿風!等等我!”
子忻帶住馬,回頭一看,是王鷺川,當下道:“別過來,她已染病。”
王鷺川驚道:“那怎麼辦?”
子忻道:“我要帶她去青嶺山。聽說這病最先就是從青嶺山匪中傳過來的。山里人以野物為生,飲食不潔,易染怪症。若能知道症候的起源,方好對症下藥。”
王鷺川道:“如果是這樣,我可以帶你去問一個人,不必跑遠路了。”
子忻道:“你認得山匪?”
“剛剛認識了一位。”
他的樣子看上去有些鬼鬼祟祟,帶著子忻和風沂在鎮外的集市亂轉了一圈之後,來到一個隱秘的小屋。在門外敲了敲,裡面人應了,方推開門。
“巧得很,人都來齊了。”王鷺川道。
此時蘇風沂雖已開始發燒卻看見屋內燈火通明,一張圓桌旁坐著郭傾葵、沈輕禪、唐蘅、一位形容憔悴的中年人和一個矮個子山民。
見到一桌的老朋友,子忻微喜,繼而道:“風沂剛剛染病,危險得很,我們倆就在門口說話,請大家不要過來,更不要碰她。”
王鷺川將胳膊一抱,對子忻道:“你不是要找山匪麼?這位銀刀小蔡便是山匪的老大。”
子忻也顧不得寒暄,單刀直入地問道:“不知蔡兄近幾個月內可曾聽說哪家的山寨子裡有大批人忽然染病。症狀先是滿身紅斑,緊接著渾身高熱、潰膿流血,不治而亡。”
小蔡道:“我自己的寨子裡就有人得這種病。三個月前病了五十來號人,一口氣去了十六位兄弟。”
子忻眼睛一亮,道:“這麼說來病勢並未擴散?請問蔡兄這病癒之人究竟吃了什麼糙藥?”
小蔡搖頭道:“哪裡是什麼糙藥?是一種狸貓的肉。聽寨子裡老一輩的山人說這山上產蛇,山里人愛吃蛇,蛇吃多了便會染上這種紅斑症。而這山里獨產一種狸貓,偏也愛吃蛇,老人說若吃了這種狸貓的肉,便能治癒。我們從未吃過狸貓的肉,想起來都覺噁心。可是死了這麼多人,不敢不斗膽一試。便捕了些來,熬成肉湯分食。誰知吃了就好了,冤枉死了這麼些人。你說這初安鎮的瘟疫就是我們山上的紅斑症?”
子忻道:“聽你這麼說,十之八九。”
小蔡指了指身邊的矮個子,道:“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現在你連抓狸貓的人都不用去找。這位是我的兄弟,我們寨子裡吃的狸貓全是他一個人抓的。小金,救人要緊,不如你現在就上山抓幾隻回來救急?”
那小金應聲而去。眾人見蘇風沂可平安而治,皆鬆了一口氣。
蘇風沂顧不得高燒腿軟,拉過一張椅子坐下來,笑問:“奇怪,為什麼大家都聚到這裡來了?”
郭傾葵道:“因為我們有一件事要辦。”
蘇風沂道:“一件什麼事?”
郭傾葵心知子忻與蘇風沂都不是外人,便將小蔡的事說了一遍,說是原打算今晚一起去丁將軍的營中劫人。
子忻聽罷搖頭:“不妥。”
小蔡道:“為什麼不妥?”
子忻道:“我跟丁將軍打過交道,此人粗暴殘忍,卻頗諳兵法,軍紀亦格外嚴明。手下有五千人馬,不是很好對付。”
小蔡嘆道:“你說得不錯。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快就端了神水寨。我們也是走投無路,冒險一試。”
蘇風沂道:“為什麼不想法子找回失去了餉銀?”
唐蘅道:“除去今天,離丁將軍交銀的期限只剩下了兩天。我們卻連餉銀的邊也沒摸到。”
蘇風沂道:“我剛才聽蔡大哥說,那十八萬兩銀子還沒入山就被劫走了。”
“不錯,是在山外他們自己的營地里被劫的。——營地里所有的人都死光了。”
“有可能是別的寨子的人搶的。”子忻道,“雖說神水寨是老大,可見錢起心的人應當不少。”
“有一件事很奇怪,”沉默了半晌的沈輕禪忽然道,“那一段時間我聽說我家的三和鏢局也押了同樣數目的鏢從西往東路經青嶺。他們走完了山路的全程,卻平安無事。”
“對啊,”唐蘅也道,“搶鏢局的銀子比搶官府的銀子要安全的多。搶劫的人為什麼要舍易求難呢?”
蘇風沂想了想道:“輕禪,你可知道三和鏢局押的是哪一家的鏢麼?”
沈輕禪點點頭:“是雲夢谷的藥銀,送往嘉慶的‘通源銀號’。”
“押鏢的人回來之後,可曾說過他們遇到了麻煩?”
“沒有。——因為鏢銀很大,我父親、二哥、三哥都去了。”
蘇風沂想說什麼,又閉了口。
小蔡道:“蘇姑娘想到了什麼,請說無妨。這裡畢竟干繫著八十幾條人命。雖然離最後的期限只剩下了兩天,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努力。”
蘇風沂淺笑:“我只是胡亂猜測,幾近荒唐。大家想聽麼?”
郭傾葵道:“快說吧,別兜圈子啊。”
蘇風沂道:“有可能這兩家都忌憚青嶺的山匪,都怕失了銀子不好交待,又都知道彼此的銀兩數目相同。所以就近互兌,誰也不用押著銀子冒險從青嶺山下通過。”
唐蘅問:“什麼叫‘就近互兌’?”
“就是兩家各派一些人到對方那裡,將軍餉當作藥銀押到通源銀號,再將藥銀當作軍餉押往西北駐地。這樣就是換人不換銀,徒手從山下過,自然安全得多。”
小蔡沒聽明白:“可是銀子還是被搶了啊!”
蘇風沂苦笑,不便說下去。
唐蘅淡淡道:“蘇姑娘的意思是,被搶的銀子不是軍餉,而是藥銀。”
沈輕禪張大口道:“什麼?有這種事?”
小蔡點點頭:“這倒可以解釋為什麼軍餉到了山口遲遲不出發。”
蘇風沂道:“證明也很容易。只要派人到通源銀號去查拿一個藥銀的銀錠過來就什麼都明白了。”
子忻道:“銀錠上難道有記號?”
蘇風沂道:“不是有一點記號,而是有很多記號。從蕃庫出來的銀子,多半由同一個銀爐熔制,上面打著年月、官吏及工匠姓名。而藥銀不是官府的銀子,上面至少也會有銀鋪及銀匠的名號。”
小蔡道:“我還是不明白究竟是誰搶了銀子。”
蘇風沂欲言又止。
唐蘅道:“蘇姑娘的意思是,如果她猜中了,至少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線索。”
小蔡與沈輕禪一起道:“什麼線索?”
唐蘅道:“最後見到死去的布庫大使和鏢兵的人,是三和鏢局的人。”
蘇風沂見沈輕禪的臉色有些不自在,忙道:“諸位,這只是猜測,猜測。”
唐蘅道:“驗證起來也容易。只要明早派個人去通源銀號,就什麼都明白了。”
郭傾葵道:“那就勞駕子忻去一趟罷。我想蘇姑娘得留在這裡喝狸貓的湯。”
……
第二日一早子忻飛馬去了通源銀號,拿回了一個五十兩的銀錠。
此時小蔡早已等著心急如焚,忙將銀錠捧在手中仔細查看,忽然渾身顫抖起來,撲通一聲,給蘇風沂跪下了:“蘇風沂姑娘,你可是救了這八十五號人的命了!”
只見那銀錠的中央有幾行陰刻的文字:
“兩浙蕃庫餉銀壹錠,重伍拾兩。布庫大使衛東升,銀匠楊昆。”
王鷺川道:“只要將這個銀錠交給丁將軍,他至少知道神水寨是冤枉,會放掉那八十五個人,再派人查問三和鏢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唐蘅忽然嘆道:“這銀錠只怕很難交到丁將軍的手上。”
眾人正想問他為什麼,門外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
小屋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後院。當中一個六角井台。四周密密麻麻地種著一人多高的葵花。
沈輕禪一眼看見井台上坐著一個提著刀的老人。她驚呼一聲,沖了出去,道:“爹爹,您怎麼在這裡?”
沈泰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他的眼神很空洞,少了以往的慈愛:“輕兒,你站在哪一邊?”
沈輕禪不由自主地退了兩步,退到門口:“爹爹,難道是咱們……咱們劫的軍餉?”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沈泰道,“原本和衛大人談好了就近互兌,不料就在互兌的前一天晚上,有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劫了我們的鏢銀。那麼大一筆銀子,我們實在賠不起,且鏢局的面子也沒法擱。”
“怎麼啦?”她輕輕問道。
他怔怔地看著她,沒說話。
接著,她垂下頭,看見了自己腰上的紅點。
他握著她的手,顫聲道:“你是個挺聰明的女孩子,為什麼要去碰那些死屍?便是尋常人也知道這些屍體不能碰。”
她的表情一點也不難過,靜靜地凝視著他:“因為我想死在你身邊。”
他輕輕捂住她的嘴,道:“為什麼?”
她的目光迷茫了:“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就想死,直到六年前遇到了你。那時我才明白這世上原來也有好人。我不該時時對這世界絕望。這六年間,每當遇到煩惱,我都會想起你,想起咱們相處的那幾天。我認識了一個陌生人,卻走入了一個溫暖的世界。——也許這只是一種幻覺,但人的一生需要幾個這種幻覺,不是麼?”
不知為什麼,他忽然想起了子悅。
除了脾氣有些大以外,他一直以為蘇風沂和子悅一樣,是個率性開朗的女孩子。她們都不是。
她們的表里如此矛盾。
可時,這一切他已無時間細想。開始凝神思索如何救蘇風沂的命。
他一言不發,一動不動地坐在窗前,半個時辰過去了,一個時辰過去了。
天漸漸地黑了。
她安靜地睡在他身邊,沒有打擾他,也沒有問他在想什麼。
星辰閃爍,遠處的群山剪影般出現在夜空中。
他眼波一動,忽霍然而起,將蘇風沂拉起來,帶著她騎上馬,向那黑色的群山奔去。
“統領,這兩個人我們she不she?”一個士兵問道。
“丁將軍吩咐,說凡是姚大夫帶的人不she。”
……
子忻帶著蘇風沂剛出了小鎮,一道快騎遠遠地追了上來。
“阿風!阿風!等等我!”
子忻帶住馬,回頭一看,是王鷺川,當下道:“別過來,她已染病。”
王鷺川驚道:“那怎麼辦?”
子忻道:“我要帶她去青嶺山。聽說這病最先就是從青嶺山匪中傳過來的。山里人以野物為生,飲食不潔,易染怪症。若能知道症候的起源,方好對症下藥。”
王鷺川道:“如果是這樣,我可以帶你去問一個人,不必跑遠路了。”
子忻道:“你認得山匪?”
“剛剛認識了一位。”
他的樣子看上去有些鬼鬼祟祟,帶著子忻和風沂在鎮外的集市亂轉了一圈之後,來到一個隱秘的小屋。在門外敲了敲,裡面人應了,方推開門。
“巧得很,人都來齊了。”王鷺川道。
此時蘇風沂雖已開始發燒卻看見屋內燈火通明,一張圓桌旁坐著郭傾葵、沈輕禪、唐蘅、一位形容憔悴的中年人和一個矮個子山民。
見到一桌的老朋友,子忻微喜,繼而道:“風沂剛剛染病,危險得很,我們倆就在門口說話,請大家不要過來,更不要碰她。”
王鷺川將胳膊一抱,對子忻道:“你不是要找山匪麼?這位銀刀小蔡便是山匪的老大。”
子忻也顧不得寒暄,單刀直入地問道:“不知蔡兄近幾個月內可曾聽說哪家的山寨子裡有大批人忽然染病。症狀先是滿身紅斑,緊接著渾身高熱、潰膿流血,不治而亡。”
小蔡道:“我自己的寨子裡就有人得這種病。三個月前病了五十來號人,一口氣去了十六位兄弟。”
子忻眼睛一亮,道:“這麼說來病勢並未擴散?請問蔡兄這病癒之人究竟吃了什麼糙藥?”
小蔡搖頭道:“哪裡是什麼糙藥?是一種狸貓的肉。聽寨子裡老一輩的山人說這山上產蛇,山里人愛吃蛇,蛇吃多了便會染上這種紅斑症。而這山里獨產一種狸貓,偏也愛吃蛇,老人說若吃了這種狸貓的肉,便能治癒。我們從未吃過狸貓的肉,想起來都覺噁心。可是死了這麼多人,不敢不斗膽一試。便捕了些來,熬成肉湯分食。誰知吃了就好了,冤枉死了這麼些人。你說這初安鎮的瘟疫就是我們山上的紅斑症?”
子忻道:“聽你這麼說,十之八九。”
小蔡指了指身邊的矮個子,道:“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現在你連抓狸貓的人都不用去找。這位是我的兄弟,我們寨子裡吃的狸貓全是他一個人抓的。小金,救人要緊,不如你現在就上山抓幾隻回來救急?”
那小金應聲而去。眾人見蘇風沂可平安而治,皆鬆了一口氣。
蘇風沂顧不得高燒腿軟,拉過一張椅子坐下來,笑問:“奇怪,為什麼大家都聚到這裡來了?”
郭傾葵道:“因為我們有一件事要辦。”
蘇風沂道:“一件什麼事?”
郭傾葵心知子忻與蘇風沂都不是外人,便將小蔡的事說了一遍,說是原打算今晚一起去丁將軍的營中劫人。
子忻聽罷搖頭:“不妥。”
小蔡道:“為什麼不妥?”
子忻道:“我跟丁將軍打過交道,此人粗暴殘忍,卻頗諳兵法,軍紀亦格外嚴明。手下有五千人馬,不是很好對付。”
小蔡嘆道:“你說得不錯。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快就端了神水寨。我們也是走投無路,冒險一試。”
蘇風沂道:“為什麼不想法子找回失去了餉銀?”
唐蘅道:“除去今天,離丁將軍交銀的期限只剩下了兩天。我們卻連餉銀的邊也沒摸到。”
蘇風沂道:“我剛才聽蔡大哥說,那十八萬兩銀子還沒入山就被劫走了。”
“不錯,是在山外他們自己的營地里被劫的。——營地里所有的人都死光了。”
“有可能是別的寨子的人搶的。”子忻道,“雖說神水寨是老大,可見錢起心的人應當不少。”
“有一件事很奇怪,”沉默了半晌的沈輕禪忽然道,“那一段時間我聽說我家的三和鏢局也押了同樣數目的鏢從西往東路經青嶺。他們走完了山路的全程,卻平安無事。”
“對啊,”唐蘅也道,“搶鏢局的銀子比搶官府的銀子要安全的多。搶劫的人為什麼要舍易求難呢?”
蘇風沂想了想道:“輕禪,你可知道三和鏢局押的是哪一家的鏢麼?”
沈輕禪點點頭:“是雲夢谷的藥銀,送往嘉慶的‘通源銀號’。”
“押鏢的人回來之後,可曾說過他們遇到了麻煩?”
“沒有。——因為鏢銀很大,我父親、二哥、三哥都去了。”
蘇風沂想說什麼,又閉了口。
小蔡道:“蘇姑娘想到了什麼,請說無妨。這裡畢竟干繫著八十幾條人命。雖然離最後的期限只剩下了兩天,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努力。”
蘇風沂淺笑:“我只是胡亂猜測,幾近荒唐。大家想聽麼?”
郭傾葵道:“快說吧,別兜圈子啊。”
蘇風沂道:“有可能這兩家都忌憚青嶺的山匪,都怕失了銀子不好交待,又都知道彼此的銀兩數目相同。所以就近互兌,誰也不用押著銀子冒險從青嶺山下通過。”
唐蘅問:“什麼叫‘就近互兌’?”
“就是兩家各派一些人到對方那裡,將軍餉當作藥銀押到通源銀號,再將藥銀當作軍餉押往西北駐地。這樣就是換人不換銀,徒手從山下過,自然安全得多。”
小蔡沒聽明白:“可是銀子還是被搶了啊!”
蘇風沂苦笑,不便說下去。
唐蘅淡淡道:“蘇姑娘的意思是,被搶的銀子不是軍餉,而是藥銀。”
沈輕禪張大口道:“什麼?有這種事?”
小蔡點點頭:“這倒可以解釋為什麼軍餉到了山口遲遲不出發。”
蘇風沂道:“證明也很容易。只要派人到通源銀號去查拿一個藥銀的銀錠過來就什麼都明白了。”
子忻道:“銀錠上難道有記號?”
蘇風沂道:“不是有一點記號,而是有很多記號。從蕃庫出來的銀子,多半由同一個銀爐熔制,上面打著年月、官吏及工匠姓名。而藥銀不是官府的銀子,上面至少也會有銀鋪及銀匠的名號。”
小蔡道:“我還是不明白究竟是誰搶了銀子。”
蘇風沂欲言又止。
唐蘅道:“蘇姑娘的意思是,如果她猜中了,至少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線索。”
小蔡與沈輕禪一起道:“什麼線索?”
唐蘅道:“最後見到死去的布庫大使和鏢兵的人,是三和鏢局的人。”
蘇風沂見沈輕禪的臉色有些不自在,忙道:“諸位,這只是猜測,猜測。”
唐蘅道:“驗證起來也容易。只要明早派個人去通源銀號,就什麼都明白了。”
郭傾葵道:“那就勞駕子忻去一趟罷。我想蘇姑娘得留在這裡喝狸貓的湯。”
……
第二日一早子忻飛馬去了通源銀號,拿回了一個五十兩的銀錠。
此時小蔡早已等著心急如焚,忙將銀錠捧在手中仔細查看,忽然渾身顫抖起來,撲通一聲,給蘇風沂跪下了:“蘇風沂姑娘,你可是救了這八十五號人的命了!”
只見那銀錠的中央有幾行陰刻的文字:
“兩浙蕃庫餉銀壹錠,重伍拾兩。布庫大使衛東升,銀匠楊昆。”
王鷺川道:“只要將這個銀錠交給丁將軍,他至少知道神水寨是冤枉,會放掉那八十五個人,再派人查問三和鏢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唐蘅忽然嘆道:“這銀錠只怕很難交到丁將軍的手上。”
眾人正想問他為什麼,門外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
小屋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後院。當中一個六角井台。四周密密麻麻地種著一人多高的葵花。
沈輕禪一眼看見井台上坐著一個提著刀的老人。她驚呼一聲,沖了出去,道:“爹爹,您怎麼在這裡?”
沈泰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他的眼神很空洞,少了以往的慈愛:“輕兒,你站在哪一邊?”
沈輕禪不由自主地退了兩步,退到門口:“爹爹,難道是咱們……咱們劫的軍餉?”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沈泰道,“原本和衛大人談好了就近互兌,不料就在互兌的前一天晚上,有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劫了我們的鏢銀。那麼大一筆銀子,我們實在賠不起,且鏢局的面子也沒法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