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十三日,薊乞達退守泗州,揚州之圍遂解。
十四日凌晨,餘慶押送從周邊州縣收集的糧糙、衣被、武器等輜重前往亳州,傷口癒合的顧小白決定入軍中效力,因此隨行北上。阮碧、劉適之、冬雪等人冒著大雪到北城門送行,一直送到驛站,看著長長的隊伍消失在茫茫風雪裡,才折返濠州。
快到城門口時,忽聽馬蹄聲由遠及近,跟著便見一騎飛馳而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攥著阮碧的馬韁就跑。冬雪驚呼一聲,正想叫人阻攔,劉適之一把攔住她:“嫂子,那是顧少爺。”
冬雪怔了怔,忙吞回到嘴邊的“救命”兩字,看著顧小白拉著阮碧的馬,飛快地跑遠。劉適之見她滿臉擔憂,說:“嫂子別擔心,顧少爺有分寸的,雪太大了,咱們先回去吧。”
冬雪點點頭,返回濠州城裡。
阮碧剛開始也有點驚慌失措,及待看清楚是顧小白,便定下心,任他拉著自己的馬亂跑。風不算大,雪卻很大,雖有風兜遮住頭和臉,卻還是灌了她一脖子的雪。漫無目的地狂奔一刻鐘,仍然兜回方才離開的地方,顧小白勒住馬,喘著粗氣,轉眸看著她。雙頰微微泛紅,眼睛象是白雪洗過的墨玉,晶亮晶亮的。
阮碧按著肚子,埋怨地說:“我腸子都快顛出來了。”
顧小白皺眉,說:“真笨,都說過了要人隨馬動。”
“你好端端又跑回來作什麼?”
“以前不是答應過教你騎馬嗎?方才走到半路,忽然想起,於是跑回來。”
阮碧詫異地問:“方才你在教我騎馬?”。
顧小白反問:“不然呢?”
阮碧眨巴眼睛,莞爾一笑。
顧小白也微笑,露出雪白的牙齒。
“我得走了,否則趕不上了。”
“嗯,一路平安。”
顧小白點點頭,深深看她一眼。雙腿夾馬,颯露紫輕嘶一聲,往前一縱。逐著風雪而去,片刻,便變成一個小黑點。沒入片片雪花之中。阮碧看著紛紛揚揚飛舞的雪花,忍不住又搖頭失笑。
一會兒。重新戴好風兜,準備進城。忽然感覺到城頭有道視線一直盯著自己,抬頭一看,果然站著一人,居高臨下地看著自己。他戴著風兜,看不清楚容貌,表情陰惻惻。披風上一層厚厚的積雪,顯然已站良久。
阮碧拍馬進城,問衛兵:“誰在城樓上了?”
話音剛落,聽到一個清脆聲音響起:“是我。”跟著沈嫿從樓梯拐彎走了下來,到第三級台階站定,面色陰沉地盯著阮碧。
阮碧微微皺眉,腦海里閃過一年多前延平侯府的賞荷會,當時,她身著碧白相間的八破織綿裙曳地而過,那是何得的從容明麗。何等的風采致致。恰如一顆上好的明珠散發著淡淡的光暈。而現在,容顏依舊,從容猶在,明麗被陰沉取代。那種淡淡的光暈也蕩然無存。
沈嫿也想起一年多前延平侯府初見,她坐在最不尊貴的末席,衣著雖然體面卻不華貴。當時謝明珠指著她說:“沈姑娘,其他人你可以不用認識,但這個人你一定要認識。”她當時面上帶著微笑,心裡卻在想,這世間有誰是自己一定要認識的?
“聽說沒有,謝明珠嫁給了康王,還被冊封為皇后。”沈嫿輕啟薄唇,口氣嘲諷地說,“你猜,她這個短命皇后能當多久?”
“時勢所逼,只怕她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你幾時變得如此寬宏大量了?”
“你我從前並無深交,你又知道我什麼性情?”
“沒錯,我們是沒有深交,但是,我們註定要糾纏一生。”
這話從沈嫿嘴裡說出,讓阮碧生出一種怪異的感覺。“沈姑娘,你姓沈,我姓阮,大路朝天,各走一半,何來糾纏一說?”
“我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一直都是這麼想的。我還想過要成全你和晉王,就算……顧小白喜歡你,我也沒有怨恨你。但是……”沈嫿盯著阮碧,眼睛裡充滿仇恨,“你殺了我娘。”
阮碧睜圓眼睛看著她,猶如看著一個瘋子。
“那隻箭,那隻she死我母親的箭,不是北戎的箭。”沈嫿咬牙切齒地說,“是我們大周的箭。”
這是阮碧不知道的,微微吃驚。柔真郡主在城頭中箭,若是流矢,只能是北戎的,不可能是大周的。如果是大周的箭,多半有人當時看不過眼,有心殺了她。
“你不相信?去問晉王,我娘的屍體是他收的,那隻箭也是他拔走的。”
阮碧略作思索,說:“沈姑娘,太后娘娘已經下過懿旨嘉獎,說柔真郡主身先士卒,不幸被北戎流矢she中,為國捐軀,大智大勇,流芳百世,世人當以她為表率。”
沈嫿尖聲說:“這不是事實。”
“這就是事實,如同我姓阮。”
“這不是事實,我不會認的,我不會認的……”沈嫿拼命地搖著頭,風兜上的積雪簌簌落了下來。
“那隨便你。”阮碧說完,拍馬欲走。
沈嫿三步並作兩步跳下台階,攔在她面前,雙眸盡赤,說:“只要我活著,這就不是事實,總有一天,我會替我娘報仇的。”
“隨便。”阮碧冷淡地說,撥轉馬頭繞過她。
十一月下旬,晉王和大周東路軍分兩路詐攻泗州,實攻宿州。薊奴里令敦律賀帶四萬騎兵出宿州馳援泗州,敦律賀心懷兩意,不肯前往泗州,也不肯退回宿州,而在丁里鎮駐紮。晉王當機立斷,發騎兵三萬,分三路包抄丁里鎮,趁著夜色引火燒營。敦律賀倉促應戰,雙方騎兵在淮北平原丁里鎮發生激烈野戰,整整一宿,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晉王考慮到敦律賀與薊奴里素有嫌隙,如果敦律賀戰死,薊奴里可以順利成章地整頓摩那部,於是黎明時,有意在西邊留下缺口,敦律賀帶著三萬人馬突出重圍,往西而去,逕直返回摩那部。
薊奴里得知戰況,氣得吐血一口,說:“敦律賀,這個禍國殃民的小人。”
十二月初,晉王攻破泗州城,北戎大將薊乞達率餘部退到宿州城,與薊奴里匯合,憑藉宿州城的堅固,扼守淮河汴水以及京畿地帶。晉王幾次發兵攻打,但都無功而退。十二月下旬,阮碧派人送去五千顆四處採購來的震天雷。晉王採用她的計謀,尋來千名礦工,從十向里外開始挖地道到城牆附近,而後埋下二千顆震天雷,牽出長長的引線,遠程引爆。一時間天搖地動,城牆轟然坍塌,百年堅城宿州遂破,薊奴裡帶著僅存的六萬多人馬退守孟州。
一月初,太后帶著眾位嬪妃返回京城,重掌監國大印。晉王則率領大軍三十萬,兵分兩路,一路攻打盤踞渭南前線的北戎西路軍,一路攻打孟州薊奴里親自率領的中路軍。
半個月後,渭南的北戎西路軍敗退,撤至潞州。被困在渭南的皇帝返回京城,詔告天下,征討逆賊柴珏。韓王無路可退,坐海船逃往琉璃群島。皇帝大興詔獄,凡是與韓王來往過密的,革職的革職,抄家的抄家,砍頭的砍頭。一時間京城裡人心惶惶。
薊奴里憑藉孟州一帶天險,與晉王率領的大軍數次會戰,剛開始雙方各有勝負。但是北戎軍孤軍深入,糧糙供應不足,將士思鄉日重,士氣低迷,無心戀戰,漸漸地勝少負多。
嘉平八年四月,回到摩那部的敦律賀自立為王,率二萬輕騎襲擊葛力部,燒殺放火,搶走馬匹牛羊三萬多頭。消息傳到孟州前線,葛力部將士悲憤不已,紛紛要求返回家鄉報仇。
後院失火,薊奴里十分無奈,派使臣向大周求和,願意納貢稱臣。
戰爭就這麼結束了。
第39章 最初最後(大結局)
自從一月四姑娘回到京城後,隔三岔五便來一封信,催阮碧回京。二月份,從揚州回到京城的老 與阮蘭也寫信催她。到三月,冬雪與鄭嬤嬤也開始催她回去,且錚錚有詞:“姑娘你還想賴在濠州不成?反正是逃不過的,何必呢。”
阮碧確實想賴在濠州。這個小城市裡沒有那麼多的家法規矩,沒有那麼森嚴的等級制度,也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在杏花巷宅子裡,她就是老大。但她也知道,她逃不出這個世間,就別想逃脫這個身份,也別想逃脫自己的命運。
到五月,皇帝和太后都幾次問四姑娘,怎麼阮五還不回京?四姑娘寫信過來時,幾乎是帶著哀求的口氣,請她從速回京。
五月初九,阮碧帶著寒星悵然若失地離開杏花巷,劉適之和四名隨從護衛。在馬車上,她把這段時間收到的信重新看了一遍,梳理了一下京城當前的朝堂情況——簡單地說,就是韓王殺死皇帝的一批死忠,而後皇帝回到京城後殺死他的追隨者。因為死的人太多了,所以大量的少壯派晉位了,其中以護著太后逃離京城的阮弛為首。他從正六品的內殿都知升為正五品的副都指揮使,一下子成為京城炙手可熱的人物。
老夫人催著她回京,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實在吃不消這個庶子了。另一個原因是擔心大老爺入詔獄,他算得上是與韓王往來密切,但是他膽小,韓王篡權期間曾想授官給他,他以夫人離世無心仕途為由婉言謝絕了。不知道為何,皇帝抓了很多人,卻一直沒有動他。
因為並不著急趕回京城。所以馬車並不快。天氣也沒有大熱,沿途風景留著初夏的餘味,大片大片的野薔薇爬滿竹籬笆和矮矮的土牆。或是粉色,或是白色,或是大紅。風過去,花枝搖曳。美不勝收。只是經過的村莊十之八九都是空的,沿途的田地大部分荒蕪,只有小部分種著莊稼。
第一晚宿在淮河渡口,夢裡一夜水聲澹澹。
第二天傍晚,到了宿州轄下的盧嶺鎮。許是因為戰火未曾波及,這個鎮倒是難得的熱鬧,鴻福客棧已經住滿人。劉適之扔下一錠五兩的銀子。掌柜即刻直了眼睛,屁顛屁顛地跑去調換房間。
一會兒,二樓便有爭執聲傳來。
掌柜說:“不是我見錢眼開,否則你們母女房租都拖了半個月,我怎麼每日還會好茶好飯地招待著?不就是看你們母女兩人,身邊連個男人也沒有,又大著肚子,著實可憐嘛?只是今日來了一位貴客,暫且委屈兩位去柴房將就一宿。等明日貴客走了,仍讓你們搬回來。如何?”
“掌柜,不是我們不交房租,是你們盧嶺鎮的當鋪不識貨。”
阮碧心裡一動,這個聲音沙沙啞啞。從前是沒有聽過的,但為何有種奇怪的熟悉感?偏頭看向二樓,只見一個佝僂著背的老婦人背對著自己站著和掌柜說話。
十四日凌晨,餘慶押送從周邊州縣收集的糧糙、衣被、武器等輜重前往亳州,傷口癒合的顧小白決定入軍中效力,因此隨行北上。阮碧、劉適之、冬雪等人冒著大雪到北城門送行,一直送到驛站,看著長長的隊伍消失在茫茫風雪裡,才折返濠州。
快到城門口時,忽聽馬蹄聲由遠及近,跟著便見一騎飛馳而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攥著阮碧的馬韁就跑。冬雪驚呼一聲,正想叫人阻攔,劉適之一把攔住她:“嫂子,那是顧少爺。”
冬雪怔了怔,忙吞回到嘴邊的“救命”兩字,看著顧小白拉著阮碧的馬,飛快地跑遠。劉適之見她滿臉擔憂,說:“嫂子別擔心,顧少爺有分寸的,雪太大了,咱們先回去吧。”
冬雪點點頭,返回濠州城裡。
阮碧剛開始也有點驚慌失措,及待看清楚是顧小白,便定下心,任他拉著自己的馬亂跑。風不算大,雪卻很大,雖有風兜遮住頭和臉,卻還是灌了她一脖子的雪。漫無目的地狂奔一刻鐘,仍然兜回方才離開的地方,顧小白勒住馬,喘著粗氣,轉眸看著她。雙頰微微泛紅,眼睛象是白雪洗過的墨玉,晶亮晶亮的。
阮碧按著肚子,埋怨地說:“我腸子都快顛出來了。”
顧小白皺眉,說:“真笨,都說過了要人隨馬動。”
“你好端端又跑回來作什麼?”
“以前不是答應過教你騎馬嗎?方才走到半路,忽然想起,於是跑回來。”
阮碧詫異地問:“方才你在教我騎馬?”。
顧小白反問:“不然呢?”
阮碧眨巴眼睛,莞爾一笑。
顧小白也微笑,露出雪白的牙齒。
“我得走了,否則趕不上了。”
“嗯,一路平安。”
顧小白點點頭,深深看她一眼。雙腿夾馬,颯露紫輕嘶一聲,往前一縱。逐著風雪而去,片刻,便變成一個小黑點。沒入片片雪花之中。阮碧看著紛紛揚揚飛舞的雪花,忍不住又搖頭失笑。
一會兒。重新戴好風兜,準備進城。忽然感覺到城頭有道視線一直盯著自己,抬頭一看,果然站著一人,居高臨下地看著自己。他戴著風兜,看不清楚容貌,表情陰惻惻。披風上一層厚厚的積雪,顯然已站良久。
阮碧拍馬進城,問衛兵:“誰在城樓上了?”
話音剛落,聽到一個清脆聲音響起:“是我。”跟著沈嫿從樓梯拐彎走了下來,到第三級台階站定,面色陰沉地盯著阮碧。
阮碧微微皺眉,腦海里閃過一年多前延平侯府的賞荷會,當時,她身著碧白相間的八破織綿裙曳地而過,那是何得的從容明麗。何等的風采致致。恰如一顆上好的明珠散發著淡淡的光暈。而現在,容顏依舊,從容猶在,明麗被陰沉取代。那種淡淡的光暈也蕩然無存。
沈嫿也想起一年多前延平侯府初見,她坐在最不尊貴的末席,衣著雖然體面卻不華貴。當時謝明珠指著她說:“沈姑娘,其他人你可以不用認識,但這個人你一定要認識。”她當時面上帶著微笑,心裡卻在想,這世間有誰是自己一定要認識的?
“聽說沒有,謝明珠嫁給了康王,還被冊封為皇后。”沈嫿輕啟薄唇,口氣嘲諷地說,“你猜,她這個短命皇后能當多久?”
“時勢所逼,只怕她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你幾時變得如此寬宏大量了?”
“你我從前並無深交,你又知道我什麼性情?”
“沒錯,我們是沒有深交,但是,我們註定要糾纏一生。”
這話從沈嫿嘴裡說出,讓阮碧生出一種怪異的感覺。“沈姑娘,你姓沈,我姓阮,大路朝天,各走一半,何來糾纏一說?”
“我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一直都是這麼想的。我還想過要成全你和晉王,就算……顧小白喜歡你,我也沒有怨恨你。但是……”沈嫿盯著阮碧,眼睛裡充滿仇恨,“你殺了我娘。”
阮碧睜圓眼睛看著她,猶如看著一個瘋子。
“那隻箭,那隻she死我母親的箭,不是北戎的箭。”沈嫿咬牙切齒地說,“是我們大周的箭。”
這是阮碧不知道的,微微吃驚。柔真郡主在城頭中箭,若是流矢,只能是北戎的,不可能是大周的。如果是大周的箭,多半有人當時看不過眼,有心殺了她。
“你不相信?去問晉王,我娘的屍體是他收的,那隻箭也是他拔走的。”
阮碧略作思索,說:“沈姑娘,太后娘娘已經下過懿旨嘉獎,說柔真郡主身先士卒,不幸被北戎流矢she中,為國捐軀,大智大勇,流芳百世,世人當以她為表率。”
沈嫿尖聲說:“這不是事實。”
“這就是事實,如同我姓阮。”
“這不是事實,我不會認的,我不會認的……”沈嫿拼命地搖著頭,風兜上的積雪簌簌落了下來。
“那隨便你。”阮碧說完,拍馬欲走。
沈嫿三步並作兩步跳下台階,攔在她面前,雙眸盡赤,說:“只要我活著,這就不是事實,總有一天,我會替我娘報仇的。”
“隨便。”阮碧冷淡地說,撥轉馬頭繞過她。
十一月下旬,晉王和大周東路軍分兩路詐攻泗州,實攻宿州。薊奴里令敦律賀帶四萬騎兵出宿州馳援泗州,敦律賀心懷兩意,不肯前往泗州,也不肯退回宿州,而在丁里鎮駐紮。晉王當機立斷,發騎兵三萬,分三路包抄丁里鎮,趁著夜色引火燒營。敦律賀倉促應戰,雙方騎兵在淮北平原丁里鎮發生激烈野戰,整整一宿,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晉王考慮到敦律賀與薊奴里素有嫌隙,如果敦律賀戰死,薊奴里可以順利成章地整頓摩那部,於是黎明時,有意在西邊留下缺口,敦律賀帶著三萬人馬突出重圍,往西而去,逕直返回摩那部。
薊奴里得知戰況,氣得吐血一口,說:“敦律賀,這個禍國殃民的小人。”
十二月初,晉王攻破泗州城,北戎大將薊乞達率餘部退到宿州城,與薊奴里匯合,憑藉宿州城的堅固,扼守淮河汴水以及京畿地帶。晉王幾次發兵攻打,但都無功而退。十二月下旬,阮碧派人送去五千顆四處採購來的震天雷。晉王採用她的計謀,尋來千名礦工,從十向里外開始挖地道到城牆附近,而後埋下二千顆震天雷,牽出長長的引線,遠程引爆。一時間天搖地動,城牆轟然坍塌,百年堅城宿州遂破,薊奴裡帶著僅存的六萬多人馬退守孟州。
一月初,太后帶著眾位嬪妃返回京城,重掌監國大印。晉王則率領大軍三十萬,兵分兩路,一路攻打盤踞渭南前線的北戎西路軍,一路攻打孟州薊奴里親自率領的中路軍。
半個月後,渭南的北戎西路軍敗退,撤至潞州。被困在渭南的皇帝返回京城,詔告天下,征討逆賊柴珏。韓王無路可退,坐海船逃往琉璃群島。皇帝大興詔獄,凡是與韓王來往過密的,革職的革職,抄家的抄家,砍頭的砍頭。一時間京城裡人心惶惶。
薊奴里憑藉孟州一帶天險,與晉王率領的大軍數次會戰,剛開始雙方各有勝負。但是北戎軍孤軍深入,糧糙供應不足,將士思鄉日重,士氣低迷,無心戀戰,漸漸地勝少負多。
嘉平八年四月,回到摩那部的敦律賀自立為王,率二萬輕騎襲擊葛力部,燒殺放火,搶走馬匹牛羊三萬多頭。消息傳到孟州前線,葛力部將士悲憤不已,紛紛要求返回家鄉報仇。
後院失火,薊奴里十分無奈,派使臣向大周求和,願意納貢稱臣。
戰爭就這麼結束了。
第39章 最初最後(大結局)
自從一月四姑娘回到京城後,隔三岔五便來一封信,催阮碧回京。二月份,從揚州回到京城的老 與阮蘭也寫信催她。到三月,冬雪與鄭嬤嬤也開始催她回去,且錚錚有詞:“姑娘你還想賴在濠州不成?反正是逃不過的,何必呢。”
阮碧確實想賴在濠州。這個小城市裡沒有那麼多的家法規矩,沒有那麼森嚴的等級制度,也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在杏花巷宅子裡,她就是老大。但她也知道,她逃不出這個世間,就別想逃脫這個身份,也別想逃脫自己的命運。
到五月,皇帝和太后都幾次問四姑娘,怎麼阮五還不回京?四姑娘寫信過來時,幾乎是帶著哀求的口氣,請她從速回京。
五月初九,阮碧帶著寒星悵然若失地離開杏花巷,劉適之和四名隨從護衛。在馬車上,她把這段時間收到的信重新看了一遍,梳理了一下京城當前的朝堂情況——簡單地說,就是韓王殺死皇帝的一批死忠,而後皇帝回到京城後殺死他的追隨者。因為死的人太多了,所以大量的少壯派晉位了,其中以護著太后逃離京城的阮弛為首。他從正六品的內殿都知升為正五品的副都指揮使,一下子成為京城炙手可熱的人物。
老夫人催著她回京,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實在吃不消這個庶子了。另一個原因是擔心大老爺入詔獄,他算得上是與韓王往來密切,但是他膽小,韓王篡權期間曾想授官給他,他以夫人離世無心仕途為由婉言謝絕了。不知道為何,皇帝抓了很多人,卻一直沒有動他。
因為並不著急趕回京城。所以馬車並不快。天氣也沒有大熱,沿途風景留著初夏的餘味,大片大片的野薔薇爬滿竹籬笆和矮矮的土牆。或是粉色,或是白色,或是大紅。風過去,花枝搖曳。美不勝收。只是經過的村莊十之八九都是空的,沿途的田地大部分荒蕪,只有小部分種著莊稼。
第一晚宿在淮河渡口,夢裡一夜水聲澹澹。
第二天傍晚,到了宿州轄下的盧嶺鎮。許是因為戰火未曾波及,這個鎮倒是難得的熱鬧,鴻福客棧已經住滿人。劉適之扔下一錠五兩的銀子。掌柜即刻直了眼睛,屁顛屁顛地跑去調換房間。
一會兒,二樓便有爭執聲傳來。
掌柜說:“不是我見錢眼開,否則你們母女房租都拖了半個月,我怎麼每日還會好茶好飯地招待著?不就是看你們母女兩人,身邊連個男人也沒有,又大著肚子,著實可憐嘛?只是今日來了一位貴客,暫且委屈兩位去柴房將就一宿。等明日貴客走了,仍讓你們搬回來。如何?”
“掌柜,不是我們不交房租,是你們盧嶺鎮的當鋪不識貨。”
阮碧心裡一動,這個聲音沙沙啞啞。從前是沒有聽過的,但為何有種奇怪的熟悉感?偏頭看向二樓,只見一個佝僂著背的老婦人背對著自己站著和掌柜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