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現在朕沒有其他的選擇,或者是也無須其他的選擇。琬瀠抬舉愛星阿幾人的舉動,朕還沒徹底糊塗,怎麼不明白,她這是在要兵權了?只是,她要,朕就給好了。琬瀠越厲害,玄燁就越安全。朕看得出,她對玄燁和明嵐的疼愛。朕封琬瀠為後,玄燁為儲君。

  朕猜到時日無多,卻沒猜到會患上天花。琬瀠和玄燁守在朕的身邊,朕招四大臣和二王擬寫遺詔。朕躺在病榻上多日,早已經想好了遺詔的內容。琬瀠她很緊張,她自己都未曾想到,朕把攝政大權給了她。其實朕想得很明白,以琬瀠的手段和如今的實力,就算朕不把大權交給她,她也一樣能拿到。不如朕遂她所願,也免再平添風波。何況,琬瀠她愛自己的骨肉,勝過娘家父兄,她做不了呂雉和武瞾。

  朕終究還是見不到皇額娘最後一面,不知是她不願意來,還是琬瀠不許她來。皇額娘,那是朕的生母,朕恨過她,怨過她,知道如今,朕將不久於人世,才隱隱明白,朕最初期望的,不過是她能像百姓人家的母親,那樣疼愛維護自己的兒子罷了。然,朕們母子,究竟是生在了帝王家……

  也許朕見不到她最後一面也是不錯的。遺詔中絲毫沒有提到皇額娘,朕沒有給她留下任何倚仗,但正是因為這樣,琬瀠反而不至於對皇額娘太狠。皇額娘對琬瀠沒了威脅,琬瀠想必願意給她一個尊榮,哪怕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她也會這麼做的。如此甚好……

  多爾袞,皇額娘,烏雲珠,琬瀠,玄燁,朕在意過的人,朕所有愛和恨,都就此煙消雲散吧……

  ☆、番外5

  番外6千古一帝

  朕的童年的記憶里最多的,就是溫柔的皇額娘和精緻的景仁宮。那時候,朕每天被嬤嬤們叫起來,和皇額娘一起晨練。偶爾離開景仁宮,不過是坐在軟轎里,去慈寧宮請安。在朕眼中,景仁宮是那樣的大,就是整個皇宮,也似乎就是朕所有的天地。

  大抵讓朕的幼年,少有離開景仁宮的原因,不外是與皇瑪嬤有關。皇額娘是滿洲貴女,而非是蒙古出身,又不願意將朕送給皇瑪嬤撫養,因此為她所不喜。後來朕才逐漸明白,景仁宮也不過是皇宮的一個角落而已,而皇宮和天下比起來,只是滄海一粟。

  朕出生之後,皇額娘就很快被封為羲妃,等朕有記憶時,她已經是羲貴妃了,很得皇阿瑪的寵愛,代皇后掌管後宮。或許是朕出生太晚,不曾見到皇額娘被廢後所欺的艱難日子,不過朕從總是對皇額娘板著臉的皇瑪嬤以及慈寧宮的嬤嬤那裡,可以窺見端倪。

  在廢后之後,被皇瑪嬤安排進宮的,就是後來的惠安皇后,由於被皇阿瑪所厭棄,她甚至在坤寧宮居住的日子都是屈指可數。而在她之後,歷任皇后都沒有在坤寧宮長住過。朕對她的印象其實很淡薄了。似乎她並沒有廢后那樣張揚跋扈的性格,很端莊,也很呆板,終日無寵,不是在六宮中位置並不算很好的長春宮,就是在皇瑪嬤的慈寧宮。

  惠安皇后在皇宮中也不怎麼惹人注意,哪怕她是皇后,皇宮中名義讓的女主人。而在皇阿瑪賓天后不久過世,原因據說是思念先帝,如果還有別的什麼原因,那也不重要了。她活著的好時候不聲不響,過世的時候也不惹人注意。或許就這樣過世,附葬皇阿瑪的陵寢,對她來說也不見得是壞事。同一年,自願為皇阿瑪殉葬的,還有謹貴人、淑惠妃和廢后,她們都是蒙古出身,哦,而且是蒙古科爾沁出身。

  皇阿瑪在世時,另一個經常被提起和皇額娘做比的,是孝獻皇后。即使皇家極力隱藏,可是幾乎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她曾是朕的皇叔博穆果爾的福晉,後來被皇阿瑪納入宮,而且甫一入宮,就被封以高位。至於在皇叔突然過世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她又是怎樣入宮的,以及她究竟是何事得到了皇阿瑪的喜愛,這些事情都被模糊了。

  然而終其一生,甚至在孝獻皇后和皇阿瑪雙雙過世之後,流言蜚語,甚囂塵上,從不曾斷絕。只是各種真真假假,終是難以斷言。她最初入宮時的封號“賢妃”,又常常被人譏諷為別有深意。

  朕小時也曾經對她很好奇過,遠遠地看到她,並沒有特別覺得有溫柔靈動的感覺,一如皇阿瑪讚美她的那樣,只是在印象中記得了一個很蒼白虛弱的女人。她曾經兩次懷有身孕,第一次幾乎就是剛入宮的時候,生下了四阿哥。這個據說是早產,但在諸多傳言中都被認為是足月出身的瘦弱孩子,很快就早夭了,在他連名字還沒有的時候。那時,朕因為天花的原因出宮,皇額娘不離不棄地主動要求前去照顧。大抵母親對於孩子都是如此傾盡心血,也正是因為這樣,不孝之人,實不如禽獸。

  在宮外的那段日子是很難熬的,天花是滿洲最恐懼的疾病,它帶來的種種痛苦讓朕直到許多年後都記憶猶新,懼怕不已。皇額娘幾乎徹夜陪伴這朕,防止朕因為將水痘抓破而留下疤痕。等朕回到宮中的時候,四阿哥已經夭折了。

  孝獻皇后從此很快的衰弱下去。再又一次小產之後,過世。據說四阿哥的死和她的小產,都與皇瑪嬤分不開關係。皇宮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據說”。無論是不是真的和皇瑪嬤有關係都不重要了,有沒有證據也不重要,因為皇阿瑪信了。

  但哪怕皇阿瑪信了,哪怕那或許的確是事實,但這兩件事情的結果,最終也只能被掩蓋,留下似是而非的一點“據說”。朕不知道這兩件事中,皇額娘扮演了何種角色。以皇額娘的手段,如果她真的做了什麼,朕毫不奇怪。

  只是,孝獻皇后身後,因為皇阿瑪的意圖出家和青年早亡,而罵名更甚。皇瑪嬤和皇阿瑪留下了的妃嬪不說,就是京中貴婦,談到孝獻皇后,都習慣諷刺幾句。而朕從來不曾聽過皇額娘對孝獻皇后有半句指責。

  她對孝獻皇后的評價和態度一直都很溫和,正如宮中曾經傳言的那樣,羲貴妃和皇貴妃相處甚篤。宮中的傳言向來是做不得真的,但是朕的確能感覺到她似乎從來都不討厭孝獻皇后。

  那麼,在四阿哥早夭和孝獻皇后小產這兩件事情中,皇額娘如果真的動過手腳的話,那麼她所針對的應該不是孝獻皇后,而是,皇瑪嬤!

  皇瑪嬤出身科爾沁蒙古,在滿洲和蒙古聯姻的時期,和她的姑姑和姐姐一起先後嫁給了皇瑪法,在皇瑪法封五宮妃子的時候,為咸福宮莊妃,也因為此,在她過世之後,尊號為孝莊。科爾沁蒙古中,出了太宗的皇后和宸妃,當然,五宮之中另外兩位,也同樣是出自蒙古。那個時候,大清的後宮是蒙古女人的天下。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皇阿瑪當政時期。皇阿瑪並不情願地迎娶了多爾袞為他定下的妻子,自己的表妹,後來的廢后。蒙古女人同樣居於高位,和以前一樣充滿了皇阿瑪的後宮。傳說,科爾沁出美人。但是這對廢后並沒有什麼幫助。廢后的性格激烈而張揚,當然,作為大清門抬進來的第一位皇后,她完全可以如此。

  但是同樣,也正是因為此,她和皇阿瑪的關係迅速惡化,最後因為嫉妒和奢侈而被廢黜。那時朕剛出生,後來對廢后的記憶,只是來自於皇家的起居注和密錄。廢后真正見罪,甚至不能為皇瑪嬤所護的原因,是巫蠱,這個歷朝歷代為皇家所恐懼,並且深惡痛絕的罪行。後來諡號為寧愨妃的二哥的生母,生產不順,牽連出廢后行巫蠱詛咒之事。

  只是在朕成年之後,翻閱皇家密錄,其中所述的兩件事讓朕對廢后的巫蠱事件留心。其一,皇額娘曾被廢後所責罰。在朕眼中,皇額娘一直是優雅而強勢的,朕從來不曾想過她在宮中也有著如此艱難的歲月。只這一點,在朕心中,廢后死不足惜。

  同樣,以朕對皇額娘的了解,她絕不可能原諒廢后的過失。只是,讓朕不解的是,以皇額娘當時的身份和地位,能做的事情大概有限。朕的疑惑在看到第二件事情的時候,被揭開。恭靖妃在皇阿瑪廢后之後,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繼皇后的人選。也是,合縱連橫,在後宮中,也是數見不鮮的事情。

  基於密錄中關於廢后的事跡,朕自然認為廢后是一個實在愚蠢的女人。但是皇額娘卻曾經評價,“娜木鐘未必不夠聰明,只是她太在乎先帝了。無愛故無怖,她參不透這一點,也就只能患得患失,進而理智。而在皇宮中失去理智,被廢黜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如果她只是單純為自己和家族謀取權利和地位的話,想必會輕鬆的多。娜木鐘或許是為世祖殉葬的那些人中,唯一一個心甘情願的了。這樣的真心,可以不被認同,卻不能不尊敬。”

  作為繼後入宮的惠安皇后和她的妹妹淑惠妃,包括和廢后同一時期從糙原來到京城的謹貴人,這些科爾沁出身的妃嬪,皇瑪嬤的親族,她們有著很高的位分,卻求不來子嗣和皇阿瑪的恩寵。所以,被皇阿瑪喜愛的皇額娘為皇瑪嬤所不喜。或許這種不喜,起初並不明顯,但在皇瑪嬤要求將朕帶到慈寧宮撫養,而皇阿瑪和皇額娘斷然拒絕之後,皇瑪嬤和皇額娘之間的不和,就很難掩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