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裴凝碧把骨灰罈子放到靈案上,“他怕華儀看見他被抽乾血的樣子,為他難過,一定要明燈把他火化,可是我去接骨灰時,看見明燈把經過講給華儀聽時,華儀半點沒有傷心。”
“她的心真冷啊,我聽說賀水嫆給他殉情了,可是她連一滴眼淚都沒有給他。”
六哥默默站在一邊聽裴凝碧數落我,半晌微皺了眉道:“娘娘此話說的,小王也不曾流淚,難道小王的心也是冷的?”
“你不難過,是因為華楚剛燒了你的畫影樓。”
六哥哼了一聲:“我曉得他為什麼燒我的畫,他為了華儀什麼事情做不出來?但我這般寬宏大量,事後有找過他麻煩麼?我不難過又不是因為我記恨他燒了我的畫,只是為他高興,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他自己願意的事情,有什麼可難過的。你說華儀冷血,可我現在最擔心就是她,你不明白,她不是能想的開的人。”
他倆放下骨灰閒聊完,六哥送裴昭儀回宮。
我從棺槨後走出來,只感覺四肢冷得發顫,目光鎖在骨灰罈上。
今天早上,我還同他說早點走,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走了,我現在說話他還能不能聽到。
我感到心口很痛,卻是鈍刀子割肉的疼,迷惘間,仿佛看見庭前木芙蓉下站著的四哥,他朝我淺淺一笑,淡淡道:“我歡喜的那個人,不喜歡我。”
☆、終章
我深吸幾口氣,俯身去搬骨灰罈,眼淚卻怎麼也止不住的糊了滿臉。
可是心裡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疼到極致了,就是沒有感覺的。
“四哥,我現在說喜歡你了,你能聽到嗎?”我掀開瓷壇的蓋子,眼淚滴進骨灰,很快融進去,淒迷的月光下,只有一道很淺的印痕。
庭前木芙蓉下的這口井,澆灌木芙蓉百年。
我站在井口前,把骨灰倒進井裡,晚間風清月明,井底深不見底,我解開繡鞋抱著瓷壇,一躍而下。
冥間好冷啊,我從三途河渡到浮屍海,遙遙五千里。
浮屍海,幽冥第五河,屍浮其上若不沉,陰靈則不散。
經久屍腐,余骨骸,鳧水累徹,陰靈嗖嗖而泣,其聲若塤,蒼茫無疆,百里無光。
經由的海水澆灌的彼岸,花開艷紅,百年不敗。
彼岸花花開絢爛,我渡過浮屍海,上岸,順著延綿不絕的花海走到奈何橋前,等四哥的來世從這裡過。
六十年的光陰一剎而逝,瓷壇不再光可鑑人,我的頭髮漸漸花白,從奈河的倒影中看到的人也不再年輕。
我陽壽未盡卻回不去原身,華楚給我的六十年即將用盡,白無常與我道,若是不邁過這橋,我便會魂飛魄散。
可是我還沒有見一面四哥,與他說,他喜歡的那姑娘,其實也喜歡過他。
等在橋邊久了容易忘事,或許也是年紀大了的緣故,白無常便時常與我聊天,聊聊我過去的事情。
他拎著一壺酒,喝的醉熏熏,“天公造物以來,名家鴻儒對於大道各有說辭,似乎各有所言亦言之有物,但物法大同,拋出浮世表象,誰又能真正說出個所以然來。
逍遙遊講究隨心所欲,編書的人隨心率性,後人皆效仿,千年來卻再沒出過一個逍遙子。
拾人牙慧津津樂道了許多年,便容易把自己當成編書的那個人,然而一枕黃粱過後,夢醒再看,何曾不是仍在浩浩乾坤下反覆煎熬,戴慣了塵世枷鎖,先放下的那些人被當成了瘋子,還睡著的那些儼然成了好人。世人便是種種看不透,喜歡自己騙自己。
便如你,命中注定活不過被噎死那天,以蘇瑄的殼回到過去的三年,也是你四哥給的,在蘇瑄身上的一個月是回溯的準備期,生魂難養,要和殼磨合一個月才能回到過去,你四哥幫你改命,可不是想讓你在這破地方待一輩子,你便是有點良心,也不該這麼消磨自己,聽我的話,過了這橋,喝了湯,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一彈指是二十瞬,一瞬是十二念,六十年過去,我蒼白了頭髮,終於參透因果。
我始終沒能在奈何橋畔等到華楚,即將魂飛魄散時,我回望著彼岸花蜿蜒著的地方,做好消失的準備。
白無常又是一腳,把我踹到了奈河裡。
湯湯奈河水灌進喉嚨,那感覺就像是六十年前在木芙蓉下的那口井裡,沉溺著。
無常道:“你呀,還是太天真,好好回去過日子,別再瞎折騰了。”
聽說裕王府的家丁把我從井裡撈出來,一個勁喊我回魂,我渾身濕漉漉打著顫,口中一直喊著四哥的名字。
我抱著四哥的骨灰罈投井自殺的消息從東大街傳到了西大街,父上聽聞此事,大嘆晚年不幸。
我躺在公主府的病榻上,來看望的人絡繹不絕,公主府格外熱鬧,六哥與言昭時常說悄悄話,還時常避諱我,我躺在病床上看他兩,隱約聽見六哥問言昭:“她還是想著法尋死?”
站在茜紗帘子後面的言昭點了點頭,“昨個吃了五十隻饅頭想撐死自己,沒死成,嘔了一夜。”
六哥無言了。半晌拿扇子瞧瞧自己的腦袋,“真是蠢。”
我面無表情看著他倆,自己也曉得了,嘗試的許多法子都沒能死成,可見是陽壽未盡都是死不成的。
我投井自殺未遂的半月後,明燈大師到了公主府。
不知是誰請他來的,大師泰然看著我,道:“裕王殿下在世時,曾問過老衲如何搭救蘇瑄,老衲除了說出冶命術外,還曾與他說過,救人容易救心難,即使蘇姑娘活下去也是孤寡一生,若要她幸福得先解開她的心結,也就是回到三年前,把前因後果都看一遍。
可是蘇姑娘太執拗,她並沒有解開心結,裕王因她而死,她想把命還給裕王,但是她不明白,冶命術不可逆,續命的人不能復生。殿下怕她想不開,給她留了一顆藥,吃了這藥,前塵往事悉數忘去,你會忘記裕王,自然也會忘記言昭,就當是給自己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
重新來過,可是重新來過的世界還是沒有四哥。
我欠他的,始終還不了的。
成化二十八年冬,陛下駕崩,太子登基。
同年在江湖中猖獗數十載的滄海閣被朝廷一網打盡,也是這年,言昭徹底賦閒在家,一心一意養花弄糙。
他在院裡種了許多奇珍異糙,有些我從來沒見過,言昭說我去年害了場大病,忘記了許多事情,那時候把他嚇壞了,他四處尋醫問藥,才勉強恢復了我一丁點記憶。
也只是一丁點而已。
我不知原來的我是何樣的,只是現在的我怕井,厭惡吃西瓜,按照言昭的說話,也不若從前愛笑了。
開春時我和他一起去茂陵掃墓,路過一塊無字碑時我問言昭這裡埋的是誰,言昭說是一位故人。
我在碑前上了柱香,不覺中落下眼淚,心中便奇怪,為何好端端會難過。
可是心頭,半點不適的感覺都沒有。
自那日掃墓回來後,言昭與我生疏了些。
“她的心真冷啊,我聽說賀水嫆給他殉情了,可是她連一滴眼淚都沒有給他。”
六哥默默站在一邊聽裴凝碧數落我,半晌微皺了眉道:“娘娘此話說的,小王也不曾流淚,難道小王的心也是冷的?”
“你不難過,是因為華楚剛燒了你的畫影樓。”
六哥哼了一聲:“我曉得他為什麼燒我的畫,他為了華儀什麼事情做不出來?但我這般寬宏大量,事後有找過他麻煩麼?我不難過又不是因為我記恨他燒了我的畫,只是為他高興,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他自己願意的事情,有什麼可難過的。你說華儀冷血,可我現在最擔心就是她,你不明白,她不是能想的開的人。”
他倆放下骨灰閒聊完,六哥送裴昭儀回宮。
我從棺槨後走出來,只感覺四肢冷得發顫,目光鎖在骨灰罈上。
今天早上,我還同他說早點走,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走了,我現在說話他還能不能聽到。
我感到心口很痛,卻是鈍刀子割肉的疼,迷惘間,仿佛看見庭前木芙蓉下站著的四哥,他朝我淺淺一笑,淡淡道:“我歡喜的那個人,不喜歡我。”
☆、終章
我深吸幾口氣,俯身去搬骨灰罈,眼淚卻怎麼也止不住的糊了滿臉。
可是心裡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疼到極致了,就是沒有感覺的。
“四哥,我現在說喜歡你了,你能聽到嗎?”我掀開瓷壇的蓋子,眼淚滴進骨灰,很快融進去,淒迷的月光下,只有一道很淺的印痕。
庭前木芙蓉下的這口井,澆灌木芙蓉百年。
我站在井口前,把骨灰倒進井裡,晚間風清月明,井底深不見底,我解開繡鞋抱著瓷壇,一躍而下。
冥間好冷啊,我從三途河渡到浮屍海,遙遙五千里。
浮屍海,幽冥第五河,屍浮其上若不沉,陰靈則不散。
經久屍腐,余骨骸,鳧水累徹,陰靈嗖嗖而泣,其聲若塤,蒼茫無疆,百里無光。
經由的海水澆灌的彼岸,花開艷紅,百年不敗。
彼岸花花開絢爛,我渡過浮屍海,上岸,順著延綿不絕的花海走到奈何橋前,等四哥的來世從這裡過。
六十年的光陰一剎而逝,瓷壇不再光可鑑人,我的頭髮漸漸花白,從奈河的倒影中看到的人也不再年輕。
我陽壽未盡卻回不去原身,華楚給我的六十年即將用盡,白無常與我道,若是不邁過這橋,我便會魂飛魄散。
可是我還沒有見一面四哥,與他說,他喜歡的那姑娘,其實也喜歡過他。
等在橋邊久了容易忘事,或許也是年紀大了的緣故,白無常便時常與我聊天,聊聊我過去的事情。
他拎著一壺酒,喝的醉熏熏,“天公造物以來,名家鴻儒對於大道各有說辭,似乎各有所言亦言之有物,但物法大同,拋出浮世表象,誰又能真正說出個所以然來。
逍遙遊講究隨心所欲,編書的人隨心率性,後人皆效仿,千年來卻再沒出過一個逍遙子。
拾人牙慧津津樂道了許多年,便容易把自己當成編書的那個人,然而一枕黃粱過後,夢醒再看,何曾不是仍在浩浩乾坤下反覆煎熬,戴慣了塵世枷鎖,先放下的那些人被當成了瘋子,還睡著的那些儼然成了好人。世人便是種種看不透,喜歡自己騙自己。
便如你,命中注定活不過被噎死那天,以蘇瑄的殼回到過去的三年,也是你四哥給的,在蘇瑄身上的一個月是回溯的準備期,生魂難養,要和殼磨合一個月才能回到過去,你四哥幫你改命,可不是想讓你在這破地方待一輩子,你便是有點良心,也不該這麼消磨自己,聽我的話,過了這橋,喝了湯,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一彈指是二十瞬,一瞬是十二念,六十年過去,我蒼白了頭髮,終於參透因果。
我始終沒能在奈何橋畔等到華楚,即將魂飛魄散時,我回望著彼岸花蜿蜒著的地方,做好消失的準備。
白無常又是一腳,把我踹到了奈河裡。
湯湯奈河水灌進喉嚨,那感覺就像是六十年前在木芙蓉下的那口井裡,沉溺著。
無常道:“你呀,還是太天真,好好回去過日子,別再瞎折騰了。”
聽說裕王府的家丁把我從井裡撈出來,一個勁喊我回魂,我渾身濕漉漉打著顫,口中一直喊著四哥的名字。
我抱著四哥的骨灰罈投井自殺的消息從東大街傳到了西大街,父上聽聞此事,大嘆晚年不幸。
我躺在公主府的病榻上,來看望的人絡繹不絕,公主府格外熱鬧,六哥與言昭時常說悄悄話,還時常避諱我,我躺在病床上看他兩,隱約聽見六哥問言昭:“她還是想著法尋死?”
站在茜紗帘子後面的言昭點了點頭,“昨個吃了五十隻饅頭想撐死自己,沒死成,嘔了一夜。”
六哥無言了。半晌拿扇子瞧瞧自己的腦袋,“真是蠢。”
我面無表情看著他倆,自己也曉得了,嘗試的許多法子都沒能死成,可見是陽壽未盡都是死不成的。
我投井自殺未遂的半月後,明燈大師到了公主府。
不知是誰請他來的,大師泰然看著我,道:“裕王殿下在世時,曾問過老衲如何搭救蘇瑄,老衲除了說出冶命術外,還曾與他說過,救人容易救心難,即使蘇姑娘活下去也是孤寡一生,若要她幸福得先解開她的心結,也就是回到三年前,把前因後果都看一遍。
可是蘇姑娘太執拗,她並沒有解開心結,裕王因她而死,她想把命還給裕王,但是她不明白,冶命術不可逆,續命的人不能復生。殿下怕她想不開,給她留了一顆藥,吃了這藥,前塵往事悉數忘去,你會忘記裕王,自然也會忘記言昭,就當是給自己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
重新來過,可是重新來過的世界還是沒有四哥。
我欠他的,始終還不了的。
成化二十八年冬,陛下駕崩,太子登基。
同年在江湖中猖獗數十載的滄海閣被朝廷一網打盡,也是這年,言昭徹底賦閒在家,一心一意養花弄糙。
他在院裡種了許多奇珍異糙,有些我從來沒見過,言昭說我去年害了場大病,忘記了許多事情,那時候把他嚇壞了,他四處尋醫問藥,才勉強恢復了我一丁點記憶。
也只是一丁點而已。
我不知原來的我是何樣的,只是現在的我怕井,厭惡吃西瓜,按照言昭的說話,也不若從前愛笑了。
開春時我和他一起去茂陵掃墓,路過一塊無字碑時我問言昭這裡埋的是誰,言昭說是一位故人。
我在碑前上了柱香,不覺中落下眼淚,心中便奇怪,為何好端端會難過。
可是心頭,半點不適的感覺都沒有。
自那日掃墓回來後,言昭與我生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