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月巧急了,道:“姑娘何出此言?”

  杜熙月長口氣,道:“宣德將軍定是為了漣漪沒嫁給隆哥兒的事懷恨在心。徐家那邊雖是商戶出聲,可是出了個守巡道員,切不論這官怎麼來的,可徐家的勢力在蘇杭一帶不可小覷,那一帶的官可都是徐家養著哪。如今徐家隨便找上幾個杭州官員,再聯手宣德將軍彈劾父親,所謂三人成虎。何況,原先二太太拿了借著這樣那樣的由頭拿了多少銀子誰又知道,古往今來,但凡明君最恨就是一個貪字,要真如你所說他們想扳倒父親,也定是從這方面入手。”

  月巧蠕了蠕嘴:“那,那可好?”

  杜熙月思忖了會,覺得二太太發脾氣事有蹊蹺,又問了句:“二太太今兒到底是為了什麼發脾氣?”

  月巧想了想,半晌才道:“聽吳媽媽說,好像是徐夫人給二太太提了條件,二太太咽不下那口氣,正好一個小丫頭觸了霉頭,就被罰了。”

  杜熙月問:“什麼條件,惹到了二太太?”

  月巧正色道:“說是讓二太太撤了狀子,二來要娶府上一位姑娘做嫡媳,就放了老爺的事。”

  撤狀子?杜熙月心裡一沉,問道:“這事老太太可知道?”

  月巧不確定地搖了搖頭。

  杜熙月道:“那你趕緊打發人去找老太太那的茵蘭,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訴她,要她務必告訴玲瓏轉告老太太。”

  月巧領命,臨走時問了句:“姑娘為何不直接告訴玲瓏?”

  杜熙月笑道:“她可是七竅玲瓏心,你跟她說了,她問起怎麼知道的,難道你要把吳媽媽的事告訴她嗎?”

  那意思是,畢竟她們是背著知道此事,而吳媽媽也有錯,若被老太太知道,定會怪罪綴翠屋管教下人不嚴。

  月巧會意,點了點頭,便出去了。

  各院落鎖前,老太太得知此事。

  老太太揉了揉額頭:“就按徐夫人的要求辦吧。”

  玲瓏還想說什麼,見老太太開始閉目養神,識趣地退了下去。

  事情表面上看起來皆大歡喜,杜二老爺的彈劾撤銷,官職得以保住。大姑娘嫁進徐家做了嫡媳,親事定在元宵之後。

  轉眼,年關將至。

  杜熙月卻不知為何始終安寧不下來,她時不時看會書,時不時又看一看窗外的雪景。

  月巧在外屋剪好窗花拿進來請她選一個,她卻心不在焉地隨便指了一個。

  “姑娘可是定了這福字?”月巧問。

  杜熙月點點頭,“嗯”的敷衍一聲。

  兩人正說話,屋外傳來秋棠的聲音:“二姑娘可在?大姑娘明日申時請姑娘去後山暖香閣一聚!”

  後山……暖香閣……杜熙月忽然恍然一下,前世她不也是被請到後山與大姑娘聚會時被害的嗎?如今,瑞香早已不在自己身邊,那麼剩下的那個婆子……不如將計就計。

  第二天未時剛過,杜熙月隻身去了後山,她來到前世出事的地方山亭下,抬頭看著遊廊檐下上掛滿冰柱,愣怔了好一會。

  心底那份不甘更加強烈,當初為何害死她?

  正想著,遠處傳來兩聲咳嗽,杜熙月轉頭,就見有個婆子朝這邊走來,不過那婆子東張西望,似乎沒注意到自己這裡。

  她趕緊躲進假山後,窺探一番。

  只見那婆子順著階梯爬上山亭,在欄杆邊杵立了好一會。

  杜熙月不知道那婆子是不是發現了自己,只聽見從上面傳來一聲:“二姑娘。”

  她一驚,這聲音就是前世她聽見的最後聲音。

  對方見四處仍無動靜,便不慌不忙地離開了。

  要說起來,可巧,那婆子怕打濕裙邊,特意拉起裙角,露出鞋子來。

  果然是一雙薑黃壓邊的棉布鞋。

  杜熙月見那背影眼熟,定睛看了看,很像是一個人……

  啞婆子!她直覺是。

  正想著,不遠處傳來茵蘭的聲音:“二姑娘,你怎麼在這裡?讓我好找。”

  杜熙月輕笑:“我是拉茵蘭來看一齣好戲,然後可以講給老太太聽去。”

  “好戲?”茵蘭不解。

  杜熙月點了點頭,指了指上面的山亭,神秘一笑:“你上去仔細看看便知道了。”

  茵蘭是伶俐人,聽出弦外之音,只笑說:“既然二姑娘請我上去看,我上去便是。一會玲瓏姐姐也來,陪姑娘一同看戲。”

  杜熙月笑而不語,在茵蘭上去前兩人換了斗篷。

  約摸兩盞茶的功夫,大姑娘帶著啞婆子來到山亭下。

  大姑娘朝上看了眼,只見一個銀紅白狐毛滾邊的斗篷,笑道:“怕是二妹妹已經來,我先上去了。”

  啞婆子笑著點點頭,目送大姑娘上去。

  杜熙月摒神凝氣看著大姑娘一步一步上去,只見她剛剛踏進山亭就聽見有人喊了聲:“二姑娘。”

  “周媽媽,沒想到您早就開音了呀!”玲瓏不知什麼時候站在杜熙月背後不遠處,早就把一切盡收眼底。

  周媽媽慌神:“誰!”

  玲瓏向前走了幾步,自報姓名:“老太太身邊的玲瓏。”

  “你,你怎麼會在這?”周媽媽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玲瓏冷笑道:“我怎麼不能來?只怕是我再不來,這府里的下人都一個個誆了老太太去。”說著,她提高聲音喊道:“來呀!把周媽媽綁了關到老太太屋後面的柴房去。”

  “是。”兩個壯實的粗實婆子應聲出來,把周媽媽架了下去。

  緊接著,大姑娘在上面也六神無主指著茵蘭喃喃道:“你怎麼穿著杜熙月的斗篷?”

  後面大姑娘怎麼從山亭上下來的,也不知道了,只記得杜熙月用悲憫的眼神看著她許久,然後說了句:“大姐,猜了誰也沒想到是你。”

  事已至此,老太太定不會輕饒了敗壞門風,殘害姐妹的人。

  “但凡涉及此事的下人一律賣給人牙子,至於大姑娘……”老太太頓了頓,擺擺手,“老太爺在世時就把祖祠堂供奉到寧慈庵,讓大姑娘在那裡好好去去身上戾氣。”

  大姑娘臨走時哭得跟個淚人似的,嘴裡還不住的說自己是冤枉的。

  為此,大太太躲在東院,沒敢出來。

  老太太考慮餘下的姑娘還未出閣,對外就說大姑娘孝心繁重,願為祖祠堂誦經吃齋半年以示效尤。

  如此,府上再無人敢提起這事。

  徐夫人得知大姑娘去了寧慈庵,急得跳腳,連夜差人送信給老太太。

  老太太不願見二太太,叫了王姨娘和柳姨娘到跟前說話:“姑娘們都大了,我也想聽聽你們的主意。”

  柳姨娘沒敢吭聲,倒是王姨娘笑了笑:“老太太精明,定是在心裡早拿定了主意。”說著,她又叫甘媽媽把嚴二夫人的一張柬帖和一把壓尺送到老太太面前:“老太太,這是嚴二夫人的心意,您看看。”

  老太太拿起壓尺看了看,又瞧了瞧那張柬帖,心裡頓時明白幾分,扶著額頭笑起來:“你倒是個有心的,給二丫頭尋了這麼個中規中矩地人家。”

  王姨娘掩面而笑,起身福禮:“謝老太太成全。”

  老太太指了指,笑道:“也好,雙喜臨門,二丫頭嫁嚴府,四丫頭嫁徐府。”說完,也不等柳姨娘說話,就起身回稍息間歇著去了。

  柳姨娘別別嘴,一臉苦相,想哭沒敢哭,想訴沒敢訴。

  元宵節過後,杜熙月的親事就定了下來。

  二月二十八嚴輔蒞住的院子布置得格外喜慶,大紅燈籠,素紅綢緞紮成的團花,大門口貼著“好鳥雙棲嘉魚比目,仙葩並蒂瑞木交枝”的對聯。

  “橫批:喜結連理。”杜熙月掩面而笑。

  嚴輔蒞看著她纖細的腰肢,一把將她摟在懷裡:“你怎麼不怨我那麼晚才將壓尺送到府上?”

  杜熙月“噗”地笑出聲來:“你這是在內疚嗎?”

  嚴輔蒞看著她,良久不說一句話。

  皓月當空為證,他緩緩低頭吻向她。

  不管將來怎樣,起碼現在是她想要的……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

章節目錄