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甫昇道:“京城已經被控制了,如何還有人馬攻進西華門。”

  這位將領道:“對方人馬不少,說是前來護衛皇上。”

  皇甫元將手中的毛筆扔在了地上,說道:“你這逆子,朕何曾薄待你,你卻這般逼宮於朕。”

  皇甫昇不回他,下令讓將皇帝挾持住,他這拿著劍衝出了寢殿。

  有侍衛想要挾持住皇甫元,皇甫元一生戎馬,又是皇帝威嚴,喝道:“爾等膽敢如此!”

  那本來十分兇悍的侍衛,便不敢上前了。

  慕昭已經帶著人馬衝進了西華門,在遇到上和皇甫昇的軍隊發生了巷戰,一時不好進退,但隨即,從皇城北門拱宸門入皇城的軍隊已經擊敗了皇甫昇在崇政殿和慶壽殿一帶的軍隊,將皇甫昇的軍隊夾擊在了垂拱殿一帶。

  皇甫昇站在垂拱殿前殿丹墀上,面部硬著火把的光芒,顯得猙獰。

  他如何看不出,他已經被包圍了,要是他現在殺了皇帝,反而是成全了老五秦王。

  於是他轉頭就帶著人跑回了垂拱殿後殿,皇甫元正在呵斥那些跟著皇甫昇叛亂的兵將,道:“皇甫昇還是太嫩了,你們跟著他叛亂,以為可以博得高官顯位,朕告訴你們,你們如此只有死路一條,且還會被誅九族。現在,你們就前去抓住皇甫昇,朕赦你們無罪。”

  這些兵將畢竟是齊王皇甫昇的嫡系,雖然心中有所遲疑,但並沒有應下皇甫元的這個命令。

  正是這時,皇甫昇已經進來了,他對皇甫元怒道:“父皇,你不把皇位傳給我,老五也照樣會逼你退位。”

  他用劍指著皇甫元,道:“父皇,隨兒子出去看看吧。”

  皇甫元在沙場征戰數十年,又做了五年皇帝,哪裡不明白現在的情況。

  老五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反應過來救駕,也許他早就知道皇甫昇會謀反,只是不知道老五是哪裡來的軍隊。

  皇甫元被皇甫昇押了出去站在垂拱殿大殿前高高的丹墀之上,在燈火通明的情況下,站在丹墀上,周圍的情形一目了然,皇甫昇雖然有兩萬人馬,但他分了不少人去控制各個關隘,進宮的人馬只有六千多人,但這六千多人又分在了各處,於是守在垂拱殿的只有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現在已被殺了不少,垂拱殿外面的御道上已經血流成河。

  慕昭騎在馬上,朝皇甫昇喊道:“你放開父皇!”

  皇甫昇大笑道:“若是要保父皇的命,你現在就在我面前自刎,讓我看看,你到底是保駕進宮,還是打著保駕的名號,謀求皇位。”

  慕昭冷眼看著他,皇甫元畢竟年紀大了,已經要近古稀,雖然他一直鎮定而威嚴,但此時也搖搖欲墜,但他沒說話,也許他到這個年齡,也想看看,自己的兒子們,又有誰是真心在乎他這個父親,而不是只盯著他屁股下的皇位。

  在皇甫昇正要指責慕昭也是謀反之臣時,慕昭下了馬,他手中的長劍還在滴著血,他站在血泊里對著皇帝下跪,道:“恕兒子不孝,以後不能再孝順父皇您了。”

  又對周圍的士兵道:“為換得皇上的性命,我甘願受死。也為你們洗脫有不臣之心的罪名,但我死後,你們一定要護住陛下。”

  他說著,就將劍放下,對著皇甫元的方向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周圍的人一片沉寂,皆默默看著秦王,胸中卻是一片激憤。

  慕昭行完三跪九叩的大禮之後,就拿起了長劍真要自刎,周圍的兵將們不少都悲痛地叫道:“秦王殿下……”

  皇甫元此時也驚慌起來了,他大喊道:“奚兒,朕不許!”

  皇甫昇此時也對皇甫元放鬆了警惕,皇甫元往前面邁出了兩步,正是這時,一支利箭從東邊的廊蕪頂上she來,直入皇甫昇的腦袋,他睜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倒了下去。

  此時響起一人的大喊:“齊王謀反,其下士兵護衛皇上者無罪。”

  皇甫元也說:“還不跪下受降!朕饒你們死罪。”

  皇甫元這話比什麼都管用,本來追隨皇甫昇的兵將,看皇甫昇突然被she殺,他們又被包圍,在投降不死的情況下,自是嘩嘩地跪了一片,兵器落地之聲宛若冰雹嘩啦啦打在地上,響聲一片片,由近及遠。

  慕昭從遠處沖了過來,將搖搖欲墜的皇甫元扶住。

  ☆、第122章

  第六十一章

  皇甫元並沒有問慕昭,他當時是真準備自刎,還是只是權宜之策拖延時間以讓弓箭手找到最佳位置。

  皇甫昇謀反以及死在他身邊的事,抽乾了皇甫元的元氣,讓他一下子蒼老了數歲,當天,他就病倒了。

  元月十六日晚上,皇宮方向燈火通明,喊殺之聲不斷,從半夜開始,持續了三個時辰,除了皇宮,內城之中的數個地方都有兵戈之聲,朝臣之家,有人派人出來打聽消息,也有衝出來看情況想要保駕的,而百姓之家,大多都是躲在家裡,不明事情真相。

  第二天,很多人家也不敢開門出門,到下午,街上才稍稍有了人影,這些出門的人得到的消息也只是京城的十二道城門都不允許通行,各條道路關隘都有重兵把手,又有軍隊從城外入京,京中形勢十分嚴峻。

  到第三天,朝臣們被通知上朝,京中才傳開了齊王帶兵逼宮,被秦王和魏王依靠府中護衛以及殿前司侍衛、京城左右馬步軍等和齊王的兵馬相抗,齊王沒能成事,秦王和魏王勝了的消息。

  皇帝已經不能起床,讓丞相和九卿前往了寢殿,他下了詔,說齊王逼宮謀反,削為庶人,而秦王和魏王護駕有功,秦王立為太子。

  秦王一邊在皇帝跟前侍疾,一邊署理朝政,此時的所謂署理朝政,更多是控制京中安全。

  丞相帶著九卿向朝臣們宣布了皇帝的聖旨,朝臣們大多數雖然已經想到了會是如此,但依然覺得震驚。

  到第五日,京中才傳開齊王在叛亂中挾持皇帝而被亂箭she死的消息,除此,皇帝重病,立秦王為太子之事,也傳了開來。

  到十日後,京中城門依然只開一半,而且重兵把守,一月之後,京中才恢復了往日的承平形勢。

  二月二十六,乃是立秦王為太子之日,京中才從原來的緊張狀態多了些喜氣。

  長寧在一月二十七日被秦王派了五百人馬護衛回京,子櫻和子丑已經習慣了牛家灣的生活,在莊園宅子後面有竹林,長寧親自帶著兩人去挖竹筍,又摘榆樹上的榆錢下來,讓廚房做成榆錢飯吃,兩人在牛家灣比在王府里自在,顯然也把爹爹拋到腦後去了,因每日都可以和娘親睡在一起,在長寧說他們要回家的時候,連還不知世事的子丑都不大樂意,因他們都知道,回了王府,就要守規矩,而且不能和娘親睡了,因為爹爹要和娘親睡。

  坐在馬車上,子櫻黏在長寧懷裡很不滿地說:“娘親說爹爹來接,我們才回去,但爹爹沒來,我們為何就要回去。”

  她說得很委屈,子丑黑黑的大眼睛也盯著長寧。

  長寧笑著道:“你們爹爹太忙了,所以派了人來接。雖然不是他親自來接,但我們也得回家了。再說,我們在那裡已經住了十多天了,也該回家了不是,你們不想爹爹嗎?”

  子櫻乖乖點頭:“想爹爹。”

  子丑也學著他姐姐的樣子點頭:“想。”

  長寧正要說既然想,那我們就該回家,沒想到子櫻已經又說道:“娘親呀,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再去那牛家灣呢。”

  長寧:“……”

  秦王皇甫奚於崇明六年二月被立為太子,因皇帝病重身體太差無法處理朝政,他便於六月十八登基為帝,立原太子妃顧氏長寧公主為後,長子皇甫澤為太子,長女皇甫明嘉為明嘉公主。

  其身邊第一謀臣顧大美位列九卿,做了御史台御史大夫,數年之後又升了丞相位,為治世一代名臣。

  其他有功大臣和武將皆有封賞,皇甫奚也曾多次召原大周名臣路明徵入朝為官,皆被拒絕,路明徵在西都外玄清湖畔結廬而居,遙遙對著大周皇陵,著書立說,八十有二而逝。

  新帝皇甫奚登基之後一直不肯改元,太上皇皇甫元於崇明八年駕崩之後,皇甫奚才在第二年改元長康。

  而於長康元年,大雍徹底攻下西梁,完成了大一統。

  長康元年,八月。

  正是秋高送慡的時節,但子丑覺得日子開始變得難熬了。

  他已經虛歲七歲了,他在四歲時就開始啟蒙,至今已經認識上千字了,甚至論語也會背,但他依然不想去上學。

  他一直住在福寧宮的東屋之中,福寧殿是皇帝寢殿,但皇后一直和他住在一起,沒有搬去坤寧殿住,所以太子子丑也住在這裡,除了住在這裡,他也在福寧殿裡學習,和他長姊明嘉公主一起,但他現在每天卻要去延義閣上課,走老遠路,聽三個老師講課,雖然每天內容不繁重,他還是覺得不高興。

  總算從延義閣回到福寧殿,看到長姊正在拿著一朵jú花逗老三子言,子言是帝後的第二子,現在才兩歲,是個小胖子,白白嫩嫩像個糰子。

  子櫻看到他回來,就說:“夫子今日教了什麼?”

  子丑道:“《論語?為政》第三則、第四則。”

  子櫻說:“你背來我聽聽。”

  子丑就背了,又把釋意說給她聽,子櫻聽後覺得尚可,就說:“你看你,每日去上學,都是這副不開心的模樣,為什麼?”

  子丑便說:“我不想一人去。阿姊,你也去就好了。”

  子櫻說:“我倒想去,但父皇母后不許嘛。不過你也不必太擔心,父皇和母后已經在為你物色伴讀,到時候你就有伴了。再者,我聽聞父皇會讓伯父和叔父送子弟入京,到時候,他們也許也會去陪你讀書。不過,你到時可不要玩物尚志,不然母后會抽你……”

  她做了個打他屁股的姿勢,做完趕緊就收回手,表示自己非常端莊。

  子櫻只比他大一歲多,但已經儼然是個大姐姐,她自己作為大公主,也總把自己當大人,子丑很敬畏她。

  一會兒,皇帝從垂拱殿回來了,也問子丑的學業情況,子丑便恭恭敬敬說了,皇帝又問:“你們母后呢?”

  子櫻粘著他撒了會嬌,說:“母后說身子乏,去睡下還未醒。”

  皇帝抱了抱兩歲的兒子子言,又放下給辱母后,便逕自穿過數重落地罩和帳幔進了裡間寢室,在裡間里伺候的宮侍們見到皇帝進來,趕緊跪下行禮,慕昭讓她們不要出聲,然後對她們打手勢讓她們都出去了,他便去到床邊,長寧現在已經有孕四個月,總是嗜睡,慕昭真不想讓她懷孕了,每次生產他都心驚膽戰,看她懷孕也甚是辛苦,但長寧卻是易孕體質,即使有用避孕措施,但還是會懷上。

  慕昭撫了撫長寧的頭髮,又俯下身親了親她的額頭,長寧慢慢睜開了眼睛,看到他,眼神顯出一絲恍惚,慕昭道:“還要睡嗎,已要到酉時了。”

  長寧抬手摸他的臉,被慕昭輕輕托住手腕,她說:“我方才做了個夢。”

  慕昭道:“什麼夢?”

  長寧說:“就像淳于棼枕著槐木做了一場大夢般,我怕夢醒,你不在我身邊。”

  慕昭笑了起來,將她扶著坐起,又摸了摸她的面頰:“說什麼傻話,我再真不過了,即使你覺得這一世是夢,那麼,你的下一場夢我也在,夢醒來,我也在,是否還怕。”

  長寧也笑了,將臉埋在他的肩膀上。

  房間幔帳外面傳來子言的軟糯糯的聲音:“娘……娘……”

  子櫻在小聲說:“姐姐抱你,子丑……快來教弟弟數數……”

  子丑說:“我希望母后這次生一個妹妹……”

  子櫻道:“你以為希望生什麼都能生嗎。”

  子丑道:“這次不行,以後再生一個。”

  子櫻說:“不要說這些了,不然被嬤嬤聽到,又要嘮叨了,說我們沒規矩。”

  長寧對外面說:“子櫻,把弟弟抱進來。”

  子櫻應了一聲,抱著小子言進來了,慕昭不讓孩子撲到長寧的懷裡去,就自己抱住了小兒子。

  對長寧說道:“過幾日就是中秋了,宮中不大辦中秋宴,我帶你去個地方。”

  長寧不知道他又有什麼主意,只是點頭應是。

  中秋佳節,宮中雖然沒有辦大型的中秋宴,但宮中依然有熱鬧的慶祝活動,月上中天,讓孩子們睡了之後,慕昭才牽著長寧的手,慢慢踱步前往皇宮正門大雍門的城樓,一路行來,天空月色皎潔,四周寂靜,侍衛和內侍離得遠,世界宛若只有她和慕昭兩人。

  大雍門城樓高聳,長寧因懷著身孕爬了一半樓梯便累了,慕昭將她抱了起來,長寧想到兩人老夫老妻了,還被慕昭抱起來,不由覺得羞赧,但看隨侍們離得遠,就歡喜地接受了,伸手環住他的頸子,等上到城樓上,慕昭把長寧放下來,只見圓月掛在中天,清輝湛湛,灑在大地上,從城樓往裡看,是巍峨輝煌的皇宮,往外看,是連綿不絕井然有序的屋舍,遠遠地,有樂聲傳來,悠遠清越,慕昭牽著長寧的手慢慢前行,說道:“我在六歲時見到你,我沒有想過我會得到這天下,但我想,我一定要娶到你。寧兒,謝謝你,來到我的身邊,一直陪伴我。”

  長寧走在他身邊,和他並肩而立,看他在月色下溫柔的臉,低聲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願永生不相負。”

  長寧想,她曾經以為生者為過客,這一世不過是寓居之所,和慕昭在一起之後,她才明白,她的根,和他在一起,只要在一起,就不會隨著時光的洪流而被沖走,“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疾病抑或健康,不會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